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水哥發現身邊種植藍莓的是越來越多,水哥一直印象中藍莓是進口水果,現在水哥老家沂南就要種植的,平時超市水果攤到處都是,價格現在很平民。現在水哥整理一份藍莓種植方案分享給大家,僅供參考。
1.植苗
北方地區一般都在春季種植,秋季種植冬季管理不當容易遭受凍害。春季種植通常在3~4月份,苗木新芽萌動前栽植。一般選用2~3年生的苗木,這樣的苗木成活率較高。苗木的高度一般在30cm以上,但因品種而異。判斷苗木優劣的指標不僅僅是高度,更取決於根系和枝條的粗壯程度。優質苗木的根系發達,缽苗其根系基本長滿缽內,而且地上枝條粗壯發達,在基生枝出現。另外,除主栽品種以外,還要選用1~2個以上品種苗木做授粉樹,以提高產量。
2.定植
定植時將苗木從缽內取出,觀察根系的狀況,如果根系已經密集網絡於底部,則需要用刀將底部輕輕切開呈十字形,用手把中心部的土壤取出並將根系理順。如果是裸根苗,則需要將根系展開後栽植。栽植苗木時,需要在事先準備好的定植穴或種植床上挖深度為10~15cm、幅度20~30cm的小坑。在小坑內填入一些溼的酸性草炭土或事先配製好的種植土,然後再將苗栽入並將根系展開,讓添進的混合草炭土等包圍在苗根周圍,並向上輕輕提苗1次,以便使根系充分與種植土壤結合,最後覆土至與地面相平。
3.地表覆蓋
定植後,就地就近取材在栽植穴的表面覆上一層稻草、腐葉土、樹皮、木屑等有機物。地表覆蓋具有可以調節地溫、防止地表水分蒸發、保持土壤水分並促進根系生長的效果。覆蓋物的厚度在10cm左右,不能少於5cm。
4.栽植株數
我國種植藍莓的行間距離因品種、土地狀況和管理方式而異。一般高叢藍莓的行距在2.0~2.5m,如果考慮到機械作業可擴大到2.5~3.0m。兔眼藍莓的株行距較北高叢藍莓大一些,在2.5~3.0m。即使是植株較小的矮叢藍莓和一些半高叢、南高叢藍莓的種植行距也要保持在2.0m的行距,這樣便於作業管理。
一般在較貧瘠的土壤上種植株距可小一些,在較肥沃的土壤上可大一些。北高叢藍莓的株距一般在1.0~2.0m,南高叢和半高叢藍莓的株距在1.0~1.5m,兔眼藍莓的株距在1.5~2.5m左右。
5.除草
在地表覆蓋的情況下,會有效地控制雜草的生長,特別是覆蓋的當年很少有雜草生長,第2年後會有雜草生長要及時除掉,特別注意在雜草結實前除掉。沒有覆蓋的作業道會生出很多雜草,要及時除掉。國外一些地方採用的「生草法」可以應用到作業道上,即在作業道上播種一些草坪用的草種,然後定期修剪,剪掉的部分可以鋪在栽植床上用於地表覆蓋。沒有地表覆蓋的地塊。由於藍莓的根系比較淺,離地表很近,中耕除草會傷及根系,除草的深度不要超過3cm。雜草一定要在小的時候清除,長成大草拔出時容易傷及樹木的根系。
6.光照
藍莓是喜光的樹木,儘量保證較多的光照時間和較強的光照強度。如果在50%以上遮陰的地方種植藍莓,其產量將會大大減少。所以,對於種植園周邊的高大樹木要及時修枝透光,或者伐除。選地時也要儘量避開有樹蔭遮蓋的地方。
7.修剪
(1)兔眼藍莓的修剪
前3年和高叢藍莓相同,但要注意由於兔眼藍莓樹勢生長旺盛,為了保證將來形成較強壯的結果枝,對於生長較高大的強壯枝條要進行短縮修剪。不用刻意剪掉結果枝,但要剪掉過密的基生枝。修剪一般在休眠期,但是在生長季8月下旬左右如果一些品種的枝條生長過於旺盛,應該及時修剪以控制樹高,增加來年的產量。
(2)高叢藍莓的修剪
栽植當年要剪掉地上部分的二分之一左右;栽植後第2年幾乎不修剪,但要除掉全部花芽、瘦弱枝條和病蟲傷害的枝條;栽植後第3年和第2年相同,如果讓其少量結實,可在強壯的枝條上保留少許花芽;栽植後第4年,樹高達到120~150cm,可以進入結果期。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結實過多,以防壓彎枝條和影響果實的品質。剪枝要剪掉瘦弱和有病蟲害的老枝;短縮旺盛的枝條以控制樹高;剪掉密集的結果枝,保留全株花芽的50%左右,以確保良好樹勢的形成和果實的品質。修剪要在休眠期結束前進行。
