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琴:堅守法治信仰 讓群眾感受公平正義

2020-12-12 央廣網

央廣網貴溪11月30日消息(記者鄧玉玲 通訊員徐永明 易健)日前,2020年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江西貴溪市人民法院黨組成員、泗瀝人民法庭庭長周淑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並接受大會表彰。

周淑琴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17年來,周淑琴始終牢記初心使命,憑著對法治信仰的堅守、對法官職業的摯愛和對人民群眾的深情,始終把奉獻擺在首位,將公心樹立在法庭、將愛心延伸到庭外,把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村法庭,打造成了群眾家門口的法治天平、百姓心目中的愛心驛站。

「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榮譽證書

2004年,周淑琴通過公務員招考進入江西貴溪市人民法院工作。多年來,周淑琴辦案近2000起,無一錯案,無一違紀,無一上訪纏訴,無一處置不當導致矛盾激化。她也先後被授予「全省崗位學雷鋒標兵」「江西省巾幗建功標兵」「全省優秀法官」「全省優秀人民法庭庭長」「全省法院群眾工作能手」「全國巾幗建功標兵」「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優秀法官」「全國模範法官」等榮譽稱號。

暖心用法,溫情點燃法治明燈

周淑琴常說,「如果說人心各有一扇門,那麼每扇門都有相對應的鑰匙。」在辦案過程中,她始終做到明理立心、接待熱心、傾聽耐心、調解公心、關懷愛心。正是憑著這「五心」,周淑琴總是讓當事人辨清法理、道理、情理,珍惜親情、友情、鄉情。通過循循善誘,娓娓勸導,一一對應著尋找到打開群眾心扉的鑰匙,消弭當事人的對立情緒,讓很多棘手的案件明明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卻又出現了「柳暗花明」的效果。

2016年初,貴溪法院受理了一起離婚案件,這已是原告楊某第三次起訴離婚,但因為被告胡某情緒極易激動,曾兩度圍堵法庭大門,案件十分棘手。明知案件不好辦,周淑琴還是主動向院領導請纓辦理。在了解到胡某情緒容易反覆、對親屬的依賴性比較強後,周淑琴採用每天定期電話溝通與每周上門走訪的方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用情與理逐步打開了胡某情感閘門,獲知了他對婚姻的態度和內心的真實想法。周淑琴為他們提供了多套調解方案,在她的積極溝通與斡旋下,雙方最終接受了調解。

周淑琴說:「法庭既是恨的放大鏡,也是愛的萬花筒,必須左右衡量,傾聽每個聲音,做到情理法交融,公平公正才溫暖人心。」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守下,「貼心閨女」成了她的標籤,「知心大姐」成了她的專用語。而正是在她貼心、知心、暖心的司法普法過程中,法治明燈也悄悄燃起在每一位走出法庭的百姓心中。

以案釋法,開創家事審判新風

針對農村婦女兒童老人等困難群體維權意識較差的情況,十多年來,周淑琴始終堅守在鄉鎮法庭一線,走村入戶,用腳步丈量民情;扶貧助困,用真心傳遞愛心;暖心釋法,用案例弘揚法治……她把法庭搬到田間地頭,搬到當事人的家裡,國徽扛到哪,巡迴法庭就設在哪,讓山村法庭審理的每一起案件,成為一堂堂村民共享的法治公開課。通過以案釋法普法,醇化民風鄉風社風,不斷提高村民參與鄉村治理的法治水平。

巡迴法庭上周淑琴調解矛盾糾紛

2016年4月22日,貴溪市人民法院向一離婚案件當事人發出「人身安全保護令」,這是《反家庭暴力法》於當年3月1日起實施以來,江西省發出的首張「人身安全保護令」。周淑琴正是該案的承辦法官。為引導更多遭受家暴的群體走上維權道路,她將裁定書送達給公安、司法、婦聯和村委會等部門,希望通過多渠道的維權宣傳,共同築起反家庭暴力的「鋼鐵長城」,此舉被省市多級媒體報導,獲得社會各界的高度讚譽。

