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黨建就是拔窮根!靖邊伊當灣村農民嘗到了黨建的甜頭

2020-12-23 西部民聲

初夏時節,漫步在靖邊縣東坑鎮阡陌縱橫的伊當灣村,一座座大棚一字排開,一條條平坦整潔的水泥路通村到戶,一排排整齊的農家小院錯落有致;田間地頭,隨處可見忙碌的身影……一幅賞心悅目的鄉村圖景躍然而出。

眼下,蔬菜大棚內的芹菜進入了收穫的季節,村民周俊愛將捆好的芹菜碼放整齊,因為早上市20天左右,它們將以一斤0.9元的好價錢由合作社統一銷往延安,一個棚產量預計可以達到1.2萬斤,收入可觀。伊當灣村素有「西北蔬菜第一村」之稱,去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3萬元。

「今年,伊當灣村提出了『三鏈』黨建模式,『六強』發展目標。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著力實現支部隊伍強、主導產業強、示範帶動強、技術優勢強、內生動力強、品牌效應強。」提起伊當灣村的前景規劃,東坑鎮黨委書記沈力介紹道。

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實現支部隊伍強、主導產業強

不斷完善組織體系建設,讓黨組織成為產業發展的橋頭堡。伊當灣村根據產業發展實際,積極創新黨組織設置方式,充分發揮黨的基層組織優勢,以特色產業為紐帶,依託農民合作社、蔬菜加工代辦點、育苗基地等載體,合理設置劃分黨組織,充分發揮黨組織在政策引導、組織協調、發動群眾等方面的優勢,引領助推主導產業發展。根據每名黨員的技術特長,按照每一種蔬菜成立1個臨時黨小組,每100個拱棚成立一個臨時黨小組的組織覆蓋模式,全村共成立臨時黨小組8個,年初各黨小組通過支部會議商定每種蔬菜的種植面積、區域等,黨小組成員日常負責種植技術的推廣、產銷信息推送等。2020年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到1.6萬畝,其中,胡蘿蔔0.7萬畝,高寒冷涼蔬菜0.4萬畝,設施蔬菜0.5萬畝,馬鈴薯1萬畝。全村形成六大示範區、十四大產業廊道的產業發展格局,目前共有設施拱棚5200餘座。

把黨員聚在產業鏈上,實現示範帶動強、技術優勢強

不斷強化黨員幹部培養,讓黨員成為產業發展的排頭兵。伊當灣村不斷深化「三培雙帶」工程,注重把黨員培養成致富能手、把致富能手培養成黨員、把黨員致富能手培養成村幹部,黨員帶領群眾共同致富,黨組織帶領致富帶頭人不斷進步,引導黨員和致富能手幹事想著黨員身份、致富想著社會責任。先後湧現出李雲如、殷海榮等一批致富帶頭人,不斷引領該村特色蔬菜種植規模,享有「西北蔬菜第一村」美譽。同時,伊當灣村黨支部十分注重帶頭人能力素質提升,先後組織黨員致富能手赴山東壽光、河北圍場、山西應縣等地,學習種養殖先進經驗90餘人次,全村評選出致富能手50餘名。注重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堅持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設立黨員示範崗35個,每年組織黨員、致富能手深入田間地頭在種植期、生長期、收穫期等關鍵節點進行技術指導。在產業發展中對有較大種植風險的品種,鼓勵黨員先種先試,成功收益後再指導群眾種植,做到黨員引正路、群眾走富路。

讓群眾富在產業鏈上,實現內生動力強、品牌效應強

不斷創新致富途徑,讓群眾成為產業發展的受益者。伊當灣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帶富引領作用,不斷探索創新致富途徑,按照「支部+合作組織+農戶+基地」和「支部+企業+基地」的發展模式,形成了智能化育苗+水肥一體化節水基地+設施果蔬季節性提前後+蔬菜脫水+農產品質量檢測+蔬菜銷售的全產業鏈。全村目前有節水灌溉面積近3萬畝,全部實現了機械化、水肥一體化種植;拱棚溫棚面積0.5萬畝,主要發展棚栽蔬菜和設施水果種植;全村有智能化育苗溫室2座,主要用於試驗示範科技推廣,為全村新品種試驗示範推廣起到了排頭兵的作用。全村現在建成蔬菜保鮮庫6處,各類合作社、蔬菜代辦點、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40餘家,其中建成全國示範社1家,通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橋梁紐帶作用將全村乃至全鎮的蔬菜銷往全國各地及遠銷東南亞國家。與此同時,伊當灣村注重扶智與扶志相結合,集體經濟擁有智能化育苗溫室1座,每年為所有建檔立卡戶免費提供2畝的種苗,2017年為每戶憑困戶免費建設2座拱棚,在今年新建的1000座拱棚中,年底收益每棚交回集體合作社200元,主要用於扶持憑困戶產業發展和集體經濟建設。從而激發貧困戶自力更生脫貧的積極性。近幾年來,伊當灣村通過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的共同努力,實現全村建檔立卡戶21戶高質量脫貧。通過「中國·靖邊」蔬菜節和農資交流會,不斷加強標準化建設體系、質量追溯體系、市場營銷體系的建設,將伊當灣蔬菜打造成西北蔬菜種植基地和陝西蔬菜輸出區,讓「阜美靖邊·伊當灣」蔬菜品牌逐步推向全國,走向世界。

