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閱讀】層次越高的人,越遠離這四樣東西

2020-12-15 騰訊網

年少時,我們總認為,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就會過得越好。人到中年,才終於明白,有些東西擁有的越多,反而活得越來越累。

太多的利益羈絆,會拖垮整個人生。人生下半場,最需要的是 「減負」。

就如同《菜根譚》裡所說:「人生只為欲字所累,便如馬如牛,聽人羈絡……若果一念清明,則淡然無欲」。

前半身的擁有,做的是「加法」,是人生成長的必經過程;後半身的減負,做的是「減法」,是歷練人生後的必然成熟。

越是活的通透的人,越敢於丟掉羈絆,都是做「減法」的「狠人」。

事實上,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遠離這四樣東西!

01

習慣性的抱怨

知乎上有個問題:

為什麼看到好照片,人們會說:「真不錯,你用的是什麼相機?」而看到爛照片,則嘲笑拍攝者水平?

有個網友回答:許多人習慣,將自己的成功歸因於自身,失敗歸因於環境;將他人的成功歸因於環境,失敗歸因於其自身。

這反映出的,是人的某種抱怨心理,是對自己失敗的一種「甩鍋」。

比如:

課堂上不聽課,考試時靠照抄,看別人拿到獎學金,就抱怨自己沒運氣;

工作時渾水摸魚,看同事升職加薪,就說人家討好老闆、為人不實在;

看到身邊人生活幸福,就埋怨父母沒有給好的家庭環境……

抱怨是人性的一種弱點,會掩蓋自身的不足,最終有害無益。

孔子在《論語.憲問》中說:「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

這教給我們,遭遇挫折時,不埋怨天,也不責怪他人,只要專心學習就行了。」

生活就是這樣,你越善於努力,就越容易受到意外饋贈。你越陷入負能量中,就越容易遇事不順。

古人常講「向內尋求於心,向外尋求於道。」意思是說,改變人生最好的途徑,就是遇事不抱怨,多想方法解決。

或許,當你努力想脫離負面情緒時,就會發現:

原來,沒有什麼坎過不去,只有抱怨在和自己過不去。

02

自我懶惰的藉口

懶惰,也是人性的一種弱點。

因為,大多數人都喜歡安逸舒適的生活。然而,這又很容易讓人,養成懶惰的性情,最後一懶百懶、積重難返。

而窮人與富人、精英與普通之間的分水嶺,也正是從這兩個字開始的。

曾國藩一生做人嚴謹、嚴於律己,始終認為「百種弊病,皆從懶生」。

他解釋道:「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敗」。

也就是說,一個人身上的所有缺點,都是因為懶惰導致的,一處懈怠則處處懈怠。

所以,曾國藩一生都在勤勉,與人性的弱點「戰鬥」,最終才取得不菲的成就。

他人生逆襲的秘訣,就是他近乎「自虐」的勤勉。

俗話說:富貴本無根,盡從勤中得。

那些懶惰無為的人,總是為自己找藉口:我這輩子受窮,死後就能升入天堂了。殊不知,依靠吃苦耐勞成功的人,在活著的時候,就已經在天堂裡。

所謂「天道酬勤」,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人生下半場,最容易得過且過。然而,人與人的差距,也容易在後半生拉開。

所以,中年以後的勤勉努力,決定著整個人生的幸福,所謂的「看人只看後半截」,正是這個道理。

比你優秀的人,都如此努力,還在為自己的懶惰找藉口?

