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創/深圳商報記者 梁瑛 實習生 丁凡
11月19日至11月29日,第11屆深圳灣藝穗節如約而至,由楊麗萍御用男主角朱鳳偉帶來的舞劇《一場》,11月19日晚在南山文體中心大劇院登場,為接下來持續11天的「藝穗」拉開帷幕。
據了解,2020年深圳灣藝穗節由中共深圳市南山區委宣傳部、深圳市南山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灣藝穗節組委會主辦,深圳市前沿藝穗藝術中心、深圳市英途聯盟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本次活動以「藝穗一起玩Arts Matter, Fringe Together」為主題口號,邀請43組藝術家及團隊參與,圍繞跨界合作、培養新銳、委約新作、在地參與這四大範疇展開,分為藝穗大戲、藝穗在場、藝穗在野、藝穗在古城、藝穗町、藝穗在線六大板塊,帶給市民11天不重樣的藝術新體驗。
自2010年發起至今,「人人藝術,處處舞臺」一直是藝穗節堅守的信念, 11月19日起,在深圳南山區的天台、公園、街道、巴士、書吧等場所都會將看到藝穗的演出,日常的生活環境變成表演的場域。作為世界藝穗大家庭成員之一,深圳灣藝穗節已經成為一個持續釋放藝術活力與創意能量的國際文化藝術平臺,它不僅是國內外藝術家交流的節慶,更讓深圳市民了解並熱愛上「處處舞臺」的演出方式,將藝術一點一滴滲透進深圳這座城市的文化肌理。
楊麗萍御用男主角朱鳳偉帶來開幕大戲
深圳灣藝穗節自誕生之日起便是高規格、國際範。10年來,藝穗節邀請了來自國內外的藝術家7400多人,為深圳市民奉上「無距離、高水準」的表演活動場次超過850場,總計參與觀眾超過2560000人次。
本屆深圳灣藝穗節的幾部委約新作呈現出獨特的氣質。尤其在被疫情陰雲籠罩的2020年,這些作品將人們從封閉的房間召喚到戶外,通過藝術連接在一起,共同體會藝術的安撫魔力。
為此,組委會特別邀請日本樂隊Evening Cinema為2020深圳灣藝穗節創作官方主題曲《午夜魔法Night Magic》。正如其歌詞表達「beat as one」,以藝術活動存蓄力量,傳遞信息。此外,日本藝術家Lulu受主題曲啟發也創作了一系列的藝術作品,她將樂隊成員化身成為不同的精靈形象,彼此分享音樂帶來的奇妙幻境。
藝穗節給許多新銳藝術家提供走向大眾視野的舞臺,今年開幕大戲迎來楊麗萍舞劇御用男主角朱鳳偉。朱鳳偉是《春之祭》裡的「祭司」、《平潭映像》裡的「王子」……楊麗萍評價「他是一個熱愛舞蹈的生命」,他還是湖南衛視《舞蹈風暴》八強選手之一。11月19日晚八點南山文體中心大劇院,朱鳳偉攜導演處女座《一場》,為觀眾奉上一部可以喚起「破碎的心動」,並帶來「美好的悲傷」的舞劇作品。
「藝穗大戲」版塊還將迎來諸多知名藝術家,11月20日晚南山文體中心小劇院,磊落樂隊帶來《幸福之地》音樂會。此後,音謀詭計《Big Band 搖擺之夜》、吾悅兒童戲劇《森林裡的古怪舞》、胖鳥劇團《狐說》、李勁松 & 曹斐《劇院》也將陸續登上「藝穗大戲」的舞臺。
突破表演場域,藝術無所無在
深圳灣藝穗節不只是演出,還跨界多種藝術形式,在 「藝穗在場」版塊,藝術表演自然發生在各個特殊領域:德高巴士及庫布裡克書店、南山文化館以及藝術家自宅,以工作坊、分享會等方式,打破觀眾對表演場域的固定想像,並帶來新穎有趣的五感體驗,把藝術變成生活日常的一部分。其中,委約新作《貼地飛行的動物和他們的巡禮》,即是生白劇場走出常規劇院,在雙層巴士上為觀眾帶來體驗獨特的環境戲劇。
