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老舍先生的《駱駝祥子》|別被生活磨滅了理想和鬥志

2021-01-11 北柯講文史

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滿族正紅旗人,本名舒慶春,生於北京,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

老舍的作品大多取材於市民生活,使得他十分善於描繪城市貧民的生活和命運,尤其擅長刻畫浸透了封建宗法觀念的保守落後的中下層市民,在民族矛盾和階級搏鬥中,在新的歷史潮流衝擊下。惶惑、猶豫、寂寞的矛盾心理,和進退維谷、不知所措的可笑行徑。這樣的創作特色和語言風格在《駱駝祥子》中就充分地展現了出來。

《駱駝祥子》這部小說就是取材於當時的底層市民生活,小說講的是一個普通的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從農村來的青年祥子本來是老實、健壯、堅韌,如同一隻反芻的駱駝一樣吃苦耐勞。但祥子卻遭受到了當時不公、畸變的社會所壓迫,經過三起三落之後,他徹底失去了對於生活的信心,在小說的結尾成為了一個麻木、潦倒、狡猾、怠惰、小氣、自暴自棄的行屍走肉。

老舍在《駱駝祥子》這篇小說中批判了那個吃人不吐骨頭,不讓好人有出路的黑暗社會。

祥子從小在農村長大,直到農村的經濟徹底崩壞之後,無父無母,再也無法生存的祥子才來到了北平城。祥子為了生存「凡是以賣力氣就能吃飯的事,他幾乎全做過。」最終他選擇了拉車,並立志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做一個能夠養活一個家庭的男人。

這時候的祥子是淳樸、善良、為人正直、富有理想,並願意為了理想而奮鬥的青年。那怕祥子此時是一個並不太懂得人情世故的人,但他的善良正是在那個黑暗社會最為寶貴的東西。

祥子因為正值年富力強的時候,很快就適應了艱苦的人力車夫生活,並開始學習這個大城市的規矩。祥子認為這個工作要「多留神,少掙勝,在哪裡等活,有了自己的主意」。對於這座城市,他是一個新來者,但這個新來者有著傳統農民的吃苦耐勞,多做少說的優秀精神。

從這些描述中,我們可以看出老舍先生其實寫得並不是一個祥子,而是當時社會中無數個「祥子」,這些祥子也許並沒有讀過很多書,但卻是這個傳統農耕王朝所剩餘的「智慧結晶」,在當時追求與「滅國粹,學西洋」風盛行的時刻,老舍先生無疑有著極高的目光。

祥子在從事人力車夫這一行當之後,唯一的想法便是買一輛屬於自己的車。為了實行這個想法,祥子像無數吃苦耐勞,樂於積攢的勤勞農民一樣謹慎行事,即使被東家所辭退,他依然不肯停歇一會,那怕耽誤一會也悔恨、自責。

整整三年的積蓄,祥子才攢足一百塊錢,拿著錢來到車行,「祥子的臉通紅,手哆嗦這,拍出九十六塊錢」。這樣強烈的感情迸發是祥子三起三落的開始,也是老舍通過祥子這一人物開始對於當時的社會的控訴。

是的,一個良善的農民能夠抵得過整個社會對於底層人民的壓榨嗎?不可能。

祥子買到車後,想去買一輛、兩輛,更多輛。然而沒等他高興多久,祥子的車便被大兵搶走了。被搶走了車的祥子偷來三頭駱駝,賣了三十五塊錢,於是抱著一絲希望的祥子比之前更加瘋狂地去拉車。祥子喝茶只喝一個子的碎末,拉一天一夜的車,和人搶買賣,不管老弱病殘,不要尊嚴,不要臉面,像一隻飢餓的野獸,拉上就跑。就連劉四爺都因為他費了他的車對他有點看不上。

這是黑暗的社會對於祥子的潛移默化,這時的祥子對社會是抱有一定的失望、怨懟的,因此他才變得狠辣,和老弱病殘搶生意。這時候的祥子就像是魯迅先生筆下的阿Q,怨恨社會卻又不敢徹底反抗,索性向更弱的人動手。而對於搶走他車的人,他是怎樣的?