03

超出理性的欲望

北野武曾經說過:

「人這種東西啊,不管外表修飾得多麼光鮮亮麗,剝掉一層皮後,就只剩下一堆欲望。」

可見,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滿身的欲望。

因為欲望滿身,所以「熬最晚的夜、蹦最野的迪、喝最貴的酒、住最豪華的房,只為不讓人生留下遺憾。」

殊不知,不想留下人生遺憾的,反而留下了生命的遺憾:

連吃30個糯米餅,將腸道完全堵死;

玩一夜手機遊戲,導致雙眼失明;

為買五六千塊的蘋果手機,到地下窩點賣腎;

網貸負債十幾萬,最終跳樓自殺;

……

網上有段扎心的話,讀來令人深思:

「未來社會90%的人,由於過度放縱慾望,可能會像蛆一樣地活著,他們沒有能力改變自己,約束自己,而是沉醉在短暫的快感中,直至喪失自己。」

人在追求瘋狂的瞬間,卻無法承擔縱慾的後果。終究會演變成貪念,讓自己迷失方向。

正如《道德經》所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意思是說:繽紛的色彩,使人眼花繚亂;嘈雜的音調,使人聽覺失靈;豐盛的食物,使人舌不知味;縱情狩獵,讓人心性放蕩發狂;稀有的物品,讓人行為不軌。

所以,就有了《菜根譚》的「花看半開,酒飲微醉。」

也就是說,欲望一定要節制,不要陷入貪念中。

其實,人生最理想的狀態,應該是前半生保持欲望,後半生控制欲望。

正如陳道明所說:「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04

虛情假義的朋友

人生上半場,我們總是認為,朋友多了路好走。推杯換盞之間,總希望在酒桌上,能交到更多的朋友。

然而,經歷了更多的世態炎涼,見識了更多的人間瑣事。進入人生下半場,這才明白,所謂的「酒肉朋友」,是經不起考驗、無法長久的。

一個懂你淚水的朋友,勝過一群懂你笑容的朋友。

北宋詩人範仲淹,因堅持改革,激怒了皇帝,被貶去穎州。

當他離開時,很多與他交情不錯的官員,因為擔心被連累,紛紛對他避而遠之。

然而,一個叫王質的官員,卻不以為然。

當時,他正在家裡養病,聽到消息後,拖著病體趕到範家,幫忙託運行李。最後還大搖大擺,將範仲淹送到城外。

與那些趨炎附勢的官員相比,王質就是「懂得範仲俺淚水」的朋友。

真正的朋友,不分遠近,只在真心。他可以為你擋風寒,為你分憂愁,為你解困難。

《抱樸子》有言:「志合者,不以山海為遠;道乖者,不以咫尺為近」

意思是說:志同道合的人,即使隔著千山萬水,也感覺不到遙遠。理念不合的人,即使近在眼前,也不覺得距離近。

真正的朋友,是你登高時的一把扶梯、受傷時的一劑良藥、過河時的一葉扁舟。

虛假的朋友,在你得意時稱兄道弟,在你落難時冷眼旁觀,甚至對你落井下石。

人生下半場,交朋友要做「減法」,虛情假意的朋友,要學會丟掉。

5

人生上半場,為了提升層次,我們背負得越來越多,實則,更多的是負重前行。人生下半場,當抵達了更高的層次,最需要的,就是刪繁就簡、輕裝上陣。

因為,人簡單才快樂,一繁雜就變老。

《易經》中說:「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變,是人類的最高智慧;簡,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生活不簡單,儘量簡單過。

