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劉洋)9月5日是武漢大學研究生新生報到的時間,在眾多新生中,一名推著自行車、風塵僕僕的學生吸引了眾人的目光。
他是來自江西萍鄉的葉志,從老家到武漢的380公裡,他是蹬著自行車來的。
9月7日下午,葉志告訴新京報記者,他一直很期待騎行之旅,但因疫情沒有實現,這次從家鄉騎到學校算是實現了這個願望。
路上下雨,葉志加了件雨衣鞋套。受訪者供圖
凌晨5點出發,最快時速30公裡
葉志說,今年5月,得知考上武漢大學研究生時,他就萌生了要從老家江西騎到武漢的想法。他的終極目標是從成都騎到拉薩,這次騎行報到,算是為將來的長途跨省騎行做一個準備。
葉志是在工作三年後,考上了武漢大學信息管理學院的研究生。他的運動習慣開始於本科就讀的大連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新生體能測試的2.4公裡長跑,到後來每天跟著學長們練習長跑,讓他越來越喜歡極限運動。此後的多年間,他開始嘗試長跑、百公裡徒步、騎行等多項運動,並在畢業後堅持每天鍛鍊。
在葉志的朋友圈,新京報記者看到,每到月末他都會曬一份手寫的月度鍛鍊表,每天他都有一項運動記錄,時間20分鐘到一個多小時不等,或騎行、或燃脂操和籃球。葉志說,此前他最長的一次騎行記錄是240公裡,而老家到武漢的距離約380公裡,所以他有信心騎到學校。父母知道他有多年騎行經驗,也很支持他。
9月4日凌晨5點,葉志吃下母親為他煮的一碗萍鄉特有的麵條,在父母的叮囑下上路了。
這次出發,葉志除了一身騎行裝備,只帶了雨衣、鞋套、充電寶、手電等必要裝備,行李則提前寄至武漢大學。
他選擇了較近的從湖南省穿越的線路,沿著G106和G107兩條國道,一路向北騎行。「我在路上很少休息,只偶爾喝口水。」葉志說,他最快的速度飆到30公裡每小時,但在12點左右,進入湖北段後天上下起了小雨。於是他在國道旁的一處屋簷下避了會兒雨。
葉志一身汗騎到學校報到,引起學長學姐關注,為他拍照留念。受訪者供圖
獨自騎行 收穫路人「加油」
一路上有山和平原,但他更喜歡觀察各地的人文風情。給葉志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進入湖南瀏陽市的路段,當地以種植菸草、花卉為主,還有從事木雕、石雕等木業家具的,產業多樣化。而相較之中,他發現嶽陽市平江縣有十數個在建樓盤,毛坯房也很多,感覺縣政府政策偏向於房地產的收入。
路上買水時,也有老鄉操著不是很清楚的普通話和他寒暄,因為很多騎行愛好者都是成群結隊的,他只有一個人。在得知他一人騎車到武漢去上學,當地人都為他加油。
天色漸暗對葉志的騎行帶來了很大挑戰。到了晚間,國道環境黑暗,路上的小客車通行都開著遠光燈,會車時刺眼的燈光非常影響他的視線,他只能放慢速度騎行。4日晚上十點左右,為了安全起見,葉志決定在湖北鹹寧市崇陽縣的一個小旅館裡落腳。
第二天一早是學校新生報到的日子,清晨不到5點,葉志再度出發,終於12點前從G107國道進入了武漢,總共騎行20小時,順利入學報到。
「剛進校園,一位老大爺看到我的樣子就說,你絕對是從外地騎車來的。一位學姐也趕緊給我拍照。」回憶起報到當天的情況,葉志很開心。
如今,葉志已經開始了武大的校園生活,他表示,如果學業不是繁重,也仍然會堅持運動。
新京報記者 劉洋 編輯 巫慧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