藝術不僅在劇場、在舞臺,還可以更自由的出現在身邊。2020深圳灣藝穗節 X 深圳公園文化季——藝穗在野,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共同創作,將草地音樂會、運動體操、音樂冥想、互動藝術裝置等多元化的藝術形式與自然相結合。
此外,來自深圳、廣州、中山、香港、澳門等多地青年藝術家們將通過樂隊演出、街頭表演、說唱等各種形式為深圳觀眾帶來多元的藝術表演,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文化發展的交流。
跟著藝穗節「日遊」與「夜玩「南頭古城
當藝穗節發生在1700年歷史的南頭古城,會是怎樣的景象?南頭古城首次作為藝穗節分會場, 11月27-29日,為期三日的藝穗節南頭古城會場狂歡,將分為「日遊」與「夜玩「兩條路線,大家可以在街頭巷尾觀看數十場演出,填滿「打工人」的周末。作為一種在地參與,深圳灣藝穗節創造出一種多元藝術在古城中交響的奇景。
曾登上央視春晚舞臺的哥倫比亞音樂家Shirley和樂隊成員的《爵士之夜》;迪杜管演奏家、民族樂器融合音樂人、電音樂製作人Luka帶來《迪吉杜管之音》;浪風劇社以70年代西方流行樂團為靈感,穿上閃亮的復古衣服,手拿牧童笛、三角鈴等樂器,伴隨著動感的音樂,打造幽默逗趣、歌載歌舞的流動樂隊,帶來一曲《斑斕斕樂隊》;三位設計師成立的「厲害集團」,將給社畜們表演一場《上班族の加班派對》;有雞農場的戲劇《棒子老虎雞》探討人類文明下的食物鏈;素演自由舞臺的肢體舞蹈《七又四分之一》剖析都市人內心;行為藝術家比爾·愛奇森與搭檔約翰娜·湯普森探討和思考性別平等、年輕觀念、自我審視等社會議題;硬核喜劇的脫口秀《飽和打擊 & 演後談》匯聚日式短劇、漫才和誤會劇的綜合演出,讓人在周末捧腹大笑。
國際藝術家在線演出
2020年讓我們擁有了額外的時間去發現、去紀錄、去思考我們習以為常的一切。人們對連接的渴望 ,一直都在,只是平常被埋藏在虛妄的網絡之下,而傳遞這份渴望是表演藝術的核心。,在「藝穗在線」版塊,我們依然能看到許多國外老朋友的表演。
曾連續參與深圳灣藝穗節9年的世界活雕塑藝術家約翰先生,他將以在線演出的方式,將藝穗節的點滴回憶穿插著柏林生活的日與夜;曼陀羅馬戲團在南太平洋海灘上演一場充滿驚喜和新鮮感的雜技;因疫情滯留在杜塞道夫的表情銀行樂隊成員思雨和通通,也將在線上帶大家漫步德國山林,分享生活與創作。
公益演出打造溫情藝穗節
為了讓藝術觸及不同的人群,抵達更遠的地方,實現「人人藝術」的精神。自2012年起,深圳灣藝穗節與壹基金、深圳市學習困難關愛協會、深圳市民愛特兒福利院、南山區龍苑學校、特兒康復訓練中心等機構與組織進行合作和聯動。今年,為支持深圳兒童友好計劃,組委會聯合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開展特別板塊,邀請日本藝術家Lulu作為本屆藝穗節公益大使,亦邀約藝術團隊吾悅兒童戲劇,增設公益專場,為100組弱勢群體家庭提供走入劇場的機會,享受藝術所帶來的啟發與快樂。
此次將在藝穗節上演的《森林裡的古怪舞》是以今年的特殊時期為背景,以兒童劇(偶劇+光影劇元素)為載體,引發孩子和青少年思考的空間,在疫情期間孩子怎樣在保護自己同時履行社會責任?本劇以隱喻的方式和有趣的劇場模式,一方面避免觀眾不想再談起那個「灰色的時候」,一方面作品也更具藝術感。
藝穗不僅是演出,更應該是一種生活方式,作為第11屆深圳灣藝穗節的特別創意,位於南頭古城主街道的「藝穗町」首次與市民見面,致力於讓每位觀眾沉浸式體驗的生活美學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