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張愛:用隱形的翅膀,託起心中夢想

2020-12-15 中國青年報

張揚青春,愛滿社會,

堅強自立,青春承載夢想。

她不懼世俗,

折翼天使亦能散發璀璨奪目之光彩,

心懷大愛,全心回饋社會;

她堅守使命,

熱血青年總在彰顯先進榜樣之力量。

奮鬥不止,奉獻不息,

她是溫暖無私的新青年!

人物簡介

張愛,中共黨員,人文學院2018級中國古代文學碩士研究生。現任人文學院兼職輔導員、研究生黨支部組織委員。曾擔任班長、團支書、校學生會社聯副主席,曾獲上海市靜安區暑期優秀志願者、校陽光學生黨員標兵、校優秀學生、校優秀畢業生、師大之星等多項榮譽。2020年11月,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不懼世俗定義,奮鬥成就夢想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只要心中有夢,折翼的天使也能搏擊長空。2014年,張愛進入上海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帶著對大學生活的憧憬,開啟了自己的奮鬥之旅。本科四年裡,她嚴於律己,踏實認真,對待專業學習孜孜以求,連續三年獲得校專業獎學金,並以優異的成績考取本校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研究生,繼續開啟新的徵程。

她堅持在點滴中服務師生,實現自身價值。研究生階段,她主動加入學院兼職輔導員隊伍,在工作實踐中,她收穫了能力和友誼,更收穫了尊重與肯定。她儼然像個「跑場王」,學院大大小小的活動中,幾乎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電子文檔工作量大,她就借胳膊之力變「雙手」打字,久而久之,她甚至比很多健全的人打字還要快;活動現場相機拍照要求姿勢和體力,她會努力探索適合的攝影角度,找準支點,力圖拍出精品照片。她主動承擔通訊撰寫、微信推送、視頻後期製作等工作,努力學習技能,實現自我價值。她篤信,給予是一種快樂,給予讓生活沒有遺憾。

疫情期間,張愛以網絡為陣地積極配合學院開展線上抗疫工作,完成了「人文學院大學生心理防疫小貼士之心理健康十問十答」主題推送,聚焦疫情之下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築牢心理防線;參與兩期「人文·留聲」欄目抗疫特別篇的製作,分享在當前疫情形勢下對生命價值的感悟和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思考;協助製作完成了由人文學院紀建勳教授創作的畢業歌曲《此別經年》錄製工作,在特殊的畢業季唱響新時代青年的信念與抱負。她堅持以力所能及的方式為疫情防控工作貢獻力量,展現出在特殊時期、在新時代積極踐行初心使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責任與擔當。

從受助到施助,光芒照亮世界

不同的角色賦予了她不同的責任,面對這些角色,她總能在細微之處彰顯奉獻精神。擔任本科班級班長,她為同窗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與幫助;作為研究生黨員導生,她熱心為學弟學妹解疑答惑;作為黨支部委員,她帶領支部結合專業特色開展黨日活動,參與和左聯紀念館共建聯建,傳承紅色文化,弘揚正能量;作為兼職輔導員、學工助理,她主動走近學生,關心他們的學習生活,主動走近老師,和她們一起「並肩」開展工作。她積極參與志願服務活動,連續兩年參與暑期愛心學校,為學員們開設文史興趣課程,豐富他們的假期生活。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不同的生活對張愛就是一次次的考驗。還記得初入愛心學校課堂時,她異於常人的手臂確實嚇壞了小朋友們。然而,希望給小朋友們帶來一堂特別而又生動的課的信念讓她還是堅定地選擇留在了課堂,並積極探索用能夠吸引小朋友的方式,與她們溝通交流。漸漸地,小朋友們信任並喜歡上了張愛,爭搶著送給她自己製作的畫作和手工。就是這樣,她努力用生命之光照亮身邊的世界。

在學習工作之餘,張愛也是積極活潑的「追星仔」,是吃不胖的「美食家」,是時尚愛美的女生,是熱愛生活的師大人。她加入學校泊樂合唱團5年,不僅積極地和團隊一起創造榮譽,而且始終堅定地用音樂歌唱美好。她堅信,心中有陽光,生活處處是色彩。

盡所能,講奉獻,有作為,樹風範,是她一直以來的信念。在風雨中奔跑,在陽光下燦爛,她孕育的生命之花燦爛綻放,在未來她也會一直堅定初心,不斷提升自我,向社會展現自強不息、勇敢追夢的奮進姿態!

