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4月官宣拍攝《流金歲月》起,這部影視作品就受到了無數網友的關注。首先是從「黑白天鵝」到「為妮寫詩」,劉詩詩和倪妮這對雙女主被各路網友讚譽為「神仙選角」,一開拍就給劇積攢了不少路人緣。
其次主創團隊也相當給力,由前些年的大爆劇《我的前半生》原班底打造。同時男性演員陣容也非常強大(有陳道明、楊祐寧、楊玏等人)。可以說,劇版《流金歲月》的確是拿了一張好牌在手,自然觀眾們對它的期待更大,紛紛猜測電視劇的定檔時間。
這不,在前幾天劉詩詩出席的《愛奇藝悅享會》上,眼尖如小編就發現她身後的大屏幕上透露了《流金歲月》的播出時間:2020年Q4。如果能按照圖上的排期,我們下個月就能在熒幕上看到「為妮寫詩」這對姐妹花了。
演《流金歲月》的都是真女神
《流金歲月》是亦舒在1987年創作的言情小說,兩位女主角可以說是女神級別的「代言人」。一位是自帶神秘氣息,想讓人一看再看的蔣南孫,一位是讓所有男人都傾倒的朱鎖鎖。
在《流金歲月》中亦舒通過種種事件將女性的敏感、聰慧,在物慾與自我間轉換得遊刃有餘,這樣的女主形象可謂影響了不少女性讀者。或許是這個原因,她的文字才會讓各個年代的女性都為之痴迷,也催生了不同版本的翻拍出現。
電影版《流金歲月》
出演人:張曼玉、鍾楚紅
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1988年張曼玉與鍾楚紅出演的電影版《流金歲月》,這一對「霞玉芳紅」姐妹花,驚豔了螢屏,成了一代人心中的經典。
在導演楊凡的心裡,被評為「最美豔港姐」、「東方瑪麗蓮夢露「的鐘楚紅再適合不過朱鎖鎖這一人物。作家倪匡評價她:站在風裡,一顰一笑都是真正的美,的確和亦舒筆下的形象十分合拍。
而蔣南孫是由當年24歲的張曼玉出演,那時留著齊肩短髮的張曼玉帶著一臉清純、靈氣。亦舒一見到她,就誇她:「模樣好,白皙得離奇,一頭好頭髮,小小眼睛,厚腫小嘴巴,體格無瑕可擊,笑起來如純潔兔寶寶,無論穿什麼戴什麼古怪東西,仍然可愛活潑,據說皮膚吹彈得破,沒話說。」
就算她隨隨便便穿一件麻包呢大衣加條粗布褲,看起也是貴氣大小姐的模樣。
鮮明的人物形象從影片一開始就展露出,小編從兩人學生時期的扮相就能感受,雖然裝束都差不太多,但一個明媚,一個端莊,兩人在表演上的小動作也能讓觀眾判斷出她們不同的性格,甚至是未來截然相反的人生選擇。
於是到了成年之後,這對姐妹花開始各自闖蕩,一個選擇了做自己,一個誤入了風塵,她們的氣質和裝束拉得更開。
從小接受良好教育的蔣南孫逐漸變得幹練,於是白襯衫和精緻的西服褲變成了張曼玉在劇中的常見裝扮。最終她靠著自己的努力和才能遊走在高級的寫字樓和高級公寓之間,同時也獲得了男性的尊重和愛慕。
而到了紅姑這裡,她的變化就更大了。美而自知的朱鎖鎖,由於對世事的過早看透,她最終成為了畫著烈焰紅唇,燙著捲髮踩著高跟的女人,百媚千嬌就是她的縮寫。
兩人的裝束到現在依舊時髦得體,這樣的女人出現在大街上,有誰都不多看兩眼。
電視劇版《流金歲月》
出演人:劉詩詩、倪妮
對於劉詩詩、倪妮這對新姐妹花,小編還是相當看好,就憑她們自身氣質與原著的符合度,是絕對出挑的。
我們先來說說蔣南孫,雖然她的外貌不及朱鎖鎖明媚,但她自身的氣質是讓人想細細品味、琢磨的,蔣南孫的好氣質與劉詩詩恰好不謀而合。「氣質美人」是伴隨劉詩詩多年的標籤:沉靜典雅,篤定又從容。芭蕾舞科班畢業的她保持著良好的身形與體態,舉手投足間都有大家閨秀風範。」
而私底下的劉詩詩與蔣南孫也有重合點,她們都是爽朗活潑、自然大方甚至有點男孩子氣的女生。
還有劉詩詩身上自帶的攻氣更能撐得起蔣南孫人設中事業型的一面。
圖片來源:微博@記驚蟄
