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品牌敢取這個名字,除了長城。
8月30日第一臺下線,12月5日第一萬臺下線,要注意的是,這不是轎車、SUV,而是一款皮卡。
一般人想都不敢想。
在長城炮已經銷售的車型中,針對個人用戶的乘用皮卡,佔到50%,並且,供不應求。熱賣區域包括北京、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以及人口眾多的河南和山東。
畢竟,北京是一個開外地牌照普通汽車,還不如開一臺北京牌照皮卡來得方便的大城市。而關於皮卡的逐步解禁,也伴隨著皮卡種類的細分、環保方面的增強,將會成為並不遙遠的現實。
而就在即將邁入的2020年上半年,目前全系國六B的長城炮就要推出電動皮卡了,到了那個「皮卡比小汽車碳排放還低」的時候,還有什麼限制皮卡在城區自由出入的理由呢?
頂多也只有「佔用太大停車位」了吧。
時代在變,主流也不會一成不變。皮卡這種被視為「小眾中的小眾」、「工具車中的工具車」的細分車型,已經喊上了「讓皮卡流行起來」的口號。這不是心血來潮,畢竟在皮卡領域,1999年——也就是早在20年前,長城已經突破了萬臺銷量。
時間,總是會獎賞那些不言放棄的人。截至2019年,長城旗下皮卡在全球已經賣出160萬臺,長城炮作為目前長城旗下高端化皮卡的代表,亦是建立在深耕皮卡市場20餘年、對市場充分了解的基礎上。
僅在今年10月份,長城炮就賣出了5020臺,位列中國市場10萬元以上皮卡銷量的首位。
正如在深耕SUV市場多年基礎上推出WEY,長城推出長城炮,顯示出企業在洞察市場的同時,轉身姿態之果斷。
動作要快,姿勢要帥。所以你會發現,在擁有了一個響亮名字之後,長城炮皮卡在針對的人群上,也不走尋常路——不僅致力於一款工具車的升級,更成為第一個真正花了大心思,想要將皮卡賣給普通家庭的車廠。
一個在中國搞定了SUV最大份額的車廠,當他嚴肅宣稱「皮卡的家用需求始終存在」時,請不要懷疑他說這句話時背後的縝密邏輯。任何「非主流」的市場,都是被產品激活需求,問題只是,你的產品是否夠好。
所以我們看到這樣的長城炮:擁有多項「超規格」配置,其中包括100餘處隔/吸音設計處理,應用多連杆後懸架,使整車怠速噪音僅38.5分貝;搭載2.0T+8AT動力組合,結合TOD智能四驅、後橋電子差速鎖,得以有更好的駕駛感受;此外,新車採用全新一代車聯網與L2級別自動駕駛技術,使得它成為最具智能化的皮卡車型。
很顯然,長城已經將在SUV市場上、甚至在中國豪華品牌市場上打拼的心得,注入家用皮卡的打造。「先進技術和先進配置迅速皮卡化」,也顯示出並不是每家車廠都有挑戰主流的能力。
而與其說「皮卡家用化」是一種對於當下主流市場格局的挑戰,倒不如說這是一種順應。在不同的時代之下,必然有不同的群體,說皮卡「裝下不同的用車需求」,不如說皮卡「裝下多樣的生活場景」。
有人喜歡住在繁華都市,有人喜歡住在鄉野山村。打開貨箱,你真以為那裡一定要裝滿貨物?也可能是咖啡廳,或者是快閃店,它承載的,是人們對於更多用車場景的想像力。
我在現場拍了長城炮的照片發朋友圈,以一種(有點虛偽的)調侃口氣說「要不是車位停不下就買了」。結果引來很多年輕人的回應,紛紛表示「喜歡,我停得下」。
我以前以為,對於車的升級就是在品牌上的升級。但我越來越多發現,對於家庭用車的升級,最終是在於細化使用場景上的升級。也就是說,在5個工作日,駕駛一臺不必太大但適當有品牌的車(也許是電動),滿足從家到單位的需求。在接送娃以及買菜的時候也是如此。而在兩天休息日的時候,不同的使用場景,需要匹配不同的車型。
比如一臺裝載能力了得的SUV,那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可以是一臺皮卡?要知道它完全可以裝下一個家。
什麼樣的場景,開什麼樣的車。體面人的生活,不就在於「得體」二字麼。在汽車這個大件工具上面,體型越大,想像力也就越大。
目前,長城已經是全球皮卡銷量排名第七的車廠,長城的目標是前三,這就意味著未來長城皮卡的年銷量要超過30萬臺。而這個「小目標」其實已經不遙遠,2020年,長城皮卡的銷量目標是突破20萬,其中,作為高端序列存在的長城炮預計目標為5-7萬臺,更關鍵的是:一半會賣給家用客戶。
三個月1萬臺,好戲才剛開始。
文|趙小查
圖|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