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看見鄰居在門口賣廢品,其中有一大包嶄新的玩具,出於好奇,我就問鄰居:「這麼新的玩具也賣掉?」鄰居說這些玩具雖然還很新,但孩子玩膩了,堆在家裡也佔地方,所以就打算賣了。
我笑了笑,忽然想起自己小時候,那個沒有多少玩具的童年。
八十年代農村的孩子們,沒見過什麼玩具,誰手裡有一件城裡人玩剩下的小汽車,就能在夥伴面前拽炸天了。
不過,我們也有自己的娛樂方式,比如女孩子們喜歡玩跳皮筋、跳繩、跳格子、丟沙包,男孩子們喜歡雪地捉麻雀、掏鳥蛋、下河捉魚、用柳枝做哨子、看露天電影等。而我從不「忌口」,對所有能玩的「通吃」!
跳皮筋
在所有娛樂方式裡,我最愛的就是跳皮筋了。
那時候,我把媽媽給的零用錢一分一分攢起來,夠兩元了就去買一百根橡皮筋,和夥伴們一起,把那些粉色的、綠色的、黃色的皮筋,交叉著串成一長串兒。串好後的橡皮筋,像雨後的彩虹,好看極了。
串成一長串兒後,再把它的首尾連接起來,成為一個圓環,能玩的橡皮筋就這樣搞定。這時小夥伴們分成兩組,一組派出兩人撐著皮筋,另一組的人就開始跳。從腳面的高度開始,跳過一級升一個高度,腳面、腳踝、膝蓋、大腿根兒、腰部、後背、脖子,一直升到頭頂的高度,哪個組先通關哪個組獲勝。
之所以喜歡跳皮筋,是因為我太能跳了,以至於跳遍全村無敵手!
和我一組的夥伴從不擔心因她跳不過去影響整組升級,因為她知道,我肯定能跳過去,我一個人足以讓整組通關,就是這麼酷!不過,另一組的夥伴就不開心了,因為我跳的又高又好,她們有時候連玩的機會都沒了。有時候著急了,那組的小夥伴就會說:「還讓不讓人玩兒了?你們都玩半天了!」此時此刻,我就會假裝淡定實則驕傲的退出,讓另一組的夥伴兒們玩一會兒,要為大局著想嘛。
跳皮筋的時候,超喜歡那種被同伴兒讚美、被對手嫉妒的感覺。她們每次的讚美和嫉妒,都會激發我的鬥志,讓我不斷完善,不斷超越!
掏鳥蛋
我也喜歡跟著男孩子們去掏鳥蛋。
記得有一次,兩個男孩子在屋簷邊的樹上掏鳥蛋,我和哥哥在下面守著。
突然,從屋簷上掉下一個東西,我還沒來得及看是什麼,那東西就砸在了我臉上,不疼,但有點涼。哥哥看了一眼,慌忙把我拉到了身後。這時我再看,地上竟然有一條一米多長的黃色大蛇,心裡一驚,才知道剛才是它砸了我。我找了一根棍子就要去打蛇,哥哥制止了我,說蛇本來就沒傷到我,別因為我一時氣憤要去打它,再被它咬一口,就得不償失了。
好吧,為了自己的安全,我決定看著它安靜的離開。
蛇走了,我們繼續掏鳥蛋。那天一共掏了六枚鳥蛋,三個男生每人一枚,而我分到了三枚。掏鳥蛋的男孩說,多給我是為了給我壓驚。這個理由我喜歡,雖然我並沒有被「驚」到。
掏鳥蛋的快樂,在於掏的過程,更在於鳥蛋可餐。
我們小時候,食物單一,吃的全是自家種的農作物和蔬菜。當然,家家都養著幾隻下蛋的雞,但輪不到我們滿足口腹之慾,雞蛋就被賣掉了。於是,每次我們饞了,就去掏鳥蛋。掏五六個,拿回家讓媽媽炒一炒,夾到大餅裡,那叫一個香。
下河捕魚
一到夏天,我們最開心的事,就是下河捕魚。
每天放學後,我們都會三五成群,聚到小河邊捕魚。哥哥常會帶著一個簡易的網,而我,就拿著小桶屁顛屁顛的跟在他後面。
到了河邊,哥哥進河,推網向前慢走,我就把桶放在一邊,伸小手在泥裡摸泥鰍。
在我們捉魚的時候,岸邊會有人圍觀,看誰捉到了大魚,他們就會驚呼:「哇,這條魚大,能燉一盤兒了,厲害厲害!」這一喊,就會有很多人跑過去看那條魚,而捉到魚的人開心又驕傲。
