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穩壓器對交流電壓進行調整控制,在指定的電壓輸入範圍內,經過電壓的調節能使輸出電壓穩定在指定範圍內的電氣設備。
交流穩壓器工作原理
交流穩壓器種類固然很多,主迴路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但基本上(交流參數穩壓器例外)基本都是輸入開關取樣電路,控制電路,電壓調節裝置,輸出保護裝置,驅動裝置,顯示器及及組成,其基本工作原理框圖如下:
1、輸入開關:作為穩壓器輸入工作開關,一般都採用有限流保護的空氣開關式小型斷路開關,它能對穩壓器和用電設備起到保護作用。
2、電壓調節裝置:是一種可以調節輸出電壓的裝置,它能將輸出電壓升高或降低是穩壓器最主要的部件。
3、取樣電路:它對穩壓器輸出電壓和電流進行檢測,將輸出電壓變化的情況給傳送給控制電路。
4、驅動裝置:由於控制電路的控制電信號較弱,所以需要用驅動裝置來進行功率放大和轉換。
5、驅動保護裝置:一種連通和斷開穩壓器的輸出的裝置,一般常用繼電器或接觸器或保險器等。
6、控制電路:它將取樣的電路檢測型號進行分析,當輸出電壓偏高時,則向驅動裝置發送將電壓降低的控制信號,則驅動裝置將驅動電壓調節裝置將輸出電壓調低,當輸出電壓偏低時,則向驅動裝置發送將電壓升高的控制信號,則驅動裝置將驅動電壓調節裝置將輸出電壓調高,而使輸出電壓穩定達到穩定輸出的目的。
當檢測到輸出電壓或電流超出穩壓器的控制範圍時。控制電路將控制輸出保護裝置使之斷開輸出而保護用電設備,而在正常時輸出保護裝置是連通輸出的,用電設備可以得到穩定的電壓供給。
交流穩壓器的分類
交流穩壓電源用途廣泛,類型較多,大致可分為以下6種。
①鐵磁諧振式交流穩壓器:利用飽和扼流圈和相應的電容器組合後具有恆壓伏安特性而製成的交流穩壓裝置。磁飽和式是這種穩壓器的早期典型結構。它結構簡單,製造方便,輸入電壓允許變化範圍寬,工作可靠,過載能力較強。但波形失真較大,穩定度不高。近展起來的穩壓變壓器,也是藉助電磁元件的非線性實現穩壓作用的電源裝置。它和磁飽和式穩壓器的區別在於磁路結構形式的不同,而基本工作原理則相同。它在一個鐵心上同時實現穩壓和變壓雙重作用,所以優於普通電源變壓器和磁飽和穩壓器。
②磁放大器式交流穩壓器:將磁放大器和自耦變壓器串聯起來,利用電子線路改變磁放大器的阻抗以穩定輸出電壓的裝置。其電路形式可以是線性放大,也可以是脈寬調製等。這類穩壓器帶有反饋控制的閉環系統,所以穩定度高,輸出波形好。但因採用慣性較大的磁放大器,故恢復時間較長。又因採用自耦方式,所以抗幹擾能力較差。
③滑動式交流穩壓器:用改變變壓器滑動接點位置,使輸出電壓獲得穩定的裝置,即是用伺服電機驅動的自動調壓式交流穩壓器。這類穩壓器效率高,輸出電壓波形好,對負載性質無特殊要求。但穩定度較低,恢復時間較長。
④感應式交流穩壓器:靠改變變壓器次級電壓相對於初級電壓的相位差,使輸出交流電壓獲得穩定的裝置。它在結構上類似線繞式異步電動機,而原理上又類似感應調壓器。它的穩壓範圍寬,輸出電壓波形好,功率可做到數百千瓦。但由於轉子經常處於堵轉狀態,故功耗較大,效率低。另因銅、鐵用料多,故較少生產。
⑤晶閘管交流穩壓器:用晶閘管作功率調整元件的交流穩壓器。它具有穩定度高、反應快、無噪聲等優點。但因對市電波形有損害,對通信設備和電子設備造成幹擾。⑥繼電器式交流穩壓器:用繼電器作調整自耦變壓器的繞組的交流穩壓器。它具有穩壓範圍寬,響應速度快才,生產成本低等優點。使用於路燈照明和較偏僻的家庭使用。
隨著電源技術的發展,80年代又出現了下列3種新型交流穩壓電源。①補償式交流穩壓器:又稱部分調整式穩壓器。利用補償變壓器的附加電壓串接在電源和負載之間,隨著輸入電壓的高低,用斷續式的交流開關(接觸器或晶閘管)或用連續式的伺服電動機來改變附加電壓的大小或極性,把輸入電壓高出部分(或不足部分)減去(或加上),從而達到穩壓目的。補償變壓器容量僅為輸出功率的1/7左右,具有結構簡單、造價低廉的優點,但穩定度不高。②數控式交流穩壓器和步進式穩壓器:由邏輯元件或微處理機構成控制電路,按輸入電壓高低轉換變壓器初級匝數,使輸出電壓獲得穩定。③淨化式交流穩壓器:由於具有良好的隔離作用,能消除來自電網的尖峰幹擾而得到應用。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一)
本例介紹一款補償式無觸頭交流全自動穩壓器,它採用控制變壓器一次電壓來改變二次補償電壓,解決了線路調壓瞬間斷電現象。該交流穩壓器的輸人電壓為交流167-264V,輸出電壓為交流220(1土5%)V。
電路工作原理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電源穩壓電路、輸入比較電路、編碼控制電路、補償輸出電路和過電壓/欠電壓保護電路組成,如圖5-40所示。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二)
本例介紹的交流穩壓器,具有自動調壓穩壓、空載斷電節能和過電壓斷電保護等功能,其輸人電壓範圍為交流165-260V,輸出電壓為交流195-230V,輸出功率為500W。
電路工作原理 :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電源穩壓電路、電壓檢測,控制電路和延時電路組成,如圖5-41所示。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三)