作者介紹:「我是黃棣」!嚮往香醇雋永的幸福生活,堅信活著一定會遇到好事。一個愛錢愛寫作、邊跑邊成長的圓夢人

※ 本文系京博國學原創,作者我是黃棣

※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層次越高的人,越遠離這四樣東西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十點讀書,ID:duhaoshu】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年少時,我們總認為,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就會過得越好。人到中年,才終於明白,有些東西擁有的越多,反而活得越來越累。
  • 層次越高的人,越遠離這4樣東西
    年少時,我們總認為,擁有的東西越多,生活就會過得越好。 人到中年,才終於明白,有些東西越多,反而活得越累。 太多的利益羈絆,會拖垮整個人生,人生下半場,最需要的是 「減負」。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
    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但追求的往往很多,身心必然深受其擾。人生最難做到的,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找到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層次越高的人,愛好越簡單。他們集中精力做更有意義的事,而不是在無關緊要的事情上虛度時間。複雜的問題簡單處理同樣一件事情,每個人處理的方式都不盡相同,往往暴露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
  • 層次越高的人,做人越樸素
    那些成功的人,其實在芸芸眾生裡是不出彩的,甚至是說如果將他們丟在一群普通人裡,我們也很難找出他們。因為啊,越成功的人,層次就越高,而他們做人也越樸素。對於那些成功的人,普通人只看見他們的物質上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卻忽視了往往這些成功的人的精神世界。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五不為
    有人說:「人的層次高低,不在財富地位,而在格局和修養。」層次越高的人,視野越寬,心胸越廣,也越豁達。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五不為。有些事,你不試一試,這輩子都會後悔。02不解釋人活在世,難調眾人之口,不論你多善良,遇到不善的人,任憑你怎麼解釋,在他眼裡,都不是個好人。
  • 層次越高的人,越簡單!值得一看
    海明威說過:「在一個奢華浪費的年代,人類真正需要的東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人這一生,真正需要的東西很少,但追求的往往很多,身心必然深受其擾。人生最難做到的,是告別複雜,回歸簡單,找到內心真正渴求的東西。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戒掉多餘欲望,追求簡單的生活品質和精神世界。 01愛好簡單作家路遙生平只有兩個愛好,一個是抽菸,還有一個是喝咖啡。
  • 心理學:家裡越乾淨的人,生活層次往往越高
    有些人一生都喜歡生活在繁華的都市,而有的人想在退休以後回歸到寧靜的田園生活,把曾經的繁瑣變為簡單。後者可謂達到了一定層次的思想境界,心靈逐漸由喧囂走向平和。 在古代,很多大臣在老年以後都選擇告老還鄉,擺脫朝廷的硝煙,回到老家種種地,放放牛,享受田園生活。
  • 精神世界:女人精神層次越高,越不會在微信上炫耀這3個東西
    現在大部分人的時間都在微信上,不管有什麼東西都會在微信上表現出來。從微信上也可以看出一個人的精神層次,不同的人發微信也是不一樣的,這就是精神層面的問題。一個女人的微信就能暴露這個人的很多東西。比如有一些女人特別喜歡炫耀等等。其實,一個女人的精神層次越高,越不會在微信上炫耀這3個東西。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在乎」這三種事!
    作者:妮夏情感 首發層級高的人,知道什麼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在這個世界人,我們每個人生而不同。無論是在乎的,還是不在乎的東西,無論是喜歡的,還是討厭的東西,乃至追求的東西都是不一樣的。就像餘秋雨在《行者無疆》中寫下了這麼一句話:流浪者的本性,不在乎腳下,只在乎遠方。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炫耀這4樣東西,看看你有嗎?
    什麼人容易驕傲自滿?——層次低的人。越是層次低的人,越容易產生傲慢心理,越喜歡在人前炫耀自己。層次越低的人,往往越喜歡炫耀下面這4樣東西,看看你有沒有? 一、見識 真正有學問的人,學得越多,看的書越多,就越能發現自身的不足,越能認識到世界的複雜和無常。
