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濾鏡是我們在拍攝中不可或缺的創意工具。每一種濾鏡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和效果,有助於增強圖像的最終外觀。比如,它們能在極其困難的光線條件下改善光比,增強色彩,減少鏡頭的進光量或者只是為了保護鏡頭。
本文將詳細解讀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濾鏡系統,對常見應用問題、使用技巧、注意事項、選購方案等進行系統解析。
「濾鏡」不等於「濾鏡」
在詳細了解種類和用途之前,讓我們先看看濾鏡是什麼。
本文提到的濾鏡主要由高質量的玻璃(或樹脂)製成,為了阻擋(過濾)進入鏡頭特定顏色或類型光線而安裝在鏡頭前面的配件,請注意不要與後期程序中的數字濾鏡混淆。雖然部分效果可以通過後期處理添加,但是並非所有效果都可以數位化(例如偏振)。此外,後期處理往往也會對圖像質量帶來一定的影響。
濾鏡在很多方面都有助於改善拍攝效果。為了更好地理解,本文按功能細分各種類型,並在下面逐一分析。
UV濾鏡:保護鏡頭
UV鏡是攝影初學者接觸最多的濾鏡類型,關於UV鏡的爭論也很多。一些攝影師認為這是必須的,但另一些認為這是浪費預算,要解決此問題必須從名稱講起。UV是Ultraviolet(紫外線)的縮寫,因此可以更親切地稱為紫外線濾鏡。
早期膠片由於光敏材料技術限制,對紫外線非常敏感。因此,如果不使用UV 濾鏡,最終照片中將出現大量霧狀的藍色,這在晴天或高海拔等高紫外線環境下拍攝時尤為常見。但是現代膠捲和數字傳感器對紫外線並不敏感。也就是說,即使沒有UV濾鏡也能拍出優質的照片,所以現在UV濾鏡的主要功能是保護鏡頭。
我們是否需要使用UV濾鏡?
如今的UV鏡主要用於鏡頭前光學元件的保護(有效防止鏡頭塗層磨損,但不防止摔落),沒有提高畫質的效果。如果經常在野外等惡劣環境下拍攝,出於鏡頭保護,仍然值得使用。但在購買UV 濾鏡時要注意,劣質UV鏡片反而會造成畫質損失,減少通光量,影響解析力。更嚴重的是,拍攝有明亮光源的場景時,圖像容易出現鏡頭眩光或偽像。
ND濾鏡:減少進光量
中性密度(ND) 濾鏡是減少進光量的半透明玻璃片。它可以均勻地阻擋入射光,不會改變圖像的對比度或清晰度,因此也不會引入色偏。這一特性也說明了它為什麼叫中性密度濾鏡。
中性密度(ND)濾鏡作用:
ND濾鏡可以延長快門速度,增加曝光時間。更多受益於風光攝影中,將原本混亂的場面通過長曝光,創造出超現實的動態模糊效果。強光下也可以用來平衡曝光,使用更大的光圈產生更淺的景深。
拍攝視頻時,通常需要將快門速度設置為幀速率的兩倍。ND 濾鏡也是拍攝視頻的必要工具,以便在戶外拍攝壓低快門速度獲得準確的曝光。
ND濾鏡上的數字是什麼意思?
ND 濾鏡具有不同的減光能力。對於攝影師來說,最容易理解的就是知道每個型號能減少多少曝光。但是,在光學設計中,ND濾鏡通常用濾光係數或光學密度編號進行標記。因此,需要根據上面列出的參考圖表進行選擇和使用。當然,也可使用正確的曝光參數,通過公式(加ND濾鏡曝光時間=未加ND濾鏡前曝光時間xND減光值)推算出使用ND濾鏡後的快門速度。
例如:當前測光,快門速度為1/100秒
使用ND8後,曝光時間=1/100x8=1/13秒
使用ND64後,曝光時間=1/100x64=0.6秒
使用ND1000後,曝光時間=1/100x1000=10秒
GND濾鏡:平衡場景光比
當我們環顧場景時,我們的眼睛會適應不同的亮度水平。但是相機僅能通過相同的曝光水平捕獲整個場景,過大的光比將導致亮部與暗部產生過曝或欠曝,出現細節丟失。
但是,與常規中性密度(ND) 鏡不同的漸變中性密度(GND) 鏡,能夠讓高光向濾鏡的一側形成漸變遮擋,平衡明亮的天空和較暗前景的光比,從而獲得更接近人眼看到的場景。
不同的GND濾鏡:
其他類型的GND 濾鏡也有完全不同的過渡區域,拍攝題材決定了使用GND的類型。
硬邊GND濾鏡:特點是從過濾區域到透明區域的轉換非常明確,例如水平線和地平線的拍攝。將濾鏡中間的硬邊緣與水平線對齊,只會使明亮的天空變暗,最終產生均勻的曝光。
軟邊GND濾鏡:特點是漸變過渡,從過濾區域到光線透射區域的過渡相對平滑。如果地平線不是完全直或平的話,較為受用。例如,在拍攝山丘或山脈時,硬邊GND 濾鏡會出現亮度發生巨大變化的中心線,但軟邊GND的漸變可以防止此問題。
反向GND濾鏡:特點是濾鏡中間區域是過濾區,向兩邊逐漸變成透射區。因此,太陽接近地平線時可以捕捉均勻的曝光,更適用於拍攝日出和日落。
CPL濾鏡:消除反射強化色彩