聽出來了吧,我們捉魚是為了啥?吃唄,就像掏鳥蛋一樣,既玩了,又能滿足口腹之慾。
在我們這條小河裡,鯽魚和泥鰍比較多,每次我們都能捕上幾條,回到家交給媽媽燉上,晚上就能吃到美味了。想著這是自己的勞動所得,邊吃邊會有一種自豪感油然而生。
其實,孩子的世界就是這麼簡單,有玩的,有吃的,就是幸福的。
罩麻雀
冬天比較無聊,穿的厚厚的棉褲棉襖,玩啥都不方便。不過,有一件事還是很讓人期待的,那就是每次下雪之後,我們都會用篩子罩麻雀。
下完雪,整個世界都被雪覆蓋了,麻雀也沒地兒覓食。這個時候,是罩麻雀的最佳時機。
我們先在院子中間撒一點穀粒,穀粒上罩一個篩子,再用一根小棒支起篩子的一側。小棒上還要系一根細繩,系好後把繩子一端爪在手裡。準備好這一切,我們就躲起來,像地下工作者那樣,悄悄觀察麻雀的動向。
等周圍安靜了,麻雀們會蜂擁而至。它們先偵查一下周邊的敵情,確認安全了,才會鑽到篩子下面吃大餐。這時候,你只需動一動手指,把小棒拉倒,讓篩子罩下來,麻雀們就再也跑不了了。
抓到麻雀我們怎麼處理呢?你肯定會想,以前的鳥蛋和魚都放餐桌上解饞了,麻雀不會也吃了吧?
說實話,起初我們捉到麻雀,確實是想烤著吃的,但媽媽不讓。媽媽說,麻雀雖然吃我們的糧食,但它們也是活蹦亂跳的小生命,我們再窮、再吃不上肉,也不能吃了它。於是,後來我們罩麻雀,就單純為了開心,不摻雜任何私慾了。
那時候,我們只有中秋節和過年才能吃上肉,但我們卻能為幾個小生命堅守自己的原則,想想都覺得偉大呢。
夢中的布娃娃
記得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有一天夢到了一個布娃娃,她穿著粉絲長裙,金色的頭髮,大大的眼睛,特別漂亮。夢醒了我跟媽媽說,我想要個布娃娃。媽媽瞪了我一眼,說:「布娃娃只有城裡有,咱村裡哪有賣布娃娃的?要不你就繼續做夢,夢裡什麼都有。」
我心情很失落,直到老爸從北京回來。
年前的時候,出去打工半年有餘的老爸終於回來了。他給家人買了幾件過年穿的新衣服,最後從背包裡拿出一個布娃娃。我驚訝的看著這個布娃娃,她竟然和我夢裡的布娃娃很像,也是長頭髮、大眼睛,只不過她穿的是紫色的裙子,裙角還開線了。爸爸說,他打工的地方有一戶人家不要這個布娃娃了,他看著挺新就給我拿回家了。我異常興奮,讓媽媽幫我把布娃娃縫好。
媽媽縫好布娃娃,笑眯眯的遞給我。
「萬歲,我終於有布娃娃啦!」我抱著布娃娃歡呼著,雀躍著。
從那以後,我常和布娃娃一起說話,一起跳舞,我們一起度過了三四年快樂的時光。
有時候想想,你不珍惜的,也許正是別人渴望的,就像這個布娃娃,我夢裡尋她千百遍,渴望擁有她,終於在某一天,在別人不稀罕準備拋棄她的時候,成了我的至寶。
寫在最後
小時候的我們,每天都像一群小家雀兒,到處跳躍、飛翔,快樂無比。
我們的童年,就是這麼簡單、乾淨、純真,沒有高要求,也沒有大欲望。我們在自然中玩耍,在玩耍中懂得人生。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面對眾多誘惑,我們變了,變得世俗、複雜甚至不堪,終日在焦慮中負重前行。或許,在某個明媚的早晨,我們也能卸下一切,重歸自然,體會兒時的那些美好吧。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美好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