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駁虎:黎巴嫩驚天大爆炸,歷史上相似的還有九次

2020-12-13 騰訊網

文/鳳凰新聞客戶端榮譽主筆 唐駁虎

核心提要:

1.與坊間猜測的恐怖襲擊不同,從爆炸中升起的棕紅色濃煙來看,很容易判斷爆炸物是硝酸銨。

2.英、德、美、法等西方國家以及朝鮮等國都曾發生過毀滅性巨大的硝酸銨爆炸事故。2015年,震動全國的天津港大爆炸也和硝酸銨相關。

3.雖然悲劇時常發生,但由於硝酸銨是常用的高效氮肥,多數國家仍允許硝酸銨直接用作肥料。直至21世紀,人類依然離不開這種氮肥。

4.在歷次特大事故之後,各國都要出臺相應的制度改進,如嚴格控制高風險地區的城市化建設;加強工業設施的安全檢查;嚴格按規定保持設施之間的安全距離,從源頭上減少風險。

一看視頻就知道什麼炸了

當地時間周二下午6點多(北京時間深夜11點多,時差5小時),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倉庫區發生巨大爆炸。

爆炸新聞及視頻在子夜迅速傳到中國。當看到報導標題,第一反應自然是多災多難的中東又發生恐怖襲擊了。

黎巴嫩首都貝魯特,240萬人口,佔全國1/3。圖上部的紅框為爆炸海港碼頭位置

畢竟,1983年4月18日,黎巴嫩貝魯特的美國大使館遭到伊斯蘭聖戰者的汽車炸彈襲擊,2.5噸炸藥造成260人死亡,成為當時著名的國際事件。

不過一點開視頻,巨大威力顯然已經遠遠超出了通常所見的汽車炸彈襲擊。

而只需仔細一看短短幾秒的爆炸視頻,只要是有一定化學知識的人,就能立刻知道爆炸物是什麼,甚至能知道爆炸原因了。

因為升騰起來的,是巨大的紅棕色濃煙——這是二氧化氮氣體。

而故此如此規模、威力、體量的大爆炸,可以肯定是倉庫的巨量硝酸銨[ǎn,俺],NH4NO3。

硝酸銨常簡稱為硝銨,主要用作氮肥,但是同時其實也是一種炸藥。

結合完整的視頻來看,先是海港的一個倉庫起火,濃煙中夾伴著嗶哩吧啦的火光,大概像是煙花爆竹倉庫起火了。

隨後,邊上的另一個倉庫突然爆發出威力巨大的爆炸。氣壓的巨大變化,還在高空瞬間形成了圓環狀的凝結雲。

所以,早在北京時間凌晨零點,隨著視頻的抵達,我這裡就知道大概是怎麼回事了——

又是倉庫硝酸銨火災引爆,而不是通常所想的恐怖襲擊。

終於,直到北京時間凌晨六點,新聞媒體才傳來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總理哈桑·迪亞布(Hassan Diab)及內政部長穆罕默德·法赫米(Mohammed Fahmi)、安全部門負責人阿巴斯·易卜拉欣(Abbas Ibrahim)等共同確認的爆炸原因——

大爆炸是由2014年就被扣押並長期存儲在港口的2750噸硝酸銨。

總統米歇爾·奧恩說,2750噸硝酸銨在沒有安全措施的情況下在倉庫裡存放6年,這是「不可接受的」,並發誓要讓責任人面臨「最嚴厲的懲罰」。

黎巴嫩總統米歇爾·奧恩(Michel Aoun),基督教派,2016年10月當選

貝魯特市長馬萬·阿布德(Marwan Abboud)接受採訪時忍不住痛哭。「我從未見過這麼大的爆炸。這是一場全國性的災難,對黎巴嫩來說,是一場災難。」他將這起事故比作廣島長崎式的災難。

