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預產期胎兒遲遲不發動可以打催產針嗎?符合這些條件才能打

2020-12-16 墨媽育兒堂

文|墨媽育兒經

分娩的時候可以細分為三個產程,每一個產程對孕媽媽們來說都是非常不容易的,從宮縮開始到分娩結束,真的是一把辛酸淚,其中的痛苦只有經歷過的媽媽才知道,如果產程比較順利,媽媽就會輕鬆一些,如果產程不順利那麼媽媽們可能就需要打催產針了。

很多媽媽們可能都是在懷孕後期或分娩的時候才知道催產針的存在,催產針顧名思義就是加快產程,提前分娩。

催產針其實就是打縮宮素,催產針並不是通過打針的方式注入到媽媽的體內的,而是通過靜脈滴注來使用的,就跟平時輸液是一樣的,縮宮素的主要作用在於選擇性興奮子宮平滑肌,增強子宮收縮力及收縮頻率,其目的就是通過人工方法誘發子宮收縮,人為發動或加速產程,實現YD分娩。

催產針雖然可以誘發子宮收縮,加速產程,但是催產針的使用也是有嚴格要求的,並不是想打就能打的,如媽媽們有以下幾種情況,那麼可能就需要打催產針了:

01.過期妊娠

媽媽們的預產期都是在40周的時候,但並不是說胎寶寶就一定會在預產期當天出生,胎寶寶提前兩周或推後兩周都是正常的,達到或超過42周就屬於是過期妊娠了,過期妊娠的危險性也是比較大,所以一般在41周的時候醫生就會視情況給媽媽們催產了。

02.在孕晚期檢查的時候顯示胎盤功能不理想,羊水量過低等狀況

子宮不能提供讓寶寶健康生長的環境或檢查顯示胎寶寶發育停滯已經成熟到可以分娩的時候,媽媽們可能就需要進行催產了。

03.羊水已經破裂,但宮縮還沒有啟動

一般來說在破水以後24小時內宮縮就會自動開始了,但是如果媽媽已經破水了,超過24小時還沒有正常的宮縮,這個時候催產針就可以派上用場了。

04.宮縮強度不夠、產程過長

在分娩的時候醫生們都會隨時觀察媽媽子宮收縮的情況,如果在產程中出現宮縮乏力的情況可能就需要打催產針了,分娩是個體力活,如果媽媽在第一產程裡耗時過長,很容易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媽媽體力不支在第二產程裡就會特別吃力,甚至會有脫力的情況發生,這個時候打催產針就可以加快子宮收縮,縮短產程。

05.媽媽出現併發症

比如患有高血壓、前置胎盤,妊娠糖尿病或其他急慢性疾病,在選擇順產的時候風險都會增加很多,如果產程再過長,那麼媽媽們就更加危險了,這個時候催產針就可以縮短產程來降低媽媽和胎寶寶的風險。

關於催產針很多媽媽都關心一個問題,那就是,打催產針有多疼

很多媽媽們都擔心打催產針會疼,其實打催產針並不疼,但是催產針的「作用」會使媽媽們感覺到疼。

前面我們說到催產針就是為了誘發子宮收縮,增強子宮收縮力以及收縮的頻率,分娩的時候媽媽們會因為宮縮乏力而打催產針,在還沒有打催產針之前宮縮是比較「稀」的,強度也不是那麼大,所以媽媽們並沒有感覺到太痛苦,在打了催產針之後媽媽宮縮就會變得密集,力度也越來越強,媽媽們就會覺得打了催產針之後疼痛更強烈了。

墨媽一胎的時候也打了催產針,在沒打之前宮縮是4-5分鐘左右一次,持續時間也不是那麼長,疼痛感勉強還能忍受,打了催產針以後宮縮間隔時間縮短為1-3分鐘左右一次,持續時間也差不多有1分鐘左右,宮縮變得更密集,強度增大,疼痛感也更強了;打催產針是不疼的,但是打完催產針之後會增強子宮收縮力以及收縮頻率,媽媽們就會因為子宮收縮而出現劇烈疼痛感,這種疼痛是因為生產引起的,所以總的來說還是生孩子更疼。

