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北方已經進入寒冷的冬季,而在偏南地區天氣進入短暫的低溫,大家的植物花卉一定要做好防護的工作,並不是說植物搬到暖房裡,就一定長好。包括常見的耐陰植物「觀賞竹芋」,它們很害怕暖房裡的環境,特別怕乾燥。
觀賞竹芋就包括常見的孔雀竹芋、油畫竹芋、飛羽竹芋、青蘋果竹芋、紫背竹芋、翠葉竹芋、雙線竹芋、葉蟬竹芋、豹紋竹芋、貓眼竹芋和彩虹竹芋等品種。
上面是青蘋果竹芋
最近也有很多朋友向我諮詢,家裡的觀賞竹芋或其他綠植葉子很容易幹尖,葉子邊緣就會出現乾枯捲曲的情況,這次以觀賞竹芋為例子,就跟大家詳細聊一下養護的一些技巧,少走彎路。
觀賞竹芋養護通用指南:
上面是油畫竹芋(葉尖乾枯,葉子捲曲)
養護各種觀賞竹芋都要避免強光直射,如果光照太強烈,它的葉子很容易被曬傷,一般就養在有柔和散射光的環境下,避開暴曬,否則葉子邊緣就很容易被曬焦,葉片上會留下永久性的灼傷。
1.養在合適的位置
也不能將觀賞竹芋養在過度陰暗的地方,如果環境過度遮陰,會導致觀賞竹芋的葉子變薄,而且葉面上的斑錦也會變得非常暗淡,觀賞性也就會降低。
如果葉片已經出現曬傷的情況,要及時搬到稍微遮陰一點的地方,並且要將曬傷的部分葉片剪掉,避免傷口沾水,及時給它澆透水一次,直接澆到盆土處,另外就是保證較高環境溼度(相對溼度維持在50%以上),維持溫暖的環境,保持良好的通風,就可以讓它重新長出一些新的葉子,植株的狀態也會恢復健康。
2.搭配合適的盆土
栽種觀賞竹芋一定要用一些透氣和排水良好的土壤栽種,不要用太多的泥炭土和珍珠巖。
為了增加土壤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可以在土壤裡多添加一些粗椰糠塊(粗椰殼)或松樹皮(松磷),佔盆土的30%~50%就可以了。
上面是紫背竹芋的肉質根
最好的搭配方案就是用粗椰糠塊、泥炭土和珍珠巖,以3:5:2的比例混合,這樣的土壤足夠透氣,又有適當的養分,對於觀賞竹芋的根系生長會有很大的好處,大部分觀賞竹芋都是肉質根,所以根部一定不能長期積水,如果根部一直都很潮溼,就很容易引起爛根。
3.澆水和維持溼度
養護觀賞竹芋還要注意維持一定的空氣溼度,定期給它澆水,在早上陽光剛出來的時候,就可以給它噴一次霧狀水,再給它澆透水一次。
在中午和下午就養在有一點點柔和的光照的位置(或有遮陽網),如果到了晚上盆土就已經幹透了,也是要重新澆水一次,特別是在春夏生長季節,盆土就幹得特別快。
具體的澆水技巧就是等盆土50%~70%左右都幹了,就可以直接澆透水,在澆水之前,可以掂量一下盆土的重量,也可以撥開表層土,查看土面下是否有變幹,在生長季節不要等土壤幹得太嚴重再澆水。
到了秋末和冬季的時候,土壤幹得比較慢,溫度比較低,觀賞竹芋的生長速度就會變得緩慢,甚至就不怎麼生長了,這個時候一定要減少澆水的量,並且根據天氣的變化以及環境的溫度控制澆水,一般就等土壤差不多完全乾了,再給它們補充水分。
溫度低於15度以下,就要讓土壤維持相對乾燥的狀態,如果溫度低還澆水多,就很容易造成凍傷,水多還容易導致根部缺氧。
4.施肥注意
養護觀賞竹芋還要注意保持薄肥勤施,施肥的時間都是在春夏秋三季,溫度在18~28度之間,就可以每隔兩三個月補充一次水溶性的薄肥,不要給濃度太大的肥料,在冬季溫度低的時候也要停止施肥。夏季溫度過高時要停止施肥,否則容易燒傷植物。
給觀賞竹芋施肥就可以用到常見的水溶肥,就比如花多多1號或者是美樂柯通用型水溶肥。
總結:
養護盆栽觀賞竹芋時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葉子幹尖(葉邊枯萎),或者是葉子枯萎,通常都是由於光照不適宜,水分管理不當,空氣溼度不夠引起的,可將受損嚴重的葉子剪去。在栽培盆栽觀賞竹芋的時候,一定要預先配置好合適的盆土,土壤的保水能力不要太強,因為它是肉質根植物,害怕水多。
解決的方法就是在盆土中多添加一些松樹皮或粗椰殼,室內養觀賞竹芋或其他綠植時,如果空氣特別乾燥,相對溼度長期低於40%以下,就是要定期在周圍噴霧狀水,開加溼器,或者是在花盆底部放一個託盤裝上鵝卵石,放入一些清水,這樣都可以持續增加溼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