1
引言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脖子上的疣」為什麼不等開美容話題的時候才講,
而是在出汗系列來講?
那是因為,
疣和出汗相伴隨。
其實這個問題,
中醫人士一聽便知,
如果不知,
就太不細心了。
畢竟,
脖子上的疣,
是面診的時候一眼望過去便可以看到的。
我有一個感覺,
就是脖子上的疣,
多見於靠近更年期的大媽,
通常這些大媽還有個特點,
就是頭髮是毛糙的。
汗多了,
油脂少了,
掛塊汗巾擦汗,
擦得頭髮都亂了啊。
還有就是脾氣也是急吼吼的,
焦慮傾向。
我給這個起名為:
廣場舞症候群。
脖子疣+頭髮毛躁+脾氣急躁+出汗多=廣場舞症候群。
說疣,
可能覺得陌生,
但是看到下面的圖片就會恍然大悟。
圖
.
片
.
來
.
襲
.
.
.
↑圖片來自網絡
生不生動?
形不形象?
是不是想到了誰?
對,
這些個小肉疙瘩。
它的學名叫絲狀疣。
2
西醫說疣
疣是由人類病毒引起的一種皮膚表面的良性贅生物,
有時突然自行消失,
亦可持續多年不愈,
愈後不留瘢痕。
一般長在頸、眼瞼、額、腋下等部位。
典型病例,
肉眼可作出診斷。
對體徵不典型者,
則需進行輔助檢查以確診。
注意避免搔抓、摩擦疣體,
以防自身接種感染。
以上這段是西醫的解釋,
我翻譯一下。
第一,
這是病毒引起的,
不是細菌引起的,
所以不需要用抗生素的藥膏,
也不需要吃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
對病毒沒效果的。
第二,
它是良性的,
不是惡性的,
雖然長得挺噁心,
但不用擔心發展成皮膚癌什麼的,
癌變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第三,
它是贅生物,
就在皮膚表面凸起個小疙瘩。
偶爾撓痒痒又很容易撓到,
但是又不能去撓,
不然會把病毒帶到別的地方去,
有時不但不能自己好,
還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甚至密密麻麻。
西醫的辦法是用冷凍、雷射、灼燒等技術,把它給切了。
但我就遇到過一個女患者跑皮膚科去做雷射,
讓醫生幫她找脖子上細小的疣上麻藥,
又覺得挺麻煩人家,
還不停解釋,
上次就是因為沒有打幹淨,
以至於一兩個月就長了很多。
第四,
它雖然很醜陋,
但是很標緻。
就是說,
基本上醫生瞄一眼就能斷定它是個啥玩意兒。
但總有些長得不那麼標準,
從外觀上難以判斷它到底是不是疣,
還得割一點標本送去檢驗才能明確,
對患者而言,
是費了錢和時間,
還徒增了擔心。
第五,
它的罪魁禍首是人類乳頭狀病毒,
HPV。
這個名字熟不熟悉?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對,
最近挺火的宮頸癌疫苗,
也主要是為了對付它。
↑ 截圖來自百度百科
所以,
這狡猾的病毒,
不但能在脖子上弄出些疣來,
還能在私處搞出點別的動靜。
中醫認為,
脖子、臉上這些比較暴露的部位,
屬於陽,
而私處這些常年不見天日的部位,
屬於陰。
為什麼這玩意兒還能長在陰處?
因為,
它本身就是個陰物。
3
中醫說疣
細菌引起的皮膚紅、腫、發燙、痛,甚至成膿,
中醫認為是陽,
所以古代命名為「瘍yáng」(音同陽yáng)。
但病毒引起的皮膚問題,
我們以疣為例——
顏色不紅,
跟皮膚顏色差不多,
甚至發灰,發黑。
溫度不燙。
如果我們把它剪了,
會發現連血管都沒有。
不痛不癢,
什麼感覺都沒有。
所以,
中醫把它劃在「陰」的陣營。
有患者就要糾正我,
陳醫生您這說得不對,
疣還是會癢的。
我說,
不是疣本身癢,
而是疣長的這片皮膚癢。
單個的疣子不癢,
但是整片脖子癢。
患者想了想說,
對,是這樣。
所以真是犯難啊!
西醫醫生還規定了不能搔不能撓,
癢了又不能撓,
難受啊!難忍啊!
那為什麼會癢呢?
《傷寒雜病論》說了:
「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
又說了,
「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
看到了麼?
其實癢也跟「汗」密不可分啊!
3
汗和疣
病毒這些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
就不分白天黑夜地漂浮在空氣中,
偶爾在皮膚上路過,
但從不駐留。
然而
經常出汗所導致的潮溼,
和皮膚代謝所產生的「死皮」,
為這種病毒提供了絕佳的土壤。
它們不但停留,
而且還繁衍,
這才成了疣。
↑ 圖片來自網絡
就像蘑菇一樣,
雨過天晴,
是空氣中夠了溼度,溫度也合適,又有土壤,
才能一夜間生長。
這個道理,
《黃帝內經》裡已經說了,
「汗出見溼,乃生痤痱」,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
注意,
這裡說的痤,
不可和我們現在說的痤瘡(青春痘)劃等號,
因為現在說的痤瘡(青春痘),
是紅腫熱痛的,
是陽性的,
古代對應的是「瘡」、「瘍」,
或者直接合稱「瘡瘍」。
這裡的痤,
理解成突出皮膚表面的小疙瘩就行了。
至於這個疙瘩是病毒引起的,
真菌引起的,
還是別的什麼不知名玩意引起的,
也不管它的西醫名字叫「絲狀疣」還是麻花疣(哈哈我隨口編的),
中醫都不管,
只需要明確一點:
出汗太多就是罪魁禍首。
想要根治疣,
就必須徹底改變脖子這一塊潮溼的環境,
要改變潮溼的環境,
就必須從出汗著手治療。
換句話說,
把出汗太多治好了,
疣也就徹底好了。
如果出汗沒正常,
那就一直春風吹又生。
4
潮溼的發散
我們思路可以發散一下,
同樣是人乳頭狀病毒弄的宮頸癌,
它是什麼?
其實本質也是個潮溼悶熱的環境啊。
現在搞宮頸癌篩查,
一查出來低危中危高危,
人人嚇得要死,
有些極端的,
甚至直接子宮也去割了切了,
那你要是用中醫的眼光一看,
不就是個溼嗎?
溼性粘滯所以容易反覆、難斷根啊!
要是不把「溼」解決,
它就會以別的形態繼續危害你,
反覆不愈的婦科炎症,
外陰瘙癢,
宮頸糜爛(現在為了不那麼嚇人改成了「柱狀上皮外移」),
清潔度超標,
白帶異味,
還有些陰成形的東西,
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
多囊卵、
息肉、
結節、
甲狀腺腫、
乳腺纖維瘤,
這些名詞熟不熟悉?
哪裡來的那麼多溼氣?
這些個陰的東西都是怎麼形成的?
傻女孩們,
這才是「宮頸癌」這個名詞之外,
更應該去探究的本質啊!
生活中注意什麼?
這就是中醫治未病在做的事情啊!
5
怎麼治療的?
本來寫好了,
網頁一卡頓全沒了,
咱下回跟脖子出汗、吃飯出汗一起再談吧。
下回預告:
出汗(三)脖子出汗、吃飯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