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學家認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專屬顏色,因為每個色彩都有它自己的頻率和波長。
孩子對色彩的敏銳度,以及他們對色彩的偏愛,能透露出他們的內心世界。
而這些顏色的頻率和波長所產生的動能,會影響到他們不同的情緒表現,和他們的生理器官。進而影響到他們的性格。
澳大利亞心理學家維爾納的實驗證明:兒童,特別是學齡前的兒童,對事物的辯別、認識、選擇多是根據對視覺有強烈感染力的色彩進行的。
也就是說,色彩在孩子的視覺空間和引起他們心理注意的傾向上佔有重要的位置。
那麼,家長如何通過孩子對色彩的偏好,來窺探他們的內心世界,並且通過顏色對孩子的影響,有意識的通過色彩來幫助孩子調節他們的心理活動呢?。
就先從能透露出孩子抑鬱的內心,對孩子成長影響挺大的顏色,黑色開始說起。
1、黑色——讓孩子抑鬱不合群
相對於白色能夠激發孩子的潛能,黑色則是會毀滅孩子潛能的一種顏色。
為什麼這麼說?在自然界中,白色是一種包含光譜中所有顏色光的顏色,預示著有無限的可能性。
因此心理學家認為,白色是激發嬰兒潛能,提供嬰兒身心發育可能性的最好顏色。
所以心理學家會特別建議,0-3歲的孩子特別是12個月以內的孩子的衣服應該是以白色為主。
和白色相反,如果顏料吸收光譜內的所有可見光,不反射任何顏色的光,人眼的感覺就是黑色的。
黑色會影響孩子潛能的發揮。
不過,黑色被認為是一種讓人感覺非常安全的顏色。
現在很多媽媽都很喜歡自己的孩子從小就酷酷的,於是老給孩子穿黑色。
但家長不知道的是,黑色雖然耐髒和安全,同時也是一個寓意著退縮的顏色。
孩子如果從小經常穿黑色,就會容易變得很不合群的樣子。
而那些從小就喜歡黑色的孩子,通常童年時期身心受過創傷,內心往往感到孤獨和無助。
否則青春期到來之前喜歡黑色的孩子非常少。
如果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忽然開始偏愛黑色。那麼一定要警惕。
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眼中的黑色,並非我們大人眼中的黑色。不是讓我們顯瘦和不想被人注意到的那種有安全感的黑色。
當孩子開始偏愛黑色的時候,說明他們正處於焦慮和不安的情況下,非常的沒有安全感。
這時候接收到信號的父母,就應當明白孩子在生活中的壓力感爆棚。
這時候儘量多和孩子溝通,引導孩子喜歡一些亮的顏色,緩解孩子的壓抑感和緊張感。
不過成年後喜歡黑色的孩子,也有很多優點。比如說,有主見,做事認真,規劃性強。
低調內斂,性格十分沉穩和成熟,做什麼都能應付得體。
2、粉紅色——依附性特別強
如果孩子喜歡粉紅色,代表著孩子一直生活在愛心的保護下。
一般喜歡粉色的女孩子比較多,她們多具備高度審美觀,通常細心優雅體貼柔順。
大量證據表明,熱愛粉紅的女孩在心理上非常依賴父母,獨立性較差。
也敏感脆弱,容易受到傷害,性格上會有些猶豫不決難做決定。
不過,由於他們心思單純,富於同情心,關鍵時刻能為他人著想,往往人緣不錯。
有研究表明,淺粉色特別適合1-3歲女寶寶房間的顏色,可以幫助孩子做很好的性別認同。
不過等到孩子過了三歲以後,房間就不適合使用大面積的粉色了。
因為心理學家發現,較小的粉色色塊能安撫人的情緒,但如果長期處於大面積粉色環境中,容易使人感到焦躁。
3、藍色——理性又敏銳
前面說過,女生家長可以將1-3歲孩子的房間裝修成淺粉色以幫助她們做性別認知。
同樣的,家有男生的家長,也可以在孩子1-3歲的階段將他們的房間裝修成淺藍色的風格,幫助小男生做好性別認知。
性格色彩學認為,喜歡藍色的孩子是「思考型」的,儘管表面上看起來比較高冷。
但他們的內心非常細膩,能夠很敏銳地感知到身邊人的想法,待人寬容和善,做起事情來認真,井井有條,不會輕易的放棄。
幼年的孩子喜歡藍色的人通常會表現出誠實的特性。成年後喜歡藍色的孩子,基本上都理性、善於溝通和表達,能夠察言觀色,非常的伶牙俐齒。
在這要提別的提到一種顏色——深藍色。
在心理學上認為,喜歡深藍的人,如果是悲觀的性格很容易接受到消極的心理暗示,如果是樂觀的性格則會感到放鬆。
因為深藍色有助於緩解焦慮情緒,平復心情。
利用深藍色的特性,家長可在孩子的書房裡放一些深藍色的物品,比如深藍色的繪畫板就很合適。
此外讓孩子多吃一些深藍色的食物,比如藍莓。
家長如果覺得養育孩子非常的煩燥疲憊,建議多用一些深藍色的衣服或者物品。
人會變得平和一些,少些焦慮。
如同前面所說大面積使用粉色會讓孩子焦慮一樣,但是如果房間大面積使用深藍色的話,也會導致抑鬱的情況發生。
4、橙色——樂觀、性格暖
喜歡橙色的孩子是樂觀主義者,比較開朗熱心,喜歡去幫助別人,社交能力很強,人緣也很好。
曾有調查顯示,從小就喜歡橙色的人,會從一而終地喜歡到成年。
橙色區別於其他原色,屬於合成色,是需要大腦經過思考才能辨認出來的。
