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酸這個話題已經聽過很多遍了,那麼,刷酸到底是什麼呢?
刷酸是一種化學「煥膚」方法,利用酸類產品通過改變皮膚表面的酸度,其中的化學剝脫劑把皮膚多餘的廢舊角質剝下來,從而促進皮膚角質提高代謝,讓「新皮膚」快速上線。最後達到提亮、改善痘痘、溶解粉刺、改善毛孔粗大、減少出油、抗衰老的效果。
如果有豬豬的皮膚是油光滿面、閉口粉刺老不消、黑頭嚴重、皮膚粗糙以及膚色暗沉的那種,那麼刷酸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其中有很重要的兩點:角質層厚+皮膚屏障健康。滿足這兩點的小集美是可以開始進行刷酸活動滴~
但是,如果你的角質層比較薄,臉上有紅血絲又有嗲腫或者是容易過敏的小姐妹,鵝醬是不推薦刷酸的,這種情況爛臉的機率比較大。
除了自身皮膚狀態比較弱的小姐妹,有以下情況的集美,鵝醬也是不推薦刷酸的哈:
如果只是簡單的剝脫角質,那這個頻率就不要太高,像痘痘型的肌膚,平均2~3周刷1次,像色素沉積型的肌膚,平均3~4周刷1次。
單純針對痘痘的話,1周2~4次的刷酸頻率就可以了~在痘痘區域進行點塗,如果消了就可以暫停刷酸了。
在鼻子和下巴等局部地區進行「敷」酸,剛開始的時候敷個5分鐘洗掉,然後隔2~3天再進行第二次。等適應以後可以敷10分鐘再洗掉,然後隔1~2天進行下一次。就是這樣逐步地加時間+縮短間隔,慢慢建立耐受,要是不適應的話就反向操作,減時間+拉長間隔。
第一次刷酸前進行過敏測試,在耳前耳後滴上酸,等過五分鐘看看會不會過敏,如果過敏了就別用了。
沒錯,洗臉也是個很重要的事情!記得先用溫和的洗面奶對面部進行一個正常的清潔。刷酸前一天儘量不化妝,也儘量避免卸妝水,防止破壞皮膚屏障。
洗完臉把酸性產品(第一次刷酸一定要選溫和的酸類產品)滴在長痘痘或者閉口的地方,最開始的時候不建議整張臉使用,先讓局部「先行探路」,看看自己對酸的接受能力如何,也就是建立耐受。參考時間如下:
第一次刷5分鐘,間隔2天開始第二次。
第二次刷10分鐘,間隔1天開始第三次。
第三次刷15分鐘,感覺自己能接受,第二天可以繼續15分鐘。
這裡要注意,要是皮膚一旦敏感或者不能適應,立馬停止或者減少時間增加間隔天數。來,跟鵝醬默念一遍:慢慢來,我不急我不急。
刷完記得用清水洗一下臉,當然要是皮膚夠強健過夜也不是不行,但是鵝醬是保守派的,還是洗一洗比較安心。
洗完臉可以用補水面膜及時補水,然後上完水乳就可以睡覺啦!
對了,刷酸後有一個要素灰常滴重要,那就是—防曬!重中之重!
因為刷酸後的肌膚是非常嬌嫩脆弱的,就像剛出生的小嬰兒一樣,要是不好好呵護,就會被紫外線這個「大壞蛋」傷害到。不僅會比平時更容易變黑,還容易引起皮膚發紅、爆皮等不穩定的狀況。
刷酸前後一周以及刷酸期間不建議去角質
刷酸需要避光,建議晚上進行
刷完酸避免含有酒精成分的護膚品
避開眼周肌膚
清水或溫和洗面奶洗臉
不要酸+酸
不要酸+煙醯胺
不要酸+VC
不要酸+A醇
飲食清淡,辛辣刺激油膩可以放一放
果酸煥膚是一種化學煥膚技術
多應用於醫療美容治療項目
隨著醫美產品的不斷更新換代
theraderm絲萊得針對亞洲女性的皮膚問題和膚質狀況
對果酸煥膚產品的濃度和PH進行了針對性調節
讓它們能夠更好地解決大家的實質性需求
甘醇酸煥膚液40%
GLYCOLIC ACID 40% PH3
✔ 深層去角質:該產品主要成分為果酸中分子量最小的,滲透作用最強的甘醇酸,它能夠快速滲入皮膚深層——角質層到顆粒層上層,通過降低角質細胞的黏連性,剝脫老化角質,同時進行深層補水。(具體的滲透深度由作用時間和皮膚狀態決定)
✔ 低刺激:40%濃度的甘醇酸溶液在PH值為3時,刺激性最低且能發揮最大功效,以儘可能降低皮膚因PH酸鹼變化而引發的其它症狀。
✔ 打開皮膚通路:該產品採用甘醇酸、乳酸、曲酸、熊果提取物、乳酸鈉、甘草提取物、檸檬酸複合而成,能夠加速老化角質細胞脫落,去除堆積角質,加快角質更新。
✔ 淡化斑點:皮膚新陳代謝加快,降低了黑色素的生成。
✔ 高濃縮精製:針對頭皮的油性膚質,添加高濃縮精製AHA及BHA果酸成分,以用作雷射治療前去除角質或接受頭皮管理前去角質使用。
綠茶中和劑
GREEN TEA NEUTRALIZER
✔ 中和肌膚PH值:添加GA、LA等高濃度AHA果酸成分,在去角質的過程中,可以中和急劇下降的肌膚酸鹼度,並使其恢復到正常水平。
✔ 鎮靜肌膚:該產品含有綠茶、蘆薈、黃菊成分,可以鎮靜受刺激的皮膚,同時增強保溼功效。
✔ 二次清潔:在酸性煥膚液使用之後,起到中間清洗劑作用,有效淨化肌膚。
好啦,還在為皮膚問題發愁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