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超,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體猿臂,彪腹狼腰,白袍銀鎧,無愧「錦馬超」之名!其手執虎頭湛金槍,槍身乃混鐵精鋼打造而成,長一丈五尺,槍頭為鎦金虎頭形,虎口吞刃,乃白金鑄就,鋒銳無比。
馬超十七歲時就滅了董卓的大將王方、李蒙,後在潼關車輪大戰擊敗曹營十二位名將, 殺得曹操割須棄袍、渭水奪船避箭,大戰虎痴許褚,葭萌關前大戰張飛,險些把張飛張三爺給挑了。因此,在三國時代所有使槍的名將之中,也只有趙雲的龍膽亮銀槍能與馬超的虎斬斬金槍相媲美,但卻難分高下。
劉備起兵時請良匠用鑌鐵打造的,左手雌劍重六斤四兩,右手雄劍重七斤十三兩,一鞘雙劍,據說兩劍可和為一把寶劍使用。雌雄雙股劍為劉備所愛用之劍,是當劉備一行人舉兵之時,委託手藝精湛之鍛制工匠所鑄。主要用於指揮軍隊,但於虎牢關之戰時,劉備以此劍奮戰,同關羽、張飛三英戰呂布。三國能用雙劍的少之又少,劉備堪稱典範,其劍法更是當世一流,持雌雄雙股劍後武力也是一流的。
惡來雙戟是三國典韋的武器。雙戟成彎月形狀,尖端鋒利讓人不敢直視。因為雙戟擁有左右兩側以及頂端三種攻擊方式,所以在典韋使用雙戟時可以攻擊也可以防守,可謂是靈活多變了。典韋高強的實力,他的武器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在典韋殺敵時,雙戟可以保護典韋不受敵人近身攻擊,並且典韋也根據雙戟的特點開發出了絕技飛戟,即將雙戟投向遠處的敵人,並且百發百中,這樣也就增加了典韋的遠程攻擊力。
正是因為知道典韋手持雙戟時的可怕攻擊力,張繡在決定殺曹操時,便派人將典韋的武器偷走。在後來典韋對戰張繡士兵時,雖然勇武異常,但終究手中的短刀嚴重拖了典韋的後腿。若雙戟仍然在典韋手中,那麼典韋一定可以成功突圍,而不是落得身死的結果。
寶雕弓是指用金、銀、珠、玉等珍寶裝飾,弓身雕有花紋的弓。《三國演義》第二十回:「操就討天子寶雕弓、金鈚箭,扣滿一射,正中鹿背。」三國五虎將黃忠也是用的此弓,有百步穿楊的本領,被稱為「箭神」。
一呂二趙,趙雲的主武器正是龍膽亮銀槍。長坂坡趙雲憑藉著龍膽亮銀槍和青釭劍在百萬曹軍中七進七出,殺死曹魏五十多名戰將,殺得曹軍聞風喪膽。曹操曾經說:「我原以為呂布已經天下無敵了,沒想到這個趙子龍有過之而無不及,我真是愛死他了,務必生擒,我留有大用。」
丈八蛇矛,又名丈八點鋼矛,三國張飛的兵器。全身用鑌鐵點鋼打造,矛杆長一丈,矛尖長八寸,刃開雙鋒,作遊蛇形狀,故而名之。矛尖有如白蛇吐信,重達五十多斤的矛身,在黑色的錦絮飛舞中橫掃戰場,挑敵破甲,矛尖向敵陣一投,便有一名敵將被刺死在丈八蛇矛之下,是令敵將聞風喪膽的象徵。
方天戟上以畫、鏤等作為裝飾,又稱方天畫戟,三國呂布的成名武器。方天畫戟屬於重兵器,和矛,槍等輕兵器不同。方天戟使用複雜,功能多,需要極大的力量和技巧,集輕兵器和重兵器功能於一身。一般使用方天畫戟者必須力大,戟法精湛,才能發揮該兵器的優勢,在熟練以後,可以和重兵器對抗,如骨朵,錘,鏜等比拼力氣。也可以和輕兵器,矛、槍、刀比拼招式技巧。故該兵器的使用者在戰場上身體素質很高,很拉風。呂布憑藉著方天畫戟成為了三國第一武將,一句「我有方天畫戟,有赤兔馬,何懼之有?」
青釭劍為佩劍將軍夏侯恩攜帶,後於長坂坡被趙雲奪去,趙雲藉助青釭劍的威力,懷揣阿鬥,遠處槍挑,近身劍砍,手起處,衣甲平過,血如泉湧。所向披靡,無人能擋,在曹操百萬軍中殺了個七進七出,救出阿鬥。青釭劍也由此一戰成為天下人無不敬仰的絕世利器,最後趙雲單騎救主的故事流傳千古。這把青釭劍雖然鋒利無比,但在夏候恩手中只是擺設,可是到了趙雲手中就變成了殺人的魔王。
倚天劍是三國時曹操佩劍,與青釭劍齊名並稱絕世雙劍,均為曹操所有。傳為取宋玉的《大言賦》中的名句「長劍耿耿倚天外」命名。倚天劍鋒銳無比,後成為寶劍之代稱。一代詩仙李白,亦對之仰慕不已,《臨江王節士歌》中就有「安得倚天劍,跨海斬長鯨」的句子。
大概在很久年前,有一顆流星落在了越地,燒紅了五十多裡山川,當天夜裡,幹將莫邪夫婦就取回了流星,鑄成了兩把寶劍,一把叫幹將,一把叫莫邪,也就是吳王劍和越王劍,鑄完這兩把寶劍剩下的隕鐵,只能夠鍛造一把短刀,就是這把七星刀。 七星刀,《三國演義》中的兵器。本為王允所有,曹操以此刀行刺董卓而名揚天下。
五虎之首關羽的成名兵器是青龍偃月刀(冷豔鋸)。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關羽深知這一點,但是打造一件上好的兵器是不容易的。當時在為關羽煉刀的過程並不是很順利,當煉刀最後一火時天色已晚,天空掛著一輪明月。這時爐火突然迸進雪亮的光,直射天空,射中了一條青龍,龍血染了刀頭,青龍偃月刀終於煉成。
中國的古人崇敬自然和神明,他們智慧超群並有著豐富的想像力,就連兵器都帶著魔力。雖然很多的故事真假無從考證,就像青龍偃月刀的傳說,即便有歷史記載,但它的存在還是很神奇。關於在《三國演義》中使用此刀,讓這把刀的實力發揮到了極致,他們相輔相成,共同書寫了一段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