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北碚實驗幼兒園數學教研組以「疫情背景下幼兒宅家數學遊戲活動的指導策略研究」為主題,將數學園本教研活動相約雲端,通過線下自學、線上教研的全新教研形式,讓教研學習無限制,教師成長更主動,家長、幼兒發展更生動。
本次教研活動由北碚實驗幼兒園副園長何開旺主持。特邀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副院長黃吉元、學前教研員周霞老師 、李春雨老師進行線上專業指導。北碚實驗幼兒園書記、園長汪清婭,幼兒園數學市級課題組教師、全體數學領域執教教師共計33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本次活動,以 「線上報到」這一特殊形式的體驗遊戲開啟,讓教師們在找尋各種數概念元素中,體會線上數學遊戲操作的樂趣,激發參與活動的樂趣。
接著,主持人以疫情期間教師線上指導幼兒的宅家數學活動案例《開商店》為載體,以「此次幼兒數學遊戲活動的核心概念是什麼?」「是否讓家長看得懂、材料找得到、幼兒學得會?你從哪裡看出來的?」「老師使用了哪些指導策略?是否有效?還有什麼建議?」為問題討論核心,以家庭數學親子遊戲案例觀察分析到教師線上推送數學活動案例反思,引導教師進行研討。研討中,參研教師們紛紛用音頻、文字、圖片等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看法,深入剖析了家庭數學親子遊戲對孩子數概念發展的影響,特殊時期下的以「遊戲為途徑」、以「兒童為本」的幼兒園數學教育實踐方式,並梳理出了教師線上指導幼兒宅家數學遊戲活動的有效策略,以此促進了教師基於線上數學遊戲的設計與實施、數學教學實踐及反思能力。活動中,教師們紛紛用音頻、文字、圖片等表達自己的認識和看法。
主持人也從疫情特殊時期的學前教育在教育主體、空間改變之下教育形式的有效跟進等多個維度,進行了專業的引領。
大群集體討論後,活動又轉換到小群分組研討中。大、中、小年齡組的老師圍繞前期教師推送的大班線上數學遊戲活動《水果牌》,從大班幼兒數學核心經驗的獲得及家長的文化素質等方面,探尋問題,提取策略,優化設計出了更加適宜幼兒、家長兩個不同群體的家庭版數學遊戲。
研討後各組老師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結合討論結果,分別由蘭梓維老師、徐小玲老師、萬麗老師進行分享交流。
主持人結合三個年級組的討論分享,從推送遊戲活動前的設計思考、活動後的指導策略及數學教育核心理念進行了提煉梳理、引領提升,提出了「疫情下,教師的視角不應該局限於自己的課堂,需結合大的教育環境、教育背景、實際情況,讓線上推送的每一個活動都能有效地指導家長,讓家長看得懂、材料找得到、幼兒感興趣,幫助幼兒獲得核心經驗,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提升家庭親子活動的質量」的建議。
北碚實驗幼兒園園長汪清婭也對本次活動進行了評價,認為此次活動教研要素全,研究對象好,研究主體清,教研定位準;突顯了園本教研的主動性、實踐性、互動性、思辨性、創造性五大特點。充分肯定了教師們認真的參研態度,並倡導老師們共同追尋孩子發展的軌跡,回歸教育本源,共創教育生態系統,美美與共,和美共生。
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學前教研員李春雨老師表示:通過本次教研活動,看出了北碚實驗幼兒園數學教研團隊紮實的理論知識和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並建議教師做到三隨:隨時、隨處、隨意,繼續加強疫情下教師對家長開展家庭親子活動的指導。
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學前教研員周霞老師認為本次教研活動形式生動、方法多元,對教師們參研的廣度和深度給予了點讚,並通過對全區學前兒童家長的調研結果分析,充分肯定了北碚實驗幼兒園停課不停學活動開展的紮實性和園本教研活動開展的針對性、及時性和實踐性。希望大家能忘記身份,繼續做彼此專業成長的伴研者、研學者、同行者。
北碚區教師進修學院黃吉元副院長認為本次活動有四大特色:一是開放性,體現網研特色、匯集雲端智慧;二是互動性,強化過程參與、激發內生動能;三是發展性,強化知行合一,注重學理提升;四是創新性,活動形式多樣,多元聚焦主題。並提出了「五化」建議:細化宅家活動體系、優化家園育人機制、活化遊戲生活場景、深化主題實踐研究、固化雲上研修程序。
教研活動後,教師們紛紛發表感悟,認為在本次教研活動中受益匪淺,進一步理解了以「兒童為本」、「家長為本」的教育內涵,學會更深入地以兒童、家長、教師的不同視角去選擇和設計活動內容,優化和調整指導策略,提升了自己的教學實踐和反思能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