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宣傳開始,《少年之名》節目便跟『回鍋肉』這三個字緊緊聯繫在一起。懷揣著夢想的少年,即便有重新再來的勇氣,依舊還要承受住外界的異樣目光。
對此,易烊千璽說出了自己的觀點。#易烊千璽我討厭回鍋肉這個詞#『我覺得挺討厭這個詞的』,不是每個人都有跌倒了爬起來從頭再來一次的勇氣的。能夠重新以新人身份站在舞臺上,還有很多雙眼睛盯著,是非常不容易的。
作為幕後少年製作人的張藝興張PD,也在節目中談論自己對於『回鍋肉』的看法。
他表示不能理解:豬肉就豬肉,牛肉就牛肉,為什麼老說回鍋肉?
每個練習生來到一個新舞臺,就是一個新開始!
易烊千璽和張藝興,作為流量時代下,少有的實力與流量兼具的藝人,自然是承受過不少來自偏見帶來的惡意和詆毀。心存美好的人,在面對少年們所處的困境時,沒有順從話題,反而是設身處地為他們講話,實在難得,兩個人都是敢想敢言!
節目中張藝興一如既往的麻辣點評,也掀起不少的討論。
節目組採訪時提問張藝興:為什麼一開始拒絕接《少年之名》?
張藝興試探性地詢問:你們確定要我說嗎?
隨後一句『你們不應該做這個節目』可把導演組嚇傻了,還說『前面淘完那麼多波了,哪能出好苗子』,『不急這一年』。
確實,自2018年《偶像練習生》和《創造101》再度掀起選秀狂潮後,各大平臺的選秀節目層出不窮,但是藝人的基本培養和後期的資源展示都跟不上,所謂『出道即素人』,有些選手只有在參加節目的時候才有話題熱度,選秀結束後並沒有好發展,還有一部分選手繼續輾轉其他平檯曆練。
面對曾經教過的學生,他直言「沒有核心競爭力,轉換了舞臺,依舊是淘汰」。
好老師才會苦口婆心地幫你指出問題、不足,好老師才會真的恨鐵不成鋼。沒有實力,轉換舞臺,也有可能依舊抓不住機會。
我很佩服張藝興對於市場、還有這些年輕選手未來的看法,在《青春有你》中他也提出過部分選手是為了名利、流量來參加比賽,卻不願意付出相應的汗水。最終張藝興也沒有把壓力完全壓在選手身上,而是說「你們沒有錯,是這個市場浮躁了」。
觀眾也不難發現,選秀節目並不會一直處在一個高熱度,國內的選秀是呈現3段式高潮的。早期湖南衛視的2005年《超級女聲》2007年《快樂男聲》是全民參與的選秀時代,但後期選手的知名度早比不上前期,一個是觀眾已經審美疲勞,二是難有驚豔型選手。
沉寂一段時間後2012年《中國好聲音》橫空出世,再度掀起全民選秀狂潮,但是《中國好聲音》也面臨同樣的問題,經過一年一季的海淘,後面的比賽也沒有了水花。
第三次是2018年的《偶像練習生》、《創造101》。
時間會沉澱出好選手的。湖南衛視從2004年到2017年舉辦過的10屆比賽中,也是遵循著男女選秀交叉進行,讓時間去發酵出好的種子。
觀眾可以等,不管是好節目,還是優秀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