老舍的原文是這樣的「即使今天買上,明天丟了,他也得去買。這是他的志願,希望甚至是宗教。不拉自己的車,他簡直像是白活。」

是的,祥子自己對於丟車不是沒想過的,萬一自己買了之後又被搶了怎麼辦?他預感到了自己前途的渺茫,但是他像阿Q一樣,甚至比阿Q更加的頑固,他還是要買,這是他生存的意義。這也是當時社會善良的人唯一能夠做到的,恰恰正是這樣的怨念和固執,造就了祥子的悲劇,甚至說,從這一刻開始,祥子的悲劇就已經被命運的筆所註定。

是的,祥子本來存夠的錢又被可恨的孫偵探所搶走,他不得不回到車廠,去娶他一點都不喜歡的虎妞,一個大齡剩女,一個自己心中的「母夜叉」,他一點都不喜歡虎妞這樣強勢的女人,只是因為看上祥子的虎妞騙祥子自己懷孕了。祥子妥協了,他終究是一個傳統的中國式男人,即使他心底的白月光是溫柔的小福子。

所以祥子的這段婚姻也是註定失敗的。與虎妞爭鬥後的祥子終究還是買了屬於自己的車,但因為虎妞難產而死,他只好將車買了為虎妞安葬,並又回到了極度的貧困,而白房子裡的小福子因為無法忍受虐待上吊自殺了。

這時候的祥子終於對這個無望的社會妥協了,因為心中的白月光最終逝去了,像是緊繃著祥子行動的最後一根弦斷了。這之後的祥子坑蒙拐騙,好吃懶做,並且有了菸癮。驀然回首,祥子已經被這個社會所改變了,這不是突然的,是一種潛移默化,是被稱為「大染缸」的社會改變了他。

