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流星專門安排了一天的時間接受《商界評論》的專訪,為此還影響了他每天製作400個短視頻的日常。
101名師工廠的總部位於朝外SOHO,從前臺往裡約30步便走到了創始人覃流星的辦公室。那是一個有著巨大落地玻璃窗的寬敞房間,北京明媚的陽光奪窗而入,灑在書架前一張亮黃色的愛馬仕橙的椅子上。
正是這張愛馬仕橙的椅子,前一段時間火爆全網。
理財顧問廖恆悅、「地產酵母」孟玥臻、「運營之光」黃有璨、「演講黑客」王小寧、「主持人衛衛」、前樊登讀書新媒體總監董十一等近期湧現的創始人知識博主IP,正是坐在這張椅子上「出道」的。粗略估算,由101名師工廠孵化的IP全網粉絲總數超過1億,網友們戲稱這張椅子是「網紅椅子」。
批量性地孵化網紅知識博主,成立2年時間的101名師工廠估值逾3億元。
正如「網紅校長」的人設,覃流星告訴《商界評論》的記者,101名師工廠最初的設立目標是要打造各個垂直領域的100個「樊登」,但現在他們有了更大的目標:做新職業賽道的賦能平臺。
坐在「網紅椅子」上,我們開始無限接近網紅與網紅校長的野望。
三位新東方英語老師
在成為「網紅校長」之前,覃流星已經是1名「網紅」,他在喜馬拉雅FM做的「英語啪啪啪」音視頻自媒體,一個單課能賣掉100多萬元。101名師工廠的兩名聯合創始人也是「名人」:李石是國內最早做名師經紀的創業者,劉冠奇是日入幾十萬元的在線英語口語名師。
3個人都擁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前新東方英語名師。
覃流星是這組「中國合伙人」裡的核心,他的身材最小,但是有一種強大的氣場,自信、熱情,笑起來洋溢著自然的高級感,仿佛一位年輕有為的海歸。不過,覃流星向《商界評論》的記者坦承,自己其實是在重慶的鄉下長大的,9歲才到鎮上讀書。
能成為今天的自己,覃流星很感激父母對他的賞識教育,「我從小就認為自己要做大事。」
從西安翻譯學院畢業後,覃流星加入了瀋陽新東方,2年時間做到地區總監。當時微信訂閱號剛剛推出,覃流星是第一波試水的自媒體人,粉絲數超過了新東方官方號,一條語音可以邀約到幾百人來聽講座,一度成為新東方的神話。
順勢而為,是覃流星對自己過去十年的總結:2014年音視頻流量起來後,他在喜馬拉雅FM創業做「英語啪啪啪」的雙語節目(後改名英語頭條);2018年短視頻流量起來後,他又投身於抖音、快手,孵化名師IP。
覃流星有自己的方法論,一個人要成為網紅,必須找到一個對別人有價值的閃光點,並且這個閃光點能被網際網路無限放大。這背後其實是一個反覆錨定「人設」的過程:視覺錘,讓用戶最輕量化地記住一個印象;語言釘,讓用戶能夠脫口而出的一句話;裂變斧,讓某個內容成為營銷事件。
「網紅椅子」恰是上述方法論的體現:一致的辦公室場景是視覺錘,覃流星的畫外提問音是語言釘,讓所有人都關心的內容是裂變斧。
覃流星的特別優勢在於,他擅長定位「人設」,幫助達人找到身上最容易被大眾喜歡的「爆點」,並激發達人的表達欲望。101名師工廠最早孵化的英語老師IP「大白外教英語」「單詞教父劉毅」「英語大師賴世雄」,起初線上粉絲只有幾千個,經覃流星及其團隊操刀後,粉絲數都成長到原來的幾百倍。
李石是「攛掇」覃流星來京創業的核心人物。2015年,李石拿到老東家新東方的投資,成立琢磨文化做名師經紀。當時的思路是,琢磨文化專注網紅老師的經紀運營,提供內容策劃、渠道分發、品牌建設、商業變現等服務;在頂層設計上對標華誼兄弟,與籤約老師成立子公司,由老師控股組建內容生產團隊,總公司則負責商業化運作。
顯然,琢磨文化的商業邏輯已經很接近2019年底成立的101名師工廠。關鍵在於,覃流星與李石都堅信:短視頻會出現國民級的超級名師。
101名師工廠的創始團隊令人豔羨,三位創始人(左:李石;中:覃流星;右:劉冠奇)都擁有製造與駕馭流量的能力。「當我看到樊登讀書在抖音上幾百個帳號粉絲總數超過1個億時,我知道,機會來了。」
覃流星定下來北京創業的決心後,他給當時已經是「超級名師」的好友劉冠奇打了邀請電話。
劉冠奇是新東方體系內被俞敏洪任命、操盤視頻化娛樂教學的負責人,他的「奇式風格」口語課風靡線上線下,擔當多個頂流大班,身居抖音教育帳號的頭部。關鍵是,劉冠奇沉澱了一套特有的直播轉化方法論,曾孵化了一批新人主播,在網易有道精品課一年的變現能力達數千萬元。
當劉冠奇得知覃流星要來北京創業後,第一時間就成為其天使投資人,並在2021年初正式加入101名師工廠。
3個人構成一家MCN機構的強大內核:覃流星擅長IP孵化,劉冠奇設計變現模式,李石負責市場運營,這樣的團隊讓人豔羨。
