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達四年英國脫歐議程中,外匯交易員對於雙方談妥的預期屢次落空,但這些打擊並未挫傷他們的看漲熱情。如今,最新一輪脫歐談判再度陷入困境,但和之前幾次一樣,交易員們始終認為無協議脫歐是不可能發生的。
英鎊已從三月份疫情對外匯市場的全面打壓中復甦,目前交投於1.31上方,接近年內峰值。
同時,期權市場也顯示,英鎊匯率在三個月內大幅波動的預期低於過去五年的平均水平,僅略高於歐元。
這顯示,即使現在距離12月31日即脫歐過渡期結束日子越來越近,
投資者依然押注英鎊在未來六個月不會面臨巨大風險。
如此冷靜的態度,
表明市場相信,此前英國和歐盟的經濟已經被疫情打擊得遍體鱗傷了,英歐的談判結果不太可能再讓情況變得更糟糕了。
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市場一直被視為外匯交易的重要風向標。在去年同期的期權市場上,投資者正確地預計到英鎊的波動。
但投行界的看法截然不同。BlueBay資產管理公司首席投資策略師David Riley表示
市場可能低估了風險,即使談判大限在即,期權市場的隱含波動率還是出乎意料地低。
摩根大通的分析師表示,疫情已嚴重削弱英國經濟表現,
在這個風口浪尖上,如果未能就貿易協議達成共識,英國的經濟增長將被拉低5.5個百分點。
瑞士私人銀行REYL&Cie的高級投資經理馬可·博納維裡說:「市場如此冷靜,也許是英國脫歐『持久戰』讓他們身心疲憊了,但即使有60%的概率達成協議,也存在較高的風險。」
瑞信駐紐約的全球外匯策略主管沙哈布·賈利努斯表示,投資者不再只關注負面新聞,每次談判受阻,他們會期待下一輪談判出現突破。儘管如此,任何正面或負面的意外消息都會影響英鎊走勢。
外媒報導指出,
最近英鎊走強的趨勢可能會存在誤導。
儘管自6月下旬以來,英鎊兌美元匯率已經上漲了近8%,但同期英鎊兌歐元匯率幾乎沒有變化。
這表明英鎊的上漲更多是由於美元疲軟了,而非英鎊走強了。
上個月,美元兌一攬子貨幣遭受十年來最嚴重的跌幅,按貿易加權計算則是自2018年1月以來的最大跌幅。
英國央行可能將實行負利率,這也是對英鎊的潛在威脅。REYL&Cie的博納維裡指出,脫歐談判依然可能給英鎊帶來重創,除此之外,期貨市場已經定價英國最快明年將會實行負利率,英鎊可能面臨下行風險。
就目前而言,
美元的走勢仍是主導因素,弱美元依然是歐元和英鎊多頭的重要支撐。賈利努斯推測,英鎊可能會從弱美元中受益更多。若歐元兌美元繼續從目前的1.18上升至1.25,英鎊兌美元可能會升至1.35。
返回外匯網首頁,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