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山大佛,一次不能錯過的佛教休息之旅

2020-12-23 小食仙兒

佛,自大唐以來,盛行於神州大地。普度眾生的佛主教義,從古至今,渡化了萬千國人的心性。也許正應如此,國人多有慈悲,有深刻的共情之心。也許正應如此,無論是否信仰佛教,國人都中意前往佛教聖地瞻仰。比如,靈山大佛景區,就是無數人嚮往的佛教目的地。

靈山大佛景區,位於溫婉如玉的蘇州,汲取江南柔情,匯聚天地的靈氣。作為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靈山大佛景區內佛教文化和歷史沉澱天下一絕,其中的佛教建築和湖光山色,也不負江南水鄉的美景柔情。

靈山大佛景區,是大佛和靈境的完美融合。

無錫靈山大佛景區的主要景點

靈山大佛教景區內,遍布著佛教標誌性的景點。或佛教,或佛堂,或古壇,或童子,靈山大佛的景點,氣勢恢宏而又宗教十足。來到靈山大佛景點,請不要錯過每一個。

靈山大佛

景區內的核心和靈魂,自然是靈山大佛。開光於1997年的靈山大佛,高達88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大的露天青銅釋迦牟尼立像。大佛高大無比,恢弘的氣勢,足以震撼每一位參觀的信徒和遊客。運氣好,大佛身高泛起的陽光如奇異瑞像,佛光普照。繁星下的大佛,猶如佛主在世,普渡萬千眾生。

和大佛交相呼應的,是高達11.7米的天下第一掌。佛掌的印相為「施無畏印」,寓意驅除眾生痛苦,令眾生無畏無懼。這個佛掌,應該可以稱之為「如來神掌」吧。

五印壇城

景區內的五印壇城,沒有忘記藏傳佛教的奧義。外觀莊嚴而輝煌,耀目的金頂、巨大的鎏金寶瓶、醒目的經幢和經幡交相輝映,突顯出藏族古建築的迷人風採,是藏傳佛教的另一番風採。

內飾聖潔而絢麗,完美融合了彩繪、壁畫、木雕、唐卡、壁飾、鍍金等藏族裝飾技藝,美輪美奐地展示了獨特的壇城藝術。

無印壇城內燃酥油燈、推轉瑪尼經筒,虔誠的話,也許真的會心想事成。

降魔浮雕

降魔浮雕記載著佛祖降魔成道的故事,相傳為佛主釋迦摩尼在菩提樹下苦行六年,立志降魔伏妖的記載。降魔浮雕如此傳神的記載,讓觀者宛若參與了佛主大覺大悟,天地震動的過往,令人心生神往。

九龍灌浴

「九龍灌浴,花開見佛」,再現了佛祖釋迦牟尼誕生時發生的故事。尊高達7.2米全身鎏金的金身太子佛像,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從蓮花中緩緩升起。這裡,就是佛主再世之所,這裡,值得信徒膜拜。

祥符禪寺

千年古剎祥符禪寺始建於唐貞觀年間,歷史上香火旺盛,高僧輩出,素有「山連鷲嶺,法繼慈恩」之譽。相傳,此處是玄奘法師賜名的「小靈山」前的古剎。重建後的古剎,高僧主持,香火旺盛,寺內現存的古井蓮池、銀杏梅樁等成為歷史文化的遺存和古剎千年風雨的見證,睹之使人頓生思古之幽情。此處,不失為太湖邊的佛教聖地。

靈山景區的美食特色

佛家講究修生養性,遠離紅塵紛擾,不爭口舌之欲。然而,對來靈山休閒度假的信徒和遊人們,靈山大佛景區內,卻也有足夠滿足挑剔味蕾的美食。

靈山素餅

靈山素餅,是靈山景區內盛名在外的小食。依據靈山食品的獨特配方精緻而成,低糖低脂,酥鬆可口,不甜不膩。靈山素餅,因為靈山大佛,在口舌之中,也有了些許靈性吧。

過堂飯

過堂,是靈山,乃至整個佛教廟宇中特有的儀制。在靈山的過堂,於一餐一飯中體悟心得樂活。與眾僧侶一路禪行,換上一襲禪衣,與百十同修共享一份禪餐,飲一杯佛前茗茶,食一份清淡素食。靈山的過堂飯,也許不足珍饈美味,但這份修行之心,足矣。

清蒸白魚

佛教不食酒肉,但遊人們卻不必如此講究。在蘇州江南,不妨嘗一嘗這清蒸白魚。家常的做法,色彩豔麗,魚肉潔白,細嫩鮮美,湯汁清淡。清蒸白魚,風味大增,無愧於無錫靈山美食標誌。

無錫排骨

無錫排骨是江蘇省無錫地區特色傳統名菜之一,也是具有地方風味。油而不膩,酥軟香甜,鹹甜調和,肉美汁鮮的吳中菜餚,早已是肉食愛好者的心頭好。既然都來到了無錫,為什麼你會錯過這道菜呢?