以上就是關於催產針的一些小知識,簡單來說呢,打催產針的目的就是為了加強宮縮,縮短產程,打了催產針以後媽媽的宮縮就會比不打催產針的時候疼得更密集一些,強度也大一些,所以媽媽們就會覺得打了催產針以後更加痛。

「是藥三分毒」,催產針在正常的使用範圍內對胎寶寶和媽媽是沒有影響的,但是如果催產針打的過快,劑量過多就會引起子宮收縮太過強烈或出現不協調的現象,媽媽們就容易出現子宮破裂、大出血的危險,胎寶寶在媽媽肚子裡也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媽媽們也不用擔心在打了催產針之後醫生也會觀察媽媽宮縮的強度、頻率、持續時間以及胎心率的變化,觀察藥物是否過量,宮縮過強的時候會及時停用縮宮素,必要時會使用宮縮抑制劑。

我是墨媽,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專注於孕產育嬰等方面的創作,對孕產育嬰有著豐富的經驗,關注墨媽與您分享更多孕產育嬰小知識~(文章配圖來源網絡侵權刪)

相關焦點

  • 預產期都過了寶寶還沒出生,能打催產針嗎?
    這可急壞了待產的寶媽們,讓她們不知如何是好,打個催產針吧,擔心到時會對胎兒有影響,乾等著吧,又擔心寶寶在肚子裡待太久會出事。今天,小安安就來給大家講講催生這些事兒!妊娠期一旦過了42周(也就是我們所說的預產期),胎盤就開始進入老化階段,胎盤的功能就會下降,這個環境已經不適合胎兒了,對胎兒健康有危害。
  • 過了預產期,寶寶遲遲不肯「退房」,千萬別大意
    臨近預產期,準媽媽懷著緊張又激動的心情,幾乎每天都在盼著跟寶寶見面。大多數寶寶都會按時來報導,可也有一些「調皮」的寶寶,過了預產期,卻絲毫沒有要發動的跡象。2 巨大胎兒即便有的準媽媽胎盤功能可以維持胎兒的正常生長,也不可以成為繼續妊娠的理由。因為這樣一來,很容易出現超常生長發育,造成胎兒體重增加,進而會增加分娩的困難,造成難產,還會增加新生兒顱內出血、產傷、母體子宮破裂、產道裂傷等併發症。
  • 孕40周「催產針」來幫忙?此時看看胎兒啥反應,母子同心讓人感動
    可是偏偏有些寶寶喜歡和媽媽捉迷藏,到了預產期仍遲遲不發動。孕40周寶媽該「催產」還是再等等?每一位寶媽的臨產經驗都可以單獨撐起一集電視劇,也有不少人直呼「生娃相當於歷劫」。芳芳也不例外。本來盼望著盼望著小寶寶趕快出現,結果到了預產期寶寶還在媽媽的肚子當「留級生」。
  • 懷孕41周還沒「發動」,要住院催產嗎?產科醫生的答案來了
    到了醫院之後,完成了一系列的檢查,醫生讓李先生放心,孕婦腹中的胎兒一切正常,各項指標也沒問題,不用過多擔心。但是如果還是遲遲沒有生產的跡象的話,醫生還是建議李先生帶著老婆來醫院裡做好住院催產的準備。在懷孕41周仍然沒有分娩跡象確實讓人很著急,那麼孕婦懷孕已滿41周但還是沒有「發動」是因為什麼呢?
  • 懷孕11個月遲遲不發動,孕媽無奈去醫院,醫生一番話讓人心酸
