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江西上猶縣高度重視,堅決克服麻痺思想和鬆懈厭戰情緒,全縣「一盤棋」,上下同心、科學防控、精準施策,統籌抓好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物資渠道暢通等工作,構築起群防群控的疫情「防控牆」。
築牢疫情「防控牆」
一線卡點、村組社區、商品超市、工業園區……為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猶縣委書記賴曉嵐、縣長餘業偉堅持靠前指揮、始終一線調度,檢查指導疫情防控工作,及時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其他縣黨政領導班子成員按照職責分工,負責抓好分管領域及掛點聯繫鄉(鎮)疫情防控工作。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上猶縣成立由縣黨政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並成立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應急指揮部,下設9個工作組,切實加強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建立完善「領導包片+幹部盯戶+群防群治」工作機制,形成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群防群控責任體系,確保疫情防控「零死角、零盲區、零疏漏」,築牢疫情防控「最後一米」防線。
戰鼓緊擂聲聲急。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全縣各鄉鎮、部門、單位聞「疫」而動,立足職能,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勁往一處使,形成防控疫情的強大合力。一如上猶縣人民醫院創新防控救治措施,將發熱門診分類設置普通發熱門診和特殊發熱門診,分開設立普通發熱咳嗽留觀區和疑似病人留觀區,建立應急診斷小組和專家團隊日會診制度,對留觀患者出院實行寬進嚴出,嚴把出院關。
又如,該縣城市社區管委會建立「四個一」社區防控機制,構築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即每個社區一名黨委委員分管,負責各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協調、物資調度、督促指導;每個小區一名在職黨員,負責組織小區黨小組成員,在小區開展宣傳動員、勸導聚集人群、公共區域消毒;每個路口一名黨員幹部,負責進出車輛、人員的排查;每個樓棟一名業主黨員代表,負責協助做好小區內重點人員管控、心理疏導及外省返鄉車輛、人員的監督。
旗幟高飄「疫」防線
2月1日凌晨1點,地處湘贛邊界的五指峰鄉高峰村疫情防控檢測卡點的最低溫度已是零下1攝氏度。
「請停車熄火,出示您的身份證」「測量一下體溫,謝謝配合!」檢測卡點旁,五指峰鄉人武部長朱磊頂著嚴寒攔停外來車輛,醫務人員測量車內人員體溫,工作人員則對車輛全面消毒,防疫工作一項一項有條不紊展開。
該檢測卡點與湖南桂東縣交界,海拔1000多米,寒風刺骨。當晚,朱磊與縣公安局、鄉衛生院等工作人員一道,克服低溫天氣,對外來車輛人員信息進行登記核查、車上人員進行體溫檢測,從源頭遏制疫情傳播。
疫情防控在哪裡,黨員幹部就在哪裡。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中,上猶縣發動全縣黨員幹部衝鋒在前,努力在疫情防控一線踐行初心使命,充分發揮先鋒模範作用,並積極動員群眾、組織群眾、凝聚群眾,參與疫情防控宣傳,全面落實聯防聯控措施,構築群防群治的嚴密防線,形成全縣疫情防控的「硬核」力量。
「當前,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人心,醫院同志們日夜堅守,奮戰一線,我們作為上猶縣中醫院的中醫人,又是共產黨員,深感責任在肩。」在全國各地全力以赴防控疫情的關鍵時期,1月26日中午,上猶縣中醫院內科住院部主治醫師、內一科主任鄭文龍在辦公室鄭重地寫下了這封請戰書。2月6日,鄭文龍與隊員馮麗萍、黃顯斐一起出徵湖北,奮勇奔赴第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大家安寧,小家才能幸福。我們逆行,是為了更多人健康前行。」鄭文龍說
堡壘無言,卻能凝聚強大力量;旗幟無聲,卻能鼓舞磅礴鬥志。如今在上猶,像朱磊、鄭文龍一樣主動上一線的黨員數不勝數。有堅守一線的90歲黨員老兵蔡秉仁、有連續徵戰1個月的村黨支部書記田克遠……這些黨員幹部群眾旗幟鮮明地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用共產黨員的榮光激勵和鼓舞著全縣廣大幹部群眾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必勝信心。
「網格化」防控疫情
在廈蓉高速上猶東疫情防控檢測卡點,一輛輛通往車輛有序接替受檢,車主們車內耐心等候,按照「查、問、勸、測、記、宣、消」7步法,依次登記行程、測量體溫等。
「你好,你的體溫是正常的,請注意勤洗手、戴口罩、不串門……」檢測中,檢測人員一邊對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測量,一邊科普注意事項,並對未按要求佩戴口罩人員進行及時勸阻。
為了避免疫情輸入,上猶縣在全縣範圍內的多個出入口設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檢測卡點,嚴格制度、輪班值守,24小時不間斷對通行人員和車輛進行嚴格登記、體溫測量、車輛消毒等工作,並向他們宣傳有關科普知,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健康安全。
這是上猶縣全面落實「網格化」管控措施,外防輸入的一個縮影。在內防擴散方面,該縣按照屬地管理的原則,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網格化制度,大力實施網格化、地毯式管理,抓好疫情精準識別,構築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的疫情防線,切實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診斷、早治療」。
2月11日,五指峰鄉象形村村頭,80歲老黨員劉繼英站在「疫情防控勸導站」執勤,見到行人和車輛,就上前勸導。而在一山之隔的平富鄉莊前村,1月27日一大早,黨員廖忠煜就一個電話接一個電話通知親戚朋友,取消原定於1月31日兒子廖路明的結婚宴。「雙方家裡都同意取消籌辦已久的婚禮。現在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顧全大局,支持疫情防控。我爸作為一名黨員,關鍵時刻更要起模範帶頭作用,我們都很支持這個決定。」廖路明說。
走訪中了解到,為了最有效、最快捷地切斷病毒傳播渠道,該縣農村地區絕大多數群眾都自覺做到不串門、少出門,不開展、參與集會和聚餐活動。「每個路口有哨崗,各條街道必看守,確保『疫情』來不了。」行走在鄉間小道,廣播裡不間斷播放快板《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為做好農村疫情防控工作,該縣廣泛動員,積極發動村民力量,通過設置勸導站,成立志願服務隊等形式,防輸入、防擴散、廣宣傳,將疫情防控工作延伸到「最後一米」、 「邊邊角角」每一家。
同時,上猶縣堅持傳統做法與科技手段齊頭並進,通過使用某相機APP軟體,以信息化手段開展排查留觀監測管制,有效解決留觀人員難管理、難監測等問題,減少幹部接觸感染的機率,極大提高防控工作效率。
據悉,該縣利用某相機APP分組功能,解決人員分散、難以管理的問題。按照「不漏一人」的原則,利用該軟體「創建工作組」功能,對全縣14個鄉鎮和11個城市社區的所有留觀人員,分村或分區域創建工作組,實現「網格化」管理。利用拍照監測功能,解決長期值守、打疲勞戰的問題。該相機APP拍照上傳的照片,可自動精準地標註時間、地點、經緯度等信息,並且軟體不支持上傳手機上的原有照片或再次使用之前的照片,利用這一功能,可確保留觀監測人員所發照片的準確性和真實性。鄉村、社區幹部利用這個相機APP,可以對留觀人員實行不定時抽查,隨時要求留觀人員拍攝居家留觀情況,尤其是重點留觀對象,可以隨時確認其是否居家未外出。(黃傳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