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絢麗的電視塔
波光閃耀的珠江
特色的菜系 別樣的茶飲
獨特的嶺南榕樹 鮮豔的木棉花
來廣州不久 便已被它的魅力深深折服
經歷了逛吃逛吃的幾天
貪睡懶覺的幾天
同時還有爸媽陪伴著 幸福指數實在是高
不過 要說最驚喜的一天 那便是今天了
因為 新校園的面容 實在讓我沉醉
17年來沒有過連續幾天都忍受如此炎熱經歷的我,果斷跟隨大家養成了走路必打傘的好習慣並說服了父母。為了多抵禦一點陽光,一家三人人手一把傘並排走在路上,形成了獨特的風景。全國人民都說北京地鐵10號線擁擠,但其實,當我乘坐廣州地鐵,在饒有趣味聽著粵語播報站點的同時,不禁感嘆一聲:3號線真的是空前的擁擠呀!
出地鐵站,乘公交車,直奔終點站!路上看得到學校為新生布置的指示歡迎牌,實在是太用心了!
裹挾著大大小小的行李,還同時不忘撐著傘。雖然有美麗的沿途景色可以欣賞,還是得感嘆一句:這麼熱的天氣確實很不容易呀!
穿過風格獨特的建築樓,我到了註冊的地點。師兄師姐熱情地服務著每一位新來的同學,關懷備至。
拿到學生卡的我像是炫耀一般展示給父母,懷著激動的心情,去宿舍一探究竟。每棟宿舍配有電梯和刷臉門禁,讓出行變得非常方便!
早聽說國際校區的宿舍很高級,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專屬電梯、天藍色調、超大衣櫃、全身衣鏡、淋浴室 、茶水間……天啊,簡直是星級酒店的待遇,愛了愛了。
一出宿舍樓,便是湖畔。眼前全景式的湖光景色十分地敞亮,令人耳目一新。由此也可以理解,為什麼這麼多人成為檸檬精了:要讓我離開這樣的宿舍,是一個夏天的冰淇淋都換不來的!
飯堂也是十分熱鬧,不同的點菜窗口配置得整整齊齊。重點是飯堂,它們坐落在學生宿舍區,餐後可以節省趕路的時間,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不能午休了!
在這樣的地方,提到上課我居然會滿懷期待。與其說教學樓,不如說真可謂知識的殿堂了!
本是30度的炎熱天氣,陽光熾烈,空氣中卻仍充滿和煦。大學城校區植被十分繁茂,校園裡人群來來往往,大多數是一大家子來送孩子上學,顯得十分熱鬧。
這是報到的第一天,但卻不是各個學院、學生組織籌備迎新活動的第一天,他們早就做好了比較充足的準備。連連掛起的橫幅,讓我們感到學校的重視和盛情,也更好奇這是怎樣一個豐富有趣的世界。
迎新地點設在了體育館,走進體育館,四周都張貼著歡迎新生的標語。現場人聲鼎沸,同學們更是熱情激揚,無論是新生還是現場工作的師兄師姐、親臨現場的領導、老師,各個都是喜氣洋洋。
為了更好地做好新生報到工作,現場除各學院的註冊攤位外,還設置了志願者驛站、加油館、綠色通道等,學校邀請了教學名師、黨團員標兵、西部計劃志願者坐鎮,提供相關的信息諮詢。
招新的現場充滿活力,各個學院的攤位前為了迎新也是各出奇招:新生採訪、自製立牌、相框合影……可謂千奇百怪,層出不窮,這些讓報到的新同學們享受了一出特別的視聽盛宴。
在迎新留言板上,我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和祝願。這是頗具紀念意義的時刻,下一秒開始,我就是正式的在校生了!
初到五山校區,繁密的植物為整個校區增添了強烈的神秘感。相比於規整的校區,她略顯蜿蜒曲折,曲徑通幽處眾多。
置身校園當中便可明顯感覺得到學校厚重的歷史文化。此校區的建築風格多樣,青綠色、磚紅色、淡藍色……讓人耳目一新,同時這些色調中透露出的,是久經風吹日曬後的些許斑駁。
迎新的地點設在海麗文體中心,保安哥哥們十分敬業地站在不同的道口,為不時詢問的新生和家長們指著路;各領導在各個學院報到處前親切詢問著,並針對新生的生活問題不時叮囑。從高空懸掛的國旗,和大屏幕上醒目的「博學慎思,明辨篤行」,更讓整個會館顯得神聖。
後勤服務、茶水處、休息區……一應俱全。在這麼炎熱的天裡,沒有什麼比一杯清涼的水更舒適了。充足的物資準備,細心工作的師兄師姐,貼心的現場布置,讓遠道而來的學子們感覺到了家一般的溫暖。
迎新期間,我還發現了這樣的身影:他們是堅守在廣州火車站、廣州東站、天河南站、天河客運站等站點的師兄師姐們,是迎接我們新生的志願者。為了幫助看管、運送大件的行李物品,為新生報到做正確的導引,他們在30多度的炎夏堅守待在室外沒有冷氣的地方,用熱情融化著每一顆剛步入校園並充滿希望的心。
我想,大學真是一個使人快速成長的好地方,年齡略長於我的師兄師姐們,看起來遠比我們富有智慧和熱情。我希望在開學後不斷的摸索和努力中,也要慢慢成為優秀的人……
三個校區,在9月20日這天,同時展開著如火如荼的迎新工作。在一陣陣匆忙之中,新生們完成了註冊,滿懷憧憬地走在校園裡,訴說著昨天的經歷,期待明天的故事。志願者隊伍等為了學校的迎新工作可以順利開展,辛辛苦苦地勞累了一天,此處應該為他們的志願精神鼓掌!
想必大家最期待的部分,是小萌新的露臉啦!
下面由小青年附上今天的萌新採訪視頻~
小萌新有話說:「剛上大學,就親身體驗了『別人家的大學』,還是主角,我也很榮幸呀!各位同學也不要檸檬啦,畢竟學習知識才是重要之道,越努力的人得到的才越多。今天起,告別貪玩,新學期一起加油呀~「
投稿請發送至
meibianshengao@sina.com
(請註明姓名與聯繫方式)
文/ 王越東
素材提供/ 陳藝鎔 宋軼 金子琰 陳子琪 洪小鈞 許禎紋 黃嘉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