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16日訊 周三早盤,三大股指集體高開,盤初震蕩下行翻綠,創指一度跌近1%;隨後消費股發力,帶動指數下探回升,臨近午間,深成指、創指跌幅收窄;午後集體反彈翻紅,並維持震蕩盤整,尾盤再度走弱。盤面上,兩市個股跌多漲少,漲停40餘家,市場整體氛圍偏弱。
截止收盤,滬指報3366.98點,跌0.01%;深成指報13751.09點,跌0.09%;創業板指報2760.64點,漲0.06%。
滬市成交3088.23億元,深市成交3921.46億元,兩市合計成交7009.69億元,較上一交易日的7095.79億元明顯縮量。
從盤面上看,多數板塊飄綠,飲料、白酒、食品加工、酒店餐飲、農業養殖、黃金等板塊居漲幅榜前列;汽車、軟體、5G、光刻膠、半導體、消費電子、集成電路等板塊居跌幅榜前列。
【消息面】
1、國家發改委、商務部12月16日公布《市場準入負面清單(2020年版)》。新版清單直接放開「森林資源資產評估項目核准」等措施,刪除「證券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任職資格核准」等措施,清單事項縮減至123項,比2019年版清單再減8項。
2、工信部:為繼續深化鋼鐵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鋼鐵行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工信部對《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工信部原〔2017〕337號)進行了修訂,形成《鋼鐵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
3、工信部就《水泥玻璃行業產能置換實施辦法(修訂稿)》公開徵求意見。文件提出,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項目。確有必要新建的,必須實施減量或等量置換,制定產能置換方案。光伏壓延玻璃和汽車玻璃項目可不制定產能置換方案,但新建項目應委託全國性的行業組織或中介機構召開聽證會。
【機構熱議】
國海證券表示,從目前市場環境看,並沒有強烈主線,相對來說經濟短期好於悲觀預期算是重要線索。可適當配置前期受疫情影響,當前在復甦的拐點企業,如傳媒、酒店、民航、旅遊以及部分原材料行業。同時關注景氣度較高,估值相對較低的汽車、家電等機會。市場在經歷短期震蕩之後,預計在流動性預期邊際改善,復甦預期深化的背景下會進入年初躁動行情,短期配置仍建議以順周期為主線(包括有色、化工、汽車、機械,金融,可選消費等),逐步關注成長股機會,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半導體產業鏈等。
巨豐投顧認為,目前跨年行情已經展開,宏觀經濟向好是股市最大的支撐,而流動性和市場情緒則對行情有所制約。高層會議研究2021年經濟工作,提出需求側結構性改革,激活大消費概念股。周三,市場延續震蕩,釀酒、食品飲料、有色、保險、銀行等板塊走強,晶片、半導體、通訊等科技股繼續回調。市場高位震蕩,建議投資者把握板塊輪動機會,中線逢低關注周期股(鎳、鈷、鋁、鋰、稀土永磁)及低估藍籌股(銀行、保險、券商),短線可關注可選消費(家電、汽車等)。
A股市場板塊及個股漲跌幅排行
外圍市場
截至發稿時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