靈山大佛,當然不止這份介紹這般簡單。信徒們,遊人們,來靈山,感受靈山旅遊文化,來一場洗滌心靈的修行之旅。

相關焦點

  • 無錫靈山大佛景區的禪意生活,湖天一色,心「靈」淨土
    無錫靈山是一處淨化你我心靈的聖地,每一年,靈山的遊客絡繹不絕。無錫的靈山又稱靈山大佛風景區,上個世紀末建成。進入新世紀之後,無錫靈山大佛風景區逐漸成為了江南地區佛教文化的代表性景點。國內很多佛教信徒都會來到靈山大佛風景區拜佛。如果你已經到達了無錫靈山,那麼你一定要去靈山的千年古剎——祥符寺。據資料顯示,唐代的著名僧人玄奘就曾來到過此地。
  • 無錫靈山大佛,世界上最大的佛像,遊客卻稱:玩不起!
    靈山大佛在1994年開始奠基。1997年落成開光。靈山大佛建成之後,形成了東有無錫靈山大佛,西有四川樂山大佛,南有香港天壇大佛,北有山西雲岡大佛,中遊河南龍門大佛的五方五佛格局。
  • 無錫山水佳絕處,靈山勝境雅禪意
    靈山勝境位於江蘇省無錫市的太湖之濱,是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及分布於其間的其他景點所組成的,可簡單概括為一山、一寺、一佛。靈山勝境於1997年建成,佔地面積約30公頃,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於一體,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彈指揮間,自玄奘法師賜名小靈山伊始,佛脈已在此傳承千年。我們從不曾忘記,有一種旅程叫做靈山;有一種成長叫做陪伴;有一種情懷叫做感恩;有一種無畏叫堅守;有一種大愛叫支援。
  • 過別樣禪修生活,來一次沒有負擔地清新治癒之旅
    靈山景區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太湖之濱,由小靈山、祥符禪寺、靈山大佛、天下第一掌、百子戲彌勒、佛教文化博覽館、萬佛殿等景點組成。集湖光山色、園林廣場、佛教文化、歷史知識於一體,是中國最為完整、也是唯一集中展示釋迦牟尼成就的佛教文化主題園區。有一種重生,叫靈山梵宮你記憶裡的梵宮廊廳是哪般模樣?
  • 樂山大佛高度91米只能排第六,其它還有哪些佛像?
    到了南北朝的時候,中國佛教進入了繁榮發展的階段,那個時期各朝興建了大量的佛教寺院,南朝梁武帝蕭衍甚至多次以身相許同泰寺,靠大臣用巨資贖身,變相資助佛教,正所謂「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可見寺廟的興盛,佛教的繁榮。中國著名的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岡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洛陽龍門石窟全部開鑿於南北朝時期。
  • 南傳佛教聖地供奉的大佛,與內地的大佛少許不同,看完才明白
    來到西雙版納遊玩兒不能不看傣族的佛寺,在西雙版納首府景洪主要有總佛寺和勐泐大佛寺兩處。前者是信眾許願還願,祈福求壽之處,因此香火十分旺盛。後者實為一處宗教文化景區,更多是內地遊客禮佛遊覽,當地信眾很少來這裡。勐泐大佛寺原稱「景飄佛寺」,始建於明朝。
  • 一夜入冬,來自靈山的這份暖意守護請收好!
    來自靈山的溫暖守護 到了保溫杯裡泡枸杞的養生年齡 做好保暖工作才是對降溫的最大尊重 來自靈山的福守多功能毯 一披上,瞬間感受到了春的氣息
  • 中國十大露天大佛的五大手印
    這五種手印我們普通人也不太熟,好在這些著名的大佛都是名勝景點,我們常去遊覽,下次你去觀光的時候,多注意一下佛的手印,你就會對佛教方面有更多的了解和收穫。請看下面的我國的十大露天大佛,你看的時候,請注意一下他們的手勢,即手印。下面這尊佛像是蒙山大佛。蒙山大佛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石刻佛像,公元551年建成,蒙山大佛位於山西太原。
  • 日本「另類」的佛像,是設計三年的作品,靈感來自中國佛教!
