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墨
如果把羅子君放在宮廷劇,不過是會使小性子一時討人喜歡的嬪妃,失寵打入冷宮或許是早晚的事情,因為在那個時代是不允許你站錯隊、做錯事,相比活在《我的前半生》是多麼的幸運,雖然接連走錯三步路,依然獲得事業和愛情雙豐收,細數羅子君不該犯下的三個錯,雖說一個比一個致命卻活出多數不勞而獲女人的人生。
羅子君不該如此任性享受衣食無憂富太太的生活,因為沒有人是你永遠的庇護所
「33歲的我是個衣食無憂的家庭主婦,8歲的兒子保姆亞琴照顧,唯一值得花費力氣的就是日漸鬆弛的皮膚,老公俊生身邊花枝招展的姑娘。」——羅子君
「不勞而獲」、「衣食無憂」或許是多數女人夢寐以求的追求,羅子君心安理得的以為一切都是理所應當,然而殊不知這樣的日子並非人生的常態,凌玲的出現不過是加速了羅子君與陳俊生分道揚鑣的時間,羅子君若不蛻變拋棄是必然的結局。
夫妻可以依靠卻不能依賴,因為總有一天有一個人先走或者背叛,你要做到發現問題、面對問題、解決問題,否則你會死得很慘。你要看清自己的處境,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並且做出改變,切不可被衣食無憂的光環籠罩住生活的陰暗面,居安思危才是明智的選擇。
婚姻的破離一定有一方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或許理想狀態下錢財可以彌補經濟的損失,精神和時間又該如何彌補呢?除非你是奔著青春和容貌的砝碼換取物質的滿足,否則創傷無法避免,全身而退不過是電視劇才能有的結局。
我們都知道三歲小孩擁有固有的思想,何況是固執幾十年的成年人,對自己認知的事情早已根深蒂固且不可動搖,所以我們不要企圖改變對方什麼,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影響對方,當你明白這些道理,你會發現自己才是自己永遠、最後的庇護所。
「你負責貌美如花,我負責賺錢養家」,不過是男人和女人談戀愛時候的兩情相悅,當真必將重蹈羅子君的覆轍,正確的做法是客觀的看清自己,擁有內心的平靜,積極地面對生活,獲取滿足與自信。
羅子君不該愛上賀涵,更不該給賀涵愛上自己的機會
一件物品可以用來交換或者購買,因為它有明碼標價,愛情與親情卻不一樣,愛情與親情不可交換與買賣,因為「情」這東西你若看重千金難得。
羅子君和唐晶的閨蜜情緣意味深長,相處已久感情頗深,無法用金錢來衡量,唐晶上學時期羅子君義無反顧幫助,羅子君與陳俊生離婚唐晶的一番話:「這個世界上能賺錢的不止陳俊生一個,陳俊生能養活你,我唐晶同樣可以」,彼此的坦誠相待鞏固著二人深厚的閨蜜友誼。
相比規規矩矩愛情卻是難以預料,唐晶為了幫助羅子君擺脫困境,搭上了自己賠上了男友賀涵,搭上自己情有可原,賠上男友就是自討苦吃的罪不可恕。
很顯然唐晶因為信任把自己的後方交給羅子君,讓羅子君有了繞過自己與賀涵單獨相處的機會,日久相處羅子君對賀涵的依賴變成了「師生式」崇拜愛情,賀涵在傳授羅子君經驗的同時產生了護花使者式愛情,而這一切唐晶渾然不知。
我相信羅子君與賀涵想不到是這樣的結局,因為他們不是十惡不赦之人,怎忍心傷害善良的唐晶。然愛情是自私且無辜的,自私是因為全力以赴不顧一切的相愛,無辜傷害別人並非愛的初衷,雖然《我的前半生》唐晶、賀涵、羅子君三角戀是愛情惹的禍,但是錯在羅子君毋庸置疑,因為面對閨蜜情深沒有克制自己,讓自己與賀涵越走越遠。
老卓說過一句糙話挺有道理:「如果人不懂得克制,那麼人和動物又有多少區別呢?」以身作則、管好自己、不給自己添麻煩,不給別人帶來傷害,才是人生正確的選擇。
羅子君不該成為唐晶的閨蜜,更不該把唐晶作為可不斷索取的依賴
既然愛情是自私且無法阻擋那麼何不在閨蜜情緣做出讓步!明知愛這個東西無法控制何必見光炫耀,既然避免不了愛的坦白為何不在閨蜜深情做文章。
如果羅子君只是和唐晶只是一般閨蜜或者只是一般朋友,也就不會發生閨蜜之間的糾結,搶奪男友的戲碼,說到底逃不出愛與情的貪婪,與其擔驚受怕不如一開始不那麼坦誠相待,做個一般朋友點到為止即可。
閨蜜也可以理解為精神的相互依賴,生活中的相互扶持,當二人長期相處,性格、愛好就像戀人一樣逐漸趨向一致,到這時很容易愛上同一個人,發生閨蜜之間「窩內鬥」的劇情,所以閨蜜之間該劃清界限就要黑白分明,無論是紅顏知己還是藍顏知己也是一樣的道理,既然選擇了愛情,捨棄這些是對彼此負責任的做法,否則總會有人糾結。
羅子君對唐晶的依賴就是如此,二人長期的坦誠相待建立起深厚的閨蜜友誼,以至於讓羅子君毫無顧忌伸向唐晶,造成彼此尷尬的局面。
我不相信羅子君有如此城府,那麼貪戀富足的生活,與賀涵的不可自控不過是越界後打開愛情的潘拉多魔盒。但是人生沒有如果,只有做錯了事,吞下的苦果。
結語:如果愛情沒有錯,那麼羅子君也就沒有錯,錯就錯在錯誤的時間遇到對的人,遇到對的人卻沒有好好把握,人生何嘗不是如此,就像蔣方舟說的一句話:「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有情人終成眷屬只不過是愛情的一廂情願。
親情與愛本身存在著扯不清道不明的陰暗面,否則哪有那麼多愛恨情仇,漂浮的社會,複雜的人生,管好自己、看清自己才能擁有平靜的內心,積極面對生活,才能擁有自信、幸福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