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期間,最有效降低感染風險的方法就是戴口罩和勤洗手,上篇文章中說完了口罩防護引起的皮膚問題,這次我想說說在我們防疫手段裡更為重要的一環——勤洗手,和大家分享一下勤洗手引起的常見問題及如何護理。
圖片來源:網絡
在講解洗手出現的問題前我還想多嘴插兩句話。
作為普通民眾,我一直認為洗手比戴口罩更為重要,除了飛沫傳播,接觸傳播才是我們需要重視的,手可以成為病毒傳播的載體,如果手衛生不做好,用髒手摸臉、揉眼、挖鼻孔、摳牙齒等也可能感染。
圖片來源:網絡
即使戴了口罩你不注意洗手,戴口罩後觸摸口罩外側然後再摸口罩內側或者觸碰自己皮膚或黏膜,那麼口罩戴了也白戴。所以勤洗手很有必要,除了飯前便後,出門前後,接觸了公共場所物品,取外賣取快遞迴來後,捂嘴打噴嚏咳嗽後等,在接觸了各種可能被汙染的物品後都要洗手或是使用皮膚消毒液消毒。
圖片來源:網絡
對於這次肺炎的防控,世衛組織和美國CDC推薦中都是把洗手放在第一位。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拼命屯口罩而是勤洗手!勤洗手!勤洗手!而且每次洗手至少保證徹底清洗20秒以上,用6步洗手法把手角角落落都洗到,這才是我們保護自己最重要的步驟。
圖片來源:網絡
那麼勤洗手後問題就來了,我們都知道臉不能洗得太勤,特別不能頻繁使用潔面產品,這樣會破壞屏障造成皮膚乾燥敏感等問題。同理我們手部皮膚也是如此,想想我們平時說的「主婦手」、「媽媽手」不就是因為長期做家務接觸各種洗滌產品後出現的嗎?
圖片來源:網絡
高頻率的洗手和使用消毒用品對我們手部皮膚一定是有傷害的。常見的問題主要有兩個:
一、手部皮膚乾燥粗糙、皸裂
頻繁洗手後手部乾燥脫皮、皸裂該怎麼辦?
1.洗手後用乾淨的毛巾或一次性紙巾擦乾手上的水分,減少水分蒸發時帶走皮膚自身水分。
圖片來源:網絡
l使用免洗洗手液消毒手後要馬上擦乾嗎?
如果使用免洗的消毒劑就不能立即擦乾。因為消毒劑滅活病毒需要一定的濃度和時間。不同消毒劑所需時間不同,通常為1-5分鐘。因此我們再使用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時必須雙手均勻噴溼,然後讓它自然晾乾,這樣才能保證消毒的效果。
這和我們用流動水洗手後護理的步驟不一樣的地方,特別提醒一下大家。
圖片來源:網絡
2.洗手擦乾或者免洗消毒液自然晾乾後應立即塗抹保溼劑。
l一般乾燥:用一些含有甘油,丙二醇或天然保溼成分和油脂類、合成脂矽油等封閉成分的保溼劑。
推薦:凡士林,蛇油膏,綿羊油,都可以起到基本的保溼作用,甚至身體乳,唇膏都可以暫時替代,實在不行嬰兒的潤膚油,按摩油,孩兒面都是可以的。
圖片來源:網絡
l嚴重脫屑、皸裂:選擇一些含有修復成分比如尿素囊,葡聚糖,角鯊烷,神經醯胺,維生素E成分的保溼劑。
快速修複方法:中午和晚上睡覺前洗乾淨手後厚塗這些保溼劑,然後立即戴上一副手套進行封包治療,一天兩次,可以快速緩解乾燥皸裂的症狀。
圖片來源:網絡
3.重要的是要經常塗,最好每次洗完手後或消毒劑晾乾後都立即塗。
再偷偷告訴你一個好物,有些小夥伴的手指緣、腳後跟一到天冷就會裂口,疼痛難忍,又很難好。可以去藥店買一個叫曲安奈德新黴素貼膏的藥(長得像以往使用的風溼膏一樣一貼一貼的),在晚上洗完澡擦乾水,皮膚軟化後將這個貼膏減成我們裂口大小的形狀,貼上去,很深的裂口很快就能好。
圖片來源:網絡
二、皮膚對洗滌用品或者消毒用品過敏
有些人對洗滌用品或消毒用品過敏,發生類似於面部接觸性皮炎的過敏反應,常見於一些特殊體質人員。臨床表現與面部接觸性皮炎類似,局部接觸消毒產品部位出現紅、腫、瘙癢等症狀,嚴重者可以出現丘疹,水皰甚至糜爛破潰。
圖片來源:網絡
皮膚對消毒用品過敏該怎麼辦?
1)停止使用可疑消毒劑或洗滌劑,更換為其他不過敏的產品。
2)若皮疹較輕,可在停用3-5天後自行緩解,無需特殊處理(或者可以用一些成分簡單安全的保溼劑促進修復)。
3)若皮疹明顯,瘙癢可局部外用中效糖皮質激素如糠酸莫米松、滷米松等。瘙癢劇烈影響正常生活或睡眠可考慮口服二代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依巴斯汀等。
4)如局部出現繼發感染還可配合使用抗生素如莫匹羅星,夫西地酸等。
圖片來源:網絡
上一篇的口罩和今天的洗手是我們現階段特殊情況下比較高發的問題,我也詳細地為大家分享了一些方法,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下一篇我將分享當前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下我們全身的的皮膚應該怎樣護理才最合理,我們不見不散哈。
參考資料:
1)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疫情防控階段皮膚科相關防護及診療規範。
2)皮膚病學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