師長說

研究生導師 宋麗娟

張愛同學自信樂觀,多才多藝,始終懷揣著對生活的極大熱情,並感染身邊的人。在學業上富有探索和求真精神,能以獨特的視角對文獻資料進行整理和提煉;並積極參與助研助教工作,認真負責,細緻謹慎,是自強自立的學生典範。

研究生輔導員 吳瑋

見證和陪伴張愛從團支書、班長、學生支部骨幹、辦公室助理、兼職輔導員一路走來,認識七年,共事七年,最難能可貴的是那一份始終如一的品質,秀外慧中、優雅溫和、勤勉努力、顧全大局。她讓我看到生命最美好的樣子,並不顧一切去熱愛;是我眼中最有希望的青年人,可以不懼世俗定義,肆意揮灑青春;是新時代優秀師大學子的代表,擔當有為,樂於奉獻。

同學說

研究生同學 劉絲雲

從認識張愛學姐起,張愛學姐就成為了我的榜樣。她的經歷感染著我並給予我向上的力量。在她的耐心指導下,我模糊的目標變成了切實可行的計劃,曾經的理想也變成了現實。在我心裡,「學姐」這一名詞的模樣就是她的模樣,曾經素不相識卻傾盡所能為我解疑答惑,也總能將繁雜的任務處理得井井有條並且始終熱愛生活