「創業以來,我就沒有被錢的問題困擾過。」覃流星剛出北京首都機場,就被藍象資本創始合伙人寧柏宇驅車接走了,經過6個多小時的軟磨硬泡,雙方達成一筆數百萬元的天使投資。幾個月後,101名師工廠便又獲得由北塔資本領投、藍象資本跟投的千萬級Pre-A輪融資。
寧柏宇無疑是精明的,他投資的是「人」。
在所有公開講演場合,覃流星都會分享他的「花1 000萬元總結的短視頻IP孵化經驗和教訓」,101名師工廠出品的《短視頻爆粉地圖》也能在網上輕易搜到。但是,其他人還是難以複製一家101名師工廠,成就這件事的關鍵仍然是「人」。
打造國民級的知識博主
雖然是打造素人網紅,但覃流星並不會在平庸的人身上浪費時間。
在與101名師工廠合作以前,丁延慶是北京大學教育學院的副教授,是真正的「名師」。「名師的知識輸出更專業、更持續」,而阻礙他們獲取流量的障礙,在於「他們不知道大家喜歡看什麼」,對此覃流星很清楚。
丁延慶小時候被稱為「神童」,6歲就能背下整本新華字典,本科就讀於北大,他的太太同樣是北大畢業的高材生,然而他們的女兒卻對學習並不擅長。覃流星和團隊為丁延慶設計了「北大教授對自己的女兒有多無奈」的劇本,打中「雞娃」的教育熱點,拍成短視頻後在抖音獲得了170多萬的點讚。這是「北大丁教授」此前想都不敢想的數字。
整個2020年,覃流星都在尋找並孵化各個學科或泛教育的IP。在從朋友那裡了解到北京語文學科領軍人申怡的信息後,團隊小夥伴立即登門拜訪,許諾幫助其「大語文」被成百上千萬的人了解和關注。一般情況下,對方都會在前面「名師」成功的案例證明下選擇信任。
101名師工廠與「名師」合作的模式有3種:
一是籤約孵化,帳號歸公司所有,根據每個月的變現銷售額計算分紅;
二是付費孵化,客戶一次性交29.8萬元,101名師工廠從GMV中分成;
三是共同組建公司,雙方分配股權,一般仍為對方控股,這種情況適用於GMV特別大的博主。
與傳統教培、MCN機構不同,101名師工廠對旗下IP特別強調合作關係,而非僱傭或控制關係,協議條件幾乎是業內最寬鬆的。這可能與覃流星、李石、劉冠奇本身也是教師出身有關,他們看向素人的眼光是水平的。
按照一般邏輯,101名師工廠會成為一個名師綜合體,規模化地孵化一批學科頭部名師IP。那麼,當「雙減」政策落地,101名師工廠可能將遭遇滅頂之災,因為所有學科輔導類的內容、變現都被平臺限制和禁止了。
慶幸的是,覃流星並不是一般的創業者,他的野心夠大,避免了這場災難。
與打造學科IP的業務同步,101名師工廠開設了自己的IP孵化培訓業務,包括幾百元的短視頻課程,以及從9 800元到29 800元的線下課程。
尤其是線下課程,吸引了大量教育行業以外的行業精英慕名而來。特別是在劉冠奇加入101名師工廠後,他為培訓業務帶來了系統化的商業變現內容,與覃流星的IP孵化內容結合後,在學員當中產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突破口。
劉冠奇為知識博主IP設計了諸多知識付費、圈層變現模式。他認為,定位定的是商業模式、目標人群,變現能力最強的不一定是粉絲最多的。在來101名師工廠培訓前,廖恆悅是一位月入10萬元的理財經理,雖然業績優秀但還談不上財務自由和有知名度。在付費29 800元聽完課程後,廖恆悅感到並未盡興,她闖進辦公室找到覃流星,主動提出再付一筆錢,請101名師工廠幫助其在短視頻平臺打造IP。
覃流星貌似很隨意地回答她:那你就再加一個零吧。廖恆悅也是爽快人,當天便完成了付款。
「29萬8」就是令101名師工廠名聲大噪的「創始人IP孵化業務」。在業務還未開展的時候,101名師工廠的團隊都挺「慌」的,因為不知道怎麼完成交付。覃流星卻很淡定地向團隊交底,他非常清楚如何去做這個業務。
在覃流星的設計和推動下,101名師工廠的創始人IP孵化業務包括2個板塊。
其一是內容服務,幫助創始人製作30條訪談式短視頻。
從形式上來看,30條短視頻只需要2個小時便能完成交付,一把「網紅椅子」就是重複使用的場景。但是,其中的門道大有乾坤。
最核心、最困難的是選題能力,即設計30個既符合創始人專業屬性,又能夠出圈的問題。只有先解決這個問題,才會有後續的流量增長和變現。
覃流星把他的核心競爭力概括為16個字:專家人設,出圈話題,滿足好奇,打動人心。
專家人設,讓用戶知道你是幹什麼的,並認可你的專業度。比如,覃流星為「地產酵母」孟玥臻設計了一個問題:北京通州的房子值得買嗎?這條視頻全北京的地產銷售人員都在轉發。
出圈話題,話題要有傳播性。比如為廖恆悅設計的問題:丈母娘給我1 000萬元需要交稅嗎?