黎巴嫩總理哈桑·迪亞卜的妻女在貝魯特港口大爆炸中受傷。黎巴嫩長槍黨總書記納扎裡揚在爆炸發生後受重傷,後因傷勢過重死亡。

如此巨大的爆炸威力,目前報導的73人死亡、4000餘人受傷顯然只是初步數字。

對於黎巴嫩這麼一個600多萬人口的小國而言,這場大爆炸無疑是驚天巨災,需要國際援助。

毀城之災

從19世紀末期,歐洲人就開始用硫酸銨與智利硝石進行複分解反應生產硝酸銨。

而在1912年4月2日,英國帝國化學工業公司在肯特郡的法弗沙姆炸藥工廠,火災蔓延導致15噸TNT和150噸硝酸銨爆炸,導致115人死亡。是較早的硝酸銨大爆炸災害案例。

而當人工制氨與硝酸合成法誕生之後,產能變成百噸乃至千噸級以上,為更大的爆炸孕育了基礎。

就在一戰結束後不久,1921年9月21日晨,大爆炸就發生在德國奧堡(今路德維希港)的巴斯夫公司世界第一座合成氨化肥廠。此時硝酸銨已經轉作化肥,用作和平用途。

該廠工人為破碎庫房裡已結成大塊的4500噸硝酸銨與硫酸銨1:1的混合物,使用氯酸鉀混合汽油來實施爆破(本來認為這種方法是安全的),結果出乎意料地發生了大爆炸。

4500噸硝酸銨雖然只是部分被引爆,但其釋放出來的能量已經極為駭人。

爆炸在地面炸出一個125米長、90米寬,深19米的巨坑,估計為約1000-2000噸TNT當量。巴斯夫公司這座引以為傲的、在一戰中安然無恙的巨型工廠(因為那時還沒有遠程戰機和戰略轟炸)完全毀滅。

據記載,衝擊波掀飛了25公裡外的屋頂,震碎了70公裡外的玻璃,300公裡外的慕尼黑都聽到了響聲。

大爆炸共造成669人死亡及失蹤,1952人受傷,在半徑6公裡範圍內造成了嚴重破壞,摧毀約80%的城市建築,造成7500人無家可歸。

這只是一個開始,遠不是結束。

貝魯特硝酸銨大爆炸後的損失圖片

上萬噸鋼鐵被炸上天

二戰後,美國推出了馬歇爾計劃,向歐洲大陸運送化肥、機械支持重建,結果在運輸過程中發生了兩次大爆炸。分別發生在美國和大西洋彼岸的法國,也就是即將起運和剛剛運達之時。

1947年4月16日清晨,在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加爾沃斯頓海灣,法國船籍的自由輪「偉大陣營」Grand Camp號停靠在孟山都公司的化肥裝卸碼頭。