8.藍莓的施肥灌溉技術
藍莓是對肥料比較敏感的植物,施肥過多會由於土壤鹽基濃度過高而傷害根系,造成植株死亡。肥料種類有兩種,一是以農家肥為主的有機肥,二是化肥。化肥以硫酸鉀型的複合肥為好,切忌氯化鉀型複合肥。追肥可以用硫酸銨及磷酸二銨,其中硫酸銨還可以降低土壤pH值。
水分管理:藍莓的生長需要排水良好的土壤,如果土壤水分過大需要及時排水。判斷土壤的排水狀況優劣的簡易方法。於種植地面挖一個直徑20cm、深20cm的坑,大量降雨後觀察24小時坑內水面的變化,如果水面沒有變化則表示排水不良,這樣的地塊最好不要種植藍莓。如果種植的話,必須作高床。
如果水分不足則需要灌溉,灌溉在種植當年尤為重要,特別是少雨乾旱季節。一般,有條件的地方4~5天灌溉1次。在降雨少需經常灌溉的地區,最好安裝節水灌溉設施,其中以滴灌為最好。
9.常見病蟲害及其防治措施
(1)花和芽蟲害
①藍莓蚜蟎
防治的方法是在果實採收後每公頃噴施馬拉硫膦0.62kg/1200L水溶液,6~8周後再噴施1次,或在果實採收後施用馬拉硫膦油溶劑。
②切根毛蟲和尺蠖:在開花前施用1605即能有效控制。
③蔓越橘象甲:其防治主要是在葉芽放綠和花芽露白時噴施桂森。
(2)果實蟲害
①藍莓蛆蟲:需要經常噴施殺蟲劑。採用誘捕方法監測幼蟲數量對確定噴藥時間和次數有效。葉面或土壤噴施亞胺硫磷、馬拉硫瞵和桂森對藍莓蛆蟲的控制效果較佳。
②李象蟲:控制的方法是,在授粉之後,當果實發育到約0.4cm直徑時,施用對硫磷。
③蔓越橘果蛆蟲:對硫磷、桂森和亞胺硫磷對防治蔓越橘果蛆蟲效果較好。
④櫻桃果蛆蟲:噴施對硫磷、亞胺硫磷可有效防治這一蟲害。
(3)葉片蟲害
葉蟬為棕灰色,楔形,體形約0.074cm。第一次噴施控制藍莓果蛆蟲的藥劑可控制葉顫,但需要第二次噴施以控制第二代和第三代幼蟲的發生。
葉螟和卷葉螟:噴施防治果實蟲害的藥劑即可有效防治葉螟和卷葉螟。
(4)莖幹蟲害
介殼蟲:防治的方法是在芽萌發前噴施3%的油溶劑。
莖尖螟蟲:噴施防治危害果實蟲害的藥劑可有效控制莖尖螟蟲的成蟲。
(5)僵果病
生產中可以通過品種選擇、地區選擇降低僵果病危害。入冬前,清除果園內落葉、落果,燒毀或埋入地下,可有效降低僵果病的發生。春季開花前淺耕和土壤施用尿素也有助於減輕病害的發生。
使用藥劑可以根據不同的發生階段,使用不同的藥劑。早春噴施50%的尿素,可以控制僵果的最初階段,開花前噴施20%的嗪胺靈可以控制第一次和第二次侵染,其效果可達90%以上。嗪胺靈是現在防治藍莓僵果病最有效的殺菌劑。
(6)莖潰瘍病和枝條枯萎病
防治的方法是,在休眠期修剪時,剪除並燒毀萎蔫和失色枝條,在夏季,將發病枝條剪至正常部位。園地選擇上,儘可能避免早春晚霜危害地區,採用除草、灌水和施肥等措施促進枝條儘快成熟。噴施防治僵果病的藥劑可以減輕莖幹潰瘍病的危害。
(7)藍莓枯焦病毒
防治這一病害最佳方法是定植無病毒苗木,選擇定植園時,確保該地及鄰近園沒有此類病毒。尤其值得注意的是,鄰近藍莓園種植的是抗病品種,雖無症狀表現,但卻可能感病,是永久性的病源。一旦發現植株受害,應該馬上清除燒毀,並在3年內嚴格控制蚜蟲,防止未來發病。
(8)藍莓鞋帶病毒病
防治最重要的措施是杜絕病株繁殖苗木。當在田間發現受害植株後,用殺蟲劑嚴格控制藍莓蚜蟲,利用機械採收時,應對機械器具噴施殺蟲劑,以防其攜帶病毒蚜蟲向外傳播。
(9)藍莓葉片斑點病
防治此病的最佳方式是清除病株。利用殺蟲劑,則使蜜蜂不能授粉,從而影響產量和品質。藍莓葉斑病的潛伏期為4年,因此,早期診斷顯得非常重要,利用ELISA酶聯免疫技術可比較容易進行早期診斷。另外,在生產中控制放蜂也可有效控制此病的傳播,新建果園應離開感病果園至少2km2以上。
(10)花葉病、紅色輪狀斑點病
施用殺蟲劑控制蚜蟲和培育無病毒苗木可有效地控制該病毒的發生。
【免責聲明】圖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