滿足好奇,從普通人的角度思考他好奇什麼。比如為「珠寶姐」宋佳設計的問題:一噸鑽石多少錢?
最後,最好還能打動人心,引發情緒共鳴,「理性出業績,感性出奇蹟」。
其二是變現模式設計。
101名師工廠為廖恆悅設計了全新的變現路徑,包括:年收費幾千元的圈子,1萬多元到3萬多元的私董會培訓,以及收費近60萬元的家族辦公室服務。這些服務以抖音小店、直播的形式進行宣傳、銷售,大多數成交和交付以私信形式完成。
粉絲數從0到100萬,廖恆悅只用了3個多月的時間。在流量加持下,廖恆悅的變現能力達到日入數萬元。
創始人IP業務幫助101名師工廠把業務範圍從名師延展到創始人和行業專家,從教育拓展到全行業,而其背後邏輯是大致相通的,打造各個行業的國民級知識博主IP。
更重要的是,僅用了兩年時間,覃流星就向市場證明了101名師工廠的能力。
101名師工廠孵化了眾多知名IP
重新定義MCN
許多MCN機構都踩中了「短視頻流量+教育+行業精英知識博主」的風口公式,101名師工廠憑藉駕馭流量增長的能力脫穎而出。
「29萬8」的業務出名後,101名師工廠一度遭到很多非議,有評論稱覃流星在割有錢人的韭菜。不過,這些質疑隨後逐漸轉變為驚嘆,再到沉默。
「因為客戶很滿意,客戶不僅有了粉絲,也賺到了錢。」
「地產酵母」孟玥臻成名後,只要她一開直播,抖音「小風車」至少彈出1 000組諮詢,按照傳統地產中介獲客成本3 000元/個計算,這就是價值300萬元的流量入口。孟玥臻也不負所望,1個月賣房4億元,3個月賣房10億元。現在,孟玥臻已經開設了面向房地產老闆的專項銷售課程,在地產界幾乎無人不曉。
覃流星向《商界評論》首次披露,101名師工廠迄今已成功交付完成40多個創始人IP的孵化。同時他承認,也有幾個不如人意的案例,但整體上成功概率很高,畢竟能支付「29萬8」的人也都是各行各業的精英,成過事的人在短視頻平臺也會更容易火起來。
談及失敗案例,負責IP變現模式設計的劉冠奇稍顯無奈,「個人的想法比較多,不太聽我們的建議,發布作品後量起不來,只能中止合作。」
熟悉的人比較了解,劉冠奇在生活中是一個比較嚴肅的人,在線上直播時表現卻非常幽默。嚴格意義而言,創始人IP孵化的客戶並不缺錢,他們需要的是時間和效率,一個能夠順利抓取流量的模板。而品位是流量的最大敵人,用戶想要什麼,你就要給他什麼,這是一個需要平衡的藝術。
憑藉名師IP與創始人IP孵化,101名師工廠成為行業的風向標,在2020年成為唯一獲得抖音年度創新作者的教育MCN機構。
不過,覃流星仍然保持著清醒的頭腦,他告訴《商界評論》的記者,101名師工廠未來的主營業務不是名師孵化,而是2C的培訓業務。
2021年,101名師工廠已經在合肥、武漢等地開設分中心,雖然名義上是IP孵化基地,但地區中心為短視頻從業者主要提供基礎層、培訓層、孵化層三層服務,是以培訓業務進行貫穿的。
一般意義上的MCN機構,商業模式的本質是2B的,真正的客戶是廣告主、品牌商。客戶下單後,MCN通過其控制與合作的KOL完成平臺發布。但是IP的數量是有限的,廣告主、品牌商更願意給「薇婭」「李佳琦」付費,沒有真正網紅的孵化基地只是一個空殼。因此,資本市場普遍不看好MCN,認為其難以做大。
101名師工廠則與眾不同,它的商業模式本質是2C的。
101名師工廠的2B業務是與名師IP、創始人IP共同完成的,只是營收的一部分。其營收及利潤的大頭還是2C的諮詢、培訓部分,包括:1. 面向名師、創始人KOL收取的IP孵化服務費;2. 與名師、創始人KOL合作中抽取的GMV返點,主要表現為各種知識付費、諮詢費;3. 面向短視頻從業者收取的知識付費、培訓費,這可以看作是入口業務,大量創始人IP的客戶來自培訓。