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黨在農村全部工作和戰鬥力的基礎,是引領農村發展的「火車頭」。面對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新要求和「三農」發展的新情況,伊當灣村依託「三鏈六強」黨建模式,形成組織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逐步走出一條抓黨建促發展、促民生、促和諧之路,切實加快群眾致富奔小康步伐,打通基層黨建「最後一公裡」,提升了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讓農民群眾嘗到了黨建的甜頭,對發展更有盼頭。

來源:靖邊新聞

相關焦點

  • 靖邊縣伊當灣村:大棚經濟促發展
    靖邊縣東坑鎮伊當灣村圍繞黨建引領產業發展,按照「三鏈」黨建模式,形成黨組織帶動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致富的高質量發展格局,助推鄉村振興。走進伊當灣村,白牆灰瓦式的民居,寬闊筆直的道路,田野裡一座座大棚錯落有致。眼下,蔬菜大棚內的芹菜進入了收穫的季節,種植大戶高牛正和妻子在自家的拱棚裡勞作。
  • 靖邊高山冷涼蔬菜成農民致富「金蛋蛋」
    靖邊高山冷涼蔬菜成農民致富「金蛋蛋」 2020-12-14 12: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諸城市石橋子鎮做活「黨建+X」文章 跑出鄉村振興「加速度」
    「黨建+環境整治」利民本為改善環境衛生,提升村容村貌,營造良好的人居環境,石橋子鎮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由鎮、社區、村三級廣泛動員部署,制定農村環境整治考核辦法,獎優罰劣,形成了一級抓一級、層層抓鞏固的長效機制。
  • 唐西峽寨根:全域黨建例會 助力脫貧攻堅
    央廣網南陽12月8日消息(記者 彭華 通訊員 賈子博)12月3日上午,西峽縣寨根鄉召開全域黨建工作工作例會。政協副主席田中超、組織部副部長樊少華、縣委辦、水利局、縣藥辦領導、寨根鄉全體班子成員,8個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共計23人參會。會議由該鄉黨委副書記劉璐主持。
  • 紮根大山「拔窮根」——記省僑聯駐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工作隊...
    紮根大山「拔窮根」——記省僑聯駐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工作隊隊長劉志剛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李秉鈞 通訊員 唐志卓安仁縣金紫仙鎮赤灘村,是羅霄山片區貧困村,雖環境優美,有「小桂林」之稱,但因受交通等條件限制,村裡經濟落後,百姓生活困難。
  • 黨建「引路」 脫貧「加速」 ──靜海區以黨建為引領助力西部地區...
    黨建築起戰鬥堡壘 「脫貧攻堅到了關鍵時刻,咱們村要學習靜海的黨建模式,切實發揮起村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的先鋒作用,與貧困群眾一道共謀致富之道、共尋脫貧之方。」從靜海學習考察黨建工作返回後的首次村黨支部會議上,賈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楊明金作了一次深刻體會交流。
  • 安徽靈璧縣抓實基層黨建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把脫貧攻堅作為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重心,縣委定期召開推進會、調度會,每周召開扶貧工作領導小組例會,及時掌握動態,深入研究部署,有力推動全縣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鄉鎮黨委為核心,抓好貫徹落實。突出「書記抓、抓書記」,夯實基層黨組織書記工作責任,以農村黨建工作為第一要務,以精準脫貧為第一成效,一線抓好脫貧攻堅各項工作落實。
  • 伊旗 三抓並舉深耕機關黨建「責任田」
    原標題:伊旗 三抓並舉深耕機關黨建「責任田」   阿勒騰席熱訊今年以來,伊金霍洛旗深入開展「達標創優、五強雙爭」最強支部創建活動,將機關黨建
  • 東和鄉以「和美黨建」為引領,做深「黨建+」文章
    東和鄉以「和美黨建」為引領,做深「黨建+」文章 2017-09-20 18: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劉建明:高擎黨建旗幟 引領奮鬥徵程
    新形勢下,河南開封供電公司毫不動搖地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圍繞建設「具有中國特色國際領先的能源網際網路企業」戰略目標,持之以恆強「根」鑄「魂」,深化豐富「融合式」黨建內涵,提升價值創造能力,在打造國網戰略落地河南「樣板田」中奮勇爭先。提高政治站位 保持戰略定力  公司黨委始終把政治建設放在首位,旗幟鮮明講政治。
  • 抓黨建促聯建 助推「萬企聯萬村」行動——常熟市
