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藝非凡 (名利場藝術旗下帳號)
自帶熱搜屬性的鄭爽,因為一番話語,又引發了爭議。
在談及最近種種風波,鄭爽首度在《奇妙小森林》中給出回應:因為小時候懂事太早,喪失了很多快樂,所以如今希望給自己一個任性的過程,彌補自己的缺失。
採訪視頻一出,引發網友熱議:
「她根本沒有成熟過吧?」
誠然,被剝奪童年的純真,太早成熟的小孩著實讓人心疼,但從孩提到成人,人們逐漸被賦予了不同的社會角色,肩膀上也多了幾重責任和人際連接,成年人不合時宜的任性行為,牽一髮而動全身,不僅會傷害到自己,更是會殃及身邊無辜。
之前有一位在家政行業辛苦打拼20多年的中年女子,眼看再過幾個月就能在上海落戶,就因為坐公交車過站,與司機發生爭執情緒驟然失控,任性拉扯公交車方向盤,導致車輛發生碰撞,女子因此被取消入戶資格,還獲刑三年六個月。
成年人的生活都帶著幾分自重,所有的情緒都帶著靜音屬性,很抱歉,你真的沒有任性的權利。
01
有句話說得好「任性可以,但你要準備好承擔後果,不是所有任性的後果,你都付的起。付不起帳的任性,不是任性,叫作死。」
不分場合的任性不是真性情,只是枉顧身邊人缺乏同理心、缺乏社會責任感的表現,如今一些明星,仗著粉絲濾鏡任性幾回,但別忘了公眾的包容度始終有限,尤其在面對公眾人物上,能送你上神壇亦能將你反噬。
超女出身的曾軼可,在出道後沉寂了大約10年,終於因一檔唱作類綜藝節目再度翻紅,但她沒有珍惜命運的饋贈,因為任性栽了跟頭。
不配合安檢人員工作,甚至出言不遜,兩次近距離對民警拍照,幹擾執法,事後還利用公眾人物的身份,在社交平臺上顛倒黑白,煽動輿論,抹黑安檢人員,很快便受到點名批評,不得不灰溜溜地出來道歉,再一次淡出人們的視線。
尼採在《善惡的彼岸》中說過:「如果情緒總是處於失控狀態,就會被感情牽著鼻子走,喪失自由。」
作為一個成年人,不被任性的情緒綁架,才能更好地野蠻生長,否則當被人貼上「任性」的標籤後,生活只剩一地雞毛。
02
想起前段時間,憑著一段「人間清醒」發言又一次出圈的楊冪:「每個人都很辛苦,你憑什麼要求別人了解你的辛苦。」
也許是年長几歲的緣故,多了幾分清醒和成熟,楊冪從來不奢望成年人的任性,早就悄悄把情緒戒了。
自影視劇《宮》現象級爆紅以後,面對非議她也不多作爭辯,把負面的情緒自己消化;孕期拍攝《小時代》,她也沒因為自己的孕婦身份要求額外照顧,大冷的天該下水還是下水;在婚姻發生變故後,一紙聲明以後再無過多回應,依舊安安靜靜趕通告拍戲,繼續自己的生活。
成年人的世界,誰都有一肚子苦水想要宣洩的時候,可同樣也沒有人有義務去接受你的壞情緒,誰都不容易,有些情緒只適合在無人的夜裡,在心裡,腦裡,胃裡反覆翻滾,然後隨著你沉沉睡去,三緘其口,誰也不打擾。
「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準情緒化,不準偷偷想念,不準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
03
拿破崙說過:「能控制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某電影雜誌曾對16位世界最頂級導演進行問卷調查,其中有這樣一個問道:你是否曾在拍片時亂摔東西,憤而離場?這家雜誌社原以為大導演發脾氣是再正常不過的事,然而事實卻令他大吃一驚。
這16位頂級導演中,只有一人有這種經歷,並且很快冷靜下來,若無其事回到現場,鼓勵大家繼續拍攝。其餘15位都是控制情緒的高手,他們知道生氣解決不了任何事情,摔東西走人更是不必。
情緒,是一個人的底層作業系統。驅動一個人的,正是情緒。而情緒控制能力,則是一個人的頂級實力。情緒穩定的背後,是實力,也是格局。
人活一世,千萬別被任性的情緒拖累。
世間萬物都有其生長法則,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每個年齡段都有每個年齡段能做和不能做的事,當一個成年人拿著彌補缺失的幌子作為任性的理由,顯然是立不住腳的,而且這失控的情緒只能成為靶子,一次次把人拉入眾矢之的。
人越長大,就要越懂得約束自己,越要不懂聲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