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多葛學派:全心全意為人類服務

2021-01-07 柴巍老師

哲學與心理系列之十二:

感謝您的持續關注!上次我們講了第一個犬儒學派,接下來我們繼續講第二個斯多葛學派,它是芝諾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創立的。斯多葛學派相信宇宙間有公理存在,神明律法建立在人類理性和宇宙理性之上,全人類都受神明律法的管轄,神明的律法是仁慈。

芝諾

雖然斯多葛學派把財富、地位、苦樂的感受都視為虛空,但他們卻依然努力奮鬥,為全人類謀取幸福,他們認為自己的一生註定是為了他人,所以過程中的苦樂與艱辛也不是什麼負擔,他們唯一的報酬就是心中的信仰所帶來的喜悅,認為別人的幸福就是自己的幸福。

老子在《道德經》中也講: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講的是天地運行之道,是損耗多餘的來補充不足的,就像太陽燃燒自身的能量來支持地球的生態一樣。

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講的是人類社會之道,是損耗那些原本就不足的人來給於那些本來就已經很富裕的人,猶如心理學中的馬太效應,講的是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而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就是人只喜歡錦上添花,不喜歡雪中送炭,而且牆倒眾人推。

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講的是誰能夠把自己多餘的部分奉獻給天下所有的人,只有了解道的人才能夠做到。

斯多葛學派說每個人都是宇宙的一小部分,人與宇宙就像是一個小宇宙與大宇宙之間的關係,人與宇宙沒有差別,精神與物質之間沒有衝突,主張一元論,假如宇宙是一棵大樹,所有的一切都是這棵大樹的一部分,是一個整體。

大家還記得詹姆斯卡梅隆拍的電影《阿凡達》吧,影片中潘多拉星球就有一顆參天巨樹,各個物種之間可以相互連結並且和諧相處,潘多拉源自於希臘神話,意思是擁有一切天賦的女人,集所有的美好與一身,暗指整個宇宙,而潘多拉的魔盒則寓意著災難的降臨,影片中把人類對超導材料的貪婪寓意為潘多拉的魔盒,暗指人類的貪婪會毀滅宇宙,這與斯多葛學派的學說有些相似。

只是我們現在暫時無法用自己的意念連結宇宙中的一切,不能像電影《星球大戰》中的絕地武士那樣憑空移動物體,我們暫時可以把這種學說理解為一種天人合一的大心境界,並通過大心境界所引發的對於宇宙萬物的全新認識,來打破自身的心理界限。

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認同的部分和否定的部分,喜歡的部分和討厭的部分,這些界限是引發矛盾與衝突的根源,消除這些界限就使自己可以更好的接納和包容世間的一切,使得我們可以從只愛自己、只愛家人、只愛家族、只愛本地人、只愛本族人、只愛本國人,只愛人、只愛動物、只愛生物、只愛地球、只愛太陽系、只愛銀河系擴大到愛整個宇宙。

就如同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都是我一部分一樣,當我們能夠消除掉所有的界限時,我們對事物的分別和執著也會同樣消失,因為一個人不會說我喜歡我的肝,我討厭我的肺,它們都是我的一部分,它們與我是一體的狀態,我不需要去用分別的狀態來對待它們,而當我們的內心能夠達到大心境界後,許多的問題都能在此逐漸的消融,能夠使得自己的心境與眼界能夠具備更高的維度並擴展至無限。

斯多葛學派認為不論是精神還是物質,一切都是平等的,他們認為對人類而言,人是神聖的,即使是奴隸也一樣,這種認識出現在尚處於奴隸社會的時代是非常難得的,所以斯多葛學派也是人本主義的前身。

人生而平等是西方人文主義的核心理論,為西方近代的社會變革提供了理論前提,平等觀可以消除隔閡,激發能動性,是西方政治思想的真正起點,而且人生而平等的自然權利學說清晰的寫在美國的《獨立宣言》中,在我們中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也有體現。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講的是天地看萬物與草紮成的狗一樣,一律平等無私;聖人看百姓與草紮成的狗一樣,沒有分別,一視同仁。這就是老子的平等觀。

斯多葛學派認為自然現象只是遵守大自然不變的法則,人要學習接受命運的安排,任何事物都不是偶然發生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必然性,現代人會用斯多葛式的冷靜,形容不會感情用事的人。

斯多葛學派的看法是宿命論的觀點,這不由得讓我想起一句臺詞,To be or not to be,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是默然忍受命運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無涯的苦難,通過鬥爭把它們掃個乾淨,這兩種行為,哪個更高尚,這是《哈姆雷特》裡面的經典獨白。