經過五天的裝卸,船上已經裝有準備運往法國的2100噸硝酸銨化肥、200噸花生、大量麵粉和花生、菸草等其他雜貨。

早上8點,碼頭工人們聞到煙味。很快,煙霧從船艙表面散發出來。當他們搬開了一些化肥袋子之後,發現4號貨倉下方約三四米處靠近船殼的地方,可以看到小的火光。

最初起火的原因已經不得而知,也許是某人丟棄的菸頭。這時工人們試圖用一些水罐和一個滅火器來滅火,船長也決定設法將水蒸氣注入貨艙,但是火勢仍繼續蔓延。

8點25分,火車站拉響汽笛,向消防部門發出警報。兩輛消防車第一時間出動,其後緊跟著兩輛來自城市消防志願隊的消防車。

然而,船隻艙口下的區域迅速加熱,水已經不能起到實質性的滅火作用。與此同時,油罐裡的燃油,沿著破裂的艙壁流洩到了硝酸銨袋子上,為火焰提供了更多的燃料。

消防車在向船隻噴水,但船體已熱得能夠將水直接蒸發。溫度迅速達到了硝酸銨的爆炸溫度——400度以上。

在這裡,碼頭發生火災屢見不鮮;對於居民來說,來到碼頭圍觀火災和消防員們的工作也很常見。因此有眾多的旁觀者在場——並隨後引發了大量傷亡。

9時12分,Grand Camp上的上千噸硝酸銨發生了驚人的大爆炸:135米長的船體、5800噸的鋼鐵瞬間被撕裂成了碎片。

1.8噸重的輔錨連同蒸汽機、鍋爐碎片被拋至2.6公裡之外,砸出3米的深坑;4.5噸的主錨則被拋到800米外。

船艙裡剩下的袋裝硝酸銨則被炸上了600米到900米高的空中,火球閃亮了整個天空。

最靠近爆炸區域的一大片碼頭被完全炸掉,岸上建築被衝擊波夷為平地,29名消防員、成百的船員和裝卸工、行人和旁觀者被炸得粉身碎骨。

孟山都化學公司的廠房也被完全摧毀,正上早班的450名職工,約有100人被炸死,200人受重傷。

更多的建築的門和屋頂都被颳走。沿著碼頭分布的德克薩斯城鐵路盡頭線的大多數倉庫,在事故中完全損失殆盡。

有報導稱,位於64公裡之外的休斯敦的窗戶被震碎,240公裡外路易斯安那州的人們都聽到了巨響。

德克薩斯城市上空飛行的兩架小飛機的機翼被衝擊波折斷,墜入海中。數千隻海鷗被震死,如雨點般從空中落下。

爆炸還掀起4.5米高的巨浪,巨浪排山倒海般猛撲上碼頭並席捲了600輛汽車。港口中下錨的一艘駁船「長角牛2」號,隨浪湧被推到距碼頭70米遠的房頂上。

燃燒著的殘骸則擊破和點燃了岸邊的煉油廠管道和幾十個化工貯罐,引發了一系列次生火災和小型爆炸。濃密、光亮的彩色煙霧和沖天的大火直插雲霄。

貝魯特硝酸銨大爆炸後的損失圖片

比一次大爆炸更糟的是兩次大爆炸

更麻煩的是,此時還有兩艘美國自由輪停泊在港口:「高飛鳥」High Flyer號和「威爾遜·B·基恩」Wilson B. Keene號。High Flyer被震離泊位,並頂在Wilson B. Keene上。

但最初幾小時內,沒有人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High Flyer的船上同樣裝有870噸硝酸銨,還有1600噸易燃的硫磺。傍晚,上船檢查的人發現,High Flyer的貨倉裡也有火苗。

當發現事態嚴重之後,救災指揮部下令High Flyer的船長起錨,希望把一場不可避免的二次爆炸帶來的影響最小化。但High Flyer受損嚴重,在一個小時嘗試起錨的徒勞努力之後,船員棄船了。

晚上11點,拖船試圖將High Flyer拖離碼頭,但花了2個小時也沒能拖動它。17日凌晨1點,大火從貨倉竄出,拖船趕緊撤離。

僅僅10分鐘後,載有870噸硝酸銨的High Flyer號也被大火引燃爆炸了。

此時距離Grand Camp號的爆炸僅過去了15個小時。High Flyer的幾千噸鋼鐵也被炸上了天。燃燒的鋼鐵在夜空中划過一道道弧線,落在很大的範圍內,又引發了許多火災,對港口區域造成了更加嚴重的損壞。

這次大爆炸也再次破壞了緊鄰的Wilson B. Keene號,使其嚴重受損,並部分沉沒,事後只能拆毀。

不過,由於及時疏散人員,「高飛鳥」的爆炸沒有造成新增傷亡。

大爆炸的烈火吞沒了德克薩斯城,整個港口都遭到巨大的破壞和損害。大火燒了3天3夜,造成至少581人喪生,5000多人受傷,15000多人無家可歸。成為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工業災難。

然而,最令人驚奇的是,在距碼頭僅21米遠的地方,找到了倖存者。

當地的《德克薩斯城太陽報》發表社論表示,受災難影響,一切都已經「因為這場宏大而共同的悲劇聯繫在一起,沒有語言能夠撫慰這次毫無準備的傷痛」。

貝魯特硝酸銨大爆炸後的損失圖片

硝酸銨難捨難棄

僅僅3個月後,7月28日在法國的布雷斯特,載有3300噸硝酸銨化肥和各種易燃品運抵港口的挪威船籍自由輪「海洋自由」號,也因火災發生大爆炸,造成26人死亡,500餘人受傷。

