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地區,魚子醬是有著強烈地位信號的食物。在特定人際圈子或交際場合,如婚禮或私人宴會上,魚子醬的出現是對主人地位的肯定。
1920年代,年輕的歐內斯特·海明威以駐歐記者的身份在法國巴黎生活了5年。窮酸的青年記者,常與飢餓、困頓為伴。偶爾有錢時,他就會到露天餐廳裡享用極好的白葡萄酒和油炸鮈魚。
有一次,詩人沃爾什邀請他到聖米歇爾林蔭大道上一家最講究也最昂貴的餐廳共進午餐。多年後,海明威在自傳《流動的盛宴》中回憶這一次奢侈的午餐:「那可是價格不菲的紫銅色的馬朗扁牡蠣……把它們從鋪滿碎冰塊的銀盤裡揀出來,往上面擠捏檸檬汁,觀察它們那柔嫩得讓人難以置信的棕色蚌唇在扭動蜷縮,我將蚌肉從連住殼的筋腱中揪下,舉到嘴邊,細細咀嚼。」
海明威將那個伴隨著窘迫、激情與美食回憶的巴黎稱為「流動的盛宴」。人們對於浪漫之都巴黎的嚮往,也總會與美味珍饈聯繫起來。
一席盛宴,令人垂涎。在如今的巴黎,有4家「全球50佳餐廳」、114家米其林星級餐廳和不計其數的高級餐廳。人們樂於去香榭麗舍大街商圈或塞納河畔上的餐廳體驗價格不菲的美食。
在巴黎以外,紐約、倫敦、東京、曼谷等國際大城市的頂尖餐廳,也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顧客慕名前來享用最奢華的高階美味。尚不滿足的富裕人群還熱衷於通過私人供應網絡獲取更為珍貴的美酒美食,支付堪比黃金的價格。
人們對於美食的奢華想像和追求沒有止境,此時的食物也早已超越了它原本的意義。正如法國美食家讓·安泰爾姆·布裡亞–薩瓦蘭那句名言:「告訴我你吃什麼,我會告訴你你是什麼。」在食物的背後,正是人所處的位置。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奢華美食曾經像是遙不可及的美夢,只有那些豪門貴族才能享受。如今,白領群體也有經濟實力去體驗一次頂尖餐廳裡的美食。對他們而言,這是一次美好的體驗,也是對自我價值實現的充分肯定。
在離羅浮宮、杜樂麗花園不遠處,有一家建於1835年的莫裡斯酒店。酒店內的莫裡斯餐廳,享有米其林三星餐廳和「全球50佳餐廳」的盛譽。這裡曾招待過國王、總統等各國政要。凡爾賽宮風格的餐廳處處彰顯富麗堂皇,想像一下,能有機會坐在有著百年歷史的經典餐廳裡享用名流曾盛讚過的食物,多麼難得。
餐廳的主持者亞蘭·杜卡斯是料理界的著名廚神,他總是選用最佳時令的法國本土頂級原料,用簡潔的加工來展現食物最天然的味道。這種經典法式料理的當代詮釋,讓客人能最佳地體驗法蘭西傳統味道。
《米其林美食指南》曾評價,這著名殿堂的中央,是所有代表精緻豪華的高檔法式餐廳的典範。每盤菜都以一種聖潔的方式展現出食物的美麗。「這不只是風格,是何等的藝術。」
充滿藝術的法式餐點不太便宜。6道菜的套餐要價380歐元,且不包括佐餐酒。客人可到設計華麗的酒窖裡,自行選擇擺放著的616支頂級酒。對於高昂的價格,亞蘭這樣理解:「高檔餐廳最棒的一件事就是讓人體驗富豪的生活。省吃儉用,吃一頓頂級料理,換取4個小時的用餐樂趣。我們販賣的是精彩的回憶。」
頂級餐廳裡的美食價格雖高昂,但出品不俗。對於有足夠消費能力又注重生活品質的高收入階層而言,奢侈的消費成為人們詮釋品味與階層的一種生活方式。
在度假勝地馬爾地夫,全球第一家全玻璃海底餐廳吸引世界各地的客人慕名而來。伊特哈餐廳深入湛藍海水中,被色彩鮮豔的珊瑚暗礁環繞著,它經常獲稱「全球最美餐廳」。透過玻璃,客人在品嘗美味的同時能欣賞到繽紛多彩的海底世界。
伊特哈餐廳也經常在世界最貴餐廳的榜單上。五道菜的價格高達320美元,想要包下整間餐廳的話需要支付1萬美元。餐廳所用的菜是來自全球的上等美食,有澳洲塔斯馬尼亞、德國的牛肉,從荷蘭進口的蘆筍,來自澳洲、泰國的萵苣,甚至還有用於裝點的黃金鹽,每400克就貴達160美元。興致好的話,來客還可花5萬美元點一瓶2000年產的水晶香檳。
在泰國曼谷的市中心,有著「世界最佳景觀餐廳」美譽的蓮花圓頂餐廳是全球最高的露天餐廳。它位於第64層頂樓,距離地面約有243米。在餐廳俯瞰曼谷市區景色,車水馬龍的繁華景象便映入眼帘。絕佳的城市景觀曾吸引影星、足球運動員、音樂家等各界名流。
曼谷的蓮花圓頂餐廳是全球最高的露天餐廳,享有「世界最佳景觀餐廳」的美譽
蓮花圓頂餐廳推出過號稱世界上最貴的甜點,售價5萬美元。甜點所用的蜂蜜來自喜馬拉雅,由野生蜜蜂採集;魚子醬取自珍稀白鱘,30克的魚子醬價值1000美元。