本例介紹的交流穩壓器,具有自動穩壓的功能,其輸人電壓範圍為交流120-260V,輸出電壓為交流220(1士10%)V,輸出功率為300-1000W(視自糯變壓器的功率和繼電器的觸頭電流容量而定)。
電路工作原理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電源電路和電壓檢測控制電路組成,如圖5-42所示。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四)
本例介紹的交流穩壓器,其輸人電壓範圍為160-270V,輸出電壓為220(1士5%)V,輸出功率為600-800W,可滿足一般家用電器的要求。
電路工作原理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升/降電壓切換電路和自動控制電路組成,如圖5-43所示。升/降電壓切換電路由電源變壓器T的Wl-W6繞組、繼電器的常閉觸頭Kl-l-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五)
本例介紹一款升壓式交流穩壓器,其輸人電壓為150-230V,輸出電壓為220(1土5%)V,可用於供電電壓不穩定、電壓偏低地區的家庭使用。
電路工作原理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電源電路、電壓檢測電路和升壓控制電路組成,如圖5-44所示。
交流穩壓器電路圖(六)
本例介紹一款採用SL322發光二極體驅動器集成電路控制的交流穩壓器,它既可作為自動調壓開關,又可以作為電壓燈光顯示,可用於市電經常偏低的地區。
電路工作原理
該交流穩壓器電路由電源電路、電壓檢測控制電路和控制執行電路組成,如圖5-45所示。
關鍵字:交流穩壓器 編輯:王磊 引用地址:http://news.eeworld.com.cn/dygl/article_2018012728003.html
推薦閱讀
1 引言近年來,在國內電源學術界,交流穩壓器的研究內容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開關互補式,另一類就是逆變補償式。開關互補式交流穩壓器就是以自耦變壓器----繼電器抽頭式穩壓器為基礎,將電力電子開關與傳統的繼電器觸點相結合,為電能的傳遞增加一個預設的電子通路,以便減少電流切換時產生的衝擊和幹擾,因為這種衝擊往往會損壞機械開關、電子器件,甚至用電設備;逆變補償式交流穩壓器,是以補償型交流穩壓器為基礎,從輸入側取得交流電壓,經過整流、高頻SPWM逆變、相位跟蹤和轉換產生幅值、相位、頻率均可變的交流補償電壓進行穩壓,補償是無極的,補償精度高,響應速度快。目前,這兩類穩壓器的技術都不是很成熟,還沒有人對此進行系統的闡述、分析和具體的設計。本文
發表於 2014-03-23
在汽車使用過程中,經常由於外界因素和內部參數變化的影響而導致汽車速度不穩定,影響汽車的運行質量,嚴重時還會產生不良後果。為此應在汽車供電線路中安裝交流發電機穩壓器,以改善和消除上述現象。TC80310是一款單片式交流發電機穩壓器集成電路(IC)。能與本地網際網路(LIN)集成,為汽車交流發電機提供增強型控制功能。交流發電機製造商可以利用IC可編程這一特性控制電池調節電壓,以便在汽車的整個生命周期優化整體性能和電池使用壽命。獨特的自啟動工作模式可以使電機作為啟動發電一體機,應用在汽車啟停系統上。 1 晶片介紹 80310引腳功能及外圍電路如圖1所示。 內部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80310由B+A引腳提供電壓。這個電壓也是控制電路
發表於 2014-02-20
某此家用電器如黑白電視機等對220V交流市電的電壓波動範圍要求較嚴,如果電壓向下波動過多,圖像就會水平扭動影響收看.這裡介紹的交流磁飽和穩壓器,利用磁飽和
發表於 2014-01-03
SMPS中,電路箝住輸入交流電壓到功率MOSFET工作的安全等級。 大多數隔離、離線的SMPS(開關型能量供給),包括回掃、前進和共鳴,必須在有效值90到260V的輸入電壓下工作。一些情況甚至使用有效值400V±10%的線電壓,導致器件電壓等級的提升,增加了全部設計費用。使用輸入限制電路,可以在不損害供電器件的前提下,增加輸入電壓到有效值440V。 圖1中電路限制或箝住大於有效值260V的輸入交流電壓到功率MOSFET工作的安全等級。電路使用MOSFET Q1,如100Hz開關分流穩壓器IC1 TL431CZ,通過分壓的R2和R4設置箝位高壓等級。電路使用圖中所示器件值。箝位輸出電壓為直流360V,輸入電壓為有效值
發表於 2013-08-28
飛思卡爾半導體公司通過推出新的TC80310產品擴展了其交流發電機穩壓器產品系列,該產品是一款單片式交流發電機穩壓器集成電路(IC) ,能夠與本地網際網路 (LIN) 集成,為汽車交流發電機提供增強型控制功能。 通過與汽車引擎控制單元(ECU)之間的單線LIN連接,ECU可以控制能源管理模式,從而實現節能減排,這對於有二氧化碳減排指標的地區,尤其重要。TC80310片上系統只使用了非常有限的新增元件便實現了交流發電機穩壓器功能,並且對交流發電機充電系統進行了優化。 與汽車交流發電機製造商合作開發的TC80310,使用了飛思卡爾多功能SMARTMOS混合信號處理技術,結合了模擬、數字和電路,提供具有
發表於 2011-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