萬惡的社會促使了祥子的悲劇,農村經濟的破產,戰爭的混亂,祥子像一抹燭火,在瓢潑風雨飄曳,隨時都會熄滅。祥子代表的不是個人的現狀,而是當時整個社會底層良善的縮影。

是老舍先生對於社會的質問,為什麼這樣一個善良的人會變得面目全非。明明他們為了生存,已經在拼命地掙扎了,卻最終還是難以逃脫失敗的結局。

相關焦點

  • 《駱駝祥子》老舍|別被生活磨滅了理想和鬥志
    《駱駝祥子》是老舍通過對一個當時的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一個從農村到城市來打拼的青年人力車夫祥子的奮鬥歷程到一步步走向墮落的經歷的描寫來反映當時的社會狀態,以及社會底層人民的辛酸與無奈的一本書。揭露了當時動蕩黑暗的舊社會對於底層的勞苦大眾的剝削與壓迫,以及愚昧的底層民眾在黑暗中墮落。
  • 老舍《駱駝祥子》:成人世界,別說「我命由我不由天」
    說起老舍先生,你一定不陌生。我們曾在中小學時期,學過老舍先生的多篇作品。他還是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駱駝祥子》便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文章講述了年輕上進的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的故事。早年間讀此書,多少對祥子有些「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的情緒。
  • 「黏黏書怪」今日推薦-老舍《駱駝祥子》希望與絕望中反覆掙扎
    老舍先生的著作大家都耳熟能詳,他用文字為我們描繪了戰亂下的北平。他把帶有北京特色的語言融入到文學中,讓文字變得那麼上口,那麼動聽。甚至有傳言說老舍先生若不自殺,那屆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就該是他。雖然被證實那是傳言,但足以說明老舍先生在當時人們心中的地位。而駱駝祥子,也是家喻戶曉。
  • 《駱駝祥子》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情種只生在大富之家
    就這樣他自食其力的理想第一次破滅了。上天讓你關上一扇門也會為你打開一扇窗,祥子趁混亂逃出了軍營,並且順手牽走了部隊的三匹駱駝,賣了35塊大洋,祥子想著駱駝賣錢換新車有何不可呢?經過精神極度繃緊再徹底放鬆,祥子病倒了,在一家小店裡躺了三天,在說夢話的時候道出了與三匹駱駝的關係,從此他得了《駱駝祥子》的綽號。撿回一條命後,祥子決定不再苦著自己。
  • 當你到了中年,談論《駱駝祥子》很有味道
    《駱駝祥子》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他講述了20世紀代一個年輕、強壯、充滿活力的人力車夫「祥子」的故事,他三起三落的人生經歷,就是老北京城市一個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當我再次讀到《駱駝祥子》時,我已經是中年,中年了,可能有從歲到八歲的老人,也可能有黃口以下的幼弱兒童,中年人肩負著生活的重擔和沉重的責任,有時他們沉重沮喪,有時焦慮憔悴,有時不甘心和猶豫,有時迷茫迷茫,中年人在沉穩中悲傷深藏,中年,他在成熟中含著淚水,中年,他應該表現和自己的身份相匹配成熟而穩定,中年,他不能失去對未來生活的激情和夢想。
  • 駱駝祥子:替虎妞不值,嫁給什麼認知層次的男人,就會有什麼命運
    影片《駱駝祥子》是根據老舍先生的經典同名小說改編,說的是二三十年代,北平一個車夫駱駝祥子的故事。所謂經典,必然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即使拿到今天來欣賞,也有很多值得我們品味和借鑑的地方。我們再來看祥子,他的命運離不開車,車貫穿了他一生,他人生所有的遭遇和起落都和車有關。1、一開始,有一輛自己的車是他的理想。祥子18歲,沒了父母,沒了土地,從農村來到城市。
  • 在家戰「疫」│《駱駝祥子》讀後感(5篇)
    從那天開始,他的生活美好了起來,有了一線的希望。可是,當時中國軍閥混戰的社會環境,不允許他有絲毫的個人幻想,理想破滅得太快了,才不到半年,他就被憲兵抓去當壯丁。待他逃出來時,車已經沒了,帶回來的,是三匹駱駝,和一顆不甘的心。是的,這世界上沒有公平的事,因為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在街上拉下臉地搶生意,對別人嘲笑的容忍,這些都不算什麼,祥子只為再買一輛車,去彌補他心中的那片空白。
  • 《駱駝祥子》:一手好牌打得稀巴爛,虎妞是如何自我滅亡的?
    文/飛魚《駱駝祥子》是作家老舍筆下的一本代表作。講述的是在舊社會中一個人力車夫祥子三起三落,最後屈服命運的悲慘故事。作為一個夥計,老爺子很喜歡祥子這樣的人,能夠為他賺錢,但是作為女婿,那就永遠都不夠資格,因為老爺子看不上車夫。而虎妞卻看上了這個傻大個的祥子,用老舍的話說:「虎妞更喜歡這個傻大個兒,她說什麼,祥子老用心聽著,不和她爭辯……她的話,所以,都留給祥子聽。」
  • 老舍先生的經典語錄賞析
    舒慶春,字舍予,筆名老舍,中國現代小說家、著名作家,傑出的語言大師、人民藝術家,新中國第一位獲得「人民藝術家」稱號的作家。著有長篇小說《小坡的生日》、《貓城記》、《牛天賜傳》、《駱駝祥子》等,短篇小說《趕集》等。老舍的文學語言通俗簡易,樸實無華,幽默詼諧,具有較強的北京韻味。
