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注射的生物傳感器:有望長期檢測人體酒精含量!

2021-02-24 IntelligentThings

導讀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開發出一種小型化、低功耗、可注射的生物傳感器,它將可以用於長時間、不間斷的酒精檢測。該晶片小到足以嵌入人體表皮之下,並能通過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錶或貼片無線供電。


背景

飲酒,是一種歷史悠久而普遍的生活習慣和社會風俗。許多朋友都喜歡喝酒,但是也許很多人並不清楚,酒是世界上使用最為廣泛的成癮性物質。長期過量飲酒可造成酒精濫用和酒精成癮,並伴發多種精神損害、軀體損害和社會損害。

對於酒精成癮症患者的治療來說,其中一個重要挑戰就是,缺少用於常規檢測的便捷工具。目前,評估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最常規方法就是:呼吸分析儀。但是,它的缺點是相對笨重,還需要患者主動吹氣,且並不是十分精準。血液測試是最精準的方法,但是需要訓練有素的技術人員才能操作。

也許,將酒精傳感器如同文身一樣佩戴在皮膚上,是一個有前途的新選擇。筆者也曾介紹過這方面的創新案例,例如美國國家生物醫學影像與生物工程研究所開發的生物傳感器貼,就如同文身一般,它可以刺激汗液分泌,並檢測汗液中的酒精含量。但是,文身類的皮膚貼片也存在一些缺點,就是很容易被移除,且只支持一次性使用。


(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


創新

近日,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開發出一種小型化、低功耗、可注射的生物傳感器,它將可以用於長時間、不間斷的酒精檢測。該晶片小到足以嵌入人體表皮之下,並能通過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錶或貼片無線供電。

(圖片來源:David Baillot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工程學院)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工程學院電氣工程系教授、該項目的領頭人 Drew Hall 表示:「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是開發一種常規的、不惹眼的酒精與藥物檢測設備,用於藥物濫用患者的治療項目。這種可注射的微型傳感器,在門診就可以操作而無需手術,使得患者更容易在更長時間內按照規定進行檢測。」 Hall 也隸屬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無線通信中心和可穿戴傳感器中心。4月10日,Hall 的團隊在於聖迭哥召開的2018年度IEEE定製集成電路大會(CICC)上展示了這項研究。

相關論文標題為: "A Sub-1 uW Multiparameter Injectable BioMote for Continuous Alcohol Monitoring.",作者包括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 Haowei Jiang*、Xiahan Zhou*、Saurabh Kulkarni、 Michael Uranian、 Rajesh Seenivasan、Drew A. Hall。


技術

生物傳感器晶片的尺寸約為1立方毫米,可注射到皮膚下圍繞身體細胞的細胞間液中。它含有一個塗有乙醇氧化酶的傳感器,這種酶選擇性地與酒精交互生成副產品,這個副產品可以通過電化學方法檢測到。電信號通過無線方式傳輸至附近的可穿戴設備,例如智能手錶,而晶片也是通過可穿戴設備無線供電。晶片上另外兩個傳感器用於測量背景信號與pH值,這些值被抵消後,酒精度數的測量會變得更加精準。

(圖片來源:David Baillot /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雅各布工程學院)


研究人員將晶片功耗設計得儘可能低,總共才970納瓦,差不多是智慧型手機打一個電話所消耗的功率的百萬分之一。Hall 表示:「我們不想晶片對於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壽命產生顯著影響。我們正在植入它,所以不想許多的熱量產生於身體局部或者電池內,這有可能會產生潛在的毒性。」

讓晶片的運行功耗變得超低,其中一個辦法就是通過一種叫做「後向散射」的技術。對於這項新穎有趣的技術,筆者之前也介紹過它的應用案例,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

1)美國華盛頓大學利用「調頻後向散射技術」,將我們生活中日常物品變為無線電臺,使之與手機或者汽車通信交換數據,其功耗遠低於藍牙、WiFi等無線通信技術。

2)美國華盛頓大學首次利用「遠程後向散射技術」演示了,一種設備幾乎以零功率運行,傳輸數據的距離最高可達2.8千米。這項研究突破對於物聯網的發展來說有著重要意義。

在今天介紹的案例中,一個鄰近的設備例如智能手錶,發送無線電頻率信號至晶片,晶片發送數據時會將這些信號修改並反射至智能手錶,於是後向散射就產生了。

同時,研究人員也為晶片設計了超低功耗的傳感器讀出電路,並最小化測量時間,使之僅有三秒鐘,從而讓功耗更低。

研究人員通過一個模仿植入環境的裝置,在人體外測試了該晶片。這包括測試在豬皮膚層下的稀釋的人體血清中的乙醇混合物。


價值

總結一下,這樣研究讓人體中酒精的測量變得更加的方便快捷,實現了小型化、低功耗、可注射的生物傳感器。它植入方便,無需手術,不僅將在人體中實現長期不間斷的酒精檢測,未來還將應用於其他分子與藥物的檢測。