人的一生,有些是命中注定的,我們無法選擇什麼時候生,無法選擇什麼時候死,無法選擇父母,無法選擇家庭,無法選擇成長環境,而有些則是我們可以選擇的,我們可以選擇成為什麼樣人,可以選擇怎樣看待世界,可以選擇如何對待他人,可以選擇自己有著怎樣的信仰。

有人說人生猶如一個尋找彩蛋的遊戲,在你打開彩蛋之前,誰都不知道彩蛋中會有些什麼,還有人說每個人的人生都已註定,一切的抗爭都是徒勞的,一切都是上帝的安排,要怎麼說呢,或許這兩種都有吧,或許它們都同時存在著,所以讓我們平靜地去接納那些我們無力改變的部分,同時讓我們有能力去改變那些我們能夠改變的部分,並讓我們有智慧去分清這兩者之間的區別,感謝您耐心的閱讀,下期再見。

相關焦點

  • 「希臘化時期」的四個主流學派之斯多葛學派
    前文《「希臘化時期」的四個主流學派之犬儒學派》介紹了犬儒學派,這篇文章繼續介紹下一個學派——斯多葛學派。斯多葛(Stoic)這個詞源自希臘文stoa(門廊)。斯多葛學派於公元前三百年左右興起於雅典。創始人季諾(Zeno),本來住在賽普勒斯,後因一次船難來到雅典,加入犬儒學派。
  • 如何理解斯多葛學派的主張?
    斯多葛學派認為,一種行為或道德上的智慧是唯一真實且至高無上的追求,他們稱這種智慧為「美德」(Virtue)。換句話說,我們自身的品質比一切外物來得重要。我們無法完全控制發生在我們身上的遭遇,但卻能控制自己如何去應對那些情況。生活是由你自己創造的。人生的目標不應是享樂或名利,因為那些多半都在天不在我。
  • 斯多葛學派的邏輯學觀點
    斯多葛學派還是傳統語法學的創造者。斯多葛學派的邏輯學觀點從以下幾個方面論述。011.知識來自知覺。首先知覺到事物是認識事物的基礎,這裡正與柏拉圖關於知識的來源不同。當斯多葛學派這樣解釋認知事物的最初形式時,對於事物能夠在我們腦中留下多少影像我是存疑的。 當你看到一片森林時,你看得到第一排第一棵樹上的葉子嗎? 這棵樹會不會在你的頭腦中留下影像? 因人而異。只要我們稍微用力,印章總能完整地蓋在紙上,然而當你看到一片森林時,卻並不能「看到」一棵樹。斯多葛學派認為「初生的靈魂是一塊白板」,只等經驗在上面作畫。
  • 人類必須堅守的4種美德,斯多葛學派的行動指南
    下面四種美德人類必須堅守。古代斯多葛學派用這四種美德作為他們行動的指南。美德即智慧!人類必須堅守的4種美德,斯多葛學派的行動指南。智慧知識不等於智慧,但沒有知識,必定沒有智慧。斯多葛學派認為美德是好的,邪惡不是好的。美德通向幸福,邪惡把我們拉得更遠。智慧僅僅是我們知道什麼是什麼的能力,在知道我們可以更有意識地指導我們的行動。
  • 斯多葛學派:一個為現代人開創的古代哲學流派
    今天介紹一個專門為我們現代人開創的古代哲學流派:「斯多葛學派」。斯多葛學派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不用人們不知所云的詞語解釋世界,而是用言簡意賅的語言幫助我們克服破壞性情緒,並促使我們在力所能及的事情上採取行動。就像「企業家」一樣:著眼於行動,而不是無休止的爭論。在希臘化的羅馬帝國時期,斯多葛學派被帝國內很多受過教育的精英們所接受。
  • 斯多葛學派,挺有意思
    後來,在我複習古希臘羅馬奴隸課的時候,在背Seneca這一群斯多葛學派哲學家對奴隸體系的看法時,覺得這思想挺有意思的:專注於你能控制的,你無法控制的東西對你心靈的成長毫無用處,不必太在意。也許不是所有人都在意心靈上的成長,不過,不在意不可控因素的確可以讓我們減輕煩惱。
  • 斯多葛派哲學的精華,仔細品悟用心踐行,肯定能有所收穫!
    一、何為斯多葛派哲學?斯多葛主義,又稱斯多葛學派,是古希臘的四大哲學學派之一,也是古希臘流行時間最長的哲學學派之一。(古希臘另外三個著名學派是柏拉圖的學園派,亞裡斯多德的逍遙學派和伊壁鳩魯學派。)從公元前3 世紀賽普勒斯的芝諾創立該學派算起,斯多葛主義(斯多葛學派)一直流行到公元2世紀的羅馬時期,前後綿延了500年之久。
  • 讀書筆記:《像哲學家一樣生活:斯多葛哲學的生活藝術》
    這是一本很接地氣的哲學讀物,書中內容主要聚焦在斯多葛哲學的實踐方面,通過運用各種心理技巧,比如消極想像、控制三分法、過去現在的宿命論等,讓我們能在生活中注意觀察並反思自己,更好的找到焦慮的根源,避免各種消極情感,真正體驗生命的安寧。
  • 為美好而來:全心全意為您服務
