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叫上阿蓮
1:說自己是「小丑」的年輕人
起床打開朋友圈,就看到了一堆表情包,這些表情包都指向一個新梗。
「小丑竟是我自己」
內容淨是一些自嘲的內容。
就連知乎的熱搜都被其佔據。
內容更是五花八門,讓人哭笑不得
阿蓮看得很開心,但突然間又湧起了傷感。
為什麼大家開始自嘲自己是小丑呢?
因為大家真的太累了,開始接受事實了。
現實反覆的告訴我們,即使自己假裝看不見,社會的毒打,也會告訴我們,自己的生活所處的最真實狀況。
苦讀十餘年的年輕人,出了社會幾年,除了一鼻子灰,似乎也沒拼搏到什麼東西。
職場打拼數年只得到了個小組長的職位,結果40歲生日當天就被辭退了。
最後,隱隱約約間我們可以感覺到,他人乃至是生活對待我們,都如同看待一個滑稽的小丑,小丑自己開不開心,沒什麼人在意,只不過是給別人徒增笑點而已。
最後也只有自己明白,「小丑,原來就是自己」。
2:自稱「小丑」並不是自卑
自稱「小丑」,這是一種消極的體現嗎?
我覺得不是。
正所謂「山還是山,水還是水」。
自嘲自己是「小丑」的人,其實比每個人都要自信,也更加有勇氣。
因為他們看破了現實,認清了自己的真實處境,願意撕破虛假的面具,去追求真正的價值。
光是這一點就很值得欽佩了。
3:有的人,自己是「小丑」卻不自知
現在的年輕人群體中,有一種人,他們沉醉於「假精緻」。
他們住在廉價的出租屋裡,靠著花唄過日子,平時吃的用的都想辦法節約。
但卻仍然出席各種網紅餐廳,在朋友圈po出自己美美的照片,組成九宮格。
假精緻的他們,認為這就是生活該有的「儀式感」。
可事實上,在別人看來,他們也是「小丑」
「小麗和我做著一樣的工作,賺著一樣的工資,她哪來的錢去那家店啊。」
別人都清楚他們真實的生活條件是怎樣的,覺得他們滑稽的同時,也不吝嗇於為他的朋友圈點上一個贊。
假精緻一族,就如同一個天真的孩子,認為自己只要在社交平臺上展現出美好的照片,就可以讓別人重視自己,敬佩自己。
可事實上,並不是的,成年人的世界,不玩虛的。
你做的是小客服,你朋友圈發環球旅行,也沒人覺得你厲害。
你是地產大亨,你的朋友圈發水庫釣魚,也會有無數的人阿諛奉承。
這就是現實,成年人不會去留意華麗的外表,只會去在意裡子,是否有料。
我覺得自嘲自己的人,比不自知的人覺悟高了不止一個層次。
4:自嘲,是為了更好的進步
自嘲自己是小丑的人,事實上並不是真的一敗塗地的一群人。
只是努力得不到收穫,正沮喪著的一群人。
但是,他們願意用自嘲的方式給自己打氣,也算是一種獨特的減壓。
在新的時代中,沒有人是容易的,沒有財力,沒有外貌的人需要更多的努力。
即使是小丑又如何呢?
正如同李榮浩的歌詞:麻雀,也有明天
今天的自嘲,是為了明天,更有力量的去平博。
加油吧,年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