這令人咋舌的價格自然是有噱頭在其中:該甜點面向的顧客是想要求婚的情侶,在甜點的糖球裡會藏有一枚鑽石戒指。在燈光璀璨的曼谷夜景映襯下,於一道奢華的甜點裡開啟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這正是這天價甜點的意義。
「一個人可花費約20美元來體驗;但對於想揮霍金錢的人,這裡沒有上限。」餐廳老闆如此豪言。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人們之間所掌握的食物資源不平等,此時就能以食物來區分人的地位和階級。而隨著社會的發展,烹飪手段日益專業和多樣化,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從食物的奢簡來區隔。
「品味和揮霍都可以使人變得高貴。」歷史學家菲利普·費爾南多–阿梅斯託如此形容美食的功用。通過揮霍彰顯身份出現得要早,西方世界在很長一段時間都推崇過量的飲食,以豐盛的餐宴、炫目的消費製造富人的威望;而以講究品味的烹飪區分社會階級要晚些,奢靡浪費不再值得誇誇其談,追求食物的精緻得到上流社會的認同。
最具代表性的比如日本傳統宮廷美食懷石料理,分量極小卻極其用心,精緻之美堪稱享受。
美食之奢從量奢到質奢,現代社會更青睞於品味高貴。少見而講究的食材,經過廚師高級的廚藝,最終呈現出奢華的面貌。
在英國倫敦的克拉裡奇酒店、麗思酒店等頂尖酒店,入住的客人有機會在餐廳品味到稀有、美味的魚子醬。魚子醬與鵝肝醬、黑松露並稱世界三大奢華美食,在很長時間裡都是西方餐桌上的絕對奢侈品。即便顧客不太習慣魚子醬的味道,也會因其奢侈的價值而獲得精神上的滿足。
美食的高價很大程度上來自稀缺性。在市面上,一罐1.8公斤的大鰉魚魚子醬能賣到2.4萬英鎊。野生的大鰉魚可以比養殖的重一噸,體積較大,是世界上最貴的食物之一。大鰉魚魚子醬口感軟糯,富有獨特芳香。即便是養殖的大鰉魚,也需耗費12年的等待時間來讓其做好產卵的準備。這正是魚子醬的珍貴之處。
在歐洲地區,魚子醬象徵著財富與奢華,是有著強烈地位信號的食物。在特定人際圈子或交際場合,如婚禮或私人宴會上,魚子醬的出現是對主人地位的肯定。
貓屎咖啡是目前世界上最貴的咖啡之一,號稱咖啡中的勞斯萊斯。它產量最少,原因在於製造者是叫麝香貓的小型野生哺乳動物。在蘇門答臘叢林的深處,生長著野生咖啡喬木,麝香貓就以其咖啡豆為食。當咖啡豆通過麝香貓的消化系統後經過再加工,就成了貓屎咖啡。
在倫敦,一些咖啡經銷商向私人客人直接供應這種稀有而昂貴的咖啡,價格從60到325英鎊不等。伽馬航空公司還曾將貓屎咖啡用於製作私人飛機供應的甜點,每份甜點的零售價超過400英鎊,是最高檔的甜點之一。
諸如魚子醬、貓屎咖啡此類,人們精挑細選出的奇特而珍稀的食材,經過煞費苦心的烹飪技術精心調製後,此刻的餐食更多地象徵著脫俗的品味、巨額的財富、高人一等的社會階層。
食物,是反映階級差異的一面鏡子;食物史,也是階級變遷的歷史。富人早已壟斷了美食的享用,甚至在漫長的歷史中演繹過錯綜複雜的階級分化菜單。譬如,16世紀的富人直接宣稱低劣的大蔥是給鄉下人吃的,野雞是給高貴優雅的人吃的—鄉下人吃了會哮喘。
除了通過吃什麼來區別社會階級,食物的烹飪方式也會成為區分標準。所謂的品味鑑賞權威,會專門將食譜區隔成「一般用途」與「王公貴族」。曾幾何時,松露不能上高級餐桌,它是義大利的窮人用來填飽肚子的,如今卻已成為最受歐洲人歡迎的珍餚之一。
松露價值的轉變,並不在於它的美味得到了大眾的認可,而是一年之中它的產期只有短短兩個月,普通人現在根本吃不起松露。一顆松露的價值可以超過1000英鎊,是全世界最貴的真菌之一。因此,松露有強烈的身份象徵意味。
許多食物的地位都歷經起伏,如動物內臟、麵包、義大利麵、牡蠣等。就像時尚潮流的更迭,食物有時被追捧,有時被鄙棄,追根到底,富人階級的喜惡決定了食物的地位。
許多奢侈消費都十分短暫,最大滿足就是讓消費者感到舒適,看上去與眾不同、高人一等。從古至今,人們所追求的一直都是被上流社會塑造和定義過的美食。
作者 | 解一章
編輯 | 吳陽煜 wyy@nfcmag.com
排版 | 翁傑
看世界雜誌新媒體出品
看世界雜誌
長按二維碼關注我們
帶你一起 暢遊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