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菌子季,雲南的各種野生菌便成了必吃的美味,但吃毒菌子中毒的新聞也隨之刷屏。當地有關部門每年從野生菌上市就要發布各種預警和科普,也是操碎了心。
截至2020年8月1日,雲南省累計因新冠病毒肺炎死亡的病例為2例,這個數字遠遠低於2020年上半年菌類中毒死亡人數。
「毒蘑菇致幻」新聞頻上熱搜
近日,一段「女記者吃菌中毒自己成新聞」的視頻成為熱搜,引發網友熱議。
7月27日早上,雲南昆明日報一名記者因吃菌中毒,向領導請假。這名記者說:對不起領導,我吃菌幹翻了,在救護車上,不能去採訪了。
「水管、麋鹿、超級大的蝦…」視頻中,記者躺在病床上,眼前不斷出現幻覺,還一邊描述自己看到了什麼。
雲南女子吃野生菌後看到小精靈,表情認真行為詭異,全家吃了就她中毒
在因食用野生毒菌導致傷亡的新聞中,有些魔性的「致幻視頻」更是引發關注。
上個月,雲南一女子吃菌子後中毒送醫,朋友拍下匪夷所思一幕:只見該女子躺在病床上手舞足蹈,好像在抓什麼東西一樣,表情十分認真,場面甚至有些搞笑。
女子說,當時自己看到了小人、雲彩、小精靈……覺得特別有意思。
收治她的醫生李志海介紹,女孩屬輕症,她和家人一起吃的見手青,但只有她中毒。他說,女子出現頭昏噁心,出現幻覺。「她閉上眼睛以後就感覺到有像繩子一樣的東西,她想去拿」。
據了解,見手青是雲南常見的一種野生菌,一般在雨季上市。手摸到之後,菌子就變成紫青色,故此得名。
還有,雲南曲靖一男子吃菌中毒失憶從凌晨三點到下午一點在路上晃悠了10小時,他在路上轉圈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最後還是民警幫其找到了家人。
竟還有人想以身試毒?
但即使這樣,還是會有人在看到吃蘑菇中毒致幻能有小人跳舞、能欣賞大片的新聞後,忍不住動起親身體驗一把的「歪心思」。
小可(化名)說,覺得中毒對大腦影響很大,她曾因吃見手青中毒後看到醫院通風口有白色的小人從上面一個一個爬出來,手拉手轉了一圈,然後順著房子角落跑了,但自那次之後自己的注意力就很難集中了。「不熟的話,吃了還會有生命危險的,不能亂吃,那些想嘗試幻覺的簡直是在拿生命在開玩笑。」
在強烈的好奇心驅使下,有些人並不以為意,直接跑到電商平臺上留言:「我就是想見識一下小人才買的,真的能見到嗎?」
記者還注意到,一些售賣菌類商家的購買頁面上「問大家」板塊中,有大量對「見小人」躍躍欲試的人的詢問:「吃完能看見小精靈嗎」「能看見小人要幾分熟?煮幾分鐘?一次吃多少?」「怎麼吃可以醉生夢死」「安全分量是多少,既能達到效果又不會上吐下瀉」。
記者隨機向商家詢問了情況,經了解所謂的「能看到小人」是因為輕微中毒後的症狀。商家表示,類似的留言很早之前就有,並不是最近才出現的。
「想體驗中毒後能看見小人的,也不知道咋想的,這種人還不少。」 某野生菌批發商家的客服介紹,可食用的野生菌煮熟後是安全的,但是卻有人故意吃未經煮熟的菌子。
致幻體驗別瞎玩
中毒沒有特效藥
2017年《博物》雜誌就曾做過介紹,見手青在雲南的角色頗似江南的河豚,是一種有毒的美味。中毒後重則死亡;輕則出現幻覺,可能會見到詭異的小人在跳舞,被稱作「小人國幻視症」。
但文中也提到,大部分中毒者並沒有機會活著撐到描述「吃了毒蘑菇究竟是一種怎樣的感受」,伴隨幻覺的還有嚴重的疼痛、嘔吐等症狀,所以不要因為好奇而食用毒蘑菇!
雲南省第一人民醫院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只要是吃了不宜食用的野生菌,都有可能出現致幻現象,並不能直接判斷一定是食用了哪種菌類。見手青的確對神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不僅致幻率高,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在雲南野生菌的致死率還是很高的,不要拿生命開玩笑。」該工作人員提到,每年雲南衛健委都會發布相關簡訊進行提醒,她所在的醫院也會發布科普文章,提醒大家如何規避中毒風險。
據了解,從5月開始雲南衛健委就開始實施一系列防控措施,比如發布預防野生菌中毒預警公告,製作宣傳資料和宣傳片,還向全省4000多萬手機用戶發送野生菌中毒預警提示簡訊。
在衛健委官網上也有文章介紹,毒菌中毒沒有特效解毒藥,一旦病情危重,就算來到經驗設備力量雄厚的大醫院救治,搶救成功率也不高。
長得漂亮的蘑菇有毒,不好看的蘑菇無毒?
對於如何鑑定蘑菇是否有毒,網上流傳著各種各樣的說法。其中流傳最廣的一個理論,是通過蘑菇的長相來鑑別其是否存在毒性,但這種理論存在」局限性」。
對於毒蘑菇來說,通過外表(顏色、形狀)判斷其是否有毒並不靠譜 ,儘管很多毒蘑菇的確長相好看,但是這並不代表所有長得好看、外表出眾的蘑菇都是毒蘑菇。
比如經常食用的正紅菇、大紅菇、雞油菇等菌菇的顏色都比較鮮豔,但它們都是無毒的,而致命鵝膏菌、白毒傘等毒蘑菇長相平平、聞起來還有一股清香的味道,看起來很樸素,其中內藏劇毒,完全不可食用。
毒蘑菇當中的毒素物質成分多樣且複雜,」高顏值菌菇」可能會致病,」長相平平的野蘑菇」同樣也可能導致中毒致死,並不可一概而論。所以,通過長相和外表去判斷蘑菇是否有毒並不靠譜。
所以
野生菌食用需謹慎
不熟悉的不亂吃
沒煮熟的不亂吃
更不能為了好玩獵奇而以身試毒
別拿生命開玩笑!
(原標題:」毒蘑菇致幻」新聞頻上熱搜,竟還有人想以身試毒)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文匯客戶端 人民日報 新華社 梨視頻 廣州日報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