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2 06:56 |浙江新聞客戶端 |李華
GDP突破萬億元大關,國家製造業單項冠軍居全國城市第1位,寧波舟山港貨物和貨櫃吞吐量分別居全球第1位和第3位,城鎮居民、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居副省級城市第3位、第1位……「十三五」期間,寧波在大戰大考中交出高分答卷。
布局「十四五」、構建新發展格局。前不久,寧波市委發布「寧波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規劃建議提出,到2035年,寧波基本實現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浙江建設「重要窗口」的模範生;「十四五」時期,寧波將全面建設高水平國際港口名城、高品質東方文明之都,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市。
圍繞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和「十四五」發展總體要求,「十四五」時期,寧波將推進高水平創新型城市、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城市、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城市、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全域美麗宜居品質城市、市域治理現代化示範城市、民生幸福標杆城市「七個城」建設。到2025年,寧波經濟總量和發展質量要躍上新臺階,全市生產總值達到1.7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7萬元,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76%,形成一批現代化建設突破性標誌性成果,努力在高水平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中繼續走在前列。
打造三大科創高地 建設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先行城市
製造業是寧波的強市之基,創新是寧波產業發展的動力之源。「十三五」期間,產業鏈創新鏈良好互動,為寧波經濟高質量發展帶來了強勁動力。
項目爭速、產業爭先、科技爭投、城鄉爭優、服務爭效、黨建爭強……2018年以來,寧波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開展「六爭攻堅、三年攀高」行動,為產業再造和創新發展打下「強心劑」。
2019年,寧波大手筆啟動「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到2025年,寧波將培育形成綠色石化、汽車兩個萬億級產業集群,高端裝備、電子信息等4個五千億級產業集群,關鍵基礎件(元器件)、智能家電等6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成為寧波產業發展的「路線圖」。
一份產業發展和科技創新的高分答卷,書寫在四明大地上。「十三五」期間,寧波高質量完成製造強國建設試點示範城市任務,工業經濟綜合實力邁上新臺階,總量規模穩居全省第一,並躋身全國城市前十,工業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穩定在43%以上。「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中,4個集群列入國家先進位造集群培育計劃。國家級製造業單項冠軍企業累計達51家,居國內城市首位。2016~2019年,全社會R&D經費投入年均增長16.1%。
高起點布局未來。「十四五」時期,寧波將堅持把發展經濟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深化「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和「3433」服務業倍增發展行動,推進產業集群提效、產業動能提升、產業平臺提質、產業治理提速,加快製造強市、質量強市、海洋強市、數字寧波建設,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
「十四五」時期,寧波將基本實現「246」萬千億級產業集群建設目標,並力爭成為全國製造業單項冠軍第一城、先進位造業集群之城和國際智能製造新高地,基本建成國家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試驗區。
同時,寧波將堅持創新在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新材料、工業網際網路、關鍵核心基礎件三大科創高地初步建成,成為長三角地區重要科創中心。
對標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 建設國內國際雙循環樞紐城市
港口是寧波最大的資源,開放是寧波最大的優勢。打好港口和開放兩張牌,是寧波唱好「雙城記」、當好「重要窗口」模範生的重要基礎。
從「寧波—舟山港」到「寧波舟山港」,「十三五」期間,港口迎來跨越式發展。2016年至2019年,寧波舟山港年貨物吞吐量從9.2億噸增長至11.2億噸;年貨櫃吞吐量從2156萬標準箱增長至2753.5萬標準箱。
跨境電商綜試區獲批、「一帶一路」綜試區獲批、舉辦首屆中國—中東歐國家博覽會、全國首個中國-中東歐國家經貿合作示範區啟動建設、中國(浙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寧波片區獲批……「十三五」期間,寧波以「一帶一路」建設為統領,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2019年,寧波市委、市政府部署了「225」外貿雙萬億行動,吹響了建設新型國際貿易中心的號角。按照目標,到2025年,寧波進口額、出口額分別達到1萬億元;機電及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能源及大宗商品進口分別達到5000億元;跨境電商、數字貿易、服務貿易、優質商品進口、轉口貿易分別達到2000億元。據寧波海關統計,2019年寧波市進出口總額達到9170.3億元,其中出口躋身全國第五城。
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十四五」時期,寧波將統籌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推進投資放量提效、消費擴容提質和內貿外貿一體化發展。
「十四五」時期,寧波將力求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取得突破,高水平交通強市初步建成,浙江自貿區寧波片區出成果出經驗出形象,港口型國家物流樞紐地位確立。全面融入長三角高質量一體化發展,杭紹甬一體化和寧波都市區建設取得重要進展。消費基礎性作用突出,外貿增長方式加快轉變,「225」外貿雙萬億行動目標基本實現,初步成為國內大循環重要節點、國內國際雙循環連結樞紐。
文明、美麗、宜居 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
2020年11月10日,寧波以省會、副省級城市排名第二的成績,高分獲得全國文明城市「六連冠」;同月,寧波第11次入選「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並榮獲了「企業家幸福感最強市」第一名。這是對「十三五」期間寧波城市文明和民生幸福感的一次檢閱。
密織民生「託底網」,推進城市文明頂層設計。2017年,寧波把控煙條款寫入《寧波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2018年,出臺全省首部居家養老服務地方性法規——《寧波市居家養老服務條例》;2019年,在全省率先把「駕乘電動自行車佩戴頭盔」寫入地方法規……
當前,寧波市居民期望壽命達到81.66歲,比2010年增長了2.23歲;全市註冊志願者214萬餘人,志願服務指數位居全國第四;人民群眾安全感和對社會治安滿意度分別達到97.5%、98.1%;打造「無證件(證明)辦事之城」,讓「最多跑一次」實現率達到95.0%、滿意率97.8%。
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十四五」時期,寧波將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典範城市,實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人心,城市文化影響力不斷擴大,市民素質和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升,初步建設成為更具魅力的文化強市。
建設全域美麗宜居品質城市,城市核心區與東錢湖、東部濱海區域快速路網更為暢通,基本形成「擁江、攬湖、濱海」城市空間格局。建設市域治理現代化示範城市,實現「最多跑一次」改革縱深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基本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建設民生幸福標杆城市,基本形成全覆蓋多層次可持續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實現幼有善育、學有優教、勞有厚得、病有良醫、老有頤養、住有宜居、弱有眾扶。
16104057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