而倪妮則是風韻十足,是朱鎖鎖式的美。
原著裡這樣說朱鎖鎖:她蜷縮在沙發中,似一隻貓,嘴角似笑非笑。而倪妮的眉眼正是如此,她的眼睛較為狹長,後眼尾走勢呈上揚狀,不笑的時候真的就像一隻貓一樣。
還有一句話是這樣描寫朱鎖鎖的:她穿一條鮮紅絲絨低胸晚裝裙子,一到腰身卻驟然削攏,十分纖細,黑色釘水鑽絲襪閃閃發光,配一雙九公分高跟紅鞋兒。」這描述的畫面,在倪妮之前的造型中就能找到類似的演繹。
這樣的她走在人群裡一眼就能被找到,魅惑萬千。所以讓倪妮來演朱鎖鎖,也挺恰當。
不止有「為妮寫詩」
亦舒師太在講女人時,從不會把三角戀關係放在首位,女人之間的聯繫不會只在於「她們同時愛著一個男人」,她想描述的女性可不止這麼簡單。
女性怎麼活著不受定義
正如在《流金歲月》中的這對姐妹花。蔣南孫出生在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她的名字「南孫」其實是期待「男孫」到來的意思。在祖母得知她是女生之後,一連搓了七天麻將,直到母女出院,沒去探望過她們。
從小蔣南孫就明白,快樂是要去找的。於是她拼命讀書,努力工作,在父親死後獨自撐起一個家,獨自贍養祖母,鼓勵母親去追求幸福......小小身板的她做得不比任何男人差,最後她也得到了祖母的認可。
這也是亦舒用整個故事想說的:女性也可以是強悍、能力者的化身。
而朱鎖鎖則是亦舒想表達的另一種女性,她懂得用這張漂亮的臉去魅惑男人,換取她想要的東西,活出屬於自己的美麗人生。或許她的做法不被世俗看好,但人的一生只要不做傷害他人的事,能取悅自己不就行了嗎!
沒有人約定好女性必須用哪種方式生活,也沒有人定義女性需要取得的價值,這或許就是亦舒想要告訴每個女人的吧!
女孩撐女孩
「防火防盜防閨蜜」在亦舒筆下其實很少出現,正如朱鎖鎖和蔣南孫這一對姐妹花,互相陪伴17年,沒有妒忌,沒有因為男人的介入有縫隙,她們有的就是最純粹的陪伴。
少年時鎖鎖無處可去時,蔣南孫收留她在家裡舒舒服服住下。
南孫父親病逝,家道敗落之時鎖鎖支撐她度過最難的日子。
在朱鎖鎖打算從蔣南孫家搬出去時,南孫心疼她,害怕她一個人過得太累。
到現在小編還記得張曼玉給紅姑抹眼淚的那一幕,兩個女生之間的情誼無非就是這樣,最重要的是我陪你,你懂我就行。
這一幕在前一段時間發布的電視劇版預告也著重描寫了。
其實,不止在電視劇中會出現這種女孩撐女孩的場面,平日裡也有很多這樣的畫面出現。小編就拿影版《流金歲月》中的張曼玉和鍾楚紅舉個例子。
兩人的命運就如影片一般有著奇妙的緣分,出道時一同被業內人士評價為「花瓶」,之後兩人為了撕下標籤,又一同擁有「張一打」和「鍾十三」的默契(1988年,香港電影年產量110部,張曼玉拍了十二部片,被稱「張一打」,鍾楚紅拍了十三部,被叫作「鍾十三」,被稱為影視圈年度勞模)。
而1988年的《流金歲月》,似乎無形就映襯著她們的故事,戲裡兩人是最好的知己,戲外兩人一路走來,互相激勵,這樣的呼應,誰看了不覺得絕妙。連導演楊凡都說:「兩位小姐不知是否因為拍我電影的緣故,親得像姐妹一樣。」
曾經有人問張曼玉:「你有沒有好友?就是你有心事會跟他說,不怕他會說出去的那種。」張曼玉說:「沒有。」
對方再問:「如果只是一半的心事呢?」
張曼玉回答:「紅姑咯!因為我第一部戲就與她到現在,那份感情是很深刻的。」
她們一起從無名走過來,儘管之後娛樂圈的事情紛紛擾擾,人世間的事起起落落,發生了許多難以預料,無法控制的變化,但最初一起陪伴,走過那流金歲月的人,相信早已深入她們內心。
張曼玉與鍾楚紅吵架又和好的故事
那是一段驚豔時光的美麗,一段驚豔時光的友誼。
你是否有一同走過流金歲月的人呢?(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