  • 這四樣「東西」,女人在朋友圈顯擺多了,意味著她層次低
    這四樣"東西",女人在朋友圈顯擺多了,意味著她層次低隨著時代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手機已經越來越普及了,如多好多人都愛發朋友圈,無非是曬美食,曬吃喝玩樂等,當然這也無可厚非。大多數人曬朋友圈,無非就是為了和親戚朋友一起分享彼此的喜怒哀樂,可有時候有些東西在朋友圈曬多了,會招致別人了的反感。生活中有些女人經常在朋友圈曬著一些很俗氣,沒品味的內容,往往這些東西曬多了,預示著這個女人層次低,遇到這樣的女人,儘量別去招惹。
  • 心靈雞湯:人到30歲年紀,必須扔掉四樣東西,必須擁有四樣東西!
    30歲是個風水嶺,不管男人還是女人,到了這個年紀,應該懂得了很多道理,也明白了很多人情世故,這算一個心靈雞湯也罷,毒雞湯也可,總之,小編感覺在30歲的時候必須丟掉四樣東西,同時也應該擁有四樣東西:一、人生這麼短暫,平常吃飯喝酒時,和你稱兄道弟,遇到困難時不見人影;陪你吃喝玩樂花天酒地
  • 心理學: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現實生活中,一個人的層次越高,你越覺得很難接觸,因為比起身處喧囂之中,他們好像更喜歡一個人的獨來獨往,總是給人一種難以靠近的感覺。我記得我高中時的一個同桌,當所有人都在課間聊天,當所有人都去食堂吃飯的路上,當所有人都為了早起而痛苦的時候,他卻總是一個人默默地去做,看上去很孤獨的一個人,在多年以後卻成為了我們欽佩的對象。當一個人可以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而選擇與孤獨和解的時候,那他的層次顯然不是一般人可以比擬的,甚至已經達到了難以想像的境界。
  •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炫耀這3樣東西
    層次越低的人,越喜歡炫耀這3樣東西 人生活在這個世上,最重要的就是有自知之明,如果連這點都沒有,那麼意味著將來很可能會成為別人的笑柄,遭到唾棄。為什麼呢?接下來我們就一起來看一個例子。一個50歲左右的中年男子,因為手機沒電,想要充電,於是就向旁邊的一位女乘客提出了換座的要求。
  • 一個男人的層次越高,就越不會「搭理」這四種女人,你是嗎?
    一個男人的層次越高,就越不會「搭理」這四種女人,你是嗎?畢竟一個長得漂亮,身材又好的女人總是能讓人看了心情愉悅。但是,這並不代表男人就真的喜歡這個女人。男人喜歡一個女人,還是會看內在的。一個女人長得再漂亮,但是一點內涵也沒有,男人相處久了肯定會覺得無聊,甚至不會付出自己的真心。一個層次高的男人,欣賞的往往是那種有內涵有才華的女人。這個女人可以不漂亮,但是自己需要有實力。
  • 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
    真正層次高的人,都會有像水一樣,有善於便利萬物的行為。層次越高的人,這幾個行為就越明顯。1層次越高的人,越喜歡獨處。曾國藩說,凡人為一事,以專而精,以紛而散。意思很顯而易見,要想做成且做好一件事,就必須專心致志,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投入進去,三心二意往往都是做不好的。
  • 層次越高的人,越不會把時間浪費在這三件事上
    一個人的層次,決定了他的思維方式。而一個人的思維方式,又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模式。層次越高的人,在為人處世,行為方式上,會勝過很多人。因為他們不會把時間浪費在沒有用的事情上面,而是會把時間放在對自己有價值的事情裡面。
  • 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克制
    法國作家雨果曾說:知道在適當的時候管住自己的人,就是聰明人。人因生活環境、社會閱歷、家庭背景的不同,每個人的層次必然不同,層次越高的人越懂得克制。誰都不是生來就一路開掛,懂得克制欲望的人,都懂得延遲滿足、先苦後甜,人生道路才會越走越寬暢。03克制情緒,收穫理想的人生蔡康永說:成為情緒的主人,才能真正做自己。
  • 哲思|境界越高,人越簡單
    人民論壇哲思,用灼熱的觀點啟迪思想,用溫暖的文字撫慰心靈。每晚九點三十分,帶你看清世界,認識自己,慢品人生滋味。1處世簡單不被無用的圈子束縛有個很著名的理論叫「圈子定律」:人的智力決定人擁有穩定社交圈子的人數是148人,四捨五入大約是150人。其實人一輩子活動的範圍很小,或許一生只有一個地方最舒服,只有一個人最懂你。
  • 思維層次越「高」的人,越孤獨
    所以越孤獨的人,往往都是越強大的人,因為他們可以不斷的進化,完善自己,而那些整天排斥孤獨,到處去找人合群的人,就已經把提升自己最好的時間,都給浪費了。孤獨有時候也是一種不被認可的表現,比如思維層次太過高,根本就沒人可以理解,這也是一種孤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