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 畫 畢 業 秀
Hiiibrand(嗨!品牌)推出2020特別欄目「插畫畢業秀」,將專注於國內外知名藝術院校插畫(及繪本)專業的畢業展和活動,希望通過我們第一手的報導,讓畢業生的精彩作品被更多人看到,也希望能給大家帶來更多思想碰撞。
*按首篇推送時間排列
▸南京藝術學院:
畢業生聯訪▸中央美術學院:
2020繪本創作工作室(上)
2020繪本創作工作室(下)
師生聯訪
▸中國美術學院 畢業生聯訪▸西安美術學院▸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紐約時裝技術學院(FIT)浙江理工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美術學(商業插畫)專業 於2004年招收首屆研究生,2006招收首屆本科,是全國高校為數極少的率先開設插畫專業的院校之一,至今辦學已逾十五年。旨在培養學生具有系統專業理論知識和技能、創新設計思維、較強設計操作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並具有商業意識和國際視野,能夠從事插畫創意設計及相關技術管理和專業教育的應用型、複合型、創業型人才。
2 0 2 0
插 畫 畢 業 秀
01.
導師:何海
來自於我個人在大學生活階段的末尾對自身狀態的不滿意並且想改變現狀但卻遲遲沒有實際長久行動的窘境。並且藉此機會利用插畫的表達形式來展現我實實在在讓我討厭自己的糟糕習慣和缺點,以及在此基礎上做的一些試圖改變自己讓自身變得更好的嘗試。在回顧和總結自己的短暫人生後,我意識到我時間管理能力,自控力,自律性等等的缺乏都是讓我生活經常陷入周期性混亂和痛苦的原因。因此我將此次的設計選題命名為「反覆」,意在指反覆性的自我厭惡情緒,反覆性的努力和懈怠等等狀況。
02.
《Pa r a d i s e》
華詩揚
指導老師:毛宗種
我認為幸福和痛苦是相對的,我想表現出一些夢幻又美好的東西,它是由苦難襯託的。我描繪的是一個名叫「天堂」的新世界。就像蒸汽波懷念過去也譴責當下,在這個世界,天堂和地獄沒有分界線。這一切的確很糟糕,但是你可以積極地喪一下。
03.
《星球森林漫步指南》
林鈺涵
導師:李凡璠
我寄信給了月亮,卻不小心跌落進了它的家。關於森林,關於宇宙,關於童話和夢。帶著我的貓穿過墜滿星星的叢林,奔向夢幻的邊界;窺探花朵盛開時的璀璨,摘下星球青澀的果實;月亮掛滿林梢,它讓我乘著風為它撒下糖霜。樹林角落的花告訴我,沿著月亮河就可以看到森林的盡頭,那是水與天的交界。當我坐在不斷生長的碗豆藤或順著南瓜做的臺階向上奔跑,便可以在雲朵深處入眠。04.
《契約精靈圖鑑》
劉含笑
導師:何海
當有一天我發現可以看見一種未知生物,我稱其為「精靈」。就像是某種使命,又或是某種深藏我心裡的幻想,我無比的確信,世界上還存在著很多未被發現的精靈們。感謝我的親愛的記者朋友對我的幫助和信任,我從未想過在不久將來,會有一隻屬於我的契約精靈會陪伴在我身邊。
05.
神話認為,文明的發展分為黃金、白銀、青銅、黑鐵四個階段,盛極必衰。但在文明毀滅之後,又會有新的文明涅槃重生,重複這四個階段。文明生於土地,養於土地,「泥洹」意為「重生於土」,是佛教用語。希望在這份作品中體現文明萌芽、自我毀滅,又重生,不斷循環的過程。
06.
α是一個內心世界很豐富的男孩,有一隻圓圓寵物企鵝,生活在一個光怪陸離的世界。那個世界上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生物,各種生物的習性不同所以會產生各種摩擦。但是α想和所有生物處好關係,所以A隱藏了真實的自己,穿起了不知是太空衣還是深潛服的厚重衣服,他為了討好其他生物做了很多違心的事情,他成功用假象吸引了其他生物,但是他並不快樂,他覺得需要改變……
07.
《被遺忘的帝王》
邵李斌
導師:唐泓
三皇五帝是華夏文明的起源,是五千年前這一片偉大國度上所有華夏先祖共同的信仰,亦我們民族文化中具有重要精神地位的人物形象,在5000年後的今天。與他們有關的紋身圖稿,卻消失在了紋身文化當中。我相信中國的神話體系它所蘊含的深度和寓意、它所擁有的文明的力量完全可以為其發展出一套屬於中國神話的圖稿。總有一天,承載中國文化的新傳統紋身會存在它的必要價值。
08.
《百物繪》
韋凱顏
導師:趙君
網絡是潮流文化的最重要載體,日本妖怪文化作為日本最重要的傳統文化,對於文化創作的靈感來源有重要的意義,日本妖怪文化起源於中國起源於「萬物皆有靈」的傳統觀念。雖然與中國的傳統妖怪文化同源,但是日本的妖怪文化在有了不一樣的見解——對一切不可知現象,事物的統稱。在社會的精神世界的快速發展下,我們的文化創造的靈感也更加需要外來文化和本土文化的結合。希望通過這次的插畫設計,百物志這個日本傳統志怪小說為切入點,以日本妖怪作為主線串聯整個插畫系列,以更流行的CG技法去呈現日本的妖怪文化,尋找日本和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共通點,宣傳日本妖怪文化的同時融入中式的元素,提高雙方的文化共鳴。
09.
這組系列插畫描繪的是在大環境下即處於社交環境裡,所需獨處的人的舉動與需求。為了讓作品更生動形象,我手機拍攝了那些在活動中基本處於安靜狀態的人們的行為,可以說的非常普遍,大多數人應該都有見到過或者切身體會過的場景。10.
挪用20世紀初「德國人August Engelhardt 和他的追隨者們迷信椰子是聖果,且每天只吃椰子,最後死於營養不良」的真實歷史新聞,隱喻當下盲從這一社會現象(如食物盲從等),以荒誕的形式,將其中所透露出的盲目性放大,以大小尺寸不同、媒介多樣的紙上插畫為主,小型裝置為輔助,希望藉此引發人們的關注與思考。
本次畢業設計嘗試將當代藝術理念融入其中,特別是布展環節,但最終因為疫情的影響未能最終呈現。
11.
© 本文圖文資料來自
浙江理工大學美術系
Hiiibrand維權行動抄襲君,是時候該算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