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立方體,新代智能建築 / 3XN

2022-01-08 建日築聞


© Adam Mørk

這座仿若一個雕塑般的標誌性建築以先進的智能辦公技術為特色,坐落在柏林市中心歷史悠久的重要地標華盛頓廣場上。作為柏林新興的公共空間之一,這個場地為這座新地標提供了理想的環境,展示了可持續性,設計,數位化和舒適性方面的最新進展。

© Adam Mørk© Adam Mørk

『柏林立方體』是歐洲城項目的總體規劃的一個組成部分,這是一個圍繞柏林主要火車站的新興城區。3xn建築設計事務所的創始人兼創意總監kim Herforth Nielsen表示:「我們很榮幸能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場地中分享我們的設計理念。」 Kim還提到:「通過這個建築,我們為商業建築提供了一條新的建築道路與模式。

© Adam Mørk

這樣的辦公樓看起來就像一件藝術品,這個概念對柏林這樣的城市而言是很重要的。這個建築項目也提供了人們與城市互動的新時刻。我們已經可以看到過往的行人被這個建築所吸引;人們喜歡看到自己在玻璃裡的映像。同時,柏林立方體建築項目展示出了德國最先進的建築。通過將前沿設計與用戶舒適度相結合,我們希望證明,健康、高效的工作場所也可以是可持續的。」

© Adam Mørk

3xn負責項目的合作夥伴torben Østergaard表示:「當我們開始設計過程中,我們追求的是創建一棟能夠為廣場的活躍度做出貢獻的建築。我們想在提供一流辦公空間的同時吸引來往的過路人員。我們還希望該項目為柏林天際線提供新的價值,同時探索建築與周圍環境互動的新方式。考慮到該項目場地的條件,我們提出了一個雕塑式的設計方法,該方法應反映場地的規模並尊重了其作為重要公共空間的特徵。

這樣形成出的設計提供了在各個高度上的室外露臺,這些露臺整合在外牆的立面上。可以反射玻璃強調出了立面的三角形浮雕,這樣的設計向街道上的觀眾以意想不到的形式發出了一個邀請:以幾乎是萬花筒般的方式來體驗他們的城市。最後,這個建築的外形呈現出了一個有趣的悖論:它是一個極其複雜的雕塑,偽裝成一個呈現出高度流線型的循環。」

© Adam Mørk

『柏林立方體』提供了多達10層的靈活的可供多租戶使用的辦公空間;還有位於底層的食品市場和辦公大廳;地下停車場和機房;屋頂露臺;以及可選用的會議區域。建築佔地19500平方米,是一個高度靈活,且模塊化的地上空間。

© Adam Mørk

商業租戶將享受到落地窗所提供的對柏林地標的遠眺機會,這其中包括了大蒂爾加滕公園,德國總理府與德國國會大廈;豐富的自然日光;開窗就能享受到的自然通風;在外部的遮陽擋板;以及所有樓層都有的戶外露臺。在外面,柏林立方體為行人在這個高度密集的城市中的場地及其周圍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活動機會—由廣場和建築周圍的聚集空間創造。

© Adam Mørk

『柏林立方體』亦是一個社會體驗的催化劑,不論是建築內部還是外部。因此,該設計旨在為這個城市中的顯著位置提供更多活力,並與該場地內的繁忙廣場進行對話。所有四個立面都支持建築中的使用者和周圍環境之間進行互動,並有意的在室內外空間之間創建了一個微妙的邊界。

該建築也重新詮釋了立方體的概念,這是由於使用的外牆玻璃反射了相鄰的自然和天際線。雖然定義整體結構的幾何形狀的立方體在各個方向上的測量均為42.5米,3xn事務所都有意的進行了幾何變換,這樣就形成了一個三角形的有著表面浮雕的稜柱形圖案。

© Adam Mørk

部分的立面被向內推,以便在所有樓層上為室外露臺留出位置。屋頂被設想為該建築的「第五個立面」,體現了立方體的概念。一個巨大的屋頂露臺作為建築內租戶的公共空間,可以作為一個向遠方眺望的平臺或是活動空間。周邊的柏林的地標性建築被反射在了立面的各個角度都得到了,使得這個地標性建築能夠在白天和晚上為周圍的環境提供動態的新光線。