周淑琴還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家事審判工作思路,成立工作室,從建立一支專業團隊,實現審判隊伍精英化;出臺三項制度,實現辦案方式規範化;推行「五心」工作法,實現糾紛化解多元化;夯實家事審判設施,實現審判氛圍溫馨化;摸索出圓桌法庭、巡迴法庭、微信法庭三種庭審模式,實現家事審判人性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受疫情影響,法庭其他幹警未能及時返崗,周淑琴隻身一人堅守在法庭。為防止審判執行工作過於延遲,她忙著微信調解、「雲上」庭審、線上諮詢,不厭其煩地解釋、安撫著當事人的情緒,全力把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降到最低。

清正護法,為民託起正義天平

小吳早些年和周淑琴是另外一個鄉鎮法庭的同事,如今又在泗瀝法庭共事。這麼多年來,他對周淑琴公正司法、秉公辦案有著十分深刻的印象。小吳記得有一起執行案件,當事人一直不履行判決書義務,周淑琴帶著法庭執行人員夜晚將被執行人堵在家裡,面對對方人多勢眾的情況,周淑琴嗓門洪亮,強行將「老賴」帶回法院進行司法拘留。被執行人沒有想到,個頭小小的法官,渾身有那麼大的力量。

周淑琴通過「琴談家事」電視節目向市民普及法律知識

周淑琴時刻警醒自己,法官是「法」的化身,是維護社會公平最後一道防線的守護者,身上決不能出現違法違紀現象,決不能讓裁判不公發生,決不能讓群眾受到冷落。有個別當事人出於某種目的給她「紅包」或「好處」,總是被她斷然拒絕。

不忘初心牢記法,情系百姓虧欠家。17年法官生涯中,周淑琴始終把「廉重在自律,修重在自勵」作為做人、做事、做法官的第一準則,努力守護著公平正義,將自己鍛造成一塊永不腐蝕的「不鏽鋼」,讓胸前的法徽更閃亮,讓溫暖的法治光輝常駐百姓心間。