    孔雀城物業,成立於 1999 年,秉承著「全心全意為您服務」,全面推行「一站式貼心管家服務」滿足顧客需求的個性化服務模式。管家團隊的人員中,每位都通過嚴格的選拔和培訓,力求打造出嚴謹高素質的管家隊伍,為業主提供五星級的高品質生活服務。孔雀城悅未來物業以堅持保持溝通、相互協調的原則,為業主們第一時間提供高效的服務,滿足每一位業主的不同需求。同時,尋求廣泛、有效、更為便捷的信息來源,為業主提供一站式物業管家服務。
  • 古希臘四大哲學斯多葛學派說出答案,你是嗎
    於是你焦慮、失眠,感覺自己被社會痛揍了一頓,為現實摧折了腰。所有人都告訴你要成功,可唯獨沒有人告訴你,你可以失敗。所以,走上社會你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承認失敗比成功不了還難。這是一種哲學,發自己內心接受改變不了的東西,在能改變的事情上有所作為,是古希臘四大哲學學派之一斯多葛學派的觀點。07.打工人拉近了距離。有人說:「能讓大家同一立場的東西不多,一個是搞黃色,一個就是打工人。」
  • 維也納學派哲學的當代遺產
    雖然我們在討論當代哲學的早期歷史時還不斷提及維也納學派,但今天的哲學家會越來越少地把這個學派作為自己的重要思想來源。這「歸功於」蒯因20世紀50年代發表的顛覆性文章《經驗論的兩個教條》,徹底結束了維也納學派在當代分析哲學中的地位。當代科學發展和哲學變化的密切因果聯繫,也導致了維也納學派成為當代哲學家心目中的明日黃花。
  • 米塞斯的新學派:奧地利學派的「重生」
    對他而言,所有人類行動都是理性的,這意味著對目的和手段的「有目的」的考慮。我們做出選擇以實現我們所偏好的目標。「行動學」(praxeology)是他對人類行為科學的稱呼。它不僅解釋了經濟學,還解釋了所有的人類互動:「選擇決定所有的人類決定。在做出選擇時,人不僅在各種物質的事物和服務之間進行選擇。所有的人類價值都供他選擇。
  • 妃姿美妝 全心全意服務消費者
    妃姿美妝一直堅持以為消費者提供更高品質,更大牌的美容、美妝品牌為主旨,全心全意服務更多消費者。
  • 《巫師3》獅鷲學派怎麼加點 獅鷲學派加點推薦
    導 讀 派加點" src="http://image.9game.cn/2020/6/19/166592698.jpg" style="border: none;"> 《巫師3》遊戲中,獅鷲學派是血比較厚的
  • 一如既往支持項目建設 全心全意做好服務保障 張瑞書與張文杰一行...
    一如既往支持項目建設 全心全意做好服務保障 張瑞書與張文杰一行座談交流 2020-09-02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方翻譯理論十大學派
    倫敦學派的創始人為福斯(J. R. Firth)。有兩篇文章集中反映出他的翻譯理論,一篇為《語言學與翻譯》(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另一篇為《語言分析與翻譯》(Linguistic Analysis and Translation)。
  • 【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派
    人本主義心理學是心理學界近三十年來崛起的第三勢力,它有整體化的時代發展趨勢,它抗衡於第一勢力精神分析學派與第二勢力行為主義心理學,是人類認識自己的一個新的裡程碑。 人本學派強調人的尊嚴、價值、創造力和自我實現,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實現歸結為潛能的發揮,而潛能是一種類似本能的性質。
  • 管仲學派的兩個基本範疇——天道與人情
    管仲學派重視政治實踐,其思想也主要為政治活動服務。但是在探討政治思想的過程中,也需要探討一些哲學範疇。雖然這些範疇是為其政治思想服務的,但也在一定程序上反映了管仲學派學者們的世界觀。在這些範疇中,天道與人情的概念最為基本。
  • 名畫賞析——雅典學派
    《雅典學派》拉斐爾      義大利      現藏於梵蒂岡籤署廳【作者簡介】拉斐爾·桑西(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