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二):脖子出汗、脖子上的疣

2021-02-13 陳皮醫生

 

1

引言

你可能會覺得奇怪,

「脖子上的疣」為什麼不等開美容話題的時候才講,

而是在出汗系列來講?

那是因為,

疣和出汗相伴隨。

 

其實這個問題,

中醫人士一聽便知,

如果不知,

就太不細心了。

畢竟,

脖子上的疣,

是面診的時候一眼望過去便可以看到的。

 

我有一個感覺,

就是脖子上的疣,

多見於靠近更年期的大媽,

通常這些大媽還有個特點,

就是頭髮是毛糙的。

汗多了,

油脂少了,

掛塊汗巾擦汗,

擦得頭髮都亂了啊。

還有就是脾氣也是急吼吼的,

焦慮傾向。

我給這個起名為:

廣場舞症候群。

 

脖子疣+頭髮毛躁+脾氣急躁+出汗多=廣場舞症候群。

 

說疣,

可能覺得陌生,

但是看到下面的圖片就會恍然大悟。

 

.

.

.

.

.

.

↑圖片來自網絡

 

生不生動?

形不形象?

是不是想到了誰?

對,

這些個小肉疙瘩。

它的學名叫絲狀疣。

 

2

西醫說疣

 

疣是由人類病毒引起的一種皮膚表面的良性贅生物,

有時突然自行消失,

亦可持續多年不愈,

愈後不留瘢痕。

一般長在頸、眼瞼、額、腋下等部位。

典型病例,

肉眼可作出診斷。

對體徵不典型者,

則需進行輔助檢查以確診。

注意避免搔抓、摩擦疣體,

以防自身接種感染。

以上這段是西醫的解釋, 

我翻譯一下。

 

第一,

這是病毒引起的,

不是細菌引起的,

所以不需要用抗生素的藥膏,

也不需要吃抗生素,

因為抗生素只對細菌有效,

對病毒沒效果的。

 

第二,

它是良性的,

不是惡性的,

雖然長得挺噁心,

但不用擔心發展成皮膚癌什麼的,

癌變的可能性基本沒有。

 

第三,

它是贅生物,

就在皮膚表面凸起個小疙瘩。

偶爾撓痒痒又很容易撓到,

但是又不能去撓,

不然會把病毒帶到別的地方去,

有時不但不能自己好,

還會越來越多,越來越多,

甚至密密麻麻。

西醫的辦法是用冷凍、雷射、灼燒等技術,把它給切了。

但我就遇到過一個女患者跑皮膚科去做雷射,

讓醫生幫她找脖子上細小的疣上麻藥,

又覺得挺麻煩人家,

還不停解釋,

上次就是因為沒有打幹淨,

以至於一兩個月就長了很多。

 

第四,

它雖然很醜陋,

但是很標緻。

就是說,

基本上醫生瞄一眼就能斷定它是個啥玩意兒。

但總有些長得不那麼標準,

從外觀上難以判斷它到底是不是疣,

還得割一點標本送去檢驗才能明確,

對患者而言,

是費了錢和時間,

還徒增了擔心。

 

第五,

它的罪魁禍首是人類乳頭狀病毒,

HPV。

這個名字熟不熟悉?

驚不驚喜,

意不意外?

對,

最近挺火的宮頸癌疫苗,

也主要是為了對付它。

 

↑ 截圖來自百度百科

 

所以,

這狡猾的病毒,

不但能在脖子上弄出些疣來,

還能在私處搞出點別的動靜。

 

中醫認為,

脖子、臉上這些比較暴露的部位,

屬於陽,

而私處這些常年不見天日的部位,

屬於陰。

 

為什麼這玩意兒還能長在陰處?

因為,

它本身就是個陰物。

 

3

中醫說疣


細菌引起的皮膚紅、腫、發燙、痛,甚至成膿,

中醫認為是陽,

所以古代命名為「瘍yáng」(音同陽yáng)。

 

但病毒引起的皮膚問題,

我們以疣為例——

顏色不紅,

跟皮膚顏色差不多,

甚至發灰,發黑。

溫度不燙。

如果我們把它剪了,

會發現連血管都沒有。

不痛不癢,

什麼感覺都沒有。

所以,

中醫把它劃在「陰」的陣營。

 

有患者就要糾正我,

陳醫生您這說得不對,

疣還是會癢的。

 

我說,

不是疣本身癢,

而是疣長的這片皮膚癢。

單個的疣子不癢,

但是整片脖子癢。

 

患者想了想說,

對,是這樣。

 

所以真是犯難啊!