研究生同學 錢芝安

無需翅膀,也可以在潮汐中奔跑

不理會挑戰的洶湧

用善意釋放,做海裡航行的陽光

於是我便知道,不是所有生活的強者

都須有堅硬的軀幹

張牙舞爪的姿態

她也可以,溫柔如水

目光如炬

來源:上海師範大學

相關焦點

  • 山西60人上榜「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2019年度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正式揭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餘漢明等1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北京大學何楊煜琪等219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2019年度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報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大的品牌影響力。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揭曉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受到廣大高校師生的密切關注,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掀起了「校校皆有、人人可為自強之星」的熱潮。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揭曉-中青在線
    本報訊(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李華錫)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正式揭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餘漢明等1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北京大學何楊煜琪等219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地評線】金羊網評:用「自強之星」校準「青春航向」
    近日,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正式揭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餘漢明等1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北京大學何楊煜琪等2190人獲得「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以「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為主題,自開展以來,廣大高校師生積極響應,尋訪青年榜樣,弘揚自強精神,在社會上形成了較大的影響力。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事跡展示
    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已連續舉辦13屆。13年來,共產生13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5240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學子獲評2019「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近日,《中國青年報》頭版揭曉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武漢軟體工程職業學院模具與設計專業1802班陳澳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推報工作自2007年開始每年舉辦一屆,「青春自強 剛健勇毅」是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報活動主題,推報工作重點關注家庭經濟貧困學生以及在投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服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助力鄉村振興、參與社會實踐、熱心志願服務、弘揚網上文明等方面有優秀事跡,在當代大學生中能夠起到榜樣作用的青年學生。
  • 我校唐瑋鮮同學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
    12月9日,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名單正式揭曉,我校2016級臨床醫學卓越班的唐瑋鮮同學榮獲「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標兵」,全國只有10人獲此項殊榮。此前,唐瑋鮮見義勇為的感人事跡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譽與認可,並受到了中央電視臺、光明日報等多家媒體的持續關注。
  • 吉林建築科技學院兩學生榮獲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未來網高校頻道9月7日訊(記者 楊子健 通訊員 龐鑫鑫) 近日,由共青團吉林省委、吉林省學生聯合會共同開展的2020年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落下帷幕。吉林建築科技學院藝術設計學院環境設計專業2017級4班趙澤淞,土木工程學院土木工程專業2017級4班李陽榮獲吉林省「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其中趙澤淞同學被推薦至共青團中央參加「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
  • ...管理學院學生石孟欣榮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指導,中國青年報社、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活動獲獎名單揭曉。
  • 西譯玫瑰 鏗鏘綻放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獲得者李曉陽
    先後被共青團省委、共青團中央推選為2019年度「陝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和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多年前,李曉陽的父親不幸出了車禍導致身體殘疾無法從事重體力工作,她的母親便承擔起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這使得本來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但生活的困難並沒有擊垮這個柔柔弱弱的女孩兒,相反,她從小就比別人家的孩子更懂得分擔、感恩和體貼父母。
  • 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子喜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本網訊(通訊員 張沛沛)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中國青年報社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尋訪「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活動結果揭曉。邢臺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2018級楊巖同學最終獲得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 吉林大學王嘉琦、於凱新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近日,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共同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推選工作經學校推薦、省級初評、全國評審等環節,吉林大學通信工程學院王嘉琦、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於凱新獲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稱號。
  • 通江殘疾女孩陳彥蓉入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日前,她成功入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我也曾經像一個任性的孩子,想要抹掉一切不如意,想要自由地奔跑,想要所有美好,但我漸漸懂得滿足,懂得珍惜,也沒有所謂不幸,生命千姿百態,我相信命運對我另有安排,我也可以創造屬於我的精彩。這條路雖然艱辛,但我會一直勇往直前。」
  • 西安交通工程學院孟琨獲2019「陝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榮譽稱號
    為深入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當代大學生中樹立一批可親、可敬、可信、可學的榜樣,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按照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通知要求,我省於2020年6月至7月組織開展了2019年度「陝西省大學生自強之星」尋訪活動。
  • 追夢路上成就「硬核」青春 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近日,由共青團中央、全國學聯等聯合開展的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評選結果揭曉,滄州師範學院化學與化工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的大四學生滿恆碩名列其中。今年27歲的滿恆碩曾參軍入伍,重返校園後開啟逆襲之路,努力成就「硬核」青春。現在,他一邊實習,一邊準備河北消防救援總隊的公務員考試。
  • 通江殘疾女孩入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每年只有十個名額
    日前,她成功入圍「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陳彥蓉和母親陳彥蓉三歲時,異常的走路姿勢引起家人注意,母親趙金蘭檢查發現孩子左腳出了問題。雖然家人帶著陳彥蓉看了很多醫生,也一 直在用藥,但病情一天天惡化,先是關節腫大, 然後慢慢畸形,活動受限,最後殘疾。陳彥蓉到華西醫院治療時,被確診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獎學金擬獲得者名單公示
    2019年度「中國大學生自強之星
  • 帶著「隱形的翅膀」飛到「千裡之外」 06年的TOP歌曲唱盡了夢想
    回顧2006年,讓我們帶著「隱形的翅膀」一起飛到「千裡之外」。青春,那些年我們編織夢想的最好時光2006年的榜單極具標籤性,前一年,「超女」火爆全國,在音樂市場引發熱潮。2006年,我國加入WTO已是第五個年頭,又是「十一五」規劃的開啟之年。
  • 百色學院十大「自強之星」系列報導(三)
    莫嫌孤葉淡,終久不凋零自強是在人生之旅途中奮鬥的汲汲動力是在繽紛世界中拼搏的中流砥柱是夜空中最亮的星
  • 隱形的翅膀
    今天唱的是《隱形的翅膀》,歌詞很有感染力,『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飛過絕望。我終於看到所有夢想都開花,追逐的年輕,歌聲多嘹亮。我終於翱翔,用心凝望不害怕,哪裡會有風就飛多遠吧』。加上楊慧純淨、響亮的嗓音,這首歌真的有種動人心弦的力量,真實的情感最能打動人,讓聽到歌聲的人都不禁紅了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