雖然火災發生在泊位上(約12:30),但船隻被及時拖出海港(約14:00),當爆炸在17:00左右發生時,已經距離港口和城市較遠,沒有造成大傷亡。

不過被拋灑到城市的熔融材料從天而降,掉落在岸上,仍引發大火,造成戰後建設的4000-5000幢木板簡易房燒毀,上萬人無家可歸。

在兩次(準確說是三次)大爆炸之後,各國制訂了有關硝酸銨生產、貯運的管理條例,要求硝酸銨必須存儲在專門的容器裡,與其他易燃品嚴格分離。

有些國家甚至禁止或嚴格限制硝酸銨的長途運輸、海外貿易和直接作肥料使用,只允許使用它與其他化肥混合併失去爆炸性的複合肥。

但由於硝酸銨是常用的高效氮肥,以後這些國家仍陸續重新允許硝酸銨直接用作肥料。直至21世紀,人類依然離不開這種氮肥,災禍也就繼續相生相伴。

1995年4月19日,美國俄克拉何馬州的聯邦大樓遭到仇視聯邦政府的本土白人發起的本土恐怖主義襲擊。

襲擊者麥克維使用了900公斤硝酸銨、500公斤硝基甲烷、160公斤高爆炸藥及引爆雷管,炸掉了三分之一的聯邦大樓,死亡168人,受傷680人。

貝魯特硝酸銨大爆炸後的損失圖片

21世紀的大爆炸

在911事件後的10天,2001年9月21日上午10時17分,法國土魯斯,道達爾公司的AZF氮肥廠倉庫發生爆炸,廠房當時存儲著的300多噸硝酸銨被引爆,在地面炸出一個70米長、40米寬、6米深的大坑,測得震級3.4級。

爆炸造成29人死亡,其中21人是工廠員工,共有2442人受傷。2座廠房大樓被夷為平地,2所學校化為廢墟,1家醫院損毀嚴重,大批公共設施(遊泳館、體育館、高中、劇院等)被破壞。3公裡外的窗戶都被震碎,80公裡外都能聽到爆炸聲。

在整個街區,目之所及是一片劫後的景象,建築開裂、屋頂崩塌、門窗殘破不堪,玻璃碎片滿地皆是,汽車橫七豎八地堆在路上,警報器此起彼伏地嘶叫著。居民們有人捂著眼睛,有人捂著頭,有人衣服上帶著血跡,哭喊著在街上奔跑……

據附近倖存的目擊者說,爆炸之前有一些特別的現象,例如電光、強光和雜音。大爆炸前數秒(有報告稱6-11秒)就先傳出一聲巨響,並持續數秒。

調查一開始,事件被認為有可能是死亡者中一名有極端宗教思想的工人,受911事件影響而實施的自殺式襲擊;也有人認為可能是供電系統故障引發的電弧起火。

最後的官方調查報告則認為,可能是數公斤的二氯異氰酸鈉,不湊巧地與亂放在地上的500公斤硝酸銨混合,在足夠熱和潮溼的情況下,可能與硝酸銨發生反應產生三氯化氮。

這是一種非常不穩定的化合物,最終其自身爆轟引起了強烈的爆炸。

但這一調查報告也遭到了專家質疑,一般仍認為是電路引發火災引發。甚至有理論認為,是隔壁的法國火炸藥公司(SNPE)生產的火箭原料偏二甲肼洩露,順風飄到AZF廠區,與空氣混合形成爆燃所致。

由於911事件和其後的阿富汗行動佔領了幾乎世界上所有媒體的焦點,這個爆炸事件並沒有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什麼關注。

事發前貝魯特海港碼頭的危化品倉庫特寫,邊上的麵粉類(也可能是糧食、水泥,但以當地飲食習慣最有可能的是麵粉)倉庫在這次大爆炸中主體尚完好

在此之後,較近且較知名的爆炸案例發生在2004年4月22日的朝鮮,當地時間下午1點左右,一列運載硝酸銨化肥的貨運火車在龍川郡火車站發生爆炸,官方統計至少161人死亡,1300多人受傷。

朝中社披露的官方調查認為,爆炸發生時,載有硝酸銨化肥的車廂在調車時,觸碰到了電氣化鐵路的高壓接觸網而引發爆炸。爆炸產生的威力相當於100餘噸炸藥爆炸的威力,地面被炸出大坑,爆炸衝擊波半徑達4公裡。

龍川火車站被完全摧毀,附近500米範圍內的公共建築、30多幢產業和商業設施以及8100多戶居民的住房遭到了破壞,其中約1850戶建築倒塌,6350戶建築受損。事發後朝鮮方面罕見地向聯合國提出國際援助的申請。