    我相信你去我們祖國著名的山川旅行時,一定見過各種各樣的佛像,有雄偉的樂山大佛、雄偉的靈山大佛、珍稀的雲南玉佛.但是有這麼一個「另類」的佛像,很多人都沒見過,甚至第一眼就發現了,是日本札幌的「頭大佛」。在日本北海道的札幌,就有這樣一尊「奇特」的佛像,遠遠望去大佛淹沒在薰衣草的海洋裡,只能露出佛像的頭,要不是仔細一看,沒人會想到這裡藏著一尊佛像,這是日本設計師安藤忠雄設計三年的作品,名為「頭大佛」。
  • 中國聞名世界的大佛,景區展覽別開生面,讓人流連忘返
    近幾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的越來越好了,我國內部有不少的省份,經濟發展也是突飛猛進,其中一個就是江蘇省了,就是江蘇省內有不少的城市都格外的有名氣,如南京,無錫等等,在江蘇省的眾多的城市當中,其實無錫只能算得上是一個小城市罷了,但是在無錫內部卻擁有著許多的著名景點,其中一個景點甚至是世界都知道,那就是靈山大佛了
  • 江蘇「最高」的一尊大佛,高88米有東方大佛美譽,別稱是小靈山
    我國的佛像建築中,許多佛像建築其實是令人震驚的,特別是西部的四川樂山大佛、海南三亞的海上觀音等,它們都是我國代表性的大佛建築,但我國現在的其他地區建築中,其實也有值得稱讚和肯定的佛像建築,但它們往往卻是少有人知,而且也很讓人覺得新奇的是,它們所具有的特點也是很獨特的。
  • 貴州大山裡這座不出名的大佛,比樂山大佛還高4米,可惜遊客不知
    貴州大山裡這座不出名的大佛,比樂山大佛還高4米,可惜遊客不知,提起大佛,人們自然會想到著名的樂山大佛,如山西的蒙山大佛,河南平頂山大佛,江蘇的靈山大佛等,事實上,貴陽都羅村的水村山上也有山體大火,它位於綿陽市六大主題公園之一的杏花公園的核心位置,距離貴陽市中心約16公裡,晉綏大佛並不是很有名
  • 這尊大佛耗資12億,108高僧為它開光,如今被冷落,遊客:拜不起
    人生就是一次充滿未知的旅行,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在乎的是看風景的心情,旅行不會因為美麗的風景終止。走過的路成為背後的風景,不能回頭不能停留,若此刻停留,將會錯過更好的風景,保持一份平和,保持一份清醒。享受每一刻的感覺,欣賞每一處的風景,這就是人生。
  • 去小城敦化看大佛
    去小城敦化看大佛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小假期,但是時間有點短,我們決定出發前往吉林省的一個小城叫敦化,看看傳說中世界最高坐佛,因為地理位置在中國和朝鮮的接壤處,所以這座小城有很多朝鮮族人。到達敦化站的時候是下午,天氣涼爽,人不是特別多。敦化站雖然不大但是裝修的還不錯。
  • 全域旅遊下溪口景區與佛教文化互動融合的實踐
    近幾年來,我們圍繞區委區政府中國佛教五大名山、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兩大建設目標,以打造全產業鏈和全域旅遊為抓手,對於兄弟單位雪竇禪寺、大佛景區的佛教文化市場推廣活動,對於區級有關部門開展的彌勒文化挖掘與傳播,一直抱定「不分你我,盡己所能」的理念,共同實現景區旅遊與佛教文化的互動融合,合力打響中國佛教五大名山的文化品牌。
  • 2020醫免景區江蘇篇:靈山佛自來,拈花一笑,櫻花遍地開!
    01靈山景區靈山景區最具代表性的當屬靈山大佛,大佛是世界上最高的佛祖青銅立像,是無錫的標誌之一,所在位置是唐玄奘命名的小靈山,位於靈山勝境景區最內側,距離大門約1.2公裡,正對太湖,背對靈山,慈顏微笑,廣視眾生,規模宏大十分壯觀。
  • 這裡本是常州鄉邑,如今成無錫名勝,大佛腳下,日軍曾經大開殺戒
    「東」有江蘇無錫的靈山大佛,「南」有香港的天壇大佛,「西」有四川的樂山大佛,「北」有山西的雲崗大佛,「中」有河南洛陽的龍門大佛。「五佛」中的「靈山大佛」坐落於太湖北岸一個叫馬山的地方。馬山原來叫「馬跡山」,傳說秦始皇曾經遊歷此地,留下馬蹄印記,因而得名「馬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