    文/秘籍君預產期,就是根據孕媽的末次月經算出孩子的出生時間。一般來說,孩子在預產期前後出生,都是正常的情況。但若超過預產期兩個星期,情況就不容樂觀了。臨近預產期的時候,胎兒沒發動,她也不著急,說反正在媽媽肚裡多一天,比在外面待十天還強。所以她也不去醫院,家人也勸不動她,就這樣慢慢等待發動。可是都超預產期一個月了,胎兒還沒動靜。寶爸坐不住了,說要帶晴晴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一看情況就緊張起來。胎盤老化,羊水渾濁,胎兒有窒息的風險。果然,剖腹產把胎兒剖出來的時候,胎兒全身黑紫。
  • 過了預產期寶寶還沒出生怎麼辦?不要盲目催產,更不需喝覆盆子茶
    但是,眼看預產期就要到了,肚子裡的小傢伙居然還沒動靜,這可把準媽媽急壞了!於是就進行各種方式的催產,其中食物催產方式有喝覆盆子茶和蓖麻油炒雞蛋,然而,這些並無任何作用!孕產期過了,準媽媽不要盲目催產,需要做的事情是上醫院檢查。醫生會告訴你怎麼做,當然也包括到底需不需要催產,什麼時候可以進行催產等!
  • 孕41周未分娩要催產,為什麼別人能打催產素,我卻要用「球囊」?
    看別人的分娩日記,不都是39周左右就會生的嗎?為什麼我家寶寶遲遲沒有要出來的意思呢?一般來說,大多數寶寶都會在孕39周左右出生,但有少數寶寶可能捨不得離開媽媽,就是「賴」在媽媽肚子裡不肯出來。孕42周以後就可以稱為「過期妊娠」,妊娠時間過長,對媽媽和胎兒來說都可能出現難以預料的風險。所以,如果孕41周左右還沒有分娩徵兆的,可能就需要給寶寶「催產」!但是,採用什麼方式催產?能不能使用催產素?首先要評估寶媽的宮頸情況。
  • 超過預產期寶寶還沒發動,怎麼辦?
    此時你身邊的電話、簡訊開始多了起來,親戚朋友們善意的關心催化著你的焦慮:「什麼時候發動啊?」「有什麼感覺嗎?」「怎麼超過預產期還沒有反應啊?」……首先我們要知道:預產期是什麼?其實,預產期只是一個預估。它是個不能完全依賴的日期,因為我們很難確定胎兒的確切胎齡。
  • 到了預產期胎兒還沒動靜,孕媽千萬別傻等
    孕媽咪懷孕足周了,但仍然沒有任何要生的跡象,醫生說如果再拖下去,恐怕胎盤老化,該使用催產針啦,但這會不會影響胎寶貝健康?孕媽咪在這關鍵時刻,如何安全科學的催產、讓自己的寶貝平安降臨呢?【超過預產期不分娩的4個危害】過期分娩,寶貝面臨很大的危險。
  • 預產期超過一個月寶寶還不發動,看到孩子後,孕婦卻無比嫌棄!
    我女兒本身就是過預產期超了一個月了。說好的那一天是去醫院檢查,檢查,結果到那兒,醫生一聽情況立馬就不讓回家了。老公回家叫人順便拿東西拿東西,結果婆婆來醫院後說第三胎了,前兩胎都是順生,意思是還想讓我在家裡面生。我一聽可生氣了,這是生孩子,又不是別的什麼事情,我可以依著你們。不管老婆婆,她怎麼說她的臉色怎麼難看,我自己的命,我自己來做主。
  • 孕媽懷胎11月還不生,別以為胎兒在長大,這些危害要知道
    很多媽媽在臨近40周的時候,往往心情非常緊張,當發現自己過了預定時期,肚子還沒有發動,就會讓這些媽媽感到非常著急。但事實上,小孩到了40周,還沒有生出來的原因有很多。1、算錯了預產期有的媽媽之所以過了預定時間,還沒有把寶寶給生出來,是因為醫生把時間給算錯了。特別是一些月經周期不正常的孕婦,在預測生小孩時間的時候,往往會有一定的誤差。
  • 過期妊娠危害大,預產期到了還「沒動靜」,對孕婦和胎兒都不利