由於時任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正好在爆炸發生當天結束對華出訪,乘專列回國時,恰好在數小時前經過該站。有人因此將其看做對金正日的暗殺,但韓國情報部門認為只是一次意外。

而中國也曾發生過,包括1993年的深圳清水河事故,再就是2015年震動全國的天津港大爆炸。

調查顯示,事發當日,在瑞海公司的危險品倉庫裡面一共儲存了7大類,111種,11300多噸危險貨物,其中包括290噸硝化棉、800噸硝酸銨。

由於溼潤劑散失,硝化棉積熱自燃,引起相鄰的危化品長時間大面積燃燒,火焰烘烤和高溫熱輻射導致硝酸銨等危化品達到爆炸溫度。

當晚23點34分06秒,發生了第一次大爆炸,31秒後,發生了第二次大爆炸。經過測算,這次事故總的爆炸能量相當於450噸的TNT當量。

事故造成173人遇難(其中消防員104人、警察11人,事故企業、周邊企業員工和居民58人),798人受傷。

再過一周,就是天津港大爆炸5周年的日子了。這裡再次向犧牲烈士、不幸遇難的居民致哀!

不管是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工業事故意外都是難以徹底杜絕的。在硝酸銨威力恐怖的大爆炸名單上,美、英、德、法等西方發達國家,以及全球幾大化學巨頭孟山都、巴斯夫、道達爾無一倖免。

