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歷史廉政話劇《壓艙石》全區巡迴演出活動綜述
君來一葉輕舟,君去兩袖清風。平邊蕩寇屯田,盡顯英雄本色。帆影去兮人難留,唯見江海落日頭,千秋萬代鬱江水,從此思君向東流……縹緲琴音中,鬱江邊上陸公井旁,百姓面向江面跪拜因不想擾民已悄然離去的陸績。當歷史話劇《壓艙石》最後一幕呈現時,演出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陸績睿智有才、為官清正的形象在大家心中更加立體生動,該劇所承載的「廉潔愛民大情懷」也更讓人動容。
8月22日至10月18日,隨著大型歷史廉政話劇《壓艙石》巡迴演出在全區逐場展開,三國時期鬱林郡(現在的貴港市)太守陸績不畏強權、鞠躬盡瘁、忠誠盡職、廉潔奉公的故事,通過話劇的藝術形式,在八桂大地廣泛傳揚。
A 創作動力——打造廉政文藝精品
話劇《壓艙石》是貴港市成立23年來首部原創大型歷史話劇,由貴港市委宣傳部和該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策劃組織、該市廣播電視臺演出。該劇創編完成後,獲得了第十屆廣西戲劇展演大型劇目桂銅獎,這是貴港市第一次在廣西戲劇展演中獲得大型劇目獎項,併入選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當代文學藝術創作工程扶持項目。
貴港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陶慶斌介紹,為創新形式傳播廉潔奉公正能量,2018年,貴港市委宣傳部、市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以及市廣播電視臺向自治區黨委宣傳部申報創作大型新編歷史話劇《壓艙石》,項目從申報到落地執行得到了自治區黨委宣傳部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
為將話劇《壓艙石》真正打造成精品力作,貴港市委宣傳部組織召開專家研討會,由廣西戲劇院、自治區文化廳、南寧市藝術劇院話劇團等方面的專家學者就《壓艙石》劇本提出意見,不斷修改完善,排練中又多次修改。同時,還從舞美、燈光、服裝、造型、道具設計等方面加以渲染、強化,力求場景的還原、與故事人物的匹配、與時代特徵的吻合。所有這些努力,目的就是讓話劇《壓艙石》的思想內涵更有張力、視覺更有衝擊力、故事更有欣賞力,能成為一部宣傳廉政文化藝術精品,進而更好講述貴港故事、傳播貴港聲音,讓廉潔奉公精神在大家心中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值得一提的是,出演該劇的都不是專業演員,他們是由貴港市廣播電視臺的主持人、編輯記者及司機、後勤人員組成,從排練到首場演出僅用了短短1個月,演出水平頗具專業水準,令人刮目相看。
「臺裡人手緊張,單位叫我參演時,壓力很大,因為沒有過任何舞臺經驗。我在劇中演的是衙役和士兵,雖然戲份和動作不多,但演技如何,觀眾是看得很清楚的,必須盡力演好。在導演悉心指導下,總算圓滿完成了表演任務。」貴港市廣播電視臺司機梁生說。
陸績夫人扮演者韓玉瑩是該臺主持人,對於這個角色,她十分感慨:「之前扮演陸績夫人的同事調走,導演叫我去試演這個角色,我覺得是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50多頁的臺詞背下來都很難,更不用說還要用表情和肢體表演出來。沒想到我經過努力,竟只用半天時間就完成了試演臺詞任務,自己都不敢相信,這應該是這臺戲給我的動力吧。」貴港市廣播電視臺臺長陸雨說,從2018年8月完成展演到2020年7月復排,時隔兩年,很多演員特別是主要演員因工作變動無法重回劇組,他們克服困難,在人手緊缺、工作任務重的情況下,調動全臺1/3的力量,全力以赴備戰巡演。
B 巡演目標——讓每次演出完美呈現
8月24日,首場巡演在廣西區委黨校舉行。
