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測量儀哪個好?隨著「體脂率」這一專業術語被大眾所熟知,各種體脂秤、體脂儀也在市場上熱銷,能夠檢測身體脂肪含量、身體水分含量、內臟脂肪含量等多種指標,看起來就很神奇的樣子。但這些檢測體脂的儀器到底靠譜嗎?體脂秤哪種精準?下面一起看看吧。
隨著曬「體脂率」這種「花式曬健身」的方式風靡網絡,體脂秤市場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
在淘寶網,搜索「智能體脂秤」,搜索結果有上萬條。這些體脂秤便宜的只要五六十元,貴的則要五六千元,賣得比較火的每月銷量超過一萬件。儘管品牌不同、價格不一,但它們都將精準測量體脂率作為賣點,同時比拼誰能測量的身體數據更多。
根據體重秤外形進行挑選:
目前市面上提供的體重秤的外形一般有兩種:一種是正方形的,另一種是圓形的,很多朋友在挑選時往往並不在意,但其實外形也會影響到實用,我們知道在相同尺寸大小下,正方形的面積要遠大於圓形的面積,所以當人體站在體重秤上面時,方形的健康秤要比圓形的更加舒適、平穩、可站立的空間更廣,而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又能夠使稱重的效果要更準確一些,這也是為什麼市面上方形的人體健康秤要比圓形的價格要貴些;
看電子體重秤顯示的單位是否精確:
我們使用體重秤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比較準確地隨時了解自身的體重,因此體重秤的精度高不高關係到測量出來的體重到底準不準確,廉價的健康秤往往單位只精確到整數位,而好品牌的體重秤則一般可精確到小數位,因此哪怕身體出現微小的重量變化也能測出來;另外由於購買人體健康秤的人群中不乏肥胖者,因此,我們在選購時還需要考慮到健康秤的承重範圍,目前質量較好的體重秤的承重範圍能達到150KG以上,基本上能滿足所有人群;
看電子體重秤是否帶有智能開關機的功能:
如果你想買回來的電子體重秤使用起來更加方便和耐用,那麼就需要選擇那種帶有智能開關機功能的體重秤,目前市面上廉價的健康秤大多沒有採用智能化的設計,在每次承重前需要先通過手動控制開機才可以進行稱重,稱完後萬一忘記關閉開關,更會造成電量的無故損耗;而質量好的健康秤則採用智能稱重的設計,無需開關,當人體站上健康秤時,健康秤會自動感應開機並進行稱重,在不使用數秒後,實現智能自動關機,非常方便耐用。
體脂率是指人體內脂肪重量在人體總體重中所佔的比例,又稱體脂百分數,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在市面上,各種體脂秤、體脂儀熱銷,甚至相關的APP也被開發出來,都稱可以準確測量出人體內的脂肪含量。但目前使用者較為困惑的問題就集中在,這些體脂秤究竟測量得準不準?
市面上出售的體脂秤大部分利用的是人體阻抗原理測脂肪比例,這種方法的專業術語叫做「BIA」,其原理是脂肪組織因水分含量低而不導電,肌肉等細胞組織因含水量高而導電性能好,由此根據人體的電阻抗推定脂肪和其他組織的比例。
據介紹,目前世界範圍內公認比較準確的體脂測量方法是「DEXA」(雙X光吸收測定法)法。不同於「BIA」測量法,這種方法是將身體分為三間隔模型,測量身體脂肪組織、非脂肪組織和骨骼的含量。
市民柯小姐同樣購置了一款家用體脂秤,她每天都會在飯前飯後稱幾次,「有時早上沒吃飯體脂率才23.5%,可是一吃飯就到了27.4%。有時同一時間上去稱幾次,雖然稱的體重顯示一模一樣,但體脂率可能相差一個多點。」
據業內人士介紹,一般的體脂檢測就是靠一股非常小、無害的電流穿過檢測者的身體組織,電流穿過肌肉的速度比穿過脂肪的速度快,所以每個人身體的阻值是不一樣的。市面上除了體脂秤,還有體脂儀,但不管是通過雙手握住兩個電極,還是雙腳踩在兩個電極上,都是讓電流在人體內形成一個迴路。但人體是個很複雜的物體,各個部位的電導率是隨著含水量、礦物質含量等不斷變化而變化的。
為了試驗體脂秤的準確性,柯小姐曾經做過實驗,她拿著重物站上體脂秤,測量出的體脂率比她沒拿重物要高不少。「但按理說只是重量上有差別,體脂率應為一致或者更少,因為脂肪並未增加。」
對此,國家體育總局運動醫學研究所主任醫師黃光民指出,體脂測量的準確率「有很大空間」,而一般體脂秤測量的數據,「不能相信它是準確的,但可以作為一個基本的參考值。」