有些是意外,有些則是嚴重惡劣的責任事故。

在歷次特大事故之後,各國都要出臺相應的制度改進,如嚴格控制高風險地區的城市化建設;加強工業設施的安全檢查;嚴格按規定保持設施之間的安全距離,從源頭上減少風險。

這裡,我們也向黎巴嫩、貝魯特人民致以深切同情和慰問,願他們早日撫平災難。

來源:鳳凰網大風號 本次分享:山海會公眾號

===================

信息文明和智能革命背景下的思想和視野

相關焦點

  • 黎巴嫩首都發生大爆炸,蘑菇雲如同核爆,至少78死4000傷
    據外媒報導消息稱,當地時間8月4日晚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區發生驚天大爆炸,威力強大到全市幾乎所有建築內的人都能感受到明顯震感,一座距離爆炸中心10千米的住宅甚至還因此被毀,可見其威力之大。(爆炸升起的滾滾濃煙)爆炸影響範圍極廣,就連遠在地中海上的賽普勒斯,都聲稱聽見了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爆炸聲,爆炸甚至引發了小型地震,約旦的地震觀測站在爆炸之後一分鐘之內檢測到明顯的地震波,測得地震裡氏為4.5級。
  • 驚天大爆炸!相當於挨了戰術核彈?危化品+港口有多危險?
    看到這麼多「硝酸銨」,軍武菌心裡不免咯噔一下,因為這個東西曾經在中國造成過一樁驚天大案,軍武菌還是親歷者。事後找到500多具遺體,上百人失蹤,5000多人受傷,相當於德克薩斯城四分之一的人口,600多輛汽車,362節車廂被毀,損失約合今天的10億美元。這是美國歷史上傷亡最大的工業事故,也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非核爆炸之一。
  • 大爆炸中的黎巴嫩女子:「至暗時刻」閃耀女性之光
    粉色蘑菇雲升起,天空下起了「碎玻璃雨」,斷壁殘垣冒著滾滾濃煙…… 發生在當地時間8月4日的那場大爆炸,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這座位於地中海東岸的歷史名城近乎遭遇「毀城之災」:港區、市區內大量建築物和民宅被毀,數千人傷亡,幾十萬人無家可歸……整座城市就像「發生了一場地震」,曾經的「中東小巴黎」如今滿目瘡痍。
  • 黎巴嫩和法國什麼關係,法國人為何對黎巴嫩大爆炸那麼上心
    文/寂寞的紅酒近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大爆炸,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和財產損失。黎巴嫩大爆炸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尤其是法國人,對黎巴嫩爆炸事件非常重視。法國總統馬克龍第一時間飛抵黎巴嫩進行訪問,並表示將全力支持黎巴嫩。馬克龍是爆炸後第一個訪問黎巴嫩的外國元首。很多人不禁感到疑惑,黎巴嫩和法國什麼關係,法國人為何對黎巴嫩爆炸那麼上心?其實,法國人之所以如此上心,自然是有原因的。很多人也許並不清楚法國和黎巴嫩的關係,甚至有人會認為兩個國家根本就八竿子打不著。實際上,並非如此。
  •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後,法國突然出現,或成災難中的最大贏家?
    近期,黎巴嫩的爆炸引起了世界人民的關注,一聲巨響,一片蘑菇雲的升起,造成黎巴嫩上百人死亡,數千人受傷,無以計數的民眾無家可歸。而在爆炸後,法國第一時間對黎巴嫩提供的幫助,總統馬克龍更是親自到訪,不但親自去爆炸現場進行調查,而且還與黎巴嫩的領導人進行會談,商議此次的援助行動。
  • 黎巴嫩大爆炸堪比廣島核爆 總理妻女在事故中受傷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堪比日本廣島核爆 總理妻女在事故中受傷) 最新消息: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當地時間8月4日下午6點左右,黎巴嫩首都貝魯特市區發生巨大爆炸。
  • 貝魯特港區大爆炸,黎巴嫩總理等4人因怠忽被起訴
    黎巴嫩司法消息來源指出,調查貝魯特港區大爆炸的首席調查員今天以怠忽職守為名,起訴即將下臺的總理狄亞布(Hassan Diab)和3名前部長。法新社報導,8月4日貝魯特大爆炸造成逾200人喪生,首都中心面目全非,並引發一波對黎巴嫩主政者的公憤,上述4人是因此案被起訴的首批政治人物。一名司法消息人士指出,這4人被控「疏忽大意,以致數百人喪生和數千人受傷」,創下黎巴嫩史上在任總理被起訴的首例。
  • 黎巴嫩遭遇「國難級」大爆炸,罪魁禍首不只是俄羅斯貨船
    8月4日,全世界都被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所發生的大爆炸震驚了!一朵巨大的蘑菇雲形成了巨大的衝擊波,把貝魯特港口瞬間夷為平地。至少135人喪生,5000人受傷,30萬人失去家園(佔貝魯特人口10%)。根據已公開的城市記錄顯示,黎巴嫩海關當局從2014年至2017年,至少6次向法院寫信,尋求儘快處理這種高度易燃爆炸的材料。當時海關官員們提出的解決方案有兩種:儘快將這些硝酸銨出口或者是直接捐贈給黎巴嫩軍隊。但是法院並沒有回覆這些請求信。黎巴嫩港口總經理Hassan Koraytem在爆炸後的第二天接受採訪時表示,儘管自己數次提出儘快處理這些易燃易爆物,但是石沉大海。。。
