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出版社
《故宮日曆》可以說是近年日曆之風得以復興的關鍵性產品,自2010年,以1937年版《故宮日曆》為藍本「復刻重生」之後,「爆款」日曆因不斷積累的人氣和始終保持的品質成為了日曆產品中的「經典款」。
2017年是丁酉年,生肖雞。新一年的《故宮日曆》照例以當年生肖為主題,用「金雞獻瑞」、「百鳥朝鳳」、「珍禽翠羽」等吉言提挈每個月,選取了大量故宮博物院所藏禽鳥題材的精美文物藏品圖片。
《唐詩之美日曆》中華書局
《唐詩之美日曆》(2017)顧名思義是以唐詩為主題,根據季節時序的變化選取相關詩作,並選配涵義相近的中國歷代繪畫。尤其突出二十四節氣與一些傳統節日,以期展現古代日常生活的節律。
入選的詩作,每一篇都酌加評註,以助理解。
《牡丹亭日曆》中華書局
今年是湯顯祖逝世四百周年,《2017牡丹亭日曆》以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為主題,周一到周五是青春版《牡丹亭》專職攝影師許培鴻所攝的演出劇照,配以介紹劇情的文字、原著賓白和唱詞,其中還穿插有導演、演員和攝影師的手記。周六、周日兩天則是編排跟《牡丹亭》有關的崑曲知識,內容涉及崑曲的發展史、行當、服裝、化妝、樂器、道具等。
《紅樓夢日曆》(2017年植物版)
中華書局
《紅樓夢日曆》已出過2015年「曹雪芹誕辰300周年紀念珍藏版」和2016年「詩詞版」兩集,2017版的主題是《紅樓》植物,收錄有《紅樓夢》中出現的花草植物二百餘種,引入書中出處並加以註解,配以精美古畫。
2017年恰逢北京植物園建園60周年,作為曹雪芹著書所在地,現栽植《紅樓》植物140餘種,建成了「紅樓植物專類園」。日曆的編寫,大致以植物生長時令為主線,春天花卉,夏天草木,秋天果實,冬天松竹等。北京市植物園的專家以一百二十回庚辰本為底本,檢索出有關植物條目1300餘條,近240種植物,涵蓋98 個科,196 個屬,為《紅樓夢日曆》的編寫提供了背景知識。
《古都之美日曆》中華書局
《古都之美日曆:北京的巷陌民風》以北京風物為主題,由「北平舊影」「帝京城坊」「四時玩樂」「古蹟形勝」「巷陌民風」「九門味道」「胡同鄉音」等部分組成,以畫家黃有維先生的水彩詮釋北京所獨有的宮殿、園林、四合院,以及飲食、服飾等,散發著濃濃的「京味兒」。
《嘉德日曆》中華書局
《嘉德日曆2017》由國內最大的文物藝術品拍賣公司嘉德公司編寫,以嘉德拍賣公司20多年的拍品精華為內容,不僅有精美的拍品圖片,還配以拍品的市場信息和賞析說明,主要針對的是收藏界和文物藝術愛好者。
《生肖日曆》(2017錦雞吉祥)商務印書館
《生肖日曆》(2017錦雞吉祥)收集了365張西方博物學家的精美手繪,其中包括各種珍稀的家雞品種,也包括在分類上與家雞同屬鳥綱雞形目的野生「雞」,如羽色華麗的波蘭雞、孔雀、紅腹錦雞等。而圖注文字則主要採自19世紀博物學大師如約翰•古爾德、喬治•弗格森等人的著作,一日一讀,類似博物小百科,以西方博物學旨趣,解讀傳統生肖文化,倒也並無違和。獨特的書口彩繪是裝幀上的最大亮點。
《單向歷》單向空間(OWSPACE)
大師名言加每日宜忌,《單向歷》(2017)延續了2016版的極簡風格,比較特別的是,2017版的三分之一內容,是來自 OWSPACE 在「單向街書店」公眾號的讀者徵集。
2017 年的《單向歷》,包含讀者貢獻的句子和單向空間團隊挑選的句子,同時,它在《單向歷》(2016)的基礎上,在包裝、內頁設計和工藝上都做了新的調整——比如,使用了讓內頁更加容易撕下的德國工藝裁切線、開發了可以收納過往單向歷頁面的包裝盒等。
還值得一提的是,單向歷 App的上線,使得紙質日曆的使用更有互動性,在《單向歷》特定頁面掃描,就可以在 App 當中觀看單向空間邀請的十二位作家、詩人、音樂人,朗讀和闡釋當日單向歷推薦的精彩詞句或講述句子來源的經典書籍。
《物種日曆》果殼網
這是一款自推出就廣受博物迷和科普迷追捧的爆款日曆,《物種日曆》(2017)依然保持了每周一幅手繪插畫(53幅插畫)、每天一篇走心科普(365篇) 的基本架構,只不過在原來的黃、黑、紅、紫經典四色的基礎上,新增了馬卡龍四色。
《親愛的日曆》楚塵文化
這是一本以情詩為主題的日曆。每一頁都有一首經典情詩,配以一則發生在「歷史上的今天」的作家情事。
這365首情詩來自薩福、塔索、歌德、雨果、泰戈爾、裡爾克、博爾赫斯、卡瓦菲斯、勃洛克、米沃什、阿米亥、艾呂雅、阿波裡奈爾、R.S.託馬斯、索德格朗、狄蘭•託馬斯、曼德爾施塔姆、北島、韓東、李元勝等中外詩人。
從裡到外的粉色系設計,少女心滿滿地呼應了封面上那句「我想和你虛度時光」。
《箋譜日曆》河南文藝出版社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紙之精緻華美、尺幅較小者,叫「箋」。《箋譜日曆》是以中國傳統箋紙為主題的日曆。
日曆從《蘿軒變古箋譜》《十竹齋箋譜》《百花詩箋譜》《北平箋譜》《花箋掇英》《說箋》等箋譜的1300多種不同時期的箋紙中精選了378種箋紙,並以簡要文字介紹了箋譜的版本信息以及藝術特色等,展示了明、清、民國時期箋紙藝術的面貌。
《西洋鏡日曆》中國書籍出版社
從18世紀開始,西方繪製和拍攝了大量關於中國的圖像和照片,《西洋鏡日曆》(2017)從這些曾經刊載於國外雜誌上的圖片中精選了365幅,除了日期、農曆、星期、節氣、節日等要素,這本日曆還以「歷史上的今天」為主線,每月穿插一個主題展示。
《鏟屎官手帳》北京日報出版社(北京漫世代文化)
顯而易見,這本《鏟屎官手帳2017》是一本專門針對養貓的鏟屎官和愛貓人群的貓咪主題日曆,其中收錄了260餘張拍攝貓咪的攝影作品和100餘張國內外美術館、藝術畫廊和博物館收藏的貓咪藝術畫作。
作為手帳,其每日記錄區可記錄鏟屎官與貓主子相愛相殺的日常;一周貓咪陪伴記錄,可統計本周抱抱、親親、撓撓等次數;備忘錄區,方便鏟屎官用文字或照片形式,記錄下喵星人最令人心動的瞬間;list區,方便鏟屎官總結本周事務,列出下周待辦事宜。
幾米《微笑的魚》之《光陰》海豚出版社
2017《光陰》檯曆本是以幾米繪本作品《微笑的魚》為藍本設計的,每月為一副幾米經典插畫,除周曆和記事功能,還特設留言板,標註「會議中」「外出公幹」「休假中」等狀態。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