© Adam Mørk

在內部,『柏林立方體』的設計圍繞著迎合未來對靈活的辦公室布局,可以適應變化的結構需求。樓層圍繞著一個建築內核來進行布置,可以分為獨立單元的混合,也可以通過內部的中庭連接。3xn設計室的設計通過靈活多變的工作場所來鼓勵人們的交流和社交活動。

© Adam Mørk

『柏林立方體』是新一代的智能建築,為智能數字用戶界面的集成設定了新的標準。用戶被邀請通過使用APP的方式與建築進行互動。這個程序可以推動可持續發展的行為,提高能源效率,同時減少不必要的運營成本和修正違規行為。通過這種方式,用戶可以通過前所未有的方式與工作空間進行交互。智能功能允許租戶自定義和控制諸如門禁、室內冷暖、維護、能源供應、房間和停車位預訂、電動汽車/自行車充電等功能。

© Adam Mørk

建築的操作信息被存儲在一個大型的「數字大腦」伺服器中,該伺服器連接著該建築的各個智能系統。能量的流動與消耗被監控並被充分使用,從而產生一個既能自我學習又高效的建築。通過這種方式,建築和它的使用者進入了一個相互作用的空間,在這裡雙方都在互相學習。建築學會了自我調整以滿足用戶的偏好,而用戶則可以根據自己的願望和需求來控制和調整建築的設置。

© Adam Mørk

與傳統智能建築不同,『柏林立方體』的全玻璃立面是高效節能的,因為它的可滲透的外表和思慮周全的設計,這包括在雙層立面的外表皮上開創性地使用太陽能塗料。再加上一系列在技術層面上的解決方案,例如從高溫與太陽光線中獲取能量,使得『柏林立方體』成為一個高效節能的全玻璃建築。在建築層面上,『柏林立方體』的全玻璃立面為柏林的城市景觀提供了一個十分引人注目的且戲劇性的註解,材料方面的技術性能則考慮到了能源性能和控制,這將允許該建築得到DNGB的金牌認證。