CPL濾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偏振鏡,它可以改變相機處理光線的方式,並從特定角度過濾進入相機的反射光。一般來說,可以通過旋轉偏振片的角度或相對於光源的位置,控制偏振的強度。
偏振鏡在拍攝中的作用:
攝影師使用偏振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減少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反射(通常指的是水面反射或玻璃反射)。例如在拍攝視頻時,我們經常用偏振鏡處理被攝者眼鏡發出的反射光。但是要注意,偏振鏡不能處理金屬表面的反射光。
減少直接反射會增加圖像的整體飽和度和對比度。在風景攝影中,植物的葉子可以渲染成更鮮豔的綠色,天空更深藍,花會看起來更加亮麗。空氣不好的霧霾天可能會產生一定的去霧效果。
最大偏振角度及注意事項:
偏振鏡效果隨著角度的變化而變化,最大偏振位置與光源呈90直角。因此,使用廣角鏡頭時,我們要注意從特定角度可能會出現偏振不均的情況。
例如,一些場景直接面向太陽,另一些場景與太陽成直角。在這種情況下,照片的一側有強偏振效果,另一側沒有。此時,為了緩解這個問題,需要調整構圖角度或偏振強度。
特殊效果濾鏡
以上幾種濾鏡是我們日常拍攝中最常見的類型。但是濾鏡也不僅可以改變光線,還可以通過特定的特殊效果濾鏡,實現各種拍攝目的。由於使用較少,我們只需在文章中簡單地了解即可。
抗光害濾鏡:
在夜景拍攝中,光汙染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無論是城市還是自然環境,都會降低畫面的純度。然而,抗光害濾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過濾或抑制人造光源產生的特定可見光譜,從而實現更純淨的拍攝效果,這種濾鏡在星野攝影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近攝濾鏡:
近攝濾鏡也稱為微距鏡或屈光鏡。這是一個無需使用專用微距鏡頭的低成本微距拍攝方案。與放大鏡一樣,用於減少鏡頭的最近對焦距離。但是近攝濾鏡會對圖像質量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
柔焦鏡:
柔焦鏡可以使圖像中物體的邊緣相對不清晰,降低圖像的局部對比度,並添加夢幻般的光暈。通常用於人像攝影,以減少諸如毛孔之類的細微細節的出現,從而提供更平滑的效果。這個效果可以使用高斯模糊等工具在Photoshop中輕鬆完成。
星芒鏡:
一般來說,星芒效果需要使用小光圈拍攝,但星芒鏡可以將場景的點光直接轉換成星芒,製作出更加夢幻的視覺效果。非常適合在所有光圈下拍攝的汽車、燈光、夜景。另外,通過旋轉濾鏡,您可以更好地控制高光發出星芒的角度。
如何選擇濾鏡?
濾鏡有著不同的形狀和形式,購買時要根據實際需求進行選擇。通常,比較主流的濾鏡類型有:圓形旋入式和方形插片式。這兩個完全不同的濾鏡系統決定了未來濾鏡的整體投資方向。下面,我們將從主要差異來深入研究每種形式的組合方式和優缺點。
圓形旋入式濾鏡:
這是最常用的濾鏡類型,可以直接安裝在鏡頭前的濾鏡螺紋上。因此,大小的選擇取決於鏡頭螺紋直徑的大小。該直徑通常在相機鏡頭頂部或正面列出,鏡頭所需的濾鏡大小尺寸不同,因此不同鏡頭之間的濾鏡可能存在不兼容。
優點:可以很容易地安裝調整,並且可以在鏡頭上存放,以備下次使用。比方形插片濾鏡小,更容易攜帶。
缺點:在廣角下的邊緣容易出現暗角。尤其是將多個濾鏡堆疊在一起時更為明顯。如果鏡頭較多且濾鏡螺紋尺寸不同,則需要更多同類型濾鏡,對經濟造成更大負擔。由於物理特性,不適合GND 濾鏡,在寒冷的天氣下很難安裝和拆卸。
方形插片式濾鏡:
方形插片濾鏡必須與安裝在鏡頭前面的濾鏡架一起使用。通過不同大小的適配器與不同的鏡頭兼容。也就是說,所有鏡頭都可以共享一組濾鏡,對錢包更加友好。
優點:這種類型的濾鏡最大的優點是,一個濾鏡支架有多個插槽,多濾鏡堆疊使用無需擔心暗角問題。由於方形過濾系統的特殊機制,切換濾鏡變得更容易,在光線改變之前可以更快地配置。
缺點:方形濾鏡系統需要支架、轉換環、 濾鏡等組合,並且更薄、更脆,因此在使用和運輸時需要特別注意。方形濾鏡不能長期安裝在相機上,不斷更換拍攝地點時會更加麻煩,安裝的時間也會增加。
結語濾鏡會給圖像增添有趣的藝術氛圍,但最好只在必要時使用。傳感器和拍攝對象之間增加了另一塊玻璃,無法避免對圖像質量產生一定的影響。如上所述,每種濾鏡都有優劣,我們最需要考慮的是將最終效果與我們的拍攝意願相結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