未來

就未來的研究而言,研究人員正在計劃在活的動物中測試這種晶片。Hall 的研究小組正在與位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高通研究院創新空間的創業公司 CARI Therapeutics 以及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成癮症精神病醫生Carla Marienfeld 博士(他精通治療藥物濫用症)合作,一起優化該晶片用於新一代的康復檢測。Hall 的研究小組正在開發能夠在體內檢測其他分子和藥物的晶片版本。

Hall 表示:「這是一個概念驗證階段的平臺技術。我們已經展示了這種晶片能夠測試酒精,但是我們憧憬著設計出能檢測其他不同濫用藥物,並注射定製的雞尾酒到患者體內,提供長期的、個性化的醫療檢測。」


關鍵字

晶片、生物傳感器、可植入設備


參考資料

【1】https://ucsdnews.ucsd.edu/pressrelease/tiny_injectable_sensor_could_provide_unobtrusive_long_term_alcohol_monitori

了解更多前沿技術文章,請點擊「閱讀原文」。諮詢和交流,請聯繫微信:JohnZh1984

相關焦點

  • 可穿戴式傳感器使用汗液檢測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最新研究證明,汗液中的酒精含量與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具有相關性。來自美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可穿戴裝置,該裝置能夠激發人體產生汗液,然後每25秒測量一次汗液中的乙醇濃度。該系統可用於追蹤重要分析物,如激素或藥物,以告知用戶藥物如何在體內實時代謝。
  • 酒精檢測儀是如何工作的?為什麼呼一口氣就能檢測人體酒精含量?
    手持酒精檢測儀可以用來確認司機是否有酒駕行為。為什麼呼一口氣就能檢測人體酒精含量?小小的酒精檢測儀可有大學問!通常被檢測的駕駛人員對著酒精檢測儀呼氣2.5秒以上,執法者只需觀察儀器數值變化,即可對被檢測者是否酒駕或醉駕進行初步推斷。
  • 新領域 | 像紋身一樣「穿」在皮膚上的酒精監測傳感器
    據麥姆斯諮詢報導,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一種微型、功耗超低、可植入皮膚表面的生物傳感器,能長期連續地對體內酒精含量進行監測。晶片的尺寸非常小,因此可以植入人體皮膚的表皮之下,並採用如智能手錶或智能貼片(patch)等無線可穿戴設備供電。「這項工作的最終目標是為濫用藥物治療項目的病人開發一種常規且容易被接受的酒精和藥物監測設備。」
  • 可通過汗液檢測身體維生素C含量的新型貼片式傳感器,有啥用?
    [釘科技編譯] 據《technologynetworks》網站消息,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的一個團隊開發了一種可穿戴的非植入性的維生素C檢測傳感器。該傳感器可以通過分析皮膚上的汗液,來檢測身體維生素C的含量,跟蹤用戶日常的營養攝入。
  • 中國學者發明可穿戴汗液傳感器,肥胖「三高」有望緩解
    圖 | 刺激汗液分泌、並實時檢測汗液中的目標分析物(來源:PNAS)過去三年,高偉的大部分工作,集中在繼續改進汗液傳感器,如開發一些更高靈敏度、更高選擇性的傳感器,其可用於檢測超低濃度的生物標記物。最近,他提出一種基於全雷射加工的皮膚上的實驗室,該平臺能檢測微量代謝物和營養物、如尿酸和絡氨酸等,並能實現代謝症候群的長期監測與管理。同時,他還和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醫學院,開展患者人體實驗的合作。其中一則典型案例,正是利用上述可穿戴設備,對痛風病症進行非侵入式的健康管理。
  • 微型生物傳感器,如何照亮地球最貧瘠的角落?
    通過一滴汗或血液,就可以測量人體十幾項健康指標,或是提前預測癌症等大中型疾病,你認為這樣近乎無創的醫療檢測服務應該值多少錢?答案是,要麼只能前往擁有專業儀器的醫院來一套專項檢查,要麼就花上數百美元的價格購買一套家用無創檢測設備。
  • 《自然·化學生物學》加州理工:酶活性超聲成像的聲學生物傳感器
    Shapiro教授團隊引入了第一個可遺傳編碼的聲學生物傳感器,即響應蛋白酶活性而在超聲成像中「點亮」的分子。這些生物傳感器基於一類獨特的充氣蛋白質納米結構,稱為氣體囊泡(GVs),作者將其設計為響應三種不同蛋白酶的活性而產生非線性超聲信號。
  • 關於酒精傳感器的介紹