如果是體脂秤,那麼站的位置不同,則測量結果就會不同。此外,喝水前後、吃沒吃飯也都會導致數據差異。而手握的體脂儀,手上握的力度、鬆緊度以及手掌溼度、皮膚狀態等外界因素也均會影響測量結果。
經常有看起來很瘦的人,測量後發現自己的體脂率偏高,或內臟脂肪偏多,而這種人也常被稱為「隱形肥胖」。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指出,人們平日所測量的體重,是由三個主要部分組成的:骨骼、肌肉和脂肪,骨骼和肌肉合稱為「瘦體重」,餘下的就是脂肪的重量。至於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喝進去的水,只是穿腸而過,根本不算是體重。
不過,範志紅提醒,哪怕體重完全相同,假如脂肪含量不一樣,兩個人的體態可能會大不相同。比如說,同樣是1.64米,53公斤,在正常體重範圍當中,脂肪含量為22%的女孩子看起來相當瘦;而脂肪含量28%的女孩子看起來就不顯得瘦了。
有一些人看來很瘦,但其實脂肪一點不少,甚至腰腹已經有些贅肉。這是為什麼呢?範志紅指出,這是因為脂肪是油,它的比重只有0.8多,而肌肉主要是水分,加上蛋白質和礦物質,比重超過1.0。同樣的體重,脂肪多體積就大,自然會顯得臃腫。這些脂肪如果堆積在皮下還好,如果堆積到內臟中,就會帶來心臟病、糖尿病和多種癌症的危險,即便體重數據看起來並不胖。
測全身脂肪含量需要專門儀器,測內臟脂肪更有難度。範志紅教了一個小方法:把上臂皮下脂肪輕輕拉起,如果厚度超過一粒花生的直徑,說明體脂肪已經相當多啦。
很多人關注自己的內臟脂肪多不多,方法同樣很簡單,那就是量一量腰臀比。一般來說,腰圍與臀圍的比例越小,人就越健康。假如在0.72以下,可以稱為瘦美女。假如高達0.85以上,就是老年慢性病的高危候選人了。更簡單的方法是,拉一下側後腰的皮下脂肪,如果厚度超過一本普通暢銷書,就要開始警惕了。
很多人羨慕明星經過特訓後的身材,「小鮮肉」彭于晏宣稱體脂率僅為3%,軟妹子陳意涵也曬出體脂率11%的體檢表,從外形看來,他們或健美或緊緻,腹部的馬甲線、人魚線更是惹人羨慕。於是很多人誓將自己的體脂率降低。不過,專家卻指出,體脂率並非判斷健康身材的唯一標準。
體脂率可以通過公式計算,體脂% =1.2×BMI+0.23×年齡-5.4-10.8×性別(男為1,女為0)。一般來說,理想的體脂肪率,男性30歲以下為14%-20%,30歲以上為17%-23%;女性30歲以下為17%-24%,30歲以上20%-27%。男性體脂肪若超過25%,女性若超過30%則可判定為肥胖。
專家指出,體脂率並不是衡量健康身材的唯一標準。通常判斷身材還要結合BMI指數(BMI=體重÷(身高×身高),即體重指數,BMI正常值為18~24,過高則太重,反之則太輕。
這也意味著,如果你的體脂率和BMI都很低,那身材會非常消瘦,這種男性很難練出肌肉,女性則容易面臨營養不良、經期紊亂的問題;高體脂率和低BMI會導致隱藏性肥胖,就是人們所說的「胖瘦子」,肉瘦卻鬆散;高體脂率和高BMI則為肥胖,可能引發各種嚴重的疾病。
因此,只有當BMI處在健康範圍內,且體脂率較低的情況下,才是較為健康的狀態,並能看到緊緻漂亮的線條。
由於不同人種的身體素質有差異,而體測儀的準確度取決於所選用的方程式是否適用於亞洲人。即使是對於在不同地區銷售的同一品牌及型號的體測儀,其選用的方程式或會不同。所以,有海淘習慣的用戶要多加注意,購買前應儘量向有關代理商了解清楚。
選購到適合自己的體脂測量儀之後,想要提高測量的準確性,我們還需要學會這些小技巧哦!
量度時,應將體測儀放置在平穩堅硬的地板上,切勿踩踏在邊緣上。
使用時,需要脫掉鞋襪,雙腳站在電極上。
為確保讀數有參考價值,每天應在同一時間及環境使用體測儀;餐後、劇烈運動或早上起床後,應在3小時後使用。若體內裝有電子醫療設備,例如心臟起搏器或呼吸器等,不宜使用體測儀,以免其輸出的低頻電流影響醫療儀器的正常運作。
由中國醫藥保健品進出口商會和上海博華國際展覽有限公司共同舉辦的「上海國際健康器械及用品展覽會」將於2020 年11月25-27日在國家會展中心(上海)舉行,本屆展會致力於打造集保健按摩產品、健身保護用品、家用護理產品及泛醫療類產品為一體的健康器械產業一站式採購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