    抓黨建促聯建 助推「萬企聯萬村」行動——常熟市 2020-11-25 12:49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創新黨建工作方式—— 完善協調機制 提升...
    有村民坐不住了,到村裡反映情況,認為村兩委不辦實事。「這件事一出,村民不配合了,甚至有損村委會的威望。」李國山說。村黨支部資源有限,如何帶領農民走出困境?一籌莫展時,轉機來了。赤峰市提出「一體推進黨建聯合體與產業化聯合體融合發展」的工作思路,為破解笤帚苗產業發展難題提供了方案。
  • 大山深深處 走穩脫貧路——廣西都安瑤族自治縣抓黨建促決戰決勝...
    近年來,該縣堅持把黨建資源轉化為脫貧資源、把黨建優勢轉化為攻堅優勢,截至今年1月,全縣82個村、13.23萬人脫貧出列,貧困發生率下降至3.36%。「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以來,都安縣委堅持書記抓、抓書記,層層壓實責任、層層傳導壓力,選優配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和幹部隊伍,把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全力帶動發展,目前已達到摘帽退出條件,抓黨建促脫貧成效有目共睹。」
  • 如何做好黨建工作
    做好基層黨建工作,這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只有把黨的基層組織建設的生機勃勃、堅強有力,才能在各種嚴峻形勢面前,經受起任何風浪的考驗,黨的執政地位才會固若磐石。那麼,怎樣才能做好基層黨建工作呢?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一是規範制度建設,嚴肅政治生活。
  • 做活「黨建+」文章,持續擦亮「小個專」黨建品牌
    12月1日,靈山縣召開全縣「小個專」黨建工作業務培訓會,採取以會代訓的方式對全縣小個專黨支部書記、小個專黨建指導站站長、小個專黨建指導員進行黨建業務培訓,並邀請市兩新組織黨工委專職副書記、市委黨建辦主任黃飛戈同志到場作題為《做新時代小個專黨建工作的有心人》的專題培訓。
  • 襄陽市東津新區以釘釘子精神抓實抓細黨建工作
    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通訊員 陳曉豔)11月15日,襄陽市東津新區召開全區黨建工作專題會議。會議由東津新區(經開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副主任蘇昊主持。會議現場。通訊員供圖會議傳達了2020年市委黨建辦黨建工作暗訪調研問題反饋清單,對照《襄陽市2020年度縣(市、區)、開發區黨建工作考核評分細則》,全面自查了全區2020年黨建工作考核項目完成情況,對問題整改以及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務進行安排部署。
  • 【黨建促脫貧(二)】西溪村:「黨建便利店」促脫貧
    鳳埔鄉成立西溪中心村大黨委,首創「農村黨建便利店」模式,打造凝聚黨員、服務群眾的基層黨建綜合平臺,探索出可借鑑的脫貧經驗。        西溪村地理區位較好,基礎配套相對完善,周邊6個村的人口近幾年大量湧入,目前常住人口達到2000人。「農村黨建便利店」位於村裡的一座面積約300平方米的舊糧倉,過往人流量大,地理位置十分醒目。
  • 黨建統領,建設青島美麗宜居新農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必須著力推進組織振興。青島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全面振興,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探索創新,堅持抓鎮促村、全域提升、融合發展,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構建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統領的工作體系,探索了一條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
  • 青島:黨建統領,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必須著力推進組織振興。青島以組織振興統領鄉村全面振興,主動擔當作為,積極探索創新,堅持抓鎮促村、全域提升、融合發展,優化農村基層黨組織體系,構建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統領的工作體系,探索了一條新時代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新路子。
  • 農發行華州區支行:打造黨建文化牆,營造濃厚黨建氛圍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通訊員 烏瑋嘉)為進一步將黨建工作向縱深層次推進,提升黨建文化內涵,農發行華州區支行將辦公樓樓道打造成「黨建文化牆」特色走廊。此舉為實現黨建的常態化、大眾化提供了一個新的平臺,營造了全員學習、全員了解、全員抓黨建的良好氛圍,使黨建工作展示出新的活力和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