© Adam Mørk© Adam Mørk

場地平面圖

首層平面圖

平面圖

平面圖

平面圖

平面圖

平面圖

平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立面圖

剖面圖

剖面圖

建築師:3XN

地點:華盛頓廣場,柏林,德國

項目年份:2020

面積: 19500.0 平方米

管道建築師:Maedebach & Redeleit Architekten

結構工程師:Remmel + Sattler Ingenieurgesellschaft

牆體工程師::DS-Plan

牆體維護:TAW Weisse

數位化:CA Immo, Thing-it and Drees &Sommer

消防工程師:hhpberlin

機電規劃維護:DS-Plan

攝影師:Adam Mørk

編輯:韓爽,莫因同;譯者:王允哲

*本文由3XN投稿,標題及板式由編輯編排

轉載或任何形式的引用文字及圖片請聯繫3XN


相關焦點

  • 柏林電視塔——柏林最高的建築物,柏林市的代表性建築
    位於柏林中心亞歷山大廣場和共和國廣場之間的柏林電視塔(Fernsehturm),是柏林最高的建築物,無論在柏林的什麼地方,都可能看到它的身影。柏林電視塔1965年8月動工,1969年10月完成。塔高365米,在全國首屈一指,比巴黎的艾菲爾鐵塔還高出45米。
  • 裝配式建築迎來新發展窗口 中國建築領跑智能製造
    隨著國家政策導向更加有力、市場需求培育更加細化,公司的裝配式建築業務將服務更多客戶群體、項目類型和應用領域。中國建築展示智能建造成果12月23日,《證券日報》記者跟隨中國建築及投資者實地考察了位於廣東省惠州市的中國建築智能建造工廠、中建科工華南鋼結構公司,以及深圳市南山區檔案館項目。
  • 德國歷史名城,盤點柏林著名的地標建築,這10座你不能錯過
    柏林是德國的首都,也是德國最大的城市,同時是一個擁有厚重文化歷史的國際大都市。這裡有很多值得參觀和遊玩的地方,以下為你盤點了柏林值得一看的10個建築,當你到了柏林,一定要去打卡的地方。1、布蘭登堡門布蘭登堡門是德國最早的新古典主義建築之一,也是柏林唯一倖存的歷史城門。它既象徵著冷戰時期東德和西德的分裂,也象徵著德國的統一。2、夏洛騰堡宮美麗的夏洛騰堡宮是一座巴洛克式宮殿,曾是皇室的夏宮,如今也是柏林最大、最宏偉的宮殿。
  • TCL在2020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發布最新智能視聽處理器
    - TCL第二代AiPQ Engine釋放TCL QLED和Mini-LED技術的全部潛能,並進一步落實AIxIoT戰略,以更先進的顯示技術為用戶帶來創新價值柏林2020年9月7日 -- 全球電視機行業的領導者、世界知名消費電子公司 -- TCL電子(1070.HK) -- 攜第二代AiPQ Engine音畫引擎亮相
  • 柏林的衛城:柏林博物館島與古典文明
    新博物館的建造運用了當時德國最先進的建築技術。由於地質鬆軟,新博物館不得不採用樁基礎,向地下打入了2000多根6.9米—18.2米的木樁。為了打樁,德國人專門從美國進口了一臺五馬力的蒸汽機。這是柏林建築史上首次採用蒸汽機為建築工具。此後,為了運輸建材,人們特意修建了一條跨河的鐵路。建成後的新博物館,外表簡單無華,但內部裝飾非常震撼,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 扎哈、3XN、B+H等國際建築事務所,首度公開在深的建築方案
    《建築中國周刊》將每半月為您帶來世界建築最新快訊,敬請持續關注。我們不斷思考,新媒體時代中媒體的身份和屬性,決定從第200期開始,《建築中國周刊》以雙周刊的形式為您呈現世界建築最新快訊。同時,我們將推出建築專題特輯,在瞬息萬變的建築環境中注入媒體的觀察與思考。感謝您一直以來的關注和陪伴,讓我們共同攜手展望行業未來。
  • 打卡柏林地標式建築,每一個的背後都有一段歷史
    你可以沒聽說過漢堡,也不知道奧爾登堡的存在,但提及德國,最響噹噹也是最不能忘卻的城市,便是柏林。對柏林的行程原是計劃特定的一次,但正好在暑期的時候從布拉格旅遊回來,便從德勒斯登順勢衝向了柏林。有別於漢堡的工業化港口氣息和奧爾登堡的小巧玲瓏,柏林火車站在建築上更顯現代大氣,多層的運輸系統也凸顯了其政治經濟中心的地位,值得一提的是火車站內部的地標性建築——柏林熊。柏林有幾個特殊標誌很有意思,柏林熊的形象也許是隨著電影節深入人心的,站在門口揚起雙臂的柏林熊,渾身的野生動物,似乎講述著柏林對動物的無限熱愛。
  • Carhartt WIP 海淘分享@yiexn
    - @yiexn#質量、顏色、版型 我都給滿分 因為真的是很滿意很滿意厚實和墜手感我都比較喜歡yiexn:175cm 60kg 買的是29/32 碼數大一碼半 下期預告:# 教你把Carhartt WIP買出平民窟的價格@yiexn #
