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人的「三亞夢」: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

2020-12-21 騰訊網

在三亞,一個有文化的東北老哥鄭重其事地對我說,「如果你讀過歷史,一定會發現,北方的遊牧民族們,窮盡一生都是要往南方打的」,最後加了一句,「咱東北人也一樣」。

據說,每一個東北人心中,都有一個三亞,那是苦寒之地對溫暖的極致想像。

三亞,是東北人的「聖地」。在三亞,幾乎每個行當,你都能看到東北人的身影,開餐館,開旅館,開出租,開公交,賣房子……甚至海南黎族特色餐廳,老闆也是東北人。

從長春專程來三亞過冬的張家齊老兩口這麼說的,「東北那嘎太冷了,一到冬天風溼病就犯。到了這,腿也不疼了,天天都能穿大褲衩子。而且哪哪都是紅花綠葉,看著就開心,艾瑪老喜歡這了。」

一個開出租的東北小夥兒跟我嘮:「在哈爾濱,冬天在屋裡,褲衩背心兒。出門得穿:線褲、薄絨褲、厚毛褲、牛仔褲、襯衫、絨衣、羽絨服、帽子……這一套下來,門都不想出了!在三亞呢?同樣褲衩背心兒,媳婦兒瞅我一眼:遛狗去? 我二話不說,穿鞋就走!」

但寒冷,並不是東北人南下的原動力。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發生了兩件看似毫不相干的事:一是國企職工下崗潮;二是海南的房產熱。

曾經的東北重工業,是共和國長子。曾經的「北大荒」也逐步變成了「北大倉」。在那個時代,作為一個東北人是充滿自豪與滿足的。

但上個世紀90年代的下崗潮,東北首當其衝。1997年底,東北國企員工下崗的數量達到了259萬,同比全國下崗人數佔到了22%,等於說是全國每5個下崗工人,就有一個是在東北失業的。王千源主演的《鋼的琴》,就是那會東北下崗工人生存的一個寫照。

此後,東北雖然經過一系列國家的大力扶持,但經濟起色不大,大量人口外流。

在響徹全國的「從頭再來」歌聲裡,下崗的東北人卻真實上演了一出「出東北記」。

在中國的另一頭,在東北人出東北的時候,海南的房地產泡沫破了,全島上下,爛尾樓遍地,每平米300元的房子無人問津。

那會,在東北,「走出去自謀生路」的呼聲此起彼伏,在海南,「走出去尋找出路」的共識一浪高過一浪。一個要「謀生路」,一個要「尋出路」,於是東北、海南一拍即合。

東北大街小巷隨處可見海南賣房傳單,「包機票」,「包吃住」的看房團一個接一個。此時東北人就像當年闖關東一樣,拿著從東北帶來的工齡買斷資金去了海南,出現在海南的各個售樓處。這是東北人第一次南下買房潮。

從這個角度看,或許,不是東北選擇了海南,而是海南選擇了東北

三亞有很多個上了年頭的「東北賓館」,這是很多個東北人來三亞落腳的第一站。「東北賓館」容納了一個個東北人的「三亞夢」,很多人從這裡開始,走出了自己在三亞紮根的第一步。

最早進軍三亞的東北人,隨著三亞旅遊業的發展,站穩了腳,從地產,餐廳到住宿,再到關於旅遊的一切,三亞的成功成就了東北人。累計了資本之後的東北人,繼續買房,深度開發了漁村三亞。

而在東北老家,三亞能發財的消息隨著衣錦還鄉的東北人一傳十十傳百,更多的人接踵而至。

在競爭激烈的三亞樓市,更有開發商發出了靈魂拷問:哪個東北人沒有套海南房?直戳戳扎中了懷有「三亞夢」的東北人的心。

根據海南省住建廳的數據,2014年海南省的購房者裡,外地購房者佔比達到了87%。而在三亞,東北客戶佔到了79.6%,相對其他省份的人來說構成了碾壓式的優勢。三亞副市長李柏青說:「如果北方的幾十萬外來人口撤出三亞的話,這個城市可能一夜之間變為一座空城。

據統計,三亞的島外籍人口,有67.12%是東北籍人口。在海南三亞養老的異地老人近40萬,其中東北哈爾濱籍的老人就佔20萬,站穩了半壁江山。

在三亞街頭,金手勺、金掌勺、金碗勺、金廚勺……等諸多「勺字輩」東北飯店,明明白白地告訴抵達三亞的遊客,東北人在三亞的密度。

同時,三亞也一步步坐實「東北省三亞市」的說法。很多持有東北醫保卡的東北人,如今已經可以在三亞直接刷卡買藥,並且在三亞的醫院刷卡就醫。2018年,因為三亞的東北人太多,哈爾濱公安局在三亞開設了警務站。這是中國第一個,也是目前為止,唯一的一個異地警務站。