相關焦點

  • 【公眾開放】「法治零距離」—切身感受公平正義
    【公眾開放】「法治零距離」—切身感受公平正義 2020-12-17 16: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法治評論】堅持「三個相統一」 推進社會公平正義
    人民法院作為國家審判機關,必須堅決扛起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神聖使命,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日益增長的需要,著力解決新發展階段影響司法公正、制約司法能力的深層次問題,牢牢守住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為「十四五」規劃順利實施、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做出應有的貢獻。
  • 法治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
    公平正義,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人民群眾的永續追求。近年來,台州市司法局始終秉持「讓公平正義觸手可及」這一理念,著力構建全覆蓋的法治審查體系,全面深化惠民便民的法律服務改革,積極營造尊法守法的高質量發展環境,法治台州建設蹄疾步穩,為推進經濟社會發展和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 維護和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論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全面...
    法治不僅要求完備的法律體系、完善的執法機制、普遍的法律遵守,更要求公平正義得到維護和實現。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公平正義是司法的靈魂和生命,強調要深化司法責任制綜合配套改革,加強司法制約監督,健全社會公平正義法治保障制度,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
  • 堅守信仰,夢想起航,新入額法官如是說
    堅守信仰,夢想起航,新入額法官如是說 2021-01-05 17: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法治精神(新論)
    法治強調人們對法律的信仰和對既有法制體系的尊重和認同,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我國法治建設經驗表明,既要加強制度建設,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奠定製度基礎,也要推動法治精神建設,讓法治成為當代中國的一種信仰。
  • 我願百分努力,讓您感受公平正義。請為遵化法院滿意度打分!
    我願百分努力,讓您感受公平正義。請為遵化法院滿意度打分!2020年,在院黨組正確領導以及全體幹警共同努力下,遵化法院人在責任中堅守,在堅守中創新,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發展與跨越。抓辦案、提質效;戰疫情、促發展;化糾紛、定分爭;掃黑惡、保穩定;助脫貧、優營商。「公正司法、司法為民」,是遵化法院人的價值追求,「只爭朝夕,不負韶華」,遵化法院人司法為民的腳步從未停歇,但這一切都離不開您的參與和支持。
  • 推進以人民為中心的法治社會建設
    在規範執法行為方面,提出在行政執法中完善執法程序,改進執法方式,尊重和維護人民群眾合法權益。在回應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方面,明確了到2022年,基本形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現代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法治社會建設,要依靠人民。全面依法治國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是人民。人民始終是法治社會建設的主體。
  • 讓社會更加公平正義和諧有序 訪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史學研究院副院長...
    把人民群眾對公平正義的價值期待和利益訴求納入法治化軌道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既汲取中華民族5000多年優秀法律文化,又借鑑人類法治文明建設有益成果。您認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特色體現在哪些方面?
  • 新華社 | 有一些瞬間,讓公平正義更加閃耀
    這些年,國家的法治之網越織越密。聶樹斌案、孫小果案、福建趙宇案……你還記得嗎,那些讓公平正義更加閃耀的瞬間?這些瞬間,捍衛正義公道「天網」「獵狐」行動追贓追逃、「打傘破網」深入反腐……人民群眾痛恨什麼,司法就打擊什麼。這是對人們樸素正義觀的有力回應,更是司法公信力的不竭源泉。
  • 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 更好擔當檢察使命
    檢察機關要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保持政治定力,增強檢察自信,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檢察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以更高質量法律監督保障人民安居樂業法治的根基在於人民發自內心的擁護,法治的偉力在於人民出自真誠的信仰。
  • 長江日報:訴權得彰是信仰法治的第一步
    在表述下一年工作安排時,周強強調,要堅持司法為民、公正司法、嚴格司法,決不允許讓群眾為立案來回奔波。 如果說法院是社會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那麼起訴則是啟動最後一道防線的第一步。一些民眾抱著對司法正義的期待來到法院,卻被法院以各種原因拒絕於公力救濟之外,不止影響到具體矛盾的化解,更打擊了當事人乃至更多人對司法的信任。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正如文章中所言,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實現了全方位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凝聚人心。  公平正義是法治追求的核心價值,是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法治中國的生命線。
  • 「地評線」南方網評:用法治定義幸福生活,讓社會充滿陽光
    法治興則國家興,法治衰則國家亂,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正如文章中所言,我國社會主義法治凝聚著我們黨治國理政的理論成果和實踐經驗,是制度之治最基本最穩定最可靠的保障。「十三五」時期,法治建設實現了全方位發展、取得了歷史性成就,鼓舞人心、振奮人心、凝聚人心。公平正義是法治追求的核心價值,是法治的精髓和靈魂,是法治中國的生命線。
  • 青平:法治社會建設融於心 增進民生福祉踐於行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築牢堅實法治基礎,為推動形成符合國情、體現時代特徵、人民群眾滿意的法治社會建設生動局面提供了根本遵循。
  • 推進全面依法治市 努力建設 更高水平平安延安法治延安
    充分發揮立法的引領、規範和保障作用,以良法促發展保善治,積極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的一體化建設,讓法治信仰和法治觀念深入人民群眾心中,形成全民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和民主法治建設提供有力法治保障。市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康天軍說,習近平法治思想是做好新時代人民法院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 每日一詞∣法治社會 law-based society
    近日,中共中央印發了《法治社會建設實施綱要(2020—2025年)》。綱要提出了建設法治社會的指導思想、主要原則以及總體目標。(圖片來源:新華社)【知識點】法治社會是構築法治國家的基礎,法治社會建設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信仰法治、公平正義、保障權利、守法誠信、充滿活力、和諧有序的社會主義法治社會,是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舉措。
  • 「檢察開放日」「憲」場觀摩,感受法治力量!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弘揚憲法精神,加強新時代法律監督工作,12月8日上午,市檢察院舉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新時代法律監督」檢察開放日活動,邀請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媒體記者等走進檢察機關,學習領悟習近平法治思想,了解檢察工作,感知法治的力量和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