所以喜歡橙色的孩子,往往思維都比較跳躍,大腦發育相對更好。
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個性單純,橙色孩子往往比較天真。
一方面能贏得很多人的喜愛,另一方面也很容易上當受騙。也會比較自我,粗枝大葉。
總的來說,橙色是一個特別有安全感的顏色。
家長可以有意識的使用橙色的安全感來幫助孩子。
比如孩子告訴你他怕黑,那麼橙色的窗簾是最理想的選擇。
還有可以給孩子提供橙色或者黃色的抱枕,或者小被子。
多給孩子蓋一下這類暖色調的東西,可以有效緩解孩子的恐懼情緒。
和前面所說的一樣,不能夠大面積的使用橙色。
5、黃色——孩子創造力強
黃色明亮讓人感覺溫暖。具有這種顏色性格的孩子像太陽一樣積極,有創意,給人正能量。
最重要的是喜歡黃色的孩子聰慧且具有很強的直覺,想像力豐富,喜歡探索未知。腦筋靈敏、反應敏捷,絕對孩子中的點子王。
這樣的孩子長大後,很適合做各種非常有趣的工作。
同時,黃色孩子總是對未來充滿期待,常常表現的無憂無慮,所以幸福感會比他人要強。
黃色性格的孩子還有著很強的好勝心,不甘示弱。這既是他們的優點,也是缺點。
擁有這類人格的孩子,像是天生的領導者。
但父母要著重培養這類孩子的情商與換位思考能力,才會讓孩子在社交中如魚得水。
那麼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如何使用黃色來幫助孩子增強這些性格的特質呢?
和深藍色一樣,黃色也特別適合放在書房中,比較鮮豔的那種黃色。
比如可以給孩子配一把黃色的桌子,或者黃色的椅子,或者一盞黃顏色的檯燈。
不要擔心鮮豔的黃色讓孩子無法專注,代表的聰慧黃色,會讓孩子的直覺變得更好,學東西更快,更積極向上。
也可以讓孩子多吃黃顏色的食物,比如香蕉。
6、綠色——性格平和善於自我調節
綠色在色譜中介於冷暖色之間,喜代表和平安靜,歡綠色的孩子也非常善於調節自己的情緒,不需要父母操太多心。
喜歡綠色的孩子通常不喜歡激烈的對抗性活動,尤其害怕家長爭吵的畫面。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綠色,請記得一定要小心守護他內心的善良和寧靜。
前面提到0-3歲的孩子房間適合的顏色分別是淺粉色和淺藍色,因為能夠幫助孩子認識自己的性別,那麼3-12歲孩子適合的房間顏色則是淺綠色。
因為淺綠色代表開闊,非常的有生命力。
孩子三歲以後,就要開始面對他們跟人之間的關係。
淺綠色能夠鼓勵小朋友敢於去跟別人交往的,去溝通,讓自己變得活躍。
同時淺綠色也能幫助孩子認知和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綠色也是暴躁寶寶的養育顏色。
所以如果孩子總是亂發脾氣,性格暴躁,那麼家長可以多帶孩子到草地上去打滾。
此外還要給孩子多吃綠色的食物。比如綠色獼猴桃,幫助孩子更好的控制衝動情緒。
體質比較弱的孩子,除了可以多吃一些綠色的蔬菜水果,也能多穿一些綠色的衣服。
7、紅色——性格活潑
根據美國色彩學者菲巴·比達的說法,最喜歡紅色的孩子通常精力充沛,熱情奔放,頭腦靈活,思維跳躍,並且性格外向大膽,喜愛與人交往。
這類孩子在集體中也能吃得開,屬於激進的先鋒者,獨立自信。
但是紅色性格的孩子但做事也容易「三分鐘熱度」,「感性大於理性」,大多比較粗心大意,有些我行我素,較為情緒化。
那麼在實際生活中,家長使用紅色來培養孩子的性格有什麼好處呢?
首先,加入紅色可以幫助家長培養一個陽光的小男生或者小女生。
尤其是現在的小男孩,陽剛之氣有點少,更應該多一些紅色或者橙色。
所以孩子三歲以後,家長就要有意識的給孩子多穿紅色的衣服。
其次,紅色也是拖延症寶寶的養育顏色,因為紅色可以興奮孩子的腦神經和他們的腎上腺素。
能夠有效解決孩子做事拖沓的情況,讓孩子變得手腳利落。
另外還可以給孩子加入一些紅顏色的對比色——墨綠色,綠色能夠讓紅色的這個紅的功能發揮得更好。
比如,可以在孩子的牆面上掛一些綠色的畫,專家認為這樣做可以幫助孩子克服拖延症。
其實,孩子對顏色的偏好並不是與生俱來的,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受到環境、家庭和教育的不同程度影響最終形成。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們不妨多多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到底最喜歡哪種顏色。
通過顏色來幫助自己判斷孩子的個性,加強對孩子成長的引導。
家長如果能夠用色彩來刺激孩子,在孩子的玩具、衣服、圖書和家具的選擇中,都應該要考慮一下顏色的因素,也能夠利於孩子的性格塑造。
當然,每個人的性格都是很複雜的,一個人也會喜歡很多種顏色,不可能只有一面。
所以對於顏色和孩子性格的聯繫也不必過於較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