    ,酒精檢測儀通過酒精傳感器對呼出的氣體產生一定的反應,因此酒精傳感器的質量影響著酒精檢測儀的測試精度。 燃料電池型呼氣酒精測試儀採用燃料電池酒精傳感器作為氣敏元件,它屬於電化學類型,因此又稱為電化學型。燃料電池是當前全世界都在廣泛研究的環保型能源,它可以直接把可燃氣體轉變成電能,而不產生汙染。作為酒精傳感器只是燃料電池的一個分支。
  • 能量敷料:由人體熱量驅動的傳感器
    一種可拉伸並實現自我修復的材料利用人體的熱量進行發電,可以為可穿戴電子設備持續供電。
  • 可用於眼疾示警的結構色隱形眼鏡傳感器
    然而,檢測淚液分泌量、眼壓等指標的傳統方法往往需專業人員通過專業手段或藉助複雜設備完成,目前尚難實現對相關生理病理指標的實時監測,易導致疾病惡化而影響視力。因此,研發可用於眼部重要生理病理指標實時監測的新策略十分重要且意義重大。 為實現對淚液分泌量、眼壓等重要生理病理指標的實時監測,杜學敏團隊在前期響應性結構色材料的研究基礎上(Adv. Funct.
  • 醫美人速看:透明質酸全球龍頭- -華熙生物深度報告
    華熙生物作為透明質酸龍頭原料產業化規模全球第一,二十年研發積累原料技 術、成本優勢突出,18 年起下遊醫美藥械及功能性化妝品市場推廣發力帶來銷 售爆發,後續新產品及產能儲備充足,未來三年複合增速有望保持在 30%水平, 優質賽道深護城河龍頭白馬,值得長期跟蹤關注。
  • 【新品首發】Aqara人體傳感器、溫溼度傳感器在米家有品正式開賣!
    Aqara人體傳感器自帶光感傳感器,能判斷室內光線的明暗亮度,為智能照明提供更多信息。如:光線較暗且有人經過時,打開小夜燈等等。為了讓人體傳感器的安置更加方便、人性化。綠米工程師特意設計了底座支架,大家想放哪裡就放哪裡,擺脫以往固定粘貼帶來的不便,這次通過自帶的支架,可以讓人體傳感器180度旋轉、調整探測角度。
  • 新型汗液酸鹼度傳感器:功耗低、成本低、靈敏度高、可反覆使用
    一款可貼在皮膚上的柔性微流體設備能測量汗液成分。(圖片來源:John A. Rogers / 美國西北大學) 一款可穿戴傳感器,可測量汗液中酒精含量,並發送至用戶手機。(圖片來源:美國化學會) 一款汗液傳感器,能在用戶保持涼爽的狀態下,獲取汗液並分析用戶健康狀況。
  • 人體熱傳感器結構圖繪成
    人體熱傳感器結構圖繪成 為開發緩解慢性疼痛療法指出新方向 2016-01-26 科技日報 常麗君 【字體:大 中 小】
  • 來來來,這裡有喝酒後人體內酒精含量的計算公式附溫馨提示
    2、酒精在體內的分解方式和速度  酒精在被血液系統吸收後,通過以下三種方式排出體外:腎臟會通過尿液排除5%的酒精;肺呼出5%的酒精,可通過呼吸測醉器檢測出;肝臟會將剩餘的酒精化學分解成醋酸。酒精通過胃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再由肝臟進行分解,血液中的酒精絕大部分都是肝臟分解,極少部分通過尿液、汗液等排出,但基本可忽略不計。
  • 一文搞懂人體傳感器的原理、特點及安裝使用方法
    人體傳感器的基本功能是感應人體的移動,一定要注意,它感應的不是人體,而是人體的移動,這是由其原理決定的。原理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人體傳感器的原理都是熱釋電效應,個別產品採用其他原理,可以實現靜止人體的檢測,但是目前成本較高、技術不夠成熟且應用極少,所以此處不討論。
  • 抗擊新冠肺炎降低暴露風險,生物傳感器從醫院到家中全方位跟蹤關鍵...
    5月底,飛利浦宣布在荷蘭一家醫院推出無線可穿戴生物傳感器BX100來監測COVID-19患者,可檢測到患者早期病情惡化。該設備已獲得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的批准和CE標誌,這是一款一次性使用5天的可穿戴式貼片,僅重9.4克,緊貼患者胸部,每分鐘收集、儲存、測量和傳播呼吸率和心率,具有防震、防水保護,並配備了1MB的非易失性快閃記憶體,無需清洗或充電。
  • 腫瘤患兒人體成分檢測必須要做嗎?
    為了更直觀地了解患兒的身體成分變化,營養師或是醫生經常會推薦孩子去做相關的檢測,其中最常見的就是人體成分檢測和骨密度檢測(當然還有微量元素等)。很多家長心裡都暗暗疑惑:人體成分檢測真的有用嗎?有沒有必要做呢?
  • 關於人體傳感器,你知道多少?
    區別是,百色鳥人體傳感器標配了一個可以多角度調節的支架,能 360° 旋轉,用戶可以根據自家的實際需求調整人體傳感器的位置以及檢測區域範圍。兩款人體傳感器的透鏡能夠檢測人體移動的範圍大小為垂直角度為 60° 左右,水平角度為 170° 左右,檢測距離為 2 到 7 米左右。
  • 基於呼吸/觸摸的技術測量駕駛員血液酒精濃度 防止醉酒駕駛
    DADSS研究項目主要研究兩種不同技術,基於呼吸的系統以及基於觸摸的系統,以達到酒精濃度檢測的目的。基於呼吸的技術當談及測量人體血液酒精濃度時,大多數人都比較熟悉酒精測試儀,需要駕駛員深吸一口氣,再對著管子或其他傳感器吹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