2C的基因大於2B的基因,101名師工廠可以通過培訓業務實現全國擴張。覃流星告訴《商界評論》的記者,101名師工廠的IP孵化和培訓業務都是賺錢的業務,顯而易見也都是高毛利的業務。
2021年10月,101名師工廠發布「1131計劃」:1個在線職業教育平臺,1家網紅博主投資基金,300座IP孵化空間基地,1 000萬名短視頻及直播從業者。
通過1個在線職業教育平臺,沉澱並供應短視頻職業模塊化的課程及垂直於各賽道的大師課程;通過1隻基金,投資孵化具備IP潛力的博主工作室;通過300座線下IP空間,交付系統化培訓課程及拍攝、直播、選品、社交等縱深服務,以此實現在未來2年內服務超過1 000萬名短視頻從業者,助力新經濟背景下的新職業就業。
覃流星表示,希望未來101名師工廠可以藉助專業化的短視頻及直播培訓,助力鄉村振興,讓更多小鎮青年及農民也能乘上短視頻之船,讓當地的農副特產小商品成為一個個短視頻「爆款」。
整個「1131計劃」中最顯眼的莫過於「300座IP孵化空間基地」。負責招商運營的李石介紹,孵化空間做的是輕資產模式,主要由地方合伙人出資、出場地,並有50萬元的品牌和模式使用費,101名師工廠出品牌、指導和管理。
李石認為,101名師工廠的城市合伙人計劃應以激勵性政策為主,搭配股權激勵與更多總部支持。目前,101名師工廠並不佔有地方孵化空間的股份,這為後續的資本招商提供了充分的想像空間—為了更好地激勵城市空間合伙人,未來還會上線股權激勵計劃,以此更加深度地激勵及綁定可以持續盈利的空間,為日後的並表打包上市做鋪墊。
有趣的是,目前加盟101名師工廠合伙人的主要是培訓業及MCN的地方創業者。培訓業的加盟者有教學場地,有足夠多的運營人員,做的是「老本行」;MCN的加盟者則更看好以2C培訓為主打的商業模式,他們多數認為原來那套2B的模式和媒體、自媒體、廣告公司以及海量的同行搶飯吃,太難了。
李石認為,101名師工廠的地方布局將呈現大小搭配的局面,小的孵化中心為「站點」,做招生入口,大的孵化中心為「基地」,提供具體培訓交付。
廣州市政府已經為101名師工廠劃撥了一家佔地3 000平方米的孵化基地。據悉,那裡將成為101名師工廠的直營孵化基地。
在覃流星的辦公室,掛著一張中國地圖,上面已經確定合伙人的城市都被圖釘標記起來。他說,101名師工廠的定位已經不是一家MCN機構,它要做為1 000萬短視頻從業者賦能的超級平臺。
成就一件大事
101名師工廠顯然是以資本市場為目標的。
覃流星還很年輕,35歲做出一家估值逾3億元的創業公司。在採訪中,覃流星並不反對被收購,被收購和上市都是選項,關鍵是,「我想在人生這個階段,做一件真正的大事」。101名師工廠現在是「10106」的工作節奏,10點上班,10點下班,一周6天,這不是公司的要求,但是很少人願意提前走。
覃流星向《商界評論》的記者回憶了一件事。當時他還在重慶做「英語啪啪啪」,每天只用工作1個小時。一次在酒吧與朋友聚會,一位星座達人為覃流星算了運勢,對方告訴他:你不屬於這裡,你應該去北方!
這句話給了覃流星極大的震撼,並不是因為這句話本身的力量,而是這句話成功撩撥到他的心弦。李石、劉冠奇也擁有同樣的心境,101名師工廠可能是這組中國合伙人創業徵途中最後的大事。
採訪結束後,覃流星和助理迅速跑到樓下趕拍短視頻,李石和同事隨坐開起現場會議,劉冠奇則趕回房間整理方案,辦公室裡只有那把「網紅椅子」稍顯落寞地靠在一邊。
流量時起彼伏,唯有不負時代。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