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時代周報
時代周報記者:李子慧
距離京東拆分物流業務上市的時間點似乎更近了一點。
11月25日,京東在北京舉辦了2020年全球科技探索者大會(以下簡稱「JDD大會」)。
會上,JDL京東物流CEO王振輝公開表示:「2020年是新十年的開始,5G、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技術的快速應用,正在推動供應鏈與網際網路、物聯網深度融合,形成大數據支撐、數位化升級、網絡化共享的智能供應鏈網絡,在這個過程中,技術正在成為驅動物流與供應鏈行業發展的關鍵要素。」
而就在此前,11月24日,路透社旗下IFR報導稱,京東物流已在籌備2021年IPO事宜,估值約為400億美元。
該報導還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交易可能涉及以40億-8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10%-20%的股份,拆分後的京東物流或考慮在香港或美國上市。
11月26日,京東方面向時代周報表示對該消息不予置評。
但不得不承認,如今京東整個供應鏈條中,今年多次升級提速的JDL京東物流科技已經成為京東供應鏈變革的新引擎,京東也是時候該為物流業務做好新的打算。
從「訂單驅動」到「需求驅動」
「未來技術的變化將呈現4個Deep,包括Deep Connectivity深度連結、Deep Data深度數據、Deep Tech深度技術、Deep Intelligence深度智能,它們將驅動產業智能化與政企服務的機會。」 在JDD大會上,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向媒體表示。
在會上,京東首次公開發布了針對企業供應鏈數位化升級打造的數位化供應鏈平臺型產品「京慧」。
據京東集團副總裁、JDL京東物流戰略與創新業務部負責人傅兵的介紹,「京慧」主要以助力中國企業實現數智化的戰略轉型為目標,依託數據算法和科學的決策模型,在供應鏈規劃設計、供應鏈計劃管理和供應鏈執行管控三個領域,為企業提供大數據、網絡優化、智能預測、智能補調以及智能執行等一體化服務。
在具體的例子上,傅兵也指出,「京慧」此前服務的某家企業曾經一直基於代理商訂單驅動,傳遞到工廠排產的生產模式,每次在促銷、上新等特定銷售場景下都會因盲目增大庫存導致渠道周轉天數漫長,公司業務指標嚴重依賴訂單員個人經驗。
相對應的,「京慧」介入後,該企業由訂單驅動模式轉為需求驅動模式,依靠「京慧」對渠道、庫存等方面的分析預測指導生產,降低了庫存周轉的同時,通過智能補調推進現貨交付,提升了企業運行效率。
此前,多位分析師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曾表示,當前針對零售類電商的市場已經逐漸趨於飽和,而在未來想搶佔更多市場份額,需要面向市場提供更多的服務。
在JDD大會現場,京東集團副總裁、JDL京東物流智能供應鏈產業平臺負責人王強在活動現場也認為,隨著物流行業進入競爭的下半場,企業需要更加專注於效率優化、質量提升與服務升級。
王強表示:「作為構建數智化供應鏈的重要參與者,JDL京東物流希望通過數位化、智能化和生態化實現供需協同,打造產業、行業、商家共享消費紅利的數智化供應鏈。」
智能供應鏈「新十年」
從京東2007年自建物流至今,京東物流的單季收入已經達到百億體量。
據京東第三季度財報顯示,京東物流業務及其他服務的季度營收為104億元,同比增長73%。截至2020年9月30日,京東物流運營超過800個倉庫,包含京東物流管理的雲倉面積在內,倉儲總面積約2000萬平方米。
其中,在京東物流的輔助下,京東集團在庫管理自營商品超500萬SKU,庫存周轉天數降至34天,在全國92%區縣和83%鄉鎮實現了24小時達。
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認為數智化社會供應鏈具備三大特徵,包括在數位技術基礎上,通過數字協同與網絡智能,持續優化垂直行業供應鏈的成本、效率與體驗;在全鏈路,要實現從消費端到產業端價值鏈各環節的整體優化與重構;以及通過開放平臺,有效調動個價值鏈環節的社會化資源,提升敏捷相應於匹配效率的社會化。
除此之外,京東也以十年為期,對京東供應鏈及京東物流的未來提出了新的規劃。
京東集團首席戰略官廖建文表示,京東將在未來十年從「做寬、做深、做厚、做長,做虛」五個維度來構建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不僅要構建「國內+國際」的供應鏈能力,還要從以前商品的供應鏈升級為「商品+服務」的供應鏈;具備「2C+2B」雙層的供應鏈能力;並將京東已布局的營銷、交易、倉儲、配送、售後的後五個環節,向上延伸到創意、設計、研發、製造、定價的前五個環節;在整個物流供應鏈條的每個階段都實現場景的數據化、數據的網絡化、網絡的智能化。
具體數字上,他也指出,未來十年,京東數智化社會供應鏈的目標是:賦能實體經濟,將服務全球15億消費者、近1000萬家企業,同時提升社會效率,帶動客戶庫存周轉天數降低30%,推動社會物流成本佔比降至1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