西醫醫生還規定了不能搔不能撓,

癢了又不能撓,

難受啊!難忍啊!

 

那為什麼會癢呢?

《傷寒雜病論》說了:

「以其不得小汗出,身必癢。」

又說了,

「不能作汗,其身必癢也」,

「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中狀」。

 

看到了麼?

其實癢也跟「汗」密不可分啊!

 

3

汗和疣

 

病毒這些肉眼不可見的微生物,

就不分白天黑夜地漂浮在空氣中,

偶爾在皮膚上路過,

但從不駐留。

然而

經常出汗所導致的潮溼,

和皮膚代謝所產生的「死皮」,

為這種病毒提供了絕佳的土壤。

它們不但停留,

而且還繁衍,

這才成了疣。

 

↑ 圖片來自網絡

 

就像蘑菇一樣,

雨過天晴,

是空氣中夠了溼度,溫度也合適,又有土壤,

才能一夜間生長。

 

這個道理,

《黃帝內經》裡已經說了,

「汗出見溼,乃生痤痱」,

「勞汗當風,寒薄為皶,鬱乃痤」。

注意,

這裡說的痤,

不可和我們現在說的痤瘡(青春痘)劃等號,

因為現在說的痤瘡(青春痘),

是紅腫熱痛的,

是陽性的,

古代對應的是「瘡」、「瘍」,

或者直接合稱「瘡瘍」。

 

這裡的痤,

理解成突出皮膚表面的小疙瘩就行了。

至於這個疙瘩是病毒引起的,

真菌引起的,

還是別的什麼不知名玩意引起的,

也不管它的西醫名字叫「絲狀疣」還是麻花疣(哈哈我隨口編的),

中醫都不管,

只需要明確一點:

出汗太多就是罪魁禍首。

 

想要根治疣,

就必須徹底改變脖子這一塊潮溼的環境,

要改變潮溼的環境,

就必須從出汗著手治療。

 

換句話說,

把出汗太多治好了,

疣也就徹底好了。

如果出汗沒正常,

那就一直春風吹又生。

 

4

潮溼的發散


我們思路可以發散一下,

同樣是人乳頭狀病毒弄的宮頸癌,

它是什麼?

其實本質也是個潮溼悶熱的環境啊。

 

現在搞宮頸癌篩查,

一查出來低危中危高危,

人人嚇得要死,

有些極端的,

甚至直接子宮也去割了切了,

 

那你要是用中醫的眼光一看,

不就是個溼嗎?

溼性粘滯所以容易反覆、難斷根啊!

要是不把「溼」解決,

它就會以別的形態繼續危害你,

反覆不愈的婦科炎症,

外陰瘙癢,

宮頸糜爛(現在為了不那麼嚇人改成了「柱狀上皮外移」),

清潔度超標,

白帶異味,

還有些陰成形的東西,

子宮肌瘤、

卵巢囊腫、

多囊卵、

息肉、

結節、

甲狀腺腫、

乳腺纖維瘤,

這些名詞熟不熟悉?

 

哪裡來的那麼多溼氣?

這些個陰的東西都是怎麼形成的?

傻女孩們,

這才是「宮頸癌」這個名詞之外,

更應該去探究的本質啊!

生活中注意什麼?

這就是中醫治未病在做的事情啊!

 

5

怎麼治療的?

本來寫好了,

網頁一卡頓全沒了,

咱下回跟脖子出汗、吃飯出汗一起再談吧。

下回預告:

出汗(三)脖子出汗、吃飯出汗

相關焦點

  • 男人喜歡親吻女人的脖子,但只是沒有「疣」擾的脖子……
    玉頸生香,擁有潔白如象牙,光滑如天鵝絨脖子的女人,無疑會更引人注目,也傳遞了一種強烈的性感氣息,讓男人趨之若鶩。《接吻的藝術》一書威廉·卡恩表示:女人最希望被親吻的部位是脖子,而非嘴唇,96%的女性希望被吻脖子。然而,我們常常只顧著自己的「面子」,卻忽略了對頸部的保養?
  • 【院長說】額頭、脖子、肩背特別愛出汗怎麼辦?
    中醫講,頭為諸陽之會,頭頸上面出汗的話,大多是虛陽上浮,人體的陽氣潛不下去了。正常來說,陽氣是潛下去的,腳是溫暖的,然後肚子是溫暖的,頭是清涼的,所以頭不能發熱。說這個人頭腦發熱,就好像在開玩笑說這個人精神失常。為什麼有些人一喝酒,馬上就去拍板什麼事能做,然後一做就是做虧了,或者被別人騙。這是什麼道理?
  • 脖子上的小肉球是怎麼回事?摳掉會怎樣?如何處理?一文看懂
    經常能看到很多人脖子上長有一些「小肉球」,有的嚴重會有幾十個不等。這種「小肉球」不僅影響美觀,而且還會讓人總是情不自禁地用手去摳,這種小肉球到底是怎麼引起的?如果用手摳掉會不會被感染?今天我們就跟大家一起來探討這個話題。
  • 脖子上長很多肉疣
    脖子上長很多肉疣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一種病症,不僅會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傷害,同時也會嚴重影響到他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所以了解相關的知識、找到科學有效的治療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在發現有相關症狀出現時,需要及時就醫治療,以早日恢復健康。
  • 運動不出汗,與不動還出汗比,哪個好一點
    在這高溫的季節,出汗是常有的事。出汗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主要是是為了調節體溫,使身體處於平衡狀態。適當的出汗可以排除體內的毒素,對身體有利。在高溫之下,一般人不動便不會出汗,但是運動就會大汗淋漓。不過,有些人一動不動也會出汗。而有些人在太陽的曝曬下,做很多運動,卻不會出汗。那麼,這兩種人有什麼區別呢?哪一種更好呢?
  • 夏天寶寶出汗多,脖子臂彎大片紅?可能不是痱子,寶媽要學會護理
    在高溫的洗禮下,本就怕熱、愛出汗的小嬰兒,日子也是越發難過了。寶媽們很容易發現,小傢伙們渾身泛紅,尤其是脖子、臂彎處,肌膚褶皺多,大片泛紅,像是起了痱子,看起來觸目驚心。脖子、臂彎大片紅?可能不是痱子,寶媽學會分辨小嬰兒體溫調解能力弱,同時新陳代謝又比較旺盛,比成人更容易出汗。爸媽們還捂著棉被的時候,寶寶在一旁晾著,卻常常睡得滿頭是汗。
  • 出汗是身體在排毒嗎?出汗位置不同,或暗示不同問題
    註: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出汗是生活上的適應現象
  • 出汗能排毒?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好?
    出汗多VS出汗少,哪個更好?出汗有助於排毒減肥?哪些出汗多屬於正常現象?哪些屬於異常出汗?……關於出汗那些事,今天為你一次講明白!但汗腺分布的數量和主要位置存在個異——■ 汗腺多且發達的,就容易出汗,反之,出汗就少;■ 汗腺集中分布的位置不同,就會導致有人的額頭容易出汗,有人卻是脖子更容易出汗。所以,出汗多和出汗少,大多是因為汗腺的數量、發達程度等不同導致的,只要身體舒服,出汗多或少,都是正常的,並沒有所謂的好壞差別。
  • 脖子上長出軟綿綿的肉粒,是什麼原因?或是疣在惹禍,別忽視
    要說身體上出現了一些異常表現,那肯定是健康狀況出現了問題。小到脫髮掉發,大到疼痛感,都是身體不健康的表現,脖子上長出小肉粒自然也讓是如此。只是,根據每個人的身體狀況,反映出來的問題也不盡相同。我們就說肥胖的人,脖子上面就經常會看到這種軟綿綿的小肉粒。說白了,這也就是脂肪粒而已。
  • 出汗未必是排毒,幾類出汗情況留心,可能是體內溼氣重了
    為了能排出這些毒素,又有多數人選擇出汗排毒,可以追求那種大汗淋漓的效果。但是,未必汗出得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哦。一、這幾種汗可不是健康表現1. 動不動就冒汗天氣熱出汗,運動多出汗,緊張也會出汗。2、脖子胸口多汗這種類型就是脖子和胸口最常出汗,胸頸汗的人群大多都是從事腦力勞動的人群,用腦過度導致的思慮過度,他們通常還會有難以入睡且睡眠質量差,精神倦怠等情況。另,當脖子多汗的時候也有可能是內分泌不調的原因,體內過於溼熱,溼性粘滯導致的身體內部氣機不暢也可能導致胸頸汗的情況出現。