最北的人和最南的人交匯在了海南。二者之間巨大的地域文化和習性差異,在社會融合上,一直衝突不斷。

據說,「粗鄙」、「嗜酒」、「吹牛」幾乎是三亞本地人眼中,東北人的標準形象。在他們看來,這些東北人,在三亞凌晨的街頭巷角大排檔,喝著廉價啤酒,扒著蒜,吃著大腰子和烤韭菜,彼此寬慰失意、相互吹捧牛逼,一陣陣不加節制的大笑響徹天際,間或一兩聲「我們不一樣」的變調歌聲,混雜在徐徐吹起的海風裡,是不能忍受卻又被動接受的現實。

據說,三亞當地人面對洶湧而至的東北人,還編了一首順口溜:

美麗富饒海南島,

來了一群東北佬,

下了飛機脫棉襖。

胖的多瘦的少,

老的多小的少,

冬天來夏天跑,

稱自己是候鳥。

吆三喝四嗓門高,

翻臉就要動拳腳,

候鳥一到物價高,

脫吧脫吧洗海澡。

輪椅的拄棍兒的,

上氣不接下氣的,

有錢閒著沒事的,

迅速站滿海南島,

當地人煩的,受不了!

但這毫不影響東北人的生存意志。抵達三亞的他們迅速入鄉,並把自己的習俗鋪開,讓當地適應。前兩年或者還在打工,第三年就開始琢磨咋弄個小買賣,第四年,親戚朋友聞風而至抱團發展。就這樣一點點紮下根來,開枝散葉。這是走出東北後,東北人的「生存哲學」。

因此,很多走南闖北的普通東北人對溫暖的三亞是有感情的,這是「混到最差,也不擔心自己會大半夜挨凍」的地方。

不過這樣的情況正在改變,東北人如今也在逃離三亞這座城市。

「三亞」已經不是他們熟悉的「三亞」,隨著三亞旅遊的深度開發,這裡的房價持續走高,物價也日益高漲,無法承受的生活成本,開始讓相當一部分東北人逐步溢出三亞。同時,2018年,海南省全域限購政策的升級,也逐漸讓「待不下去了」成為共識。

走出三亞的東北人沒有回老家,但也沒有走遠。

對海、對溫暖的執念,讓他們「往北稍了稍」。廣西的北海、防城港,廣東的湛江,惠州,陽江等城市擠入了諸多從三亞溢出的東北人。

在防城港,當地房價也一時間由此前的5000元/平方米攀升至7000元/平方米左右。部分樓盤一度在2018年中達到了近年來的高位,站上了8000元~9000元/平方米的高點,對這個西南邊境城市來說還是首次。

防城港,龍馬明珠廣場上,一個小男孩說:「我和爸爸、姥姥過來看我們的房子,過兩天就回去了,家那邊既不能看海,還很冷。」

來自黑龍江的劉姐是一家酒店的服務員,因為老家幾個朋友在北海置了業,她也在去年買了房,現在在北海邊打工邊享受20℃的冬天,夏天再回老家。

「三天一層樓」,是北海當地人形容本地房地產洶湧進化的說法。在背後,是蜂擁而至的東北人,以及他們「窮盡一生往南方打」的「生存哲學」。

或許,兩廣的這些城市會成為他們的「新歡」,或許,是東北人「三亞夢」的替代品。

免責聲明:本文圖片素材源自網絡,如涉及侵權,請告知本公眾號予以查刪。

參考資料:

深度瀋陽《三亞,欠東北人一句道歉》

每日經濟新聞《海南之後 下一個被東北人「佔領」的城市》

相關焦點

  • 為何東北人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原來如此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也越來越喜歡出門旅遊,尤其是年輕人更加喜歡自己做攻略,來一場自由行,也就是所謂的說走就走的旅行,旅行不僅可以讓人緩解自身在工作和學習中的壓力,而且還能夠增長知識,開闊眼界,如果你在旅途中碰到東北人,會發現他們從來都不說自己來自哪個省,而說「我是東北的」,這是為什麼呢
  • [東北人]性格特點+東北文化的價值
    東北人概況我國960萬平方公裡,與歐洲面積相仿,分布14億人口。由於地域跨度太大,即使都是漢族人,其內部差異也絕不亞於國與國之間。所以,不管是南方人,還是北方人,站在自己角度看對方,都感到很奇怪,彼此的特質很不同。總體來講,北方人多豪爽率直,南方人多內斂溫婉。中國有個區域比較特殊,被稱為東北,那裡的人被稱為東北人。
  • 東北人聽《東北民謠》
    東北是個神奇的地方,經濟落後、人才外流、人口縮減,幾乎處處在拖全國的後腿。但偏偏在流行、娛樂領域,卻是人才輩出。不管在影視界、小品界還是流行音樂界,都是人才濟濟,隔一段時間就會冒出幾個人才。影視界和小品界趙本山、潘長江、小瀋陽、宋小寶這些人我們就不說了,今天談一談毛不易和他的「東北民謠」。
  • 我的家在東北|東北人,為何天生幽默?(深度解讀東北)
    我想大概有幾個原因,第一東北地區緯度高,冬季氣溫極低,時間極長,所以東北人幾乎放棄了所有的戶外活動,只能在室內貓冬,在漫長且無所事事的冬天,人們主要的娛樂活動就是聊天,語言得以洗鍊凝華,逐漸成為東北人張口就來的日常用語,這大抵是東北人幽默的起源。
  • 東北人過年,太能整了
    在東北根本不存在。過年,是東北人一年忙活到頭向親朋好友展示自己豐厚家底的絕佳機會,堅決不能將就,將就就是跌份。東北人的字典裡沒有「輸」字,萬事皆講究個排場,過年尤其如此。1年夜飯不硬,不是東北銀每個第一次見識東北人過年的南方人,都會由衷地發出感慨:「改革春風吹滿地,東北年夜飯真牛逼。」
  • 東北人越來越少了
    東北人那麼愛去澡堂子裡泡著,高溫對精子活力有很大影響,難怪生不出孩子。然而沒有數據顯示東北的不孕不育概率更高,而低出生率也並不能和生理難度直接掛鈎。根據衛計委2015年的生育意願調查,74.5%的人是因為經濟上的沉重壓力不想生二胎。 也有人表示,嚴寒地帶出生率低的現象似乎放之世界皆準。北歐和俄羅斯,都以冰天雪地和極低的人口出生率聞名。也許是棉襖棉褲讓人喪失了性慾?
  • 網紅吃東北特色美食,評論把東北人惹怒了,東北人:不懂就別吃
    很多南方人都是對雪非常的憧憬的,而且這幾年旅遊業本身就相對火爆,很多的網紅哪怕頂著暴風雪,也要去北方旅遊一趟。其實那些網紅頂著這麼大的暴風雪,又要承受著零下好幾度的溫度前往北方,除了是欣賞那邊的各種雪景之外,北方那邊還有著許多只能在冬天才能吃到的各種特色美食,因為這一類美食是大自然經過一夜時間造就的。
  • 當大連升格為直轄市以後,大連人還算是東北人嗎?
    大連是東北地區最大的城市之一,且地處整個沿海地區的最北端,是一個重要的增長極,服務和實現東北振興的現實需要。相信最終成為直轄市只是時間的問題。東北人穿貂、戴大金鍊子和小手錶應該就是從大連興起的,是90年代大連街頭中年人的標配,那個時候的城市發達程度、GDP、綠化、足球、服裝節、達沃斯論壇的入駐,都給了大連人驕傲的資本。當你在國外和國內各地出差時如果遇見東北人的時候,他們會說自己是東北的,或者說是來自東北哪個省的,唯獨大連人會直接說出自己是大連的。
  • (隨筆)生活型的東北人
    「這就是東北人的小視頻的開場白,帶著濃鬱的東北腔調。只要打開手機小視頻,總能看到東北人的作品。一般情況下,拍攝製作這些小視頻的,與吃有關的都是東北女人,與家用小汽車有關的都是東北男人。生活開門四件事——吃穿住行,東北人掃貨一樣,拎哪樣都能拎得起來。
  • 東北人最稀罕的農家菜集合,道道都是東北味!
    ▲點擊關注,全齊齊哈爾人都在看在東北你要是真想吃的健康得勁點你一定不能錯過這些農家菜都是家的味道
  • 大醬-東北人的鄉愁
