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龍溪大道花卉博覽園花博大道,每家商鋪裡都擺著各式各樣的年宵花,在寒風中依舊傲然挺立,爭奇鬥豔。
但與奼紫嫣紅的景象不同的是,路邊並沒有熱鬧非凡的景象,「園區其實每年到這個時候,路邊都會很熱鬧,擺很多花的。」位於花博大道8號的廣東大觀農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負責人彭裕民說,「但是今年不會擺了,現在街道辦已經下了通知,不會批准在路邊擺花市。」
不僅僅是花博大道,由於我國本土疫情呈零星散發和局部聚集性疫情交織疊加態勢,防控形勢嚴峻複雜。根據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及工作措施要求,目前至少有深圳、珠海、陽江、肇慶等地已明確宣布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
面對這一情況,廣東各級政府、花卉行業協會、花農花企自身都積極採取措施,應對取消2021年迎春花市帶來的變化。
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南方優品也於1月14日到順德以直播的形式「在+逛花市」,同花農花企一道,探訪今年這個別樣的春節花市>>>點擊直播連結,一起賞花!
取消迎春花市也導致了花農們銷量減少,廣州市花卉研究中心花卉園藝中心總經理張曉華表示,年花、年桔的培育需要至少提前兩年布局,傳統花市的取消將使得廣東花卉銷售受阻。
彭裕民則直言,就目前而言,公司訂單量明顯肯定會下降,「一些做花市的客戶看到這種情況,都不會提前訂貨了,訂單量同比去年至少降低30%到50%」。
廣州花卉博覽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廣州市花卉行業協會副會長陳峰也表示,在目前這個時間節點往常熱鬧非凡的年花市場現在冷冷清清,家庭模式的門店營業壓力大,但缺乏統一引導,成效不明顯,許多花農對能否趕在年花集中上市時節完成既定銷售指標表示擔憂。
同時,也有人持不同的觀點,陳宗翔就認為,由於去年年前疫情暴發導致花卉批發商和零售商損失較大,今年花卉行業進入蟄伏期,更趨向于謹慎保守,不再囤貨,而是選擇根據實際情況適當進貨,行業採購思維有所轉變。「所以銷售壓力比去年來說是降低的,整個產業鏈都會降低,因為產能壓縮了。」
「行花街」「逛花市」是廣東人的春節保留節目,「我們廣東地區,有一個很強的傳統文化就是無花不過年。」廣州花卉協會副會長陳宗翔說。
取消花市不僅讓花農花企,也有不少老廣們覺得很遺憾,「以往我全家每年都會去逛花市,哪怕不在廣州過年,也要買幾株花放家裡。」市民唐小姐說。
針對目前廣東花市現狀,廣東各級政府、花卉行業協會、花農花企都積極採取措施,以減少損失。
早在1月11日上午,廣東省農業農村廳迅速召開協調會,籌備將花市搬到網上,依託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臺,舉辦線上花市。「年底我們依託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臺舉辦網絡年貨節,當務之急是辦好線上花市。」會上,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特別強調了辦好線上花市的重要意義。
廣東一人一畝田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莉莉表示,依託廣東農產品「保供穩價安心」數字平臺,線上花市有了展示和銷售的主陣地,而吸引更多平臺的加入將帶來更多的流量和變現用以扶助廣東花農;並且花農在定價、打包、發貨過程中所需要的集中培訓也可以由網際網路平臺同有關部門進行商議並形成規範,劃分片區有序開展。
陳宗翔同樣表達了對線上花市的讚賞,針對以往批發商難以進行小訂單銷售的問題,「線上花市實際上是為我們批發商解決了以前我們幹不了、不想幹的工作」。
廣州花卉協會則為會員們提供了花卉行業信息交流的平臺,陳宗翔表示,花卉協會作為一個行業協會,最關鍵的便是提供了信息互通的渠道,會員之間經常相互交流,「實現毛細血管式的互動,是花卉協會起到的關鍵作用。」陳宗翔說。
廣州花卉協會的理事監事唐曉平也表示,協會有一個作用就是對接,從而形成你幫我,我幫你的良性互動。
與此同時,也有不少經營主體紛紛展開自救,大觀農業就通過各種渠道去挖掘更多新客戶,同時,還與各大電商平臺對接,「試圖看能不能通過線上銷售來減少銷售壓力。」彭裕民說。
陳宗翔介紹,廣州花卉協會的批發商在半年前便提出了社區網格化,進駐大型小區設點賣花,避免由於花市不能開放而造成下線渠道阻塞。同時利用同城配送等物流,進行無接觸銷售以填補花市關閉的不足。
即便通過網絡銷售也有相應的難點,彭裕民分析,由於花卉一般很嬌貴,運輸過程中稍有不慎就可能使得其價值大減甚至導致退貨發生。
京東相關負責人也認為,線上銷售存在一定局限,要選擇合適品種進行包裝和運輸,才能發揮大物流的最佳效能。
白雲區花卉協會會長也表示,以蝴蝶蘭、玫瑰海棠、一品紅為代表的傳統年花由於品質嬌貴,銷售多採用「現銷現買」模式,90%以上的產品供應省內。
在花卉網絡銷售方面,該協會下屬的芳村花卉市場由70多家成員組成,然而這其中只有6家涉獵電商且平臺選擇面單一,網絡營銷缺乏經驗導致目前網上銷售成效尚不明顯。
「社區團購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彭裕民建議,可以通過社區團購的形式,統一下單後,統一安排物流到指定自提點,這樣既避免人員聚集增添疫情防控壓力,又可以破解物流難題,「疫情期間迅速發展起來的社區團購買菜廣受歡迎,完全可以應用到花市中來。」
針對蝴蝶蘭等不耐運輸的年花品種,盒馬鮮生相關負責人表示,可以依託該企業在廣州的14家門店形成小型的花卉自提點,在完善各平臺相關花卉企業、花卉產品和價格的統籌之後,可以形成線上下單、線下自提的模式。
廣州市農業農村局四級調研員晉華義進一步建議,要辦好線上花市離不開政府和社區的共同努力,依託現有的移動端網際網路生態,特別是疫情期間市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粵康碼、穗康碼等平臺體系,將有利於迅速將網絡助農信息進行傳導和動員社區力量。
此外,京東相關負責人建議,線上花市可以採用「線上售賣、線下物流」的方式,以區域當中的大型企業為抓手,小企業和散戶併入大企業訂單的方式,依託大數據統籌進行集散。如可藉助去年疫情期間廣東打造的廣東省「保供穩價安心·菜籃子車尾箱工程」,汽車在加油時順便把年花買回家。
南方日報記者 黃進 唐子湉 實習生 黃婷
策劃:袁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