  • 出汗會暴露你的健康!身體這5部位出汗,是身體在發出健康預警!
    相信大家對出汗這件事再熟悉不過了,特別是三伏天的時候,大汗淋漓是常有的事,出汗一方面有助於人體調節體溫,另一方面還能幫助身體排毒,然而並不是所有的出汗都是對身體有益的一般來說人在2種情況下容易出汗:一、正常的生理反射人在高溫,運動過後,因為體內的熱量增多,這個時候身體的汗腺會加速分泌汗液,以便於汗液蒸發的時候帶出大量的熱量。
  • 身體不好,出汗先知!身體這5個部位出汗多,或是疾病徵兆
    出汗是身體的一種正常生理反應,而且出汗還可以排出身體的毒素,調節身體的體溫,同時出一身汗後還會讓人心情愉悅。正常的出汗是一件好事,尤其是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多出汗是非常正常的事。但是如果總是一個地方出汗多,有點異常汗多的情況,那就要警惕疾病的可能了。身體這5個部位異常出汗,或是疾病徵兆1.
  • 脖子上長了一些米粒大小的小肉疙瘩,是疣?還是瘤?注意別用手摸
    皮膚很強大,但是由於這個地球上的細菌和病毒太多了,有時候皮膚無法很好的抵抗,這樣皮膚上就會長一些疙瘩、紅斑等。皮膚上疙瘩等東西,若不痛不癢,一般都不是很嚴重,憑藉人體強大的免疫力可以消下去。但有些人發現,自己頸部長了很多個如米粒般大小的小肉疙瘩,也不痛也不癢,一直也消不下去,就長在脖子上,看著密密麻麻的,很是不美觀。脖子上長的小疙瘩,是什麼?用什麼方法可以除掉這些小疙瘩?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 頭皮出汗是陽氣不足?說實話:身體這幾處出汗,也不是好兆頭
    出汗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了,也是身體自我調節的方式。當氣溫高了,身體會通過出汗來平衡體溫,維持機體正常運轉。當運動量大了,身體一樣是會通過出汗,來促進代謝廢物的排出。不過,出汗雖然是正常的,可是汗出錯了地方那就不一定是正常的了。有人就說頭皮出汗是陽氣不足,是真的嗎?
  • 新陳代謝的出汗是好事!但這些地方出汗可就要小心了!
  • 額頭出汗或是肝火旺 出汗部位反映身體健康狀況
    中醫上有「動汗」和「靜汗」之分。由於天氣環境原因引起的出汗屬於靜汗,相當於被動出汗。不少異常的靜汗需要引起注意,比如自汗、盜汗等。有些人不熱、不運動時前心後背會出汗,且容易疲勞、感冒、心慌,特別怕風怕冷,這叫自汗,是氣虛的表現。夜晚一睡著就出汗,叫盜汗,是陰虛的表現。出汗部位的不同,能反映一個人的身體狀況。
  • 秋季出汗不是排毒,身體3個部位出汗多,暗示身體有疾,需重視
    出汗在多數人看來都是一個好現象,人體會通過排汗,排出一些垃圾與毒素,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出汗也是排毒的一種方式,出汗對於體溫的調節與代謝是有好處的。有的人還認為,出汗越多,說明身體越好,因為排毒越順暢,垃圾和毒素都被及時排出去了。
  • 出汗多,暗示哪裡出了問題?不同部位出汗,預示不同問題,要注意
    溫度高的時候,身體容易出汗,這樣的出汗情況,很多人都會遇到,出汗本身是身體代謝調節過程中不得不面對的情況,在這過程中,有些時候,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些人會面臨出汗多,不禁很疑惑,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很多人會說出汗多,說明身體在排毒,確實出汗與溫度有很大的關係,藉助於出汗,會順利排出毒素,因此,有很多人會把出汗當作了排毒的過程,在夏天,出汗多,身體水分流失增多,一旦流出的汗液太多,沒有得到水分補充,很容易面臨水液失衡,通過多喝水,能夠調節身體,還能加強腎臟排洩水分的能力。
  • 脖子上不斷長出「小肉球」,這到底是什麼東西,可以用手摳嗎?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在我們的臉上或者是脖子上長出一些小肉球一樣的東西,這些小肉球一樣的東西,我們不知道它到底是什麼,如果長在脖子上還可以用衣服蓋一蓋,但是如果長在臉上的話是非常難看的,而且我們發現像這些小肉球它會越長越多,這些東西到底是什麼呢?
  • 【哪些地方出汗不是件好事】頸部出汗是內分泌失調?
    ,人的排毒方式有兩種:一是小便,二是出汗。出汗是最有效的排毒方式。然而,總是一個地方出汗就不是件好事了,你一起看看哪裡總出汗不好吧!  若情緒緊張、激動或害怕,手心或腳心就容易出汗,這是脾失運化、脾胃溼熱、血虛的表現。建議:每天餐後按揉腹部,先順時針揉30圈,再逆時針揉30圈。如果堅持不下來,要控制食量,避免生冷食物,以七八分飽,也能得到適當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