    而在生產過程中,過期妊娠也容易影響胎兒智力。有研究表示:過期妊娠所生的新生兒,身體方面的問題比正常妊娠的足月兒更多。所以,為了產婦自身和胎兒的安全考慮,到了預產期,還是及時讓寶寶降生吧。出現過期妊娠的原因1、胎兒無法順利入盆臨近分娩時,胎兒會逐漸入盆,而子宮則出現規律性宮縮。
  • 預產期超了,胎寶寶還不發動,做好這一點,寶寶很快就來了!
    預產期到了,但是寶寶還沒有動靜怎麼辦?這讓很多孕媽們有些著急。但是也有比較粗心的或者存心的孕媽們,覺得寶寶在肚子裡面多待一天,對於寶寶的成長發育來說非常的好。不管您是處於什麼樣的心態。當您發現預產期到了,胎寶寶還沒有動靜的時候,千萬不能大意了。
  • ღ過預產期了還沒動靜怎麼辦?
    不斷的運動使母親和胎兒都處於積極的狀態,當胎兒發育成熟,胎兒會分泌一種激素進入母親的血液,促使母親大腦垂體分泌催產素,發動宮縮而臨產,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瓜熟蒂落」。當孕婦活動減少,胎兒缺少母親給的被動運動的力量,因此胎兒的主動性差,不能積極地分泌激素給母親。母親缺少運動,肌肉缺少彈性,少量的催產素不足以發動宮縮,所以遲遲不能臨產而造成過期妊娠。
  • 臨近預產期,孕媽身體有什麼反應,胎兒可能在2周內要出生了?
    臨近預產期,孕媽身體有什麼反應,胎兒可能在兩周內出生了? 不過,每個人的反應都不可能一樣,每個孕媽媽分娩前的症狀也不會絕對一樣,所以這些症狀不會出現在每個孕媽媽身上。況且,想要判斷寶寶是不是真的要出生了,主要還得依靠見紅,破水,規律宮縮這三個徵兆。
  • 過了預產期還沒發動?「過期妊娠」風險多,準媽媽一定要注意
    原創 王沛青 從懷孕第一天開始,準媽媽們就期待著與寶貝見面那一刻的到來,但好不容易到了預產期,肚子裡的寶寶卻遲遲不見發動,這是咋回事?為了緩解準媽媽焦慮的心情,家裡的老人可能會寬慰地說一句:「不著急,瓜熟蒂落,不出來說明還沒到時候,再等等……」。(圖片源自網絡)話雖沒錯,但那是瓜,瓜可以等,咱們準媽媽可不能再等啦!再等下去就要等來「過期妊娠」啦!什麼是「過期妊娠」?
  • 過了預產期,寶寶沒動靜,怎麼辦?
    首先弄明白過期妊娠的概念,所謂過期妊娠,並不是指過了預產期的妊娠,而是指懷孕超過42周仍然沒有分娩,但因為近年大家對於過期妊娠的重視,在懷孕41周就會進行積極的處理,所以近年的過期妊娠的發生並不多。第二個是排卵時間,對於一些哺乳期懷孕、平素月經不規律或者忘記月經來潮時間的孕媽,可以通過監測基礎體溫來監測排卵時間,如果排卵日後超過280天還沒有分娩,就是過期妊娠。第三個可以根據性交日期來推算孕周。第四個是輔助生殖技術所孕育的寶寶可以通過放胚的時間以及胚胎的天數來推算。其次是臨床表現,早孕反應、胎動等出現的時間,以及進行檢查時子宮的大小可以幫助推算孕周。
  • 孕媽吃小龍蝦,把寶寶辣到早產,孕晚期不忌口真有這麼嚴重?
    到了孕晚期最擔心的就是胎兒早產,因為早產兒存在諸多問題:胎兒體重不足,很難適應外部環境,甚至要藉助保溫箱,花費頗高。胎兒器官發育不全,尤其是肺部發育不全需要藉助人工通氣,胎兒大腦發育不完善,可能影響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