鯪魚,俗稱土鯪、鯪公、雪䰾等,是屬於淡水魚,這種魚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地區,鯪魚不耐低溫,通常水溫低於7℃時就會出現死亡,因此在寒冷的北方地區,基本上是沒有這種魚的,所以北方人幾乎不認識,或者是沒見過鯪魚。鯪魚長的有點怪,從外觀看上去有點像鯉魚,但要比鯉魚長,它的背又有點像高背鯽魚。那麼,在自然水域鯪魚是喜歡吃活餌,還是其它食物,鯪魚要怎麼才能釣到?
一、想釣鯪魚就要了解鯪魚喜歡吃什麼。
鯪魚在我國的分布不算廣泛,很多地區都沒有,主要分布在海南島、珠江、閩滄江 以及元江,其中一兩廣地區數量最多。鯪魚是屬於中上次魚類,除非在寒冷的冬季才會潛入水底越冬,其餘季節均在水域上層覓食。鯪魚雖然是屬於雜食性魚類,但實際上是偏向素食,喜歡攝食池塘裡的蜉蝣動物和植物、有機碎屑和動物糞便等,能起到過濾水質的效果,食性類似於鰱鱅魚。
二、鯪魚釣位的選擇
釣鯪魚的釣位選擇難度性不是很大,如果是在池塘垂釣,通常選擇水域周邊有人居住,或者是有人洗東西的位置,這些地方都是鯪魚經常活動和棲息的地方。如果是在江河環境垂釣,就要選擇流水中洄流或者是緩流區,盡量避開流水過急的區域。如果是在水庫垂釣鯪魚,此時應該選擇水底地勢較平,周邊水草雜物不多的地方垂釣,但最好水位不要太深,通常在1.5~2.5米之間,最多不用超過3.5米,否則難以有更多的收穫。
三、釣鯪魚的釣餌和窩料。
釣鯪魚打窩與我們平常釣其它魚打窩是不同的,雖然用酒米也能將鯪魚誘進窩中來,但效果要差很多,因為主要是和它的覓食性有關,前面我說到鯪魚喜歡吃蜉蝣動植物等,所以在打窩時我們儘量要多增加一些虛的窩料。比如說麥麩、米糠這類的,再加入點菜籽餅等,放在一起攪拌後便可以打入窩中,實際上在添加一些白粉 誘魚的效果會更好。
不過,兩廣地區釣友,有些人則喜歡用動物的糞便打窩,誘魚的效果據說也不錯。鯪魚是雜食性魚,原則上對釣餌的要求並不是很高,雖然蚯蚓、紅蟲也能釣到,但拉餌釣鯪魚效果則更勝一籌。原因是不停的拉餌拋入水中,窩內很快就會形成一個霧化帶,這樣鯪魚就會不斷的被誘進窩,因為根據鯪魚的習性來看,它是屬於群居性魚類,有點類似白條一樣。
四、釣鯪魚的線組搭配。
鯪魚有三個品種,分別為麥鯪魚、泰鯪魚和土鯪,三種鯪魚當中要數土鯪的力氣最小,但當它上鉤後的力氣堪比蠻牛 ,所以在釣鯪魚時釣組搭配的環節,也是非常關鍵的。釣鯪魚的魚竿要挑選硬一點,應為鯪魚力氣大硬竿方便控魚,如果長時間遛魚會驚嚇到窩內其它魚。魚線搭配要粗一點,以1.5+1或者是在大一個號都可以,魚鉤可以選擇新關東、海夕和大號袖鉤等 ,這些都是常用釣鯪魚的鉤型。
最後,根據鯪魚是雜食性的特點,生活習性又與鯽魚有點相似,鯪魚雖然魚嘴不大,但特別貪吃,在釣鯪魚時最好是在餌料裡面,也可以加入點白粉,這樣能夠源源不斷地有鯪魚被引來。另外,鯪魚的膽子非常小怕受驚嚇,所以在垂釣時儘量保持岸邊安靜,水清、水淺區域人員不要來回走動,不然不利於垂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