    東北人都喜歡吃大醬,只要有一碗大醬,就可以蘸遍一切食物。大醬是東北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食物調料,看著貌不驚人,卻相當的有滋味,掌握著在五湖四海東北人的味蕾。東北人可以把很多蔬菜蘸著大醬吃,也可以用大醬做泡菜吃。東北大醬的做法在每年的臘月先做好引子,用玉米面和黃豆面1:1混合,炒至微黃,然後用開水燙麵,做成窩頭。接著用紙盒子包起來,放在廚房的角落裡發酵,乾濕度適中,不能凍壞了。第二年春天的時候,也就是三四月份的時候拿出來,用刷子將表面洗刷乾淨,掰成小塊放在陽光下曬一曬。
  • 哈利波特與東北人的孽緣,太深了!
    因為就在不知不覺間,東北人正在慢慢慢慢地佔領翻譯組高地…就在最近,有網友就迫不及待的發問了:我…好像是買了本東北版《哈利波特》?畢竟人家的都是濃濃的翻譯腔,到自己這咋就成純正東北味兒了呢?還是有聲讀物,哪裡不會點哪裡那種的。
  • 東北人的雪糕,南方人根本不懂
    製圖/伍攀對於東北人來說,大冷天吃雪糕,就像重慶人大夏天吃火鍋一樣:以毒攻毒、以辣治辣、以寒破寒,試想在-30°C吃一根0°C的雪糕,跟吃烤地瓜有啥本質區別啊?只要比室外溫度高,都是取暖!圖/抖音@印象興安而在屋裡,暖氣邊穿著大褲衩子吃雪糕,則是東北人的「凡爾賽文學」:「艾瑪這暖氣啊太熱了,只能吃雪糕降降溫,沒辦法,就這條件。」
  • 東北人的雪糕,南方人根本不懂!
    攝影/靜流_ 圖/圖蟲·創意-風物君語-你在南方的豔陽裡大雪紛飛我在東北的暖氣邊吃著雪糕當南方人為初雪歡呼喝彩曬票圈的時候,在一片蒼茫的東三省,東北人早已開始了冬季團建活動—圖/抖音@印象興安而在屋裡,暖氣邊穿著大褲衩子吃雪糕,則是東北人的「凡爾賽文學」:「艾瑪這暖氣啊太熱了,只能吃雪糕降降溫,沒辦法,就這條件。」
  • 東北人骨子裡,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
    利用東北特產原料和純綠色食品原料,許多菜餚表現了嫩而不生、透而不老、爛而不化或者外脆裡嫩、外酥內爛的特徵,口味醇厚香濃,菜餚豐富又實惠。現在創新菜很多,但是,東北人骨子裡,還是最認可這些東北老家常菜,經久不衰,百吃不厭,下面一起看看都有哪些菜餚,你都喜歡吃嗎?
  • 東北人最稀罕的50道東北菜,道道都是東北味!
    豬肉燉粉條,東北名菜之一,不管是小時候還是長大後,這道菜都是東北人的最愛。酸菜燉大骨頭,東北人愛吃酸菜燉大骨頭,裡面再放點粉條,冬天熱乎乎的一大鍋。醬肘子,肉食東北人的最愛,就愛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的勁兒!
  • 沒通過這份東北話測試,別再說你是東北人!
    雖說南方和北方差異各異,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但很多對地域的誤解和標籤都讓人有些哭笑不得:「山西人是不是家裡都有礦?」「北京人是不是都特懶?」「東北是不是遍地東北話?」「天津人都會打快板兒吧?」天津人不一定都會打快板兒,但東北話一定是傳染性最強的一種方言今晚的月色真美啊可不咋滴我想給你整個世界那你整吧不要和東北人玩成語接龍
  • 最冷的東北,最熱的海南,東北人為什麼總愛往海南跑
    在我國,東北應該算是最冷的地區,而海南則是最熱的地區;本來東北與海南最多也只是冷熱對比的區域關係,但沒想到的是,如今的海南,已經成為了很多東北人的熱土。從經濟上來說,東北曾經是全國的經濟支柱,但隨著經濟改革的深入,東北的經濟進入了遲緩期,總體經濟比重在全國的佔比越來越低;海南算是我國最年輕的省份,成立時間最晚,經濟方面也一直起色不大,雖然曾經有過很火爆的房地產熱火期,但後來還是陷入了長久的經濟遲緩期。
  • 南方人:東北人全家睡在一張床上不會覺得尷尬嗎?東北人:凍怕了
    對我國傳統文化比較了解的人,我國的南北方文化差異還是比較明顯的。這些差距並不都是在飲食上面。還有一些是在生活習慣上面。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在南方你很少可以見到那些大眾澡堂。而在北方洗澡堂大多都是以大眾澡堂為主的。南方的文化偏於個人隱私。而北方的文化習俗偏於開放大眾化。
  • 東北人快樂的秘訣,都在這個小黃瓶裡
    四川人吃火鍋必須配冰粉,東北人涮羊肉必備黃桃罐頭。燒烤店裡,黃桃罐頭以一己之力,撼動拍黃瓜成為新一代解膩神器:東北人連吃早點都要配「果盤兒」,精緻起來上海人都要往後稍稍。如果你逛過東北的超市,就會發現它在當地勢力雄厚——以「一面牆」為單位,承包超市的貨架:如果說貂皮大衣是東北人的面子,那麼黃桃罐頭就是東北人的裡子。黃桃罐頭,才是東北人真正的鄉愁和精神象徵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