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無論是熟悉或者不熟悉 Android 的朋友對於 Android 3.X 版本可能都會感到陌生,早期用戶可能用過 1.X、2.X後來直接跳到了熟悉的4.X、5.X……直到如今最新的 Android 11 ,3.X 這不起眼的版本號早已經被大多數人們遺忘 —— 是的,谷歌在2011年02月03日發布了專用於平板電腦的 Android 3.0 Honeycomb 系統,但因為種種原因(尤其是相關生態沒搭建好),似乎沒走出什麼名堂。
回溯過往,Android 平板曾經如雨後春筍一般發展,但似乎市場這塊蛋糕並不好啃,大多數還是讓蘋果給吞了,堅持開發 Android 平板的廠商不多,耳熟能詳的也只有三星和即將切換到鴻蒙的華為。那麼,聯想在2020年為什麼依舊下這一步棋?帶著好奇,我用了一陣子小新Pad Pro,從中尋找答案。
*本文所有內容均為作者本人的主觀考慮,僅供參考。
依舊娛樂為主
類似於iPad系列那一句「買前生產力、買後愛奇藝」,聯想小新Pad Pro 受限於平臺,它並不適用於除了輕度之外的所有辦公場景,關於辦公方面在後文會說明小新Pad Pro 的一些應用場景。
之所以說依舊娛樂為主,是因為聯想給小新Pad Pro 提供了過硬的硬體素質,不輸給iPad Pro觀影體驗的屏幕以及搭載了4枚揚聲器,註定了它在影音方面必然在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 —— 相較於iPad的難以擴展,小新Pad Pro直接通過內置TF卡槽來給用戶提供額外的存儲空間。
相信我,在這個價位段買到的平板電腦中,聯想在影音方面的表現已經差不多追上價格翻幾番的iPad Pro。
別誤會,這不是SIM卡槽,是TF卡槽
安卓目前的生態對於平板而言,也只剩下輕辦公和影音娛樂的軟體開發商比較努力去更新後綴帶著「HD」的APP了。
輕辦公
追求「輕」是我們打工人在物理世界的一種自我救贖,畢竟精神世界的壓力已經重得難以想像。
前文已經說了它並不適用於絕大多數的辦公場景,但在某些時候應(jiu)急(ming),還是可以的 —— 當然,這裡有個小前提,需要額外購入外設,例如上圖這個小新Pad Pro 磁吸鍵盤及支架(英文名叫 Lenovo Keyboard Pack)。
有了這套工具,可以相對輕鬆地編輯一些非巨型word、excel、ppt等文檔,畢竟無論是金山還是微軟都還在持續給 Android HD 平臺的產品續命。同理,如果是慣性使用網頁編輯,無論是有道雲筆記、石墨文檔、騰訊文檔,還是ProcessOn這類產品,也問題不大。
針對這部分用戶,聯想為小新Pad Pro 開發出了電腦模式(Computer Mode),除了整體界面會變得近似於 Windows之外,一些簡單的鍵盤操作也得到了繼承,例如ALT+TAB切換應用、CONTROL+W關閉當前窗口等)。
部分攝影專業戶或者愛好者可能會問,使用iPad 可以當一個快速處理後期的產品,小新Pad Pro 可以嗎?答案是可行的,因為絕大多數相機廠商都已經開發了適配安卓的傳輸套件,直接安裝到小新Pad Pro 就可以快速查看、預覽甚至做簡單的圖片編輯都沒問題。
分享到手機也有類似於 Airdrop 的技術,聯想叫 Lenovo One ,只要你在使用聯想旗下的手機、電腦,都可以快速地分享出去。
之所以說只支持輕度辦公是因為局限性還是挺大,最痛的自然是軟體生態問題,另外是這個鍵盤套裝對於經濟艙用戶不太友好,需要佔用不少的桌面空間。
其他
考慮到疫情期間人們需要戴口罩,現如今最新款的iPad Air 都開始支持電源鍵指紋解鎖了,小新Pad Pro 自然也不例外 —— 但是聯想還同時支持面部解鎖,iPad Air受限於成本只能閹割Face ID。
上文沒怎麼談到硬體配置,各位看看官網中總結即可,其中厚度、揚聲器數量和質量、續航能力和畫質表現,都能達到一流水準。
當然,小新Pad Pro 在硬體素質上基本是衝著iPad Pro去的,但價格只有iPad Pro 的四分之一。如果你非常確定自己需要一臺在影音方面素質很高的平板電腦,小新Pad Pro 是個不錯的選擇。
顯而易見,聯想推出小新Pad Pro 是為了搶佔一部分明確自己「買回來就是為了更好地看電影」 這部分市場,市場中達到類似素質的機器普遍都會賣得更高的價格,聯想可以打一波錯位交鋒,並且這個帆布表皮的磁吸鍵盤支架套裝的質感、手感都很棒,十分推薦作為移動娛樂大屏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