500餘名職工和學員代表觀看演出,掌聲一次次響起,1個多月精心「烹飪」的這份文化大餐,一亮相就讓師生讚嘆不已。
接到巡迴演出任務後,貴港市高度重視,在疫情影響和財政經費緊張前提下,調劑150萬元經費支持巡演工作,該市紀委、市委宣傳部領導多次到排練現場指導,為演員加油鼓勁。
首演獲成功後的50多天時間裡,巡迴演出團馬不停蹄、夜以繼日,貴港、崇左、南寧……14個市的巡演路線3000餘公裡。儘管每一次長途奔波都讓演出團成員疲憊不堪,但一到演出地,他們就會打起精神,將節目完美地呈現在觀眾面前。
「巡演行程安排十分緊湊,三天一場次,行程很辛苦,比如從河池到百色,坐了近6個小時的車,演出當天中午就要趕到劇場準備化妝,到22時演出結束,等收拾完道具、卸完妝,第二天1時才能休息。演員們很敬業,從來沒有懈怠,每一場演出都很成功。」場務潘潔說。
執行導演黃進曉介紹,個別演員還肩負著臺裡的採訪和編輯任務,遇到緊急採編任務必須要趕回臺裡,那就只能讓表演天賦比較好、比較活躍的人員臨時擔任幾個角色。還有個別演員因事因病等無法參加演出,給巡演帶來很多預想不到的問題,但演出團從未放棄,他們始終一絲不苟,認真走臺和演出,把最好的節目奉獻給觀眾。
劇組從柳州出發前往桂林市演出的當天早上,副導演向文敏突然接到父親去世的消息,她不得不中途返回貴港處理父親的後事,喪事一辦完,又立即返回劇組。
「這部戲對燈光的要求很高,這些都是由我來完成的,更何況這部劇代表著貴港的形象,必須把最完美的一面展現給觀眾。」陸績扮演者劉奕疆說,「主人公在劇中所表露的鞠躬盡瘁、忠誠盡職、廉潔奉公精神深深打動了大家,這種可貴的精神品質悄然根植於演出團每位成員的心中,並鼓舞著我們齊心協力、排除萬難去全力演好這部劇。」
C 傳遞聲音——弘揚廉潔自律正氣
在為期50多天的巡迴演出活動中,14場巡演活動現場觀眾近萬人次。通過融媒體的宣傳報導,間接受眾突破百萬人次。
一場場巡演、一次次宣傳報導在傳遞著廉潔自律的好聲音,也喚起了公職人員愛崗敬業、艱苦奮鬥、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工作激情。
貴港市委副書記胡晶波表示:「紀律和規矩就是保證永不翻船的『壓艙石』,對黨員幹部來說,只有把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安身立命的『壓艙石』,關鍵時候才能任憑風浪起,站穩立場。」她希望公演能給觀眾帶來思想上的啟示、心靈上的洗滌,也希望大家心有「壓艙石」,不懼風浪急。
在桂林,部分黨員幹部觀看演出後表示:「《壓艙石》彰顯了為民情懷、清正廉潔的品質,體現了善與惡、正義與醜陋的較量。這對於黨員幹部,堅持廉潔本色,確保人生之船航向不偏具有重要的教育意義。紀律和規矩就是『壓艙石』,對黨員幹部來說,只有把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作為安身立命的『壓艙石』,關鍵時候才能任憑風浪起,行穩致遠。」
在欽州,北部灣大學師生們熱情高漲,演出現場爆滿。北部灣大學教師蒙佔彬說:「陸績廉潔為民的從政事跡讓人肅然起敬、深受教育,這部話劇給我們上了一堂深刻生動的廉政教育課。作為教師,我要以陸績為榜樣,在今後教學中,圍繞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努力做新時代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紮實學識、有仁愛之心的『四有』好老師。」
事實證明,話劇《壓艙石》作為一部廉政文化藝術精品當之無愧,這也是到目前為止廣西首個列為全區巡迴演出的精品劇目。
以歷史為鏡,向廉潔自律看齊,把廉潔自律精神的種子在心中種下、生根、發芽、開花、結果,才是對這部劇最好的回敬。
陸績精神的種子已種下,正在激起黨員幹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廣西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