  •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 專家:現場蘑菇雲是硝酸銨爆炸產物 黑色濃煙意味...
    據新華社報導,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區4日傍晚發生劇烈爆炸,目前已造成至少73人死亡、3700人受傷。據黎巴嫩國家通訊社消息,爆炸之前先發生了一場火災。另據多家外媒報導,火災發生後,現場接連發生了一小一大兩次爆炸。
  • 大爆炸後 黎巴嫩設計師ElieSaab意志猶存
    24 05:13:45 來源: 環球網資訊 舉報   來源:BOF  這次大爆炸嚴重損壞了
  •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如同核爆,蘑菇雲騰空而起,硝酸銨威力咋那麼大
    根據黎巴嫩的官方報導:這次爆炸是由於港口存放的2750噸硝酸銨引起的,這批易爆物品是大約7年前從一艘非法運輸船上繳獲的,已經在此地存放了近7年,其爆炸的原因可能是由於,存放環境管理和維護不善,加上近日當地天氣比較炎熱,才造成了如此巨大規模的爆炸。
  • 貝魯特港區大爆炸,黎巴嫩現任總理3名前部長均遭起訴
    黎巴嫩總理狄亞布黎巴嫩司法消息來源指出,調查貝魯特港區大爆炸的首席調查員10日以怠忽職守為名,起訴即將下臺的總理狄亞布(Hassan Diab)和3名前部長。8月4日貝魯特大爆炸造成逾200人喪生,首都中心面目全非,並引發一波對黎巴嫩主政者的公憤,上述4人是因此案被起訴的首批政治人物。一名司法消息人士指出,這4人被控「疏忽大意,以致數百人喪生和數千人受傷」,創下黎巴嫩史上在任總理被起訴的首例。
  • 黎巴嫩早已積重難返
    2020年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大爆炸。這座被稱為「中東小巴黎」的城市,一瞬間讓220人死亡,超過7000人受傷,30萬人流離失所。這次爆炸是由2750噸硝酸銨引起的,爆炸當量在300噸-1000噸TNT之間,被描述為繼廣島、長崎的原子彈爆炸以後,最慘痛的一次大爆炸。貝魯特爆炸發生時的景象。
  • 情報|Elie Saab和Zuhai Murad總部及工作室在黎巴嫩大爆炸中被摧毀等
    Elie Saab和Zuhai Murad總部及工作室在黎巴嫩大爆炸中被摧毀在8月4日的黎巴嫩大爆炸中,黎巴嫩設計師Elie Saab創立的同名高定時裝品牌和黎巴嫩知名時裝品牌Zuhair
  • 川普稱黎巴嫩首都大爆炸看起來像是「可怕的襲擊」(中英文視頻...
    2020-08-05 18:32:14來源:FX168 川普稱黎巴嫩首都大爆炸看起來像是
  • 唐駁虎:摩薩德被殺當然是假新聞,伊朗只有挨打的份
    伊朗在以色列周邊如黎巴嫩和敘利亞的布局,也往往遭到以色列的迎頭痛擊。5、經歷過五次中東戰爭,以色列擊敗了阿拉伯的所有勁敵。目前對手寥寥,但以色列對伊斯蘭國家擁核帶有與生俱來的恐懼。以色列-伊朗這對矛盾,大概是中東最大的地緣政治矛盾,也將是未來10年、20年的國際熱點。
  • 疫情和黎巴嫩大爆炸的雙重打擊下,Elie Saab 2020
    在疫情和黎巴嫩大爆炸的雙重打擊下,Elie Saab 仍然完成了2020秋冬高級定製系列。這個系列有著獻給家鄉貝魯特的意義,在樹林裡完成了拍攝,具有活力的文化想像和豐富藝術遺產的貝魯特,神聖的自然風光,透過鏡子牆和被空靈籠罩著的模特,讓精緻的羽毛亮片、釘珠薄紗更加夢幻華貴,依然維持著它絕美華服的夢幻形象。
  • 別等到大爆炸,才想起中東有個「小巴黎」
    事實上黎巴嫩雖然身處政局動蕩的中東之地,但她像是異類——不僅是地中海東岸最為富庶之國,還曾是歷史上著名地中海腓尼基人文明的故鄉,稱得上是當代阿拉伯世界中最「西化」,最具歐洲血統,尤其是法國血統的國家。黎巴嫩的氣候和地形多變,這裡不僅有永恆藍到讓人嚮往的地中海岸、綿延的沙灘,還有蜿蜒的山脈和深邃的峽谷和湖泊之色。不僅是中東地區唯一沒有沙漠的國家,還是世界上唯一一個可以上午滑雪,下午到地中海遊泳的國家。
  • 突遇爆炸事故的黎巴嫩,是戈恩的老巢,有萊肯的轟鳴
    當地時間8月4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發生大規模爆炸,高達2750噸易燃易爆的硝酸銨,瞬間化為巨大的蘑菇雲,堪稱「來自地獄的焰火」。目前,大爆炸已經導致135人死亡,80人失蹤,5000多人受傷,30萬人無家可歸,經濟損失高達150億美元……對於這個中東小國來說,算是不折不扣的「國難」了。
  • 法國總統馬克龍短暫訪問黎巴嫩充滿「情感和象徵意義」,呼籲黎...
    | 新華社發 法國總統馬克龍6日訪問黎巴嫩,承諾在向該國提供援助,並呼籲對大爆炸進行國際調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港口區4日發生重大爆炸,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毀,黎巴嫩政府隨後宣布在貝魯特實施為期兩周的緊急狀態。 馬克龍6日抵達貝魯特,成為貝魯特大爆炸後首位到訪的外國領導人,黎巴嫩總統奧恩在機場親自迎接馬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