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心靈上的腫瘤。
作者:夏橙媽咪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會表現出來嫉妒心,比如他們會羨慕其他孩子所擁有的物品,和其他孩子進行攀比,看到別的孩子哪個方面比自己強,就會覺得不開心,甚至會出言貶低對方。
孩子有嫉妒心是正常的情況,但是家長在發現了這個問題之後,一定要及時對孩子進行引導,不然孩子的嫉妒心會越來越嚴重。
案例
晶晶今年上三年級了,她在父母的眼中一直都是乖巧懂事的好孩子,但是最近晶晶媽媽卻發現,晶晶的表現好像有點不對勁,好像跟誰較勁似的,情緒總是不愉快。後來晶晶媽媽問了老師才知道,原來這幾天晶晶和同桌小美鬧彆扭了。
小美買了一雙新鞋子,總是跟晶晶炫耀,晶晶一氣之下把人家的鞋子踩了一腳,就因為這事,兩個人好幾天沒說過話了。晶晶媽媽覺得這不是一件小事,孩子這是有了嫉妒心,嫉妒同桌有了新鞋子。
孩子有哪些表現,說明孩子有了嫉妒心呢?
很多孩子都會產生嫉妒心,可以通過一些舉動表現出來,家長要注意觀察。
1、見不得別人好,總在別人身上找優越感
有嫉妒心的小孩不希望別人過得比自己好,即使這個人是自己的好朋友也不行,他們希望自己永遠是世界的中心,在和其他人相處的時候,也總在他人身上尋找優越感。一旦發現別人有比自己好的地方,他們就會覺得特別不平衡,表現出來不開心甚至是暴躁的情緒。
2、惡性競爭,通過說壞話來破壞別人的風評
嫉妒心強的孩子,在看到別人比自己強的時候,會用說壞話的方式來破壞別人的風評,來讓自己的心理得到滿足,很多大人都發現了,孩子有時候特別擅長「拉幫結派」,通過這樣的方式他們把自己嫉妒的對象直接踢出圈子,達到孤立對方的目的。
3、喜歡攀比,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
嫉妒心強的孩子還有一個很明顯的表現,就是特別喜歡攀比,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也要有,他們不管自己的家庭情況是不是能夠承擔,反正別人有的自己也要有,不能落在別人後面。這種攀比心會給孩子帶來很消極的影響,讓孩子的心態變得越來越失衡。
那麼家長如何對孩子的嫉妒心進行引導呢?
當孩子產生嫉妒心之後,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通過一些方法來消除孩子的嫉妒心,不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1、父母要明白孩子在意的點是什麼
不少家長不知道孩子為什麼生氣為什麼嫉妒,只會劈頭蓋臉對孩子進行批評,這起不到對孩子的有效引導,反而會讓孩子的心理變得更加偏激。
家長要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問題,明白孩子在意的是什麼,然後再對孩子進行引導,才能夠起到真正的作用,讓孩子能夠聽得進去。
2、父母要對孩子的競爭意識加以肯定
孩子有嫉妒心,其實也是孩子有競爭意識的體現。父母還是應該對孩子的競爭意識加以肯定,鼓勵孩子保持這樣的上進心。但是和別人展開競爭,還是應該採取正確的方式。
比如當看到別的孩子成績好的時候,良性競爭的方式是自己努力學習,爭取早點超過別人的成績,而不是到處說對方的壞話,用其它惡劣的手段展開競爭。
3、糾正孩子的嫉妒心,讓孩子明辨是非
當孩子有嫉妒心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加以糾正,讓孩子明白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出現了嫉妒別人的情況,並不是什麼罪大惡極的事情,但是父母也不能對此完全忽視。
很多孩子都是從嫉妒的萌芽開始,慢慢變得越來越虛榮,最後根本無法容忍別人比自己強。所以父母還是應該及時給孩子正確的引導,幫助孩子回到良性競爭的正軌上來。
總之,嫉妒心對孩子來說有著非常消極的影響,如果父母任由孩子的嫉妒心發展的話,孩子會變得越來越偏激,當他們嫉妒別人的時候,可能會採取一些不好的方式來打擊別人。在這個過程中,孩子極有可能成長為小肚雞腸、斤斤計較的人。
承認別人比自己優秀,這件事並沒有什麼丟臉的,別人的優秀,可以成為自己努力的目標和動力。孩子好強是好事,但是如果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和別人展開競爭,而是一味嫉妒別人的話,就不是什麼好事了。
大家覺得,當孩子出現了嫉妒心時,家長應該怎樣做,才能幫助孩子保持心態健康和平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