  • 《駱駝祥子》:先謀生還是先謀愛,祥子的經歷足以證明一切
    ,看特殊時代背景小人物的痛苦掙扎,看一個個人奮鬥者如何在時代洪流中逐漸幻滅了自己的理想。誠然,這件事是虎妞蓄謀已久,但是換個角度來看,如果祥子不是一個一無所有的人力車夫,或者說,他有自己獨立的居所,也就不會在被楊家炒了魷魚之後無處可去,這所有的事情都不會發生了。現實生活中,見過太多那種因為經濟原因,不得不嫁給或者娶了自己不愛的人的青年男女,他們當中的一些人,心路歷程其實也和祥子差不多。
  • 老舍:值得沉思的5句話,「愛與不愛,窮人得在金錢上決定」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慶春,字舍予,現代著名作家、人民藝術家、傑出的語言大師,被譽為「人民藝術家」。其主要作品為:《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茶館》、《濟南的冬天》等。
  • 駱駝祥子,這麼多年後才發現,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是你
    《駱駝祥子》簡介上小學的時候,就知道老舍,知道他寫過zhu名的《駱駝祥子》。大意講的是,一個拉黃包車的年輕上進的年輕人叫祥子。因為他的車子在兵荒馬亂中丟失,自己只牽回了三隻駱駝。由此,同行拉車的車友們都叫他「駱駝祥子」。
  • 《駱駝祥子》:勤勞不能改變命運,除了墮落,他還能怎麼辦
    一天夜裡,祥子趁著混亂逃出了軍營,還順手牽走了3匹駱駝。賣了駱駝回到北平之後,祥子繼續省吃儉用的拉車攢錢。好不容易攢了73塊大洋,眼看就能買車的時候,孫偵探騙走了他全部的積蓄。再次遭受打擊的祥子因為一隻燒雞和一壺酒迷迷糊糊地和虎妞發生了關係。在虎妞欺騙他說自己懷孕了之後,兩人結了婚,這時的祥子還是心心念念著要買一輛車。
  • 別讓生活磨滅理想
    「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一地雞毛》中用簡潔,平常的白話描繪出一幅幅家庭的場景。讓我讀後深有感觸,起初小林那純真的內心在經歷了數年的社會風氣的洗滌之後也變得圓滑,世俗了。小林很感慨,心頭滑過一絲悵惘,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自己不是也被這生活的鞭子抽得東奔西跑嗎?自己不是也忘記了當年的豪情壯志和氣衝霄漢嗎?在生活的大漩渦裡談理想是奢侈的,就連這種為著放棄理想的自責與反思也是並不多見的,想來也是會越來越少的。
  • 現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書法作品真跡欣賞,湛結遒勁,珠圓玉潤
    簡單的說就是郵件和微信取締了書信,書法的實用價值也就隨之而隱居。轉而成為了精神藝術作為書法家或者書法愛好者之間溝通的橋梁。再說的先進些就是物聯網的前沿,就好比是數據精準化的分析;簡而言之,就好比一批5G信號的無人駕駛車輛,這些車輛在城市的道路上和同時行駛,去向不同的目的地,其速度更具需求有快有慢,這就需要把數據進行分析而精準發布指令。而書法的精神交流就是書法藝術的理解分析,從而得出創新理論同理。
  • 【名著閱讀】《昆蟲記》《春水》《駱駝祥子》《水滸傳》等17部...
    全書十篇文章,是魯迅回憶童年、少年和青年時期不同生活經歷與體驗的文字。我們已經學過其中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 阿長與 》等。 2. 八、《駱駝祥子》 :舊北京人力車夫的辛酸故事 1.《駱駝祥子》是作者老舍最鍾愛的作品,講述的是一個普通的故事。 2.
  • 虎妞倒貼被厭惡,只因祥子藏有白月光,渣的背後卻像極了愛情
    老舍的《駱駝祥子》寫盡了一個底層苦力從躊躇滿志到壯志不能酬再到失意墮落最後淪為社會渣子的過程。祥子的悲劇人生當然跟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中國的環境有莫大的關係,但祥子是否也應該對自己的悲劇人生負一定的責任呢?很多讀者對祥子的性格進行了分析,認為祥子是一個過於老實和不善於變通的人,因為過於執拗而失去了翻身的機會。
  • 劉慈欣《三體》之前,老舍先生寫的擼貓文,帶領中國科幻衝擊世界
    後來證明,老舍先生和諾貝爾文學獎之間,真的是個段子。從2003年開始,諾貝爾基金會以50年為限,開始解密頒獎相關檔案,所以,1968年諾獎檔案,從2019年1月開始,已經官網可查。Auden)和日本作家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當然,沒拿到提名,絲毫無損老舍先生在文學史上的地位,而實際上,在那個年代,先生確實具有世界級影響力!無論是《四世同堂》還是《駱駝祥子》、《茶館》,都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但讓先生名揚世界的,卻是他早期刊行的小說,而且還是科幻小說——《貓城記》。
  • 駱駝祥子·第三章 去找劉四爺
    祥子仿佛敢抬起頭來了。他也開始聞見路旁的草味,也聽見幾聲鳥鳴;因為看見了渺茫的物形,他的耳目口鼻好似都恢復了應有的作用。他也能看到自己身上的一切,雖然是那麼破爛狼狽,可是能以相信自己確是還活著呢;好像噩夢初醒時那樣覺得生命是何等的可愛。看完了他自己,他回頭看了看駱駝——和他一樣的難看,也一樣的可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