  • 智能代還這個行業前景怎麼樣?什麼是智能代還軟體?
    智能代還行業前景圖智能代還這個行業前景怎麼樣?2020年智能代還市場前景明朗,如果有興趣創業,考慮一下這個行業。3.研發能力公司必須有自己的研發團隊,研發出創新的功能,把客戶的理念結合在app上。合格的公司要有專門的研發團隊,會不定期根據市場要求研發出各種輔助新功能。
  • 「建築界」真正的智能建築!盤點全球六大智能建築代表作
    在現在建築設計上,設計師不在只追求外觀,更多的注重智能化。接下來就帶你欣賞下點全球六大智能建築代表作,讓你感受下只能建築的魅力。倫敦水晶大廈由西門子設計的倫敦水晶大廈是世界上最具可持續性的建築之一。這座被命名為"水晶大廈"的現代化建築將分別用作展館和會議中心。既向人們展示新時代的節能科技創新成果,又是全世界業內人士探討現代城市可持續發展新方向的理想場地。新落成的大廈集合了無數最新的節能科技。
  • 信用卡智能代還APP系統開發找哪家好?代還市場新藍海
    今年1月份工銀髮布的信用卡廣告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畢竟就是在疫情出現前期,可能是做這一行的所以比較敏感,第一時間就去瀏覽了一下今年的廣告,膜拜了一下廣告的創意和信用卡卡面的精美設計,工行別出心裁特發的一支生肖新傳視頻,演繹新時代生肖接力,新年大片一氣呵成,從頭燃到尾,給年輕人打了滿滿一罐雞血。
  • 美的冰箱柏林:智能保鮮不是炫技而要直擊用戶痛點
    美的冰箱推出的微晶系列智能冰箱為何選擇回歸保鮮功能呢?此次美的推出的微晶系列冰箱搭載的「微晶一周鮮」科技究竟有怎樣的特色?向來低調的美的冰箱又為何對外發布了「全球智能冰箱領導者」這一全新品牌定位?帶著這些問題,筆者在活動現場專訪到美的冰箱事業部總經理柏林。
  • 百變星君之神奇的立方體
    這是四個用硬紙板、薄片條形磁鐵(黏在紙板內側)、膠水製作的立方體。單個立方體變形1單個立方體變形3四個立方體變形33. 雷射筆發出的是雷射嗎?不是嗎?4. 火焰的本質是什麼?5. 關於薛丁格,你不知道的七件事6. 盤點那些著名的學術造假事件|315特輯7. 大齡碩博,你還能純粹地喜歡一個人嗎?8. 宇宙一直在膨脹,為啥你不會受其影響而變胖?9. 打死你也猜不到的14個數字規律問題10.
  • 柏林之行:這是一個承載了太多歷史負擔的城市
    柏林是德國十六個聯邦州之一,和漢堡、不萊梅同為德國僅有的三個的城市州。柏林現有居民約356萬人。約有1/4具移民背景,而許多出身移民家庭的第二代或是第三代不但積極融入主流社會,甚至加入政黨尋求政治生涯。移民社區逐漸在市政上有影響力。柏林市的外籍居民約有47萬人,佔人口比例13%。最大的移民社群是土耳其裔移民。
  • 「惠」綠建【No.2】|智能建造,裝配式建築的發展新路徑
    今年7月28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印發《關於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明確提出: 到2035年,我國智能建造與建築工業化協同發展取得顯著進展,企業創新能力大幅提升,產業整體優勢明顯增強,「中國建造」核心競爭力世界領先,建築工業化全面實現,邁入智能建造世界強國行列。
  • 柏林街頭與洪堡大學
    一經過十個小時的飛行,我們的海航HU489從北京首都機場到達柏林機場,住在柏林市區西南公王大街邊上的SI HOTEL。柏林位於德國東北部,四面被布蘭登堡州環繞,施普雷河和哈弗尓河流經該市。柏林菩提樹下大街兩旁,有最具普魯士典型的建築風格。
  • 柏林市的新遊蕩者——讀《麵包與玫瑰:柏林故事》
    ★承繼文匯傳統  秉持讀書品質  ★文匯讀書周報 ID: whdszb《文匯讀書周報》第1770號第七版「新閱讀
  • 江森自控收購Qolsys,進一步完善智能建築解決方案
    導讀 自2014年以來,Qolsys增強了江森自控全球創新平臺,提供下一代安全和智能建築解決方案。
  • ▲▲▲超立方體▲▲▲
    1024 Architecture是一家法國巴黎設計工作室他們的藝術裝置品Tesseract aka HyperCube(超立方體❐❐❐ 如同他們團隊的名稱一樣具體的建築構體以光影形塑的虛擬結構❐❐❐❐❐❐觀眾被邀請進入一座12米見方的大型立方體空間在其中感受65支電腦燈投射出聚焦光束連結著聲響交織轉換成各種3d陣列的光軌方塊裝置本身不再只有固定的外型面貌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球體構成及模式和立方體及結構
    球體構成方法有下列幾種:1.球體自身容重變化構成;2.相同球體多元構成;3.球體彈性變化構成;4.球體體積分割構成;5.球體肌理構成。猶如一面鏡子把周圍的風景,建築都反映其中,看起來這個球就十分有魔力,使人從單純地球產生更大的視覺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