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我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參加中國應用...

2020-12-21 MBA中國網

2020年12月5日,中國應用經濟學年會(2020)在京召開。會議以「『十四五』時期中國經濟」為主題,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應用經濟學組指導下,由中國人民大學主辦,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應用經濟學院承辦。開幕式及主旨演講環節採取線上直播與線下會議相結合的形式,線上觀看達60餘萬人次。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黨組書記寧吉喆,教育部原副部長、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學部委員高培勇,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一級教授吳曉求,中國人民大學副校長劉元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西南財經大學、浙江財經大學校長,以及部分第七屆、第八屆應用經濟學學科評議組成員,全國高校應用經濟學學術帶頭人與青年學者代表等參加了會議。

我院開放型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張曉濤教授受邀參加本次年會,並在「『十四五』時期的開放大國經濟」主題討論中發表了題為《新格局下全球產業鏈重塑與我國自貿區布局》的主題演講。張曉濤教授強調「雙循環新格局」下國際循環依然有所作為,空間和潛力巨大,應該繼續推動全球治理體系改革,通過「一帶一路」建設、自由貿易協定等機制建立中國的朋友聯盟,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倡議等新機製作用,通過分析疫情下國際分工與全球價值鏈趨勢,張曉濤教授指出進一步的「經濟區域化」極有可能取代現有的全球產業布局和分工,成為全球化未來的經濟基礎和形態。美國著力打造的美洲自貿區、歐盟推進的泛歐洲經濟區和亞太國家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RCEP)漸成三足鼎立之勢,預示著未來全球化的新態勢。結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張曉濤教授對中國—東協自貿區貨物貿易協議效果從國家層面、行業層面、企業層面進行深入的闡釋,歸納總結了中國—東協自貿區建設的成功經驗,指出著力解決自貿協定有效落實的「最後一公裡」問題,是今後自貿區高質量發展必須著力解決的重要課題,並分析了中國—東協自貿區面向未來,建設下一個金色十年的主要目標和路徑。

中央財經大學粵港澳大灣區(黃埔)研究院成立於2020年9月,是由中央財經大學與廣州市人民政府、廣州開發區管委會合作共建,以服務廣州市、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及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宗旨,以經濟管理領域理論研究、政策諮詢、高端人才培養和金融科技產業孵化為重點, 「產學研」一體化的國際化、開放式創新平臺。研究院立足國際前沿、聚焦產業創新、服務粵港澳大灣區人才需求,開展產教融合、跨學科、複合式的人才培養。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