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新手媽媽缺乏新生兒護理知識,照顧寶寶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小失誤。今天我們來了解下寶寶日常照顧的小細節,幫助媽媽更好地照顧寶寶。
一般情況下,臍帶會在3~7天自動脫落,最晚也不會超過兩周時間。在臍帶脫落前,要及時檢查包紮的紗布有沒有滲血的現象。如果幹燥狀態就沒事,等著脫落就好。臍帶脫落後,可能會有輕微滲血,可以每天用碘伏棉籤消毒保持乾燥。如果有化膿現象,要用碘伏消毒清潔,保持乾燥通風,不要捂著,如病情沒有得到好轉,儘快就醫。
新生兒皮膚有很多褶皺部位,如果不及時清洗的話,他就會潰爛。每天給寶寶清洗和檢查,可以及時發現寶寶的皮膚狀況。
洗澡的時候需要控制好水溫和室溫,新生兒可以用浴床、水溫計等輔助工具,確保寶寶在一個舒適、安全的環境內洗澡。
寶寶在出生後,身上會出現毛毛糙糙的小皮,這是正常的現象。每個新生嬰兒新陳代謝都會出現脫皮的現象,新手爸媽們千萬不要用手撕寶寶的脫皮,過段時間自然會褪掉。
新生兒基本都會有溼疹,千萬記住及時清理孩子臉上的奶水。
新生兒經常會有很多頭垢,很厚的話可以早上塗抹嬰兒油浸軟,晚上洗澡時用嬰兒洗髮水清洗。不要用手摳,容易感染。
很多年輕的父母會給新生兒戴上手套,防止寶寶的指甲抓傷他自己的臉。這樣的做法阻礙了寶寶鍛鍊手指和腳趾的靈活性。寶寶也會被手套上的一些細小線頭勾到,有很多新生兒因為戴手套,被線纏到手指導致手指受傷。在給寶寶餵食奶粉時,當心燙傷,可以先滴出幾滴奶在手背上。若不熱,則可以給寶寶餵食。嚴格按照奶粉說明來衝奶,不可多加或少加水,過熱過涼都不行。母乳餵養時,一定要確保沒有堵住寶寶的鼻子。純母乳餵養,一般情況下不用額外添加水分,但如果是奶粉餵養,可能需要適量添加少許水分,每次不超過20毫升,每天不超過200毫升。餵完後要給孩子拍嗝,以防止吐奶。寶寶睡覺的屋裡,應該保持陽光的充足,屋子裡的氛圍需要安靜,室內溫度保持在20~22℃為宜。另外,媽媽最好和寶寶採取同室分床的方式休息,不僅雙方都能休息好,而且還能從小鍛鍊寶寶的膽量。
不要給新生寶寶用枕頭,枕頭對寶寶的頭部以及頸部發育是不好的。新生兒特別愛睡覺,有些寶寶一覺可以睡到18到21個小時。媽媽不要給寶寶捂得太厚,否則寶寶很容易捂出疹子,容易上火。
幫寶寶穿衣服時,注意衣服是否寬鬆舒適,是否是純棉織物,不要像粽子一樣包裹孩子的手腳。不要穿得太厚,可摸一下寶寶脖頸溫度,如果脖頸沒有出汗且溫熱,說明寶寶衣著適宜。穿多容易出汗,失水過多容易引起皮膚乾燥,引發溼疹。
新生寶寶在出生頭幾周每天拉3到5次都是正常的,而且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大便一般是黃色偏稀的比較多。奶粉餵養一般是金黃色糊狀的大便。
媽媽發現寶寶大便之後,一定要注意用溼紙巾把寶寶的屁股擦乾淨,如果可以的話儘量用溫水清洗。寶寶屁股發紅,可以給寶寶擦上護臀霜。
寶寶尿尿可能剛開始會是黃色,隨著奶量增加,飲水量增加,尿的顏色會變淡。黃疸一般會在出生後2-3天出現,7-10天之間減退。正常情況下不影響喝奶睡覺,每天可以多曬點太陽,曬曬小手小腳,早上8-10點,下午4-5點,不要太熱,不要陽光直射和暴曬。如果症狀明顯,長時間不退則去醫院檢查。
建議各位媽媽照顧寶寶時注意這些細節。這些細節是我們日常中最容易忽略的,所以需要格外小心哦!更多精彩內容
長按識